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中世纪的欧亚国家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练习题
展开1.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体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 农民阶级 B. 封建贵族阶层 C. 市民阶层 D. 工业无产阶级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市民阶层的出现相关知识。据“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可知,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市民阶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故选C。
2. 下列能够反映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依据教材可知,西欧的封建社会,通过土地分封,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要效忠国王,并提供军队。国王以下各级封建主也纷纷效仿,层层分封,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封建主: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A项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B项是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D项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因此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世纪开始,西欧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带来了社会的新变化,下列属于这一新变化的有( )
A. 教会的专权 B. 庄园的出现
C. 分封的盛行 D. 城市的兴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封建社会的相关知识。从11世纪起,随着农业的和经济的恢复,人们开始把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促使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故选D。
4. 某课内容涉及教皇国、“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 古代罗马 B. 西欧封建国家 C. 阿拉伯帝国 D. 日本大化改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封建时期的有关知识。“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最早开始于法兰克王国。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故B符合题意。综上可知,其余三个国家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故选B。
5. 从查理曼帝国分裂出来的西欧封建国家有( )
①法兰西帝国
② 德意志帝国
③ 意大利帝国
④ 英吉利帝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本题考查查理曼帝国分裂的史实。联系所学知识可知,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查理曼帝国分裂为三部分: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①②③符合题意,故A正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故选A。
6. “教堂中信徒们虔诚地歌颂上帝,罗密欧却想着如何利用向领主借来的犁栽种春麦,增加收获,好应付领主的需索及一家嗷嗷待哺的老小。”以上描述的情形可能发生在( )
A. 古希腊 B. 古代埃及 C. 法兰克王国 D. 阿拉伯帝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八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在查理•马特的主持下,进行了土地分封制的改革.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这一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故C符合题意,正确。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可知,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故选C。
7. 关于“中世纪”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5世纪后期东罗马帝国灭亡到16世纪
②基督教控制了人们的思想
③主要特点是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中世纪”的相关知识。C.①欧洲中世纪指的是从公元5世纪持续到公元15世纪,①错误。②欧洲中世纪是封建社会,基督教控制了人们的思想,②正确。③欧洲中世纪主要特点是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③正确。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符合欧洲中世纪的特征,④正确。故C②③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8.谚语是历史最好的写照。下列描述中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是 ( )
A.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B.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C.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D.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知识。A.是反映古代埃及的谚语,故排除A。B.是指奴隶制国家古罗马,故排除B。C.属于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故排除C。D.查理马特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对此最恰当的反映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故D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号召人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教徒称为穆斯林。
材料二:宣扬“众生平等”, 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材料三:信仰“救世主”耶稣,宣扬“君权神授”,渴望死后进入天堂。
(1)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完成表格填空。
(2)材料三所反映的宗教组织和西欧封建国家国王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案】
(1)材料一: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或610年;穆罕默德 《古兰经》;材料二:佛教;公元前6世纪;释迦摩尼(或乔达摩·悉达多);材料三:基督教;公元1世纪;相传是耶稣;《圣经》。
(2)基督教教会与国王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三大宗教,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材料一根据材料“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号召人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教徒称为穆斯林”可以判断是伊斯兰教,创始人是穆罕默德;经典是《古兰经》;根据材料“宣扬‘众生平等’, 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才能到达极乐世界。”可知是佛教,创立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释迦摩尼;根据材料三“信仰‘救世主’耶稣,宣扬‘君权神授’,渴望死后进入天堂。”可知是基督教,创立于公元一世纪,经典是《圣经》。
(2)本题考查宗教组织和西欧封建国家国王的关系,考查对材料和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以得出基督教教会与国王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第3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练习解析版doc、第3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练习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1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练习解析版doc、第1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练习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第2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练习解析版doc、第2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练习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