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山东德州七中学十校联考最后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德州七中学十校联考最后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2016福建省莆田市)如图,OP是∠AOB的平分线,点C,D分别在角的两边OA,OB上,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POC≌△POD的选项是( )
A.PC⊥OA,PD⊥OB B.OC=OD C.∠OPC=∠OPD D.PC=PD
2.如图,⊙O的半径OD⊥弦AB于点C,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EC,若AB=8,CD=2,则cos∠ECB为( )
A. B. C. D.
3.把抛物线y=﹣2x2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 )
A.y=﹣2(x+1)2+1 B.y=﹣2(x﹣1)2+1
C.y=﹣2(x﹣1)2﹣1 D.y=﹣2(x+1)2﹣1
4.我市某小区开展了“节约用水为环保作贡献”的活动,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在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
月用水量(吨) | 8 | 9 | 10 |
户数 | 2 | 6 | 2 |
则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方差是4 B.极差是2 C.平均数是9 D.众数是9
5.下列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6.如图,已知△ADE是△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所得,其中点D在射线AC上,设旋转角为α,直线BC与直线DE交于点F,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BAC=α B.∠DAE=α C.∠CFD=α D.∠FDC=α
7.一个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2,则该圆的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 )
A. B.2 C.2 D.4
8.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如果AD=2,BD=3,那么由下列条件能够判定DE∥BC的是( )
A.= B.= C.= D.=
9.从1、2、3、4、5、6这六个数中随机取出一个数,取出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10.如图,点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中点,则△ADE的面积与四边形BCED的面积的比为( )
A.1:2 B.1:3 C.1:4 D.1:1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3a﹣b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
1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内角度数相差45°,那么它的顶角度数为_____.
13.如果将抛物线平移,使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
14.已知,在Rt△ABC中,∠C=90°,AC=9,BC=12,点 D、E 分别在边AC、BC上,且CD:CE=3︰1.将△CDE绕点D顺时针旋转,当点C落在线段DE上的点 F处时,BF恰好是∠ABC的平分线,此时线段CD的长是________.
1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
16.化简÷=_____.
17.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折叠后,点分别落在点的位置.若,则等于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9.(5分)某校想了解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对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x(单位:小时)进行分组整理,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分别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求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和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3)请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
20.(8分)如图,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x轴上,点C上y轴上,点B在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上,点E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运动,过点E作x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于点P,过点P作PF⊥y轴于点F;记矩形OEPF和正方形OABC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点E的运动时间为t秒.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S=时,对应的t值.
(3)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t值,使△FBO为等腰三角形?若有,有几个,写出t值.
21.(10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我们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有关部门抽样调查了某单位员工上下班的交通方式,绘制了如下统计图:
(1)填空:样本中的总人数为 ;开私家车的人数m= ;扇形统计图中“骑自行车”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 度;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该单位共有2000人,积极践行这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上下班由开私家车改为骑自行车.若步行,坐公交车上下班的人数保持不变,问原来开私家车的人中至少有多少人改为骑自行车,才能使骑自行车的人数不低于开私家车的人数?
22.(10分)如图,某人站在楼顶观测对面的笔直的旗杆AB,已知观测点C到旗杆的距离CE=8m,测得旗杆的顶部A的仰角∠ECA=30°,旗杆底部B的俯角∠ECB=45°,求旗杆AB的髙.
23.(12分)已知抛物线过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4.(14分)先化简÷(x-),然后从-<x<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正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D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A,由PC⊥OA,PD⊥OB得出∠PCO=∠PDO=90°,根据AAS判定定理可以判定△POC≌△POD;对于B OC=OD,根据SAS判定定理可以判定△POC≌△POD;对于C,∠OPC=∠OPD,根据ASA判定定理可以判定△POC≌△POD;,对于D,PC=PD,无法判定△POC≌△POD,故选D.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D
【解析】
连接EB,设圆O半径为r,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半径r=4,从而可求出EB的长度,最后勾股定理即可求出CE的长度.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连接EB,
由圆周角定理可知:∠B=90°,
设⊙O的半径为r,
由垂径定理可知:AC=BC=4,
∵CD=2,
∴OC=r-2,
∴由勾股定理可知:r2=(r-2)2+42,
∴r=5,
BCE中,由勾股定理可知:CE=2,
∴cos∠ECB==,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垂径定理,涉及勾股定理,垂直定理,解方程等知识,综合程度较高,属于中等题型.
3、B
【解析】
∵函数y=-2x2的顶点为(0,0),
∴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的顶点为(1,1),
∴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2+1,
故选B.
【点睛】
二次函数的平移不改变二次项的系数;关键是根据上下平移改变顶点的纵坐标,左右平移改变顶点的横坐标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
4、A
【解析】
分析:根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以及方差公式S2= [(x1-)2+(x2-)2+…+(xn-)2],分别进行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极差:10-8=2,
平均数:(8×2+9×6+10×2)÷10=9,
众数为9,
方差:S2= [(8-9)2×2+(9-9)2×6+(10-9)2×2]=0.4,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极差、众数、平均数、方差,关键是掌握各知识点的计算方法.
5、B
【解析】
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
【详解】
A、C、D经过折叠均能围成正方体,B折叠后上边没有面,不能折成正方体.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展开图,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6、D
【解析】
利用旋转不变性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DAE是由△BAC旋转得到,
∴∠BAC=∠DAE=α,∠B=∠D,
∵∠ACB=∠DCF,
∴∠CFD=∠BAC=α,
故A,B,C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不变性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7、B
【解析】
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即圆的半径是1,则圆的内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2,进而就可求解.
【详解】
解:∵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
∴圆的半径为1.
那么直径为2.
圆的内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圆的直径,等于2.
∴圆的内接正方形的边长是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正多边形与圆,关键是利用知识点: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和圆的半径相等;圆的内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圆的直径解答.
8、D
【解析】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定理,当或时,,然后可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
解:当或时,,
即或.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也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定理.
9、B
【解析】
考点:概率公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
①全部情况的总数;
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解答:解:从1、2、3、4、5、6这六个数中随机取出一个数,共有6种情况,取出的数是3的倍数的可能有3和6两种,
故概率为2/ 6 ="1/" 3 .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 /n .
10、B
【解析】
根据中位线定理得到DE∥BC,DE=BC,从而判定△ADE∽△ABC,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详解】
解:∵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DE∥BC,DE=BC,
∴△ADE∽△ABC,
∴△ADE的面积:△ABC的面积==1:4,
∴△ADE的面积:四边形BCED的面积=1:3;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2.
【解析】
灵活运用方程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是方程组的解,可得满足方程组,
由①+②的,3x-y=8,即可3a-b=8,
故3a﹣b的算术平方根是,
故答案: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性质及其解法。
12、90°或30°.
【解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顶角比底角大45°;顶角比底角小45°.
【详解】
设顶角为x度,则
当底角为x°﹣45°时,2(x°﹣45°)+x°=180°,
解得x=90°,
当底角为x°+45°时,2(x°+45°)+x°=180°,
解得x=30°,
∴顶角度数为90°或30°.
故答案为:90°或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顶角比底角大45°或顶角比底角小45°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13、.
【解析】
平移不改变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开口大小,即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不变,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式可求抛物线解析式.
【详解】
∵原抛物线解析式为y=1x1,顶点坐标是(0,0),平移后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1),∴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1(x﹣1)1+1.
故答案为:y=1(x﹣1)1+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与解析式变化的关系.关键是明确抛物线的平移实质上是顶点的平移,能用顶点式表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
14、2
【解析】
分析:设CD=3x,则CE=1x,BE=12﹣1x,依据∠EBF=∠EFB,可得EF=BE=12﹣1x,由旋转可得DF=CD=3x,再根据Rt△DCE中,CD2+CE2=DE2,即可得到(3x)2+(1x)2=(3x+12﹣1x)2,进而得出CD=2.
详解:如图所示,设CD=3x,则CE=1x,BE=12﹣1x.∵=,∠DCE=∠ACB=90°,∴△ACB∽△DCE,∴∠DEC=∠ABC,∴AB∥DE,∴∠ABF=∠BFE.又∵BF平分∠ABC,∴∠ABF=∠CBF,∴∠EBF=∠EFB,∴EF=BE=12﹣1x,由旋转可得DF=CD=3x.在Rt△DCE中,∵CD2+CE2=DE2,∴(3x)2+(1x)2=(3x+12﹣1x)2,解得x1=2,x2=﹣3(舍去),∴CD=2×3=2.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旋转的性质,解题时注意: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15、3
【解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定义,先化简,再求的算术平方根.
【详解】
因为=9
所以的算术平方根是3
故答案为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需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且区分清楚,才不容易出错.要熟悉特殊数字0,1,-1的特殊性质.
16、x+1
【解析】
分析:根据根式的除法,先因式分解后,把除法化为乘法,再约分即可.
详解:解:原式=÷
=•(x+1)(x﹣1)
=x+1,
故答案为x+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运算,关键是要把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即可,注意分子分母的因式分解.
17、50°
【解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EF的度数,再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D′EF的度数,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AD∥BC,∠EFB=65°,
∴∠DEF=65°,
又∵∠DEF=∠D′EF,
∴∠D′EF=65°,
∴∠AED′=50°.
【点睛】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和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和平行线的性质.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 -9.
【解析】
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最后把x=-2代入即可.
【详解】
原式=,
当x=-2时,原式=-8-1=-9.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及化简求值,关键是先按运算顺序把整式化简,再把对应字母的值代入求整式的值.
19、略;m=40, 1.4°;870人.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A组的人数和比例得出总人数,然后得出D组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根据C组的人数和总人数得出m的值,根据E组的人数求出E的百分比,然后计算圆心角的度数;根据D组合E组的百分数总和,估算出该校的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
试题解析:(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2)∵10÷10%=100 ∴40÷100=40% ∴m=40
∵4÷100=4% ∴“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4%×360°=1.4°
(3)3000×(25%+4%)=870(人).
答:估计该校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是870人.
考点:统计图.
20、(1)y=(x>0);(2)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3t+9(0≤t≤3);S=9﹣(t>3);当S=时,对应的t值为或6;(3)当t=或或3时,使△FBO为等腰三角形.
【解析】
(1)由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可得点B的坐标为:(3,3),继而可求得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由题意得P(t,),然后分别从当点P1在点B的左侧时,S=t•(-3)=-3t+9与当点P2在点B的右侧时,则S=(t-3)•=9-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3)分别从OB=BF,OB=OF,OF=BF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1)∵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
∴点B的坐标为:(3,3),
∵点B在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上,
∴3=,
即k=9,
∴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y=(x>0);
(2)根据题意得:P(t,),
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1在点B的左侧时,S=t•(﹣3)=﹣3t+9(0≤t≤3);
若S=,
则﹣3t+9=,
解得:t=;
②当点P2在点B的右侧时,则S=(t﹣3)•=9﹣;
若S=,则9﹣=,
解得:t=6;
∴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3t+9(0≤t≤3);S=9﹣(t>3);
当S=时,对应的t值为或6;
(3)存在.
若OB=BF=3,此时CF=BC=3,
∴OF=6,
∴6=,
解得:t=;
若OB=OF=3,则3=,
解得:t= ;
若BF=OF,此时点F与C重合,t=3;
∴当t=或或3时,使△FBO为等腰三角形.
【点睛】
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
21、(1)80,20,72;(2)16,补图见解析;(3)原来开私家车的人中至少有50人改为骑自行车,才能使骑自行车的人数不低于开私家车的人数.
【解析】
试题分析:(1)用乘公交车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以开私家车的所占的百分比求出m,用360°乘以骑自行车的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即可得解:
样本中的总人数为:36÷45%=80人;
开私家车的人数m=80×25%=20;
扇形统计图中“骑自行车”的圆心角为.
(2)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
(3)设原来开私家车的人中有x人改为骑自行车,表示出改后骑自行车的人数和开私家车的人数,列式不等式,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解:(1)80,20,72.
(2)骑自行车的人数为:80×20%=16人,
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
(3)设原来开私家车的人中有x人改为骑自行车,
由题意得,,解得x≥50.
答:原来开私家车的人中至少有50人改为骑自行车,才能使骑自行车的人数不低于开私家车的人数.
考点:1.条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3.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22、 (8+8)m.
【解析】
利用∠ECA的正切值可求得AE;利用∠ECB的正切值可求得BE,由AB=AE+BE可得答案.
【详解】
在Rt△EBC中,有BE=EC×tan45°=8m,
在Rt△AEC中,有AE=EC×tan30°=8m,
∴AB=8+8(m).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俯角、仰角问题,要求学生能借助其关系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
23、y=+2x;(-1,-1).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将两点代入解析式列出关于b和c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求出b和c的值,然后将抛物线配方成顶点式,求出顶点坐标.
试题解析:将点(0,0)和(1,3)代入解析式得: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 ∴y=+2x=-1 ∴顶点坐标为(-1,-1).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24、当x=-1时,原式=; 当x=1时,原式=
【解析】
先将括号外的分式进行因式分解,再把括号内的分式通分,然后按照分式的除法法则,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
【详解】
原式=
=
=
∵-<x<,且x为整数,
∴若使分式有意义,x只能取-1和1
当x=1时,原式=.或:当x=-1时,原式=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实验校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庆云县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绝对值是,若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邹城八中学十校联考最后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济南市某天的气温,下面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