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讲 走近细胞-【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1) 试卷 学案 0 次下载
- 第0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1) 试卷 学案 0 次下载
- 第04讲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1) 试卷 学案 0 次下载
- 第05讲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1) 试卷 学案 0 次下载
- 第06讲 细胞膜的功能及探究历程-【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1) 试卷 学案 0 次下载
第03讲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1)
展开第03讲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学习目标】
1.说出细胞中糖的种类和主要作用,理解糖类是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还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2.说出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主要作用,理解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及固醇类物质在代谢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糖类和脂质的相互转化,关注糖类和脂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基础知识】
一、细胞中的糖类
种类
举例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五碳糖
核糖(C5H10O5)
动植物细胞
参与RNA组成
脱氧核糖(C5H10O4)
动植物细胞
参与DNA组成
六碳糖
葡萄糖(C6H12O6)
动植物细胞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C6H12O6)
植物细胞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半乳糖(C6H12O6)
动物细胞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糖
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植物细胞
水解为单糖,氧化分解供能
蔗糖(葡萄糖+果糖)
植物细胞
水解为单糖,氧化分解供能
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动物细胞
水解为单糖,氧化分解供能
多糖
淀粉(由葡萄糖结合形成)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由葡萄糖结合形成)
植物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由葡萄糖结合形成)
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几丁质(由N-乙酰葡糖胺结合形成)
甲壳类和昆虫外骨骼
支撑身体骨架对身体起保护作用
归纳总结
1.除几丁质外,几乎所有的糖类都只有C、H、O3种元素组成;
2.单糖:葡萄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像这样不能水解的糖类就是单糖。
3.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4.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5.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但细菌细胞壁不是由纤维素构成的。
6.核糖是核糖核酸(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组成成分。
常见的红糖、白糖和冰糖都是蔗糖。
7.糖类可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结合形成复杂的化合物,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生命活动:如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参与细胞识别等。
8.多糖和二糖水解的终产物是其单体,如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CO2和H2O,即糖参与有氧呼吸后的最终产物。
9.种子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及萌发时的主要供能物质
时 间
非油料作物种子(如小麦)
油料作物种子(如大豆)
种子形成时
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
糖类→脂肪
种子萌发时
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
脂肪→甘油、脂肪酸→糖类
特别提醒
1.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蔗糖、淀粉、糖原是非还原性糖。
2.并不是所有的糖都符合碳水化合物,如脱氧核糖(C5H10O4)。
3.并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和脱氧核糖构成RNA或DNA的结构糖,纤维素构成细胞壁的结构。
4.纤维素不能被动物消化,被称为膳食纤维。反刍动物消化纤维素是因为胃中某些微生物的作用。
5.糖类的合成场所:叶绿体(葡萄糖、淀粉),内质网(修饰蛋白质加糖基团);高尔基体(纤维二糖);肝脏细胞(肝糖原)、肌肉细胞(肌糖原)。
二、细胞中的脂质
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有C、H、O,磷脂还含有P甚至N。与糖类相比脂质分子中氧含量低,氢含量高。
种类
存在及功能
脂肪
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皮下脂肪层有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有缓冲和减压作用。
磷脂
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在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的种子中,磷脂含量丰富。
固醇
胆固醇
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归纳总结:
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脂肪酸可以使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2.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脂肪的H含量大于糖类需要消耗大量氧气,3.细胞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所以,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4.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在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的种子中含量丰富。
5.磷脂与脂肪的不同之处在于甘油的一个羟基(−OH)不是与脂肪酸结合成酯,而是与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因此,磷脂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P和N。
6.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7.饮食中如果过多地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
8.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9.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三、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类和脂质比较
糖类
脂质
组成元素
C、H、O
C 、 H 、 O,有些含有N 、P
主要种类
单糖、二糖、多糖
脂肪、磷脂、固醇
合成部位
淀粉:叶绿体;纤维素:高尔基体
糖原:主要是肝脏、肌肉
主要是内质网
主要供能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脱氧核糖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脂肪)
②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
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性激素)
2.糖类和脂质的转化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可以相互转化。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葡萄糖还有富余,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考点剖析】
考点一:细胞中的糖类
例1.(2022·浙江·高考真题)植物体内果糖与X物质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
B.X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
C.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
D.X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
【答案】B
【解析】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二糖。X应为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六碳糖,分子式均为C6H12O6,A正确;X应为葡萄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植物体的主要储能物质为淀粉和脂肪,B错误;X是葡萄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C正确;X是葡萄糖,是构成淀粉、纤维素等多糖的基本单位,D正确。
考点二:细胞中的脂质
例2.(2018·江苏·高考真题)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
C.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B
【解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A正确;蛇毒中的磷脂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磷脂分子的水解,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B错误;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如粥样动脉硬化的风险,C正确;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考点三、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化合物的变化
例3.下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形成时,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高
B.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C.质量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脂肪多于糖
D.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
【答案】C
【解析】种子形成过程中,糖类逐渐转化为脂肪,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低,A错误;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B错误;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故不会导致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D错误。
【真题演练】
1.(2022·福建·高二学业考试)青少年应该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控制添加糖和脂肪的摄人量。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糖类是植物特有的能源物质 D.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1.【答案】C
【解析】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都是2:1,因而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A正确;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B正确;糖类是植物主要的能源物质,在植物体内,脂肪、蛋白质等也可作为能源物质,C错误;脂肪同糖类相比较,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D正确。
2.(2022·湖南·高一学业考试)用含糖较多的饲料喂养北京鸭,在短时期内就能达到育肥的目的,这一事实说明( )
A.糖类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 B.北京鸭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脂肪
C.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D.糖类和脂质可以相互转化
2.【答案】C
【解析】糖类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但“用含糖较多的饲料喂养北京鸭,在短时期内就能达到育肥”,没有体现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北京鸭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B错误;用含糖较多的饲料喂养北京鸭,在短时期内就能达到育肥的目的,说明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使鸭子增肥,C正确;“用含糖较多的饲料喂养北京鸭,在短时期内就能达到育肥”没有体现脂质可以转化为糖类,D错误。
3.(2022·北京·高一学业考试)下列与人们饮食观念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脂质会使人发胖,不要摄入
B.谷物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C.食物含有基因,这些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
D.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更益于健康
3.【答案】C
【解析】脂质中的脂肪是三大营养物质中的其中一种,是一种含有高能量的营养物质,需要适当摄取,A错误;谷物含有的淀粉属于多糖,经彻底消化后会转变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应少量食用,B错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食物中含有的基因,构成基因的DNA片段可被消化分解为脱氧核苷酸,C正确;肉类中的蛋白质经油炸、烧烤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对健康不利,D错误。
4.(2022·江苏徐州·高二学业考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因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细胞中含有的多糖是
A.葡萄糖 B.麦芽糖 C.乳糖 D.淀粉
4.【答案】D
【解析】葡萄糖是单糖,A错误;麦芽糖是二糖,B错误;乳糖是二糖,C错误;淀粉是植物中含有的多糖,D正确。
5.(2021·河北·高一学业考试)动、植物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植物脂肪的脂肪酸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B.构成动物脂肪的脂肪酸大多为饱和脂肪酸
C.在室温下,大多数动﹑植物脂肪分别呈液态、固态
D.动物的脂肪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等作用
5.【答案】C
【解析】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固态,A、B正确,C错误;动物的脂肪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等作用,D正确。
6.(2021·江苏·高二学业考试)糖类和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既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减压的作用
C.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D.素食者主要通过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获得能量
6.【答案】D
【解析】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脂肪属于脂质,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减压作用,B正确;几丁质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以及真菌的细胞壁中,C正确;人体内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素食者主要通过分解植物中的淀粉获得能量,D错误。
7..(2021·江苏·高二学业考试)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蔗糖、淀粉组成元素不同
B.一分子蔗糖水解产生二分子葡萄糖
C.磷脂分子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物质
D.脂质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7.【答案】C
【解析】葡萄糖、蔗糖、淀粉组成元素均为C、H、O,A错误;一分子蔗糖水解可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B错误;磷脂分子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物质,C正确;脂质中的脂肪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8.(2020·陕西·高二学业考试)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多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B.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C.淀粉与纤维素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不同
D.纤维素可作为人体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
8.【答案】B
【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A错误;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B正确;淀粉与纤维素中所含的元素都是C、H、O,C错误;纤维素不是能源物质,是组成细胞壁的结构物质,D错误。
9.(2021·海南·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植物和蓝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B.易溶于水,在人体内可被消化
C.与淀粉一样都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D.水解的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9.【答案】D
【解析】蓝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A错误;纤维素不易溶于水,也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只能促进人体肠道的蠕动,B错误;纤维素和淀粉均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C错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正确。
10.(2021·北京·高考真题)在有或无机械助力两种情形下,从事家务劳动和日常运动时人体平均能量消耗如图。对图中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
A.走路上学比手洗衣服在单位时间内耗能更多
B.葡萄糖是图中各种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
C.爬楼梯时消耗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肌肉收缩
D.借助机械减少人体能量消耗就能缓解温室效应
10.【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走路上学比手洗衣服在单位时间内耗能更多,A正确;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B正确;爬楼梯时消耗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肌肉收缩,部分会转化为热能,C正确;有机械助力时人确实比无机械助力消耗的能量少,但机械助力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不利于缓解温室效应,D错误。
11.(2020·海南·高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脂肪与糖原的元素种类不同
B.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C.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能维持人体第二性征
D.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
11.【答案】C
【解析】脂肪和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C、H、O,A错误;脂肪的最终水解产生是甘油和脂肪酸,B错误;性激素属于固醇,能激发和维持人体第二性征,C正确;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D错误。
12.(2019·海南·高考真题)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
B.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C.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D.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
12.【答案】A
【解析】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A错误;性激素可促进减数分裂,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B正确;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如睾丸的发育,C正确;该哺乳动物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在其繁殖季节性激素合成较多,故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D正确。13..(2019·海南·高考真题)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B.淀粉与纤维素中所含的元素不同
C.分解淀粉与纤维素所需的酶不同
D.纤维素是由果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13.【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淀粉与纤维素中所含的元素均为C、H、O,B错误;分解淀粉的酶是淀粉酶,分解纤维素的酶是纤维素酶,C正确;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D错误。
14.(2019·浙江·高考真题)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B.磷脂主要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胆固醇使动物细胞膜具有刚性
D.植物蜡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组成成分
14.【答案】C
【解析】苏丹Ⅲ染液用于检验细胞中的油脂,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呈现橙黄色的小液滴,A选项错误;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单位膜的基本骨架为脂双层,由磷脂参与构成,B选项错误;胆固醇安插在质膜的结构中,为质膜的结构提供稳定性,使细胞膜具有刚性,C选项正确;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不是膜结构的组成成分,D选项错误。
15.(2018·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5.【答案】D
【解析】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类,A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错误;细胞识别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有关,而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C错误;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即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糖类,且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也是糖类,因此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
16.(2020·山东·高考真题,不定项选择)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了SUT表达水平高的品系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和果糖
B.曲线甲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
C.15~18 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
D.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
16.【答案】BC
【解析】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错误;品系F中的SUT表达水平提高,对蔗糖的运输增加,分析曲线可知,甲曲线蔗糖含量的最高值大于乙且上升的时间早于乙,所以曲线甲应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B正确;由题干信息“蔗糖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可知,15-18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C正确;甲曲线蔗糖含量下降的时间早于乙曲线,故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提前,D错误。
17.(2008·重庆·高考真题)I.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 C、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萌发前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大豆种子的_________________中,其结构最初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2)上图表明: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糖类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一些中间产物。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上图曲线最终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答案】(1)先增加,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子叶
(2)糖类可转换成蛋白质 氨基酸
(3)下降 黑暗条件下无光合作用并且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解析】(1)分析图中曲线可看出:可溶性糖先上升,后保持相对稳定。大豆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包括胚芽、子叶、胚轴和胚根四部分)。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中,营养物质被子叶吸收,故大豆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2)蛋白质与总糖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关系,即总糖量下降,而蛋白质的量上升,说明了糖可以转化成蛋白质。这一转化过程发生在糖类氧化分解的过程中,某些中间产物经过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
(3)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因其培养条件是无光,萌发的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身所含有的有机物会逐渐下降,表现为曲线下降。
【过关检测】
1.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可被水解
C.纤维素由葡萄糖和果糖缩合形成
D.糖原和几丁质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
1.【答案】A
【解析】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A正确;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不正确;纤维素由许多葡萄糖聚合形成,C不正确;几丁质是组成甲壳类和昆虫外骨骼的多糖,不是储存能量的多糖,D不正确。
2.组成蔗糖而不组成乳糖的单糖和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分别是( )
A.葡萄糖、几丁质 B.果糖、糖原
C.核糖、几丁质 D.半乳糖、糖原
2.【答案】B
【解析】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组成蔗糖而不组成乳糖的单糖是果糖。几丁质和糖原都是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多糖。选B。
3.以下有关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
C.有些脂质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
D.所有脂质只含有C 、H、O三种元素
3.【答案】D
【解析】胆固醇在人体内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B正确;脂质中的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C正确;脂质中的脂肪和固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而磷脂中还含有N、P。
4.脂质在生物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不属于脂质功能的是( )
A.贮存能量 B.构成生物膜 C.决定遗传特性 D.调节生长发育
4.【答案】C
【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能贮存能量,A正确;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B正确;固醇中的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D正确;决定遗传特性的是核酸,C错。
5.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磷脂所有细胞中广泛存在
B.乳糖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
C.有些固醇类物质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在动植物细胞都存在
5.【答案】B
【解析】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A正确;乳糖是二糖不是多糖,B不正确;维生素D属于脂质中固醇类,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正确;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在动植物细胞都存在,D正确。
6.下列各组糖类物质能与①~③的叙述依次对应的是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 ②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二糖
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多糖
A.核糖、蔗糖、糖原 B.核糖、蔗糖、乳糖
C.糖类、脱氧核糖、乳糖 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6.【答案】A
【解析】核糖是组成核糖核苷酸的成分,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等;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原,A正确。
7.下图是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相互转换过程简图。下列有关葡萄糖和脂肪相互转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转化为脂肪一定需要通过丙酮酸
B.脂肪转化为葡萄糖一定需要通过乙酰CoA
C.体内糖类供应充足才有可能大量转化为脂肪
D.体内脂肪供应充足也不可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7.【答案】B
【解析】从图解可以看出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过程一定经过:葡萄糖→磷酸丙糖→丙酮酸→乙酰CoA→脂肪的过程,A正确;脂肪转化为葡萄糖一定经过:脂肪→甘油→磷酸丙糖→葡萄糖,但不需要通过乙酰CoA,B不正确;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后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成脂肪,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C正确;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 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正确。
8.下列属于淀粉、糖原、纤维素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B.都是没有分支的大分子物质
C.由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缩合形成
D.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8.【答案】C
【解析】纤维素不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A不属于淀粉、糖原、纤维素共同特征;糖原、支链淀粉都有分支,B不属于淀粉、糖原、纤维素共同特征;都由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缩合形成,C属于淀粉、糖原、纤维素共同特征;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只有糖原能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D不属于淀粉、糖原、纤维素共同特征。
9.若某生物能够进行“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的转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B.该生物是动物,葡萄糖→糖原只能在肝脏中发生
C.胆固醇和磷脂都是该生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D.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的过程在植物细胞也发生
9.【答案】B
【解析】因为有“葡萄糖→糖原”可以确定该生物是动物。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A正确;在动物体内“葡萄糖→糖原”可以发生在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B不正确;胆固醇和磷脂都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会发生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的过程,D正确。
10.某同学经常出现肌肉抽搐,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后肌肉抽搐现象没有得到改善。该同学经常肌肉抽搐的原因最可能是体内缺少( )
A.无机盐 B.葡萄糖 C.维生素D D.糖原
10.【答案】C
【解析】经常出现肌肉抽搐的最可能原因是血液钙含量太低,一种原因是食物中缺少钙,另一种原因是食物不缺少钙但不能有效吸收食物中的钙。根据题目信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后肌肉抽搐现象没有得到改善”,说明血液钙含量太低的原因是食物不缺少钙但不能有效吸收食物中的钙,而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该同学经常肌肉抽搐的原因最可能是体内缺少维生素D。
11.下列生物行为或人类行为与其主要目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黑熊在越冬休眠前大量进食,增加肝糖原储备
B.北京烤鸭出栏前大量喂食谷物,增加皮下脂肪含量
C.吃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
D.给幼年雌性金鱼注射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11.【答案】A
【解析】黑熊在越冬休眠前大量进食的目的是增加脂肪储备,A不正确;北京烤鸭出栏前大量喂食谷物,增加皮下脂肪含量,B正确;吃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C正确;给幼年雌性金鱼注射雌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发育,D正确。
12.分析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种类和含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的各项数据回答:
(1)糖类和脂肪在化学组成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 kJ的能量,而1 g脂肪可以放出约39 kJ的能量。可能的原因是 。
12.【答案】(1)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脂肪中C、H两种元素含量高,而O含量低,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氧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释放能量多。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糖类和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碳和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氧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释放能量多。
13. 根据下列生物学事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冬眠时,进行分解利用,维持生命活动。
材料二: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 cm。
材料三:幼儿常晒太阳,可以使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材料四:丹麦格陵兰岛上的人吃鱼多,尽管他们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也不易患心脑血管疾病。20年的跟踪观察发现,他们当中吃鱼最多的死于心脏病的反而少。鱼油中有一类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鱼油可延缓冠状动脉硬化。
(1)材料一说明脂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在动物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作用。
(2)材料二说明脂肪具有________作用。
(3)材料三说明维生素D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属于脂质中的________类物质,该类型物质除维生素D之外还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等。
(4)高胆固醇饮食是心脑血管病诱发的罪魁祸首,严重危害现代人健康,是不是胆固醇摄入量应该越少越好?
(5)鱼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构成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不是一定相同?为什么?
13.【答案】(1)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缓冲 减压
(2)保温
(3)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4)胆固醇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一些细胞中重要化合物合成的原料,对于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虽然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危害健康,但摄入不足同样会导致生长发育的障碍。
(5)不一定相同。脂肪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组成脂肪的脂肪酸,不同食物中的脂肪所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不一定相同。
【解析】(1)材料一说明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可作为备用能源冬眠时进行分解利用,动物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2)材料二说明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
(3)材料三说明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维生素D和性激素及胆固醇均属于固醇类。
(4)胆固醇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危险因素,要全面分析、辩证看待。
(5)脂肪由脂肪和甘油酸结合形成,其中脂肪酸的种类和分子长短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同食物中的脂肪所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不一定相同。
14.(2020·辽宁高一期末考试)下图为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脂质的功能及分布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糖类中,一般能被细胞直接吸收的是________。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我们吃的红糖、白糖、冰糖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在多糖中,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的是________。
(2)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而B中还含有________。与糖类分子中氧的含量和氢的含量相比,脂质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类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少女,常常导致躯体发育迟缓、骨骼生长减慢、生育功能丧失等遗憾。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
14.【答案】(1)单糖 蔗糖 糖原
(2)N和P 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3)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4)脂肪中含有大量的人类生命所需的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尽在其中。长期不摄入脂类食品,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缺乏,引起躯体发育迟缓、骨骼生长减慢;性激素合成原料缺少,导致性激素不能正常合成,引起生殖器官不能正常发育,导致生育功能丧失。
【解析】
(1)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单糖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我们吃的红糖、白糖、冰糖的主要成分是二糖中的蔗糖;多糖包括糖原、纤维素和淀粉,其中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B为磷脂,其组成元素包括C、H、O、N、P;与糖类分子相比,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较低,而氢的含量较高。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C是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4)脂肪中含有大量的人类生命所需的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尽在其中。长期不摄入脂类食品,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缺乏,引起躯体发育迟缓、骨骼生长减慢;性激素合成原料缺少,导致性激素不能正常合成,引起生殖器官不能正常发育,导致生育功能丧失。
第05讲 细胞是生命的单位-【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 这是一份第05讲 细胞是生命的单位-【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文件包含第05讲细胞是生命的单位解析版-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docx、第05讲细胞是生命的单位原卷版-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4讲 核酸-【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 这是一份第04讲 核酸-【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文件包含第04讲核酸解析版-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docx、第04讲核酸原卷版-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3讲 蛋白质-【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 这是一份第03讲 蛋白质-【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文件包含第03讲蛋白质解析版-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docx、第03讲蛋白质原卷版-暑假自学课2022年新高一生物暑假精品课浙科版2019必修1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