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主观大题强化集训1含答案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主观大题强化集训1含答案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主观大题强化集训1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主观大题强化集训1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主观大题强化集训1含答案,共11页。
    1.(2021·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三模拟)下图1表示韭菜叶肉细胞中的有关代谢过程,其中a~e表示物质,甲~丁表示生理过程。图2是利用温室(温度、水分均适宜)探究光照强度对茄子和韭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所得到的实验结果,P/R表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比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表示__氧气__,乙表示__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__,图1中能够产生[H]的生理过程有__甲、乙、丁__(填图中序号)
    (2)根据图2分析,若要使茄子和韭菜在有光照时能够正常生长,则所提供的光照强度至少需要分别大于__B、A__。茄子和韭菜比较,__韭菜__更适合在较弱的光照下生长。
    (3)当光照强度大于C时,韭菜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可能有__二氧化碳浓度、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酶的活性和数量等__(至少写出两个)。
    【解析】 (1)据图分析:图中b为光反应的产物,可供有氧呼吸利用,故为氧气;乙为丙酮酸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所以是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能够产生[H]的阶段有甲光反应阶段、丁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乙中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2)根据图2分析,若要使茄子和韭菜在有光照时能够正常生长,则其P/R(表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比值)应大于1,故所提供的光照强度至少需要分别大于B、A;据图可知:韭菜在光照强度较低时P/R值>茄子,光照较强时该比值小于茄子,故更适合在较弱的光照下生长。(3)当光照强度大于C时,韭菜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由于该实验是在温度、水分均适宜条件下进行的,故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可能有二氧化碳浓度、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酶的活性和数量等。
    2.(2021·江苏省高三开学考试)图甲表示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卡尔文循环及三碳糖磷酸转变为淀粉和蔗糖的情况,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所转运的两种物质严格按照11的量进行;图乙是根据光质和CO2浓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所得数据绘制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卡尔文循环进行的场所是__叶绿体基质__,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__,该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ATP和NADPH__。
    (2)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每转入一分子磷酸必定同时运出一分子__三碳糖磷酸__。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被相关酶水解为__葡萄糖和果糖__,再被转入各种细胞利用。
    (3)图乙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叶绿体和线粒体__。b点数据大于c点的原因是__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光,而吸收的黄光较少__。
    (4)如果向培养植物的温室内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后杀死该植物,提取细胞中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短时间内CO2就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如果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是什么物质,应如何操作?请写出实验的设计思路__通过逐渐缩短光照时间分组实验,当只检测到一种含14C转化物时,说明该物质是二氧化碳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__。
    【解析】 (1)图甲所示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该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每转入一分子磷酸,就会转出一分子三碳糖磷酸;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属于二糖,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3)图乙a点时净光合速率等于0,说明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则叶肉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b、c两点的二氧化碳浓度相等,光的颜色不同,而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光,而吸收的黄光较少,所以b点数据大于c点。(4)要探究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中C的去向,可以对二氧化碳进行标记后,通过逐渐缩短光照时间分组实验,当只检测到一种含14C的转化物时,说明该物质是CO2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
    3.(2021·太原一模)某同学利用黑藻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图甲表示在一定光强度下装置乙中黑藻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其中a、b、c、d代表不同的细胞结构,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请回答:
    (1)图甲结构a、b、c中存在光合色素的是__a__(用字母表示),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依次用__无水乙醇、层析液__(填试剂)。
    (2)图甲中①在b内参与有氧呼吸的__第二__阶段,④代表__丙酮酸__(填物质),能够产生⑤的细胞器有__a、b__(用字母表示)。
    (3)若适宜光强度下,图乙装置中有色小液滴向右移动。当CO2浓度突然降低,则短期内叶绿体中[H]的含量将__增加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一定时间内有色小液滴的移动距离代表一定量的黑藻单位时间内__光合作用释放O2(或O2释放)__的量。本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校正外界环境引起的误差,如何设置?__用等量的死黑藻植物,其他装置与图示相同__。
    【解析】 (1)由分析可知,图甲中,a表示叶绿体,b表示线粒体,c表示液泡,叶绿体中存在光合色素;提取光合作用色素需要用无水乙醇,要分离光合作用色素需要用层析液。(2)图甲中①水在线粒体内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根据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知,④表示丙酮酸;⑤表示ATP,能够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3)当CO2浓度突然降低,将抑制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则消耗的ATP和[H]减少,因此短期内叶绿体中[H]的含量将增加。若一定时间内有色小液滴向右移动,说明此时黑藻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则移动的距离代表黑藻单位时间内净光合作用的速率。本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校正外界环境引起的误差,可以用等量的死黑藻植物,其他装置与图示相同。
    4.(2021·江西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三三模)图1为植物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细胞的氧气释放速率。请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含N无机盐用于合成多种化合物,其中NADH的主要作用是__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__。
    (2)图2中若升高环境温度,则b点将__无法确定__(左移;右移;不动;无法确定),如果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__下降__。
    (3)图2中b~c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光照强度__,在d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__大于__(大于;小于;等于)23 mL·h-1,此时ADP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__由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__。
    (4)叶绿素b/a的比值可作为植物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研究人员发现遮光处理提高了野生型植株中叶绿素b/a的比值。可以通过色素的提取并采用__纸层析__法分离色素验证该结论,得出结论的实验现象为__遮光组滤纸条上黄绿色的色素带宽度与蓝绿色的色素带宽度的比值大于非遮光组__。
    【解析】 (1)呼吸作用能产生NADH,NADH主要用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2)据图2分析,a表示呼吸速率,影响a点的环境因素主要为温度、氧气浓度等。若升高环境温度,酶的活性可能降低也可能升高,故b光补偿点的变化无法确定。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C3化合物的还原生成C5的量减少,而二氧化碳固定消耗C5化合物的量不变,故C5化合物的含量将下降。(3)图2中b~c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是该植株的光饱和点,在d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速率为6 mL/h,该植物细胞的氧气释放速率为17(此时应该小于叶片细胞释放的氧气速率,因为其他只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也会消耗氧气),即叶片细胞净光合速率大于17 mL/h,因此植物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大于17+6=23 mL/h。此时ADP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叶绿体类囊体薄膜。(4)分离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扩散速度较快。遮光处理后叶绿素不能合成,所以遮光组滤纸条上黄绿色的色素带宽度与蓝绿色的色素带宽度的比值大于非遮光组。
    高频考点(二) 光照强度、植物(叶片)种类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5.(2021·湖南衡阳市八中高三模拟)下图表示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环境中CO2浓度分别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350 μml/mL时,甲植物CO2的固定速率__大于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乙植物CO2的固定速率;此时若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则短时间内甲植物叶绿体中C3/C5的值将__升高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其它环境条件不变,要使甲植物经过一昼夜(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获得有机物的积累,则白天CO2浓度必须大于__150__μml/mL。
    (2)在光照强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将上述两种植物置于初始CO2浓度为600 μml/mL的同一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其中光合速率首先开始降低的植物是__甲__,原因是__CO2浓度相对值为600时,甲、乙两植物都达到了CO2饱和点;容器中CO2浓度逐渐降低;甲植物CO2饱和点大于乙植物CO2饱和点,所以CO2浓度降低甲植物光合速率首先降低__。
    (3)有科研人员认为乙植物比甲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据图分析理由是__干旱会导致植物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乙植物更能耐受低CO2浓度,CO2补偿点更低,所以乙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__。
    【解析】 (1)当CO2浓度为350 μml/mL时,甲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乙植物,净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甲植物CO2的固定速率大于乙植物CO2的固定速率;此时若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短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加快,C5含量减少,C3增多,则甲植物叶绿体中C3/C5的值将升高。甲植物经过一昼夜呼吸作用消耗=24×20 μml/mL=480 μml/mL,光合作用固定速率=480 μml/mL/12=40 μml/mL,则净光合速率=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0 μml/mL-20 μml/mL=20 μml/mL,由图可知,要想获得有机物的积累,则白天净光合速率要大于20 μml/mL,因此CO2浓度必须大于150 μml/mL。(2)在光照强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将上述两种植物置于初始CO2浓度为600 μml/mL的同一密闭容器中,此时甲、乙两植物都达到了CO2饱和点,容器中CO2浓度逐渐降低;甲植物CO2饱和点大于乙植物CO2饱和点,所以CO2浓度降低甲植物光合速率首先降低。(3)乙植物比甲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据图分析理由是干旱会导致植物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乙植物更能耐受低CO2浓度,CO2补偿点更低,所以乙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
    6.(2021·山西省高三二模)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以全草入药,凉血止血、清热利水,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提高金鱼藻产量,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条件对金鱼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来自于__水__的光解,发生的场所是__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__。
    (2)该实验所探究影响金鱼藻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__光照强度和CO2浓度__,实验装置应该__密闭且透光__,才能准确测定因变量。
    (3)A点金鱼藻进行的生命活动是__细胞呼吸__,应将装置放置在__遮光(黑暗)密闭__条件下才能测得该数据。B点金鱼藻光合作用速率为__8_μml·g-1·h-1__(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
    (4)影响CD段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光照强度、温度__,DE段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NaHCO3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影响金鱼藻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__。
    【解析】 (1)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2)该实验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NaHCO3溶液浓度,而NaHCO3溶液浓度代表影响金鱼藻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中的CO2浓度,所以该实验所探究影响金鱼藻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该实验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通过检测O2的释放量表示,因此实验装置应该密闭且透光。(3)A点是光照强度为零时O2的释放量,此时无光照,金鱼藻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测细胞呼吸强度应将装置放置在遮光或黑暗的密闭条件下进行;B点时金鱼藻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净光合速率是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金鱼藻细胞呼吸速率为8 μml·g-1·h-1,因此B点时金鱼藻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8 μml·g-1·h-1。(4)CD段净光合速率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影响因素不再是CO2浓度,而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DE段下降的可能原因是NaHCO3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影响金鱼藻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7.(2021·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模拟)为探究植物甲的光合特性,研究人员测定了植物甲在光、暗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有光条件下,植物甲与一般高等植物相同,其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过程的两类色素为__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__,其中高等植物的__叶绿素__的合成需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2)在黑暗条件下,植物甲通过__细胞呼吸__(生理过程)产生CO2据实验结果曲线图分析,暗期植物甲的CO2吸收总量__大于0__(填“大于0”,“小于0”,“等于0”),这与一般高等植物不同。经进一步测定植物甲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酸性物质的含量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结合曲线图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CO2能够在暗期转化为__酸性物质__储存起来,在光期释放出来。
    (3)在暗期,植物甲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物质等光合产物,其原因是__暗期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__。
    【解析】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能够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完成。(2)据图分析,黑暗条件下,植物甲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并释放CO2,但实验结果显示,暗期植物甲CO2吸收总量始终大于0。酸性物质的含量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说明暗期吸收的二氧化碳能够被植物甲转化为酸性物质储存起来,在光期释放出来进行光合作用。(3)由于暗期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所以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
    8.(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小的环境因素是__气温(温度)__,其依据是__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但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__;并可推测,为降低田间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可采取的措施__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__。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_四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率,其原因是__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1_℃左右,而第四组的25_℃还远低于最适温度__。
    (3)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下图为小麦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物,其合成场所应该在叶绿体的__基质中__。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__葡萄糖__,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__葡萄糖和果糖__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解析】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知,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但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由此可推知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小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并可推测,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1 ℃左右,而第四组的25 ℃还远低于最适温度,所以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3)淀粉合成场所位于叶绿体基质,根据图示,叶绿体膜上存在六碳糖载体,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六碳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
    高频考点(三) 结合植物激素调节,考查逆境条件下植物吸水与光合作用的变化
    9.(2021·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下图是科研人员探究低温对甲、乙两个品种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绿叶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类囊体的薄膜(或类囊体或基粒)__上,从绿叶中提取的色素可用__纸层析__法进行分离。
    (2)(填“甲”或“乙”)__乙__玉米品种更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在冬季,植物的光合速率会下降,导致冬季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光照强度较低、温度较低__(至少答两点)。
    (3)实验结果显示,低温处理一段时间,两个品种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低温抑制了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活性,使叶绿素合成减少;低温下叶绿素易降解__。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速率也会降低,原因是__叶绿素含量降低,吸收、转换的光能减少,导致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使暗反应速率降低,光合速率降低__。
    【解析】 (1)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根据色素能够溶解到有机溶剂中的原理可利用有机溶剂将色素提取出来,然后可用纸层析法把从绿叶中提取的色素进行分离。(2)图示结果显示乙玉米品种比甲品种在低温条件下色素含量高,光合速率高,因此乙品种更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在冬季,由于光照强度较低、温度较低,因此会导致光反应速率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下降,进而导致植物的光合速率会下降。(3)实验结果显示,低温处理一段时间,两个品种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可能是低温抑制了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活性,使叶绿素合成减少,同时在低温条件下叶绿素易降解,进而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降低,则色素吸收、转换的光能减少,光反应速率下降,导致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使暗反应速率降低,所以光合速率也会降低。
    10.(2021·杭州第二中学高三模拟)土壤缺水明显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干旱胁迫。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小麦在干旱胁迫下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请分析作答:
    (1)处理1.5小时后,小麦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水分亏缺,一方面导致叶片__气孔__关闭,__CO2__吸收减少;另一方面是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用于暗反应的__[H]和ATP__减少。
    (2)处理2.75小时后,实验组出现净光合速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该条件下呼吸作用减弱幅度比光合作用更大__。
    (3)为探究干旱对小麦、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哪种更大,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比较M、N的大小即可。
    请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__不可行__(填“可行”或“不可行”),并简述理由__缺乏自身对照,两组相互对照只能得出两种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差异,不能得出干旱胁迫分别对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大小__。
    【解析】 (1)气孔是植物水分和CO2的通道,水分亏缺,为避免蒸腾作用散失更多的水分,气孔部分关闭,CO2吸收减少,光合速率减小;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之一,具有吸收和转化光能的作用,叶绿素含量低,会导致光反应减弱,用于暗反应的[H]和ATP减少。(2)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实验组出现净光合速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该条件下呼吸作用减弱幅度比光合作用更大。(3)为探究干旱对小麦、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哪种更大,自变量为干旱条件和植物的种类,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应设置正常条件下小麦、玉米叶片光合作用作为对照,因此该方案不可行。
    11.(2019·全国卷Ⅰ,T29)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_增强__。
    (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_降低__,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__。
    (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__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
    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__
    【解析】 (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则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叶片气孔开度减小,从而影响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供应,其光合速率降低。(3)本实验需先设计干旱处理与非干旱处理的对照,证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再设计在干旱条件下ABA处理组与非ABA处理组的对照,证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是由ABA引起的。
    12.(2021·东营质检)一种农作物单独种植称为单作,不同种类农作物间行种植称为间作。如图是玉米与花生间作(已知玉米株高大于花生)和玉米单作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单株玉米吸收CO2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时各农作物间的株距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为a时,间作和单作的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别,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此时光照强度弱,光反应限制光合速率,间作和单作的光合速率均较小__。
    (2)光照强度为b时,单作玉米的叶绿体固定CO2的速率为__15__μml·m-2·s-1。此时玉米间作时的光合速率比单作时高,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间作玉米与玉米间距较大,不会彼此遮光,且有利于行间通风,局部CO2浓度较高。所以间作对CO2和光能的利用优于单作,光合速率高__。
    【解析】 (1)光照强度为a时,光照强度弱,光反应限制光合速率,间作和单作的光合速率均较小,间作和单作的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别。(2)据图分析可知,光照强度为b时,单作玉米呼吸速率为5 μml·m-2·s-1,净光合速率为10 μml·m-2·s-1,故叶绿体固定CO2的速率(总光合速率)为15 μml·m-2·s-1。此时间作玉米与玉米间距较大,不会彼此遮光,且有利于行间通风,局部CO2浓度较高,所以间作对CO2和光能的利用优于单作,光合速率高。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实验
    处理
    温度/ ℃
    36
    36
    36
    31
    25
    相对
    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
    结果
    光合速率/mg
    CO2·dm-2·h-1
    11.1
    15.1
    22.1
    23.7
    20.7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CO2吸收量
    (mg/100 cm2小时)
    1
    小麦叶片
    相同程度的干旱条件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M
    2
    玉米叶片
    N

    相关试卷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集训(五)生态类突破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集训(五)生态类突破作业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鲑鱼是鲑科鱼类的通称,种类繁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集训(四)调节类突破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集训(四)调节类突破作业含答案,共10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集训(三)变异育种类突破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集训(三)变异育种类突破作业含答案,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