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3209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3209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3209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题号下面的选项涂黑;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下作答。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3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遗传因子组成为Yy的豌豆,可产生Y和y两种类型的雄性配子,其原因是
A.花粉母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
C.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Ⅱ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Ⅱ同源染色体分离
2.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某个初级精母细胞,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后,该细胞形成的精细胞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下列关于孟德尔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是获得成功的首要原因
B.数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得出规律
C.提出假说是在豌豆的测交实验之后
D.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4.一个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F1的表现型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
A.1∶1 B.8∶1 C.3∶1 D.5∶1
5.下图为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机制,R、C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CCRR和ccrr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F1,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黑色∶白色=3∶1 B.黑色∶棕色∶白色=1∶1∶2
C.黑色∶棕色∶白色=1∶2∶1 D.黑色∶棕色∶白色=1∶1∶1
6.下图为某链状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丙端是该DNA分子片段两条链的5´端
B.该DNA中碱基配对的方式储存了遗传信息
C.图中虚线框内代表的结构也存在于RNA中
D.该DNA中每个磷酸基团都连有两个脱氧核糖
7.1944年艾弗里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通过酶解法去除单一成分进行对比研究
B.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S型菌落出现
C.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
D.实验结果表明S型细菌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
8.研究表明某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当B基因的部分碱基被某些化学基团(如-CH3)修饰后,其表达受到抑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修饰会对生物的表现型产生影响
B.该修饰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C.基因的表达与否和表达水平都是受到调控的
D.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9.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下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
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
C.tRNA分子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氢键
D.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10.下列关于DNA复制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新合成子链的延伸方向只能由5´→3´
C.新合成的DNA链中包括部分旧链片段
D.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参与
11.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N501Y是新发现的新冠病毒突变体,该突变体的S蛋白第501位的氨基酸残基由天冬酰胺变成酪氨酸,导致病毒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力提高,增强了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能力。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S蛋白基因是一段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B.新冠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与其遗传物质是单链RNA有关
C.个别氨基酸的变化可能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
D.N501Y突变体的产生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的结果
12.癌症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一类严重疾病,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不会导致细胞癌变
B.抑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抑制细胞异常增殖
C.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调控细胞周期
D.癌细胞之间无接触抑制现象,能无限增殖
13.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在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C.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5条染色体
D.染色体组中每条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14.抗生素是一类常见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及时更换抗生素种类,可避免“顽固耐药菌”的出现
B.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C.现代遗传学认为细菌耐药突变来源于染色体变异
D.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定向变异和遗传积累的结果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微核是染色体或缺少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不能进入主核而形成的游离于细胞核之外的小核。我国科学家建立了一套蚕豆根尖微核测试系统,并首次用于检测水环境污染。下图是铅污染水体中蚕豆根尖细胞分裂部分时期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微核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铅污染水体可能诱导微核的产生
C.图乙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图丙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16.下图为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细胞的细胞核中
B.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作为原料
C.RNA聚合酶a比b更早催化转录过程
D.核糖体1早于2与mRNA结合并进行翻译
17.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发生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
B.只发生在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
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量有所增加
D.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可能会重复出现
18.下图甲是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图乙是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箭头表示复制方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的遗传物质均为环状
B.两者均有双向复制的特点
C.真核细胞DNA复制时,多个起点是同时开始复制
D.真核细胞DNA有多个复制起点,而大肠杆菌只有一个
19.右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协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的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7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21.(12分)下图甲、乙是某雄性动物(2N)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丙表示该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核DNA含量、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其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
(2)甲图细胞处于_______(时期)。乙图细胞处于丙图中的_______时期(填标号),该细胞名称是_______。
(3)丙图中a、b、c表示细胞核DNA含量的是_______(填字母),由Ⅰ到Ⅱ的过程中,b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2分),基因重组发生在丙图的_______时期(填标号)(2分),由Ⅲ到Ⅳ的过程中染色体暂时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
21.(11分)亨廷顿舞蹈病和血友病、白化病都是单基因遗传病,亨廷顿舞蹈病患者常于症状出现后的4~20年间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分析,若女儿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则双亲的可能情况是有______(2分)。
a.双亲都患病 b.父亲患病母亲不患病
c.双亲都不患病 d.母亲患病父亲不患病
(2)对某个家系调查发现: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表现型正常儿子和一个患血友病的女儿,如图1所示,请分析该女儿患有血友病的可能原因有______(3分)。
图1
a.I-1和I-2产生配子时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I-1和I-2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I-1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I-2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d.I-2发生了基因突变,I-1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3)某对夫妇中,丈夫为白化病患者而非血友病患者,妻子为血友病患者而肤色正常,他们的儿子患有白化病同时患有血友病,用A、a与H、h分别表示不患病和血友病有关的基因,请推测父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该夫妇生出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用分数表示)(2分)。国家二孩政策出台以后,该对夫妇又生了一个女儿,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用分数表示)。
(4)对某个亨廷顿舞蹈病家系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能够确定(不考虑基因突变):亨廷顿舞蹈病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2分)。
图2
①伴X隐性遗传 ②伴X显性遗传 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⑤伴Y染色体显性遗传 ⑥伴Y染色体隐性遗传
22.(11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元凶之一。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在丙型肝炎病毒(HCV)研究中做出决定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总结在下图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肝细胞相比,HCV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遗传物质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
(2)HCV进入人体后,通过结合肝细胞膜上的CD81攻击肝细胞,CD81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HCV通过方式_______进入肝细胞。
(3)包括病毒在内的生物体合成DNA或RNA由四种性质不同的核酸聚合酶催化。根据所学知识和上图信息,正确填写下表:
(4)一般而言,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接种疫苗是比较有效的策略。疫苗的制备通常需要培养病毒,下列适合培养丙肝病毒的是_______。
a.噬菌体 b.鸡胚组织 c.黑猩猩肝细胞 d.动物细胞培养基
(5)研究发现,HCV在肝细胞中表达是NS3-4A蛋白既能促进病毒RNA的复制和病毒颗粒的形成,还能降解线粒体外膜蛋白(MAVS);而MAVS则是诱导肝细胞抗病毒因子表达的关键因子。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抗HCV的候选药物,其中包括抑制图中步骤③的buvir、抑制图中步骤④的asvir、以及抑制NS3-4A合成的previr。根据题干和图信息推断HCV效果最好的候选药物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2分)。
23.(10分)人类目前所食用的香蕉均来自三倍体香蕉(无子芭蕉)植株。下图是三倍体无子芭蕉的培育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子芭蕉的培育主要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其无子性状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
(2)在人工条件下,采用秋水仙素处理野生芭蕉(2n)的_______可以获得有子芭蕉(4n),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导致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使染色体数目_______。自然条件下_______等环境因素也能起到相似的作用。有子芭蕉(4n)与野生芭蕉(2n)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
(3)三倍体香蕉可以通过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
(4)若野生型芭蕉的基因型是Aa,有子芭蕉(4n)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则物种芭蕉(3n)的基因型为Aaa的概率是_______(用分数表示)(2分)。
24.(13分)果蝇的眼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色素的产生必需有显性基因A,aa眼色为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bb眼色为红色。研究小组以4个纯系果蝇为亲本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摩尔根等利用一个特殊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证明了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推知,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2)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果蝇群体中紫眼个体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种。实验一中,F1紫眼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
(3)让实验二中F1雌雄果蝇交配产生F2,F2中紫眼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3,则F3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用分数表示)(2分)。
(4)实验二亲代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偶尔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异常卵,这种不分离可能发生的时期有_______(2分),产生的异常卵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产生的合子主要类型有_______(缺失的染色体用“0”表示)(2分)。
(5)若一对果蝇杂交后代的雌雄比例为2∶1,由此推测该对果蝇的_______性个体可能携带隐性致死基因;让其后代雌雄个体自由杂交,子代雌雄比为_______(2分)时,可进一步验证这个假设。
高一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20.(12分)(1)乙 甲 4
(2)有丝分裂后期 Ⅲ 次级精母细胞
(3)c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或染色体复制)(2分) Ⅱ(2分)
着丝粒分裂(或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1.(11分)(1)ab(2分)
(2)ac(2分)
(3)aaXHY 1/2(2分) 1/2(2分)
(4)①②⑤⑥(2分)
22.(10分)(1)无细胞结构 尿嘧啶、核糖
(2)蛋白质(糖蛋白) 胞吞
(3)S期(或间期) ⑤ ③
(4)C
(5)previr 单独使用asvir、buvir只能抑制HCV病毒RNA复制或病毒颗粒的形成,即抑制病毒的繁殖过程;而用previr抑制NS3-4A既能抑制HCV的繁殖又能缓解线粒体膜蛋白MAVS的降解,使宿主细胞能正常表达抗病毒因子。(2分)
23.(10分)(1)染色体变异 (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2)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 加倍 低温(或干旱或环境骤变) 不属于
(3)无性
(4)5/12(2分)
24.(13分)(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X
(2)6 AaXBXb
(3)1/9(2分)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分)
AaXBXBXb、AaXb0、AaXBXBY、AaY0(2分)
(5)雌 4∶3(2分)
核酸聚合酶的功能
核酸聚合酶发挥作用的时期或生理过程
以DNA为模板,合成DNA
肝细胞分裂周期中的_______期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图中的过程_______(填序号)
以RNA为模板,合成RNA
图中的过程_______(填序号)
1
2
3
4
5
6
7
B
D
C
D
B
A
B
8
9
10
11
12
13
14
B
C
C
D
A
C
A
15
16
17
18
19
AB
BC
ABC
AC
ABD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生物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