![【教材解析】 课本之“新”——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3276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材解析】 课本之“新”——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3276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材解析】 课本之“新”——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3276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材解析】 课本之“新”——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展开【教材解析】课本之“新”——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本之“新”——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朴述 在教统编高中历史时,有意无意会想到中学历史老课本怎么讲,会寻找统编历史课本中的“新”——新内容、新表述、新观点,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2课讲水陆交通的变迁,有两点挺刺激耳目的的,一秦朝的交通,一是磁罗盘。对此二新,我的观点是:秦朝交通没有必要把“驰道、直道、五尺道”分得那么细;讲宋朝交通时“磁罗盘”提法不科学。你怎么看,敬请赐教。1驰道、直道、五尺道都是道(1)文课本67页“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课本71页“秦朝车同轨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2)图课本第68页: 驰道、直道、五尺道可以说都是秦朝的高速公路,以驰道为主,直道从咸阳到九原郡,五尺道从长江到滇,驰道北方密集,南方稀疏。(3)还是2002年老高中历史课本对秦朝的道路处理得好2002年高中历史课本笼统说秦朝道路,没有驰道、直道、五尺道区分,但都在秦朝疆域图中标出,遗憾不是彩图(下图): 2016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秦朝“驰道示意图”改为“驰道、直道示意图”为好,但示意图不如原图真切,本来并不复杂的交通路线图,犯不着用示意图(下图): 2 磁罗盘(1)文课本69页“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2)图 (3)“磁罗盘”这种提法值得商榷A去掉“磁”,就叫罗盘,或叫罗盘针。指南针都是用磁铁制作而成,加一个“磁”字多余。磁铁来源有两种,或天然磁铁,或人造磁铁,不论哪一种都是磁。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作钢针,把磁性钢针放在刻有度数的“盘”里,这样的指南针,又叫罗盘。B磁罗盘24位图,改为“罗盘360度方位图”。罗盘的伟大在于分为360度的定位,不在24字,在于方法精确到7.5度。C“磁罗盘24位图”少了磁针,没有磁针,不能叫罗盘,不能叫指南针。(4)课本上的罗盘图2001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课本上的罗盘,如图: 统编初中七年级历史课本上的罗盘,如图: 2016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课本上的罗盘,如图: 人教版历史必修3上罗盘,如图: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上罗盘,如图: 科技史教学一个重要立意在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古人科技智慧的叹服,从教材编写看,不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觉得都不够,一种感觉,岳麓版和人民版在这方面做得好些。 2022年3月13日星期日孙振发黄山梅城北 致新高考的你:课本71页说: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如清江浦、郑州、纽约。问: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除了交通,还有哪些方面?如果说黄山市城区正面临兴衰选择,你认为兴或衰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