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45中国地理概况含答案
展开[2022·陕西西安月考]下列山脉都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山脉在地形地势的分界上与太行山相似
B.②山脉为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③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④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2.图中山脉两侧的农业生产活动种植业和畜牧业差异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江苏苏州市月考]《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以来,受到人们的热捧。古诗词常能形象地反映地理环境和地理原理。读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完成3~5题。
3.该诗描述的地点最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天山山脉
C.秦岭山地 D.长白山区
4.诗词中“新雨”成因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暖气团过境 B.弱冷空气入侵
C.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D.受台风影响
5.对于“清泉石上流”的相关分析,不可信的是( )
A.冰川融水是清泉的重要补给水源
B.该地很可能有断层
C.植被茂盛,涵养水源能力强
D.清泉流量较为稳定
[2022·河北模拟]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据此完成6~8题。
6.“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
A.锋面雨带移动较快
B.夏季风势力弱
C.地形平坦开阔
D.受沿岸洋流影响
7.甲、乙两地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
A.豫剧、京剧 B.豫剧、赣剧
C.秦腔、越剧 D.越剧、湘剧
8.当我国雨带南移至乙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华北小麦收获 B.长江正值梅雨
C.东北迎来降雪 D.我国昼长变短
[2022·四川泸州三模]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陆续出现了耕地荒废、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规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十四五”期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重点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让农民在县域内自由地选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据此完成9~11题。
9.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保护耕地生态 B.保障粮食安全
C.维护粮农积极性 D.增加粮食产量
10.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意义是( )
A.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
B.防止农业对环境的破坏
C.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避免农村萎缩和空心化
11.“十四五”期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目的是( )
A.创新生产工艺 B.提高粮食产量
C.缩小城乡差距 D.加快城市化发展
二、综合题
12.[2022·四川成都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
材料一 安徽省区域图。
材料二 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阜阳市年末户籍人口1 025.8万人,城市化率33.3%,全年劳务输出264.8万人,新增劳务输出12.7万人。
(1)简述安徽省地形主要特征及其淮河水系(支流的分布及形态)在安徽境内的特征。(8分)
(2)分析安徽省长江以北地区夏季易发生洪灾的原因。(6分)
(3)试分析阜阳市成为安徽省劳务输出大市的原因。(8分)
13.[2022·湖北黄冈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藏粮于地”,就是要保护好现有耕地,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吉林省梨树县近年来致力于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成功探索出一种新的耕作方式,该耕作方式的核心是秸秆覆盖返田,在干旱年景增产效果明显,被称作“梨树模式”。该模式研制出的免耕播种机具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目前梨树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6%,实现了“藏粮于地”。下图示意梨树县地理位置。
(1)分析“梨树模式”在干旱年份比湿润年份使玉米增产效果明显的原因。(8分)
(2)说明梨树县使用免耕播种机具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积极影响。(8分)
(3)简述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的必要性。(8分)
限时规范特训45
1~2.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山脉的相对位置,可判断出①为雪峰山,②为贺兰山,③为巴颜喀拉山,④为秦岭;在地形地势的分界上,雪峰山与太行山都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A正确;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并没有②山脉贺兰山,B错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C错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错误。第2题,①山脉东西两侧都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A错误;②山脉东侧为种植业,主要发展灌溉农业,西侧降水少,气候干旱,发展畜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差异最大,B正确;③山脉两侧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主要发展的都是高寒畜牧业,C错误;④山脉以北发展旱地种植业,以南发展水田种植业,都是发展种植业,D错误。
答案:1.A 2.B
3~5.解析:第3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的是山区景色,珠江三角洲为平原地形,A错误;天山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B错误;秦岭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降水多,故C正确;“天气晚来秋”描写的是秋季,长白山为我国东北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的夏季,D错误。第4题,暖气团过境气温应该升高,多是夏季节出现,“天气晚来秋”描写的是秋季,A错误;结合“晚来秋”可知,诗词中“新雨”是弱冷空气入侵,故B正确;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降水的时间长,C错误;受台风的影响,破坏性强,不会产生如此美妙的意境,D错误。第5题,根据诗句的内容可知,空山新雨后是雨后,清泉的补给水源为雨后的泉水而不是冰雪融水,A错误;根据诗句的内容可知,清泉的补给水源为泉水,泉水有可能是雨后地下水沿着断层上涌形成,所以该地有可能存在断层,B正确;小河清澈,含沙量少,说明植被茂盛,涵养水源能力强,C正确;清泉为地下水补给,受外界的影响小,所以流量较为稳定,D正确。
答案:3.C 4.B 5.A
6~8.解析:第6题,中国南北分界线为秦岭—淮河,西段为秦岭,东部为淮河,淮河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因此东段较中西段宽,C正确;东中西段的锋面雨带移动速度、夏季风势力差别不大,A、B错;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不受沿岸洋流影响,且我国东部沿海并无明显洋流,D错。第7题,甲为我国的河南省,其代表的地方戏曲是豫剧,乙是我国的江西省,其代表的地方戏曲是赣剧,B正确,A、C、D错误。第8题,乙地为我国的华南地区,锋面雨带南移至乙地时,为9~10月份,此时正值秋季,华北地区小麦正在种植,A错误;长江正值梅雨时为6月份,B错误;此时为秋季,东北并未迎来降雪,C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D正确。
答案:6.C 7.B 8.D
9~11.解析:第9题,当前阶段,大量的耕地被用于养鱼、种树,甚至用于建设厂房等非农业活动,导致我国粮食产量减少,为保护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坚持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保障耕地面积的同时保障粮食产量,并非保护耕地生态,故A错,B正确;维护粮农积极性,需要国家制定优惠政策,该建议不能维护粮农的积极性,故C错;增加粮食产量主要靠科技,该建议是为了保障粮食产量,故D错。第10题,乡村振兴,可以增加乡村就业机会,不会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故A错;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是毁林开荒,向大自然强取耕地,与乡村振兴无关,故B错;乡村振兴不会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收入增加,会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C错;乡村振兴,会导致外出务工的农民减少,避免农村萎缩和空心化,故D正确。第11题,农村现代化是指机械化、信息化、网络化,与创新生产工艺无关,故A错;提高粮食产量,主要靠科技投入,故B错;农村现代化后,会导致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缩小城乡差距,故C正确;农村现代化不会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与城市化无关,故D错。
答案:9.B 10.D 11.C
12.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据分布,安徽南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在200到500米为主,即以丘陵为主,北部等高线稀疏,数值在200米以下,即为平原地形;根据淮河干支流在安徽分布特点,可知淮河水系的特征:淮河干流由西向东横穿安徽北部,南岸支流较少,北岸支流汇入较多且流程较长,显著特点是支流南北很不对称。第(2)题,河流洪涝灾害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上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众多支流均在干流中游汇入,汇水量大,平原洼地难以下泄洪水和排除洪水。淮河无天然入海河流,不能直接入海,改流入江,也加重了下游地区的水灾。第(3)题,由材料二可知,阜阳市年末户籍人口1 025.8万人,城市化率33.3%,城市化率较低,农村人口多,剩余劳动力丰富;阜阳市地处黄淮平原,以农业为主,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收入低;从图中又可知阜阳位于铁路交会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与外界的联系;该市距就业机会多的东部发达地区较近,所以阜阳市成为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城市。
答案:(1)地形:长江以南以丘陵为主,长江以北以平原为主。水系:淮河南岸支流短小,北岸支流长且相对多;总体呈羽状水系。
(2)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势平坦,河道淤塞,排水不畅;长江、淮河上游来水较多。
(3)阜阳市城市化率较低;农业人口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经济相对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处于铁路干线交会处,交通便利,利于劳务外输;距离经济发达的江苏省、长三角比较近,交通成本低。
13.解析:第(1)题,材料指出,“梨树模式”的核心是秸秆覆盖返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秸秆覆盖返田有利于保水保墒,在干旱年份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故增产效果明显;而湿润年份秸秆覆盖阻挡了水分蒸发,可能导致土壤过湿,透气性变差,出现烂根,不利于增产。第(2)题,依据材料中免耕播种机具的特点,可以推理出使用该机具可以:减轻黑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节省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当前我国的粮食问题、耕地现状、国家政策的理解。“藏粮于地”的必要性,即保护耕地的必要性,可从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减少及退化、污染问题严重)与安全形势(粮食供给压力大,粮食安全风险加大)分析。
答案:(1)“梨树模式”采取秸秆覆盖返田,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土壤水分较好,在干旱年份抗旱能力强,增产效果显著;湿润年份因覆盖的秸秆阻挡了土壤水分蒸发,可能导致土壤过湿,透气性变差,不利于增产。
(2)减少土壤破坏,减轻黑土流失,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
(3)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粮食供给压力大;目前有些地区过度占用耕地以及耕地退化、污染问题严重,粮食安全风险加大。实施“藏粮于地”(保护好耕地资源,确保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才能持续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5水循环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5水循环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3锋面系统与天气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3锋面系统与天气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1气温与降水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限时规范练11气温与降水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