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中考数学押题卷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092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中考数学押题卷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092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中考数学押题卷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3092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中考数学押题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若a∥b,∠1=60°,则∠2的度数为( )
A.40° B.60° C.120° D.150°
2.如图,直线y=kx+b与x轴交于点(﹣4,0),则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x>﹣4 B.x>0 C.x<﹣4 D.x<0
3.如图,直线m∥n,直角三角板ABC的顶点A在直线m上,则∠α的余角等于( )
A.19° B.38° C.42° D.52°
4.如果数据x1,x2,…,xn的方差是3,则另一组数据2x1,2x2,…,2xn的方差是( )
A.3 B.6 C.12 D.5
5.如果,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0 B.a≥0 C.a≤0 D.a<0
6.在对某社会机构的调查中收集到以下数据,你认为最能够反映该机构年龄特征的统计量是( )
年龄
13
14
15
25
28
30
35
其他
人数
30
533
17
12
20
9
2
3
A.平均数 B.众数 C.方差 D.标准差
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1.若点E是边CD的中点,连接AE,过点B作BF⊥AE交AE于点F,则BF的长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9.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M是CD的中点,动点E从点B出发,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长度单位;动点F从点M出发,沿M→D→A远动,速度也为每秒1个长度单位:动点G从点D出发,沿DA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长度单位,到点A后沿AD返回,返回时速度为每秒1个长度单位,三个点的运动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设点E的运动时间为x,△EFG的面积为y,下列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10.甲队修路120 m与乙队修路100 m所用天数相同,已知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 m,设甲队每天修路xm.依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一元二次方程x2﹣4=0的解是._________
12.如图,已知点A(2,2)在双曲线上,将线段OA沿x轴正方向平移,若平移后的线段O'A'与双曲线的交点D恰为O'A'的中点,则平移距离OO'长为____.
13.如图,在△ABC中,∠C=90°,AC=8,BC=6,点D是AB的中点,点E在边AC上,将△ADE沿DE翻折,使点A落在点A′处,当A′E⊥AC时,A′B=____.
14.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6,圆心角为120°的扇形,那么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____.
15.如图,矩形ABCD中,AB=2,点E在AD边上,以E为圆心,EA长为半径的⊙E与BC相切,交CD于点F,连接EF.若扇形EAF的面积为,则BC的长是_____.
16.如图,已知⊙O1与⊙O2相交于A、B两点,延长连心线O1O2交⊙O2于点P,联结PA、PB,若∠APB=60°,AP=6,那么⊙O2的半径等于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如图,在边长为1 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
(1)画出△ABC 向上平移6 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 个单位长度后的△A1B1C1.
(2)以点B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请在网格中画出△A2B2C2.
(3)求△CC1C2的面积.
18.(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A(-1,0)和点B(4,5).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求直线AB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点P是x轴上的动点,过点P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l,直线l与该抛物线交于点M,与直线AB交于点N.当PM < PN时,求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19.(8分)先化简,再求值÷(x﹣),其中x=.
20.(8分)如图,在△ABC中,AD=15,AC=12,DC=9,点B是CD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B,若AB=1.
求:△ABD的面积.
21.(8分)解分式方程: -1=
22.(10分)如图,直线y=k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1,0)和点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C(1,n).求一次函数y=kx+2与反比例函数y=的表达式;过x轴上的点D(a,0)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l(a>1),分别与直线y=kx+2和双曲线y=交于P、Q两点,且PQ=2QD,求点D的坐标.
23.(12分) ( 1)计算: ﹣4sin31°+(2115﹣π)1﹣(﹣3)2
(2)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y满足|x﹣2|+(2x﹣y﹣3)2=1.
24.如图,AB是⊙O的直径,∠BAC=90°,四边形EBOC是平行四边形,EB交⊙O于点D,连接CD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CF是⊙O的切线;
(2)若∠F=30°,EB=6,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和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解析】
如图:
∵∠1=60°,
∴∠3=∠1=60°,
又∵a∥b,
∴∠2+∠3=180°,
∴∠2=12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A
【解析】
试题分析:充分利用图形,直接从图上得出x的取值范围.
由图可知,当y<1时,x<-4,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在x轴下方的部分y<1,在x轴上方的部分y>1.
3、D
【解析】
试题分析:过C作CD∥直线m,∵m∥n,∴CD∥m∥n,∴∠DCA=∠FAC=52°,∠α=∠DCB,∵∠ACB=90°,∴∠α=90°﹣52°=38°,则∠a的余角是52°.故选D.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余角和补角.
4、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数据x1,x2,…,xn的平均数设为a,则数据2x1,2x2,…,2xn的平均数为2a,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数据x1,x2,…,xn的平均数设为a,
则数据2x1,2x2,…,2xn的平均数为2a,
根据方差公式:=3,
则
=
=4×
=4×3
=12,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公式的运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平均数的变化,再正确运用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5、C
【解析】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1的绝对值是1.若|-a|=-a,则可求得a的取值范围.注意1的相反数是1.
【详解】
因为|-a|≥1,
所以-a≥1,
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1.
故选C.
【点睛】
绝对值规律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1的绝对值是1.
6、B
【解析】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众数的意义,方差的意义进行选择.
详解:由于14岁的人数是533人,影响该机构年龄特征,因此,最能够反映该机构年龄特征的统计量是众数.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
7、B
【解析】
根据S△ABE=S矩形ABCD=1=•AE•BF,先求出AE,再求出BF即可.
【详解】
如图,连接BE.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2,BC=AD=1,∠D=90°,
在Rt△ADE中,AE===,
∵S△ABE=S矩形ABCD=1=•AE•BF,
∴BF=.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面积法解决有关线段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8、A
【解析】
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
【详解】
解:从正面可看到从左往右2列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
9、A
【解析】
当点F在MD上运动时,0≤x<2;当点F在DA上运动时,2<x≤4.再按相关图形面积公式列出表达式即可.
【详解】
解:当点F在MD上运动时,0≤x<2,则:
y=S梯形ECDG-S△EFC-S△GDF=,
当点F在DA上运动时,2<x≤4,则:
y=,
综上,只有A选项图形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抓住动点运动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10、A
【解析】
分析:甲队每天修路xm,则乙队每天修(x-10)m,因为甲、乙两队所用的天数相同,所以,。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x=±1
【解析】
移项得x1=4,
∴x=±1.
故答案是:x=±1.
12、1.
【解析】
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得出D点坐标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点 A(2,2)在双曲线上,
∴k=4,
∵平移后的线段O'A'与双曲线的交点 D 恰为 O'A'的中点,
∴D点纵坐标为:1,
∴DE=1,O′E=1,
∴D点横坐标为:x==4,
∴OO′=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性质,正确得出D点坐标是解题关键.
13、或7
【解析】
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 作辅助线, 构建矩形, 先由勾股定理求斜边AB=10, 由中点的定义求出AD和BD的长, 证明四边形HFGB是矩形, 根据同角的三角函数列式可以求DG和DF的长,并由翻折的性质得: ∠DA' E=∠A,A' D=AD=5, 由矩形性质和勾股定理可以得出结论: A' B=;
②如图2, 作辅助线, 构建矩形A' MNF,同理可以求出A' B的长.
【详解】
解:分两种情况:
如图1,
过D作DG⊥BC与G, 交A' E与F, 过B作BH⊥A' E与H,
D为AB的中点,BD=AB=AD,
∠C=,AC=8,BC=6,AB=10,
BD=AD=5,
sin ∠ABC=,
DG=4,
由翻折得: ∠DA' E=∠A, A' D=AD=5,
sin∠DA' E=sin ∠A=.
DF=3,
FG=4-3=1,
A'E⊥AC,BC⊥AC,
A'E//BC,∠HFG+∠DGB=,
∠DGB=,∠HFG=,∠EHB=,
四边形HFGB是矩形,
BH=FG=1,
同理得: A' E=AE=8 -1=7,
A'H=A'E-EH=7-6=1,
在Rt△AHB中 , 由勾股定理得: A' B=.
如图2,
过D作MN//AC, 交BC与于N,过A' 作A' F//AC, 交BC的延长线于F,延长A' E交直线DN于M, A'E⊥AC,A' M⊥MN, A' E⊥A'F,
∠M=∠MA'F=,∠ACB=,
∠F=∠ACB=,
四边形MA' FN県矩形,
MN=A'F,FN=A'M,
由翻折得: A' D=AD=5,Rt△A'MD中,DM=3,A'M=4,
FN=A'M=4,
Rt△BDN中,BD=5,DN=4, BN=3,
A' F=MN=DM+DN=3+4=7,
BF=BN+FN=3+4=7,
Rt△ABF中, 由勾股定理得: A' B=;
综上所述,A'B的长为或.
故答案为: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翻转后的性质,注意不同的情况需分情况讨论.
14、2
【解析】
试题分析:设此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周长可得,
2πr=,解得r=2cm.
考点:圆锥侧面展开扇形与底面圆之间的关系.
15、1
【解析】
分析:设∠AEF=n°,由题意,解得n=120,推出∠AEF=120°,在Rt△EFD中,求出DE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设∠AEF=n°,
由题意,解得n=120,
∴∠AEF=120°,
∴∠FED=6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AD,∠D=90°,
∴∠EFD=10°,
∴DE=EF=1,
∴BC=AD=2+1=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扇形的面积公式、直角三角形10度角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6、2
【解析】
由题意得出△ABP为等边三角形,在Rt△ACO2中,AO2=即可.
【详解】
由题意易知:PO1⊥AB,∵∠APB=60°∴△ABP为等边三角形,AC=BC=3
∴圆心角∠AO2O1=60° ∴在Rt△ACO2中,AO2==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圆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圆的性质.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见解析 (2)见解析 (3) 9
【解析】
试题分析:(1)将△ABC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A1B1C1,如图所示;
(2)以点B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如图所示.
试题解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A1B1C1为所求三角形;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A2B2C2为所求三角形.
考点:1.作图-位似变换,2. 作图-平移变换
18、(1)(2)(3)
【解析】
(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AB的解析式,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
(3)根据PM<PN,可得不等式,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解不等式,可得答案.
【详解】
(1)将A(﹣1,1),B(2,5)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设AB的解析式为y=kx+b,将A(﹣1,1),B(2,5)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直线AB关于x轴的对称直线的表达式y=﹣(x+1),化简,得:y=﹣x﹣1;
(3)设M(n,n2﹣2n﹣3),N(n,n+1),PM<PN,即|n2﹣2n﹣3|<|n+1|.
∴|(n+1)(n-3)|-|n+1|<1,∴|n+1|(|n-3|-1)<1.
∵|n+1|≥1,∴|n-3|-1<1,∴|n-3|<1,∴-1<n-3<1,解得:2<n<2.
故当PM<PN时,求点P的横坐标xP的取值范围是2<xP<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利用关于x轴对称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3)的关键是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解不等式.
19、6
【解析】
【分析】括号内先通分进行分式加减运算,然后再与括号外的分式进行乘除运算,化简后代入x的值进行计算即可得.
【详解】原式=
=
=,
当x=,原式==6.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根据所给的式子确定运算顺序、熟练应用相关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0、2.
【解析】
试题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DC是直角三角形,∠C=90°,再由勾股定理求出BC,得出BD,即可得出结果.
解:在△ADC中,AD=15,AC=12,DC=9,
AC2+DC2=122+92=152=AD2,
即AC2+DC2=AD2,
∴△ADC是直角三角形,∠C=90°,
在Rt△ABC中,BC===16,
∴BD=BC﹣DC=16﹣9=7,
∴△ABD的面积=×7×12=2.
21、7
【解析】
根据分式的性质及等式的性质进行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即可.
【详解】
-1=
3-(x-3)=-1
3-x+3=-1
x=7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去掉分母.
22、一次函数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解析】
(1)根据A(-1,0)代入y=kx+2,即可得到k的值;
(2)把C(1,n)代入y=2x+2,可得C(1,4),代入反比例函数得到m的值;
(3)先根据D(a,0),PD∥y轴,即可得出P(a,2a+2),Q(a,),再根据PQ=2QD,即可得,进而求得D点的坐标.
【详解】
(1)把A(﹣1,0)代入y=kx+2得﹣k+2=0,解得k=2,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2;
把C(1,n)代入y=2x+2得n=4,
∴C(1,4),
把C(1,4)代入y=得m=1×4=4,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PD∥y轴,
而D(a,0),
∴P(a,2a+2),Q(a,),
∵PQ=2QD,
∴2a+2﹣=2×,
整理得a2+a﹣6=0,解得a1=2,a2=﹣3(舍去),
∴D(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把两个函数关系式联立成方程组求解,若方程组有解则两者有交点,方程组无解,则两者无交点.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23、 (1)-7;(2) ,.
【解析】
(1)原式第一项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计算,第二项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第三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第二项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1)原式=3−4×+1−9=−7;
(2)原式=1− ×=1− = =−;
∵|x−2|+(2x−y−3)2=1,
∴,
解得:x=2,y=1,
当x=2,y=1时,原式=−.
故答案为(1)-7;(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非负数的性质与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实数的运算、非负数的性质与分式的化简求值的运用.
24、(1)证明见解析;(2)9﹣3π
【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O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OC=∠OBE,∠COD=∠ODB,结合OB=OD得出∠DOC=∠AOC,从而证明出△COD和△COA全等,从而的得出答案;(2)、首先根据题意得出△OBD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C=ED=BO=DB,根据Rt△AOC的勾股定理得出AC的长度,然后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两个△AOC的面积减去扇形OAD的面积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1)如图连接OD.
∵四边形OBEC是平行四边形,∴OC∥BE,∴∠AOC=∠OBE,∠COD=∠ODB,
∵OB=OD,∴∠OBD=∠ODB,∴∠DOC=∠AOC,
在△COD和△COA中,,∴△COD≌△COA,∴∠CDO=∠CAO=90°,
∴CF⊥OD, ∴CF是⊙O的切线.
(2)∵∠F=30°,∠ODF=90°,∴∠DOF=∠AOC=∠COD=60°,
∵OD=OB,∴△OBD是等边三角形,∴∠4=60°,∵∠4=∠F+∠1,∴∠1=∠2=30°,
∵EC∥OB,∴∠E=180°﹣∠4=120°,∴∠3=180°﹣∠E﹣∠2=30°,∴EC=ED=BO=DB,
∵EB=6,∴OB=OD═OA=3, 在Rt△AOC中,∵∠OAC=90°,OA=3,∠AOC=60°,
∴AC=OA•tan60°=3, ∴S阴=2•S△AOC﹣S扇形OAD=2××3×3﹣=9﹣3π.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区部分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及点睛》: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区部分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及点睛》,共20页。
江苏省徐州市区2022年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区2022年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1-2022学年中考押题数学预测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1-2022学年中考押题数学预测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