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问题研究《如何“藏粮于地”》(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3.1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课件+精选练习 课件 3 次下载
- 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课件+精选练习 课件 4 次下载
- 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课件+精选练习 课件 2 次下载
- 第三章问题研究是否应该发展核能(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精品备课ppt课件
展开第二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同步练习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下图是福岛核电站泄漏后前10天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4题。
1.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海陆分布 D.风向、洋流
2.随着核辐射物质的扩散,下列海域最可能发现畸形鱼的是( )
A.马来西亚西部海域
B.加拿大西部海域
C.美国东部海域
D.智利西部海域
3.日本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这说明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的特点是( )
A.发生的瞬时性 B.成因的多样性
C.危害的广泛性 D.形式的丰富性
4.日本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这是污染物跨国转移方式中的( )
A.含有毒物质的产品贸易
B.污染物跨国传输
C.含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D.废弃物跨国转移
【答案】1.D 2.B 3.C 4.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日本核污染的扩散主要是自日本本土经太平洋扩散到北美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处受北太平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导致核污染随洋流和风向扩散。故选D。第2题,核泄漏物质随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至北美洲西岸,从而使得北美西海岸加拿大西部海域的鱼类受到核辐射而畸形,B正确;核辐射物质不会随洋流扩散至马来西亚西部海域、美国东部海域和智利西部海域,A、C、D错误。故选B。第3题,日本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该核泄漏的影响范围大,这说明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危害的广泛性特点,C对。第4题,日本核泄漏产生的放射物质主要通过风力和洋流影响到其他国家,这属于污染物跨国传输,B对。
1952年12月4日,英国首都伦敦发生了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死亡4 000多人。据此完成5~6题。
5.发生“烟雾事件”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低温、低湿的晴天,且风速不大 B.低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很小
C.高温、低湿的晴天,且风速很大 D.高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不大
6.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重要污染源是( )
A.汽车尾气 B.化工厂泄漏出的有毒气体
C.核电站泄漏出的有毒气体 D.工厂、家庭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
【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12月的天气气温较低,阴天、高湿、风速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易导致“烟雾事件”的发生。第6题,“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是由燃煤排放的废气导致。
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下图为“1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 )
①大气反射增强 ②大气逆辐射减弱 ③地面反射减弱 ④地面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稀少 B.冬季风强
C.对流旺盛 D.工业发达
【答案】7.C 8.A
【解析】解析 第7题,棕色云团使得大气反射增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弱,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可能减少,气温可能降低,故不会加剧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消融;从棕色云团的组成可知,其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不会减弱,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地表冰雪颜色加深,使得地面反射减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使得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加剧。故选C。第8题,南亚地区1月份,盛行东北季风,受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大气稳定,降水稀少,空气中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颗粒物不易沉降,容易聚集,从而使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若当地冬季风强劲,空气中的颗粒物容易扩散,则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若当地对流旺盛,易形成对流雨,空气中颗粒物易沉降,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工业发达,排放的颗粒物污染物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故不是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的主要原因。故选A。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9~10题。
材料一 2019年5月9日绿色和平组织报道,中国的环保新政让全球的塑料垃圾贸易被迫重新洗牌,美日欧等国开始为其垃圾寻找新的接收者。他们在东南亚找到了,地点包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每年300万吨塑料垃圾转而运往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这占到发达国家出口塑料垃圾的一半。这些废物含有大量毒素,严重污染当地环境。
材料二 近年来,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
9.材料一说明美日欧等国违反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所有原则
10.材料二说明了( )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②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③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A 10.D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美日欧等国把污染转移到印度和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公平性原则即公平性原则,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第10题,中国的环境问题影响到了周边的韩国和日本,因此这两个国家主动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由此可知,环境问题会影响到周边地区,①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发达国家把工业污染转移到发展国家信息,也无法体现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可知,②③错误;日本和韩国帮助中国解决环境问题,体现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协作,④正确。
读漫画“嫁祸于人”,完成11~12题。
11.漫画中描述的现象属于( )
A.垃圾转移 B.固体废弃物的回收
C.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 D.垃圾分类
12.漫画中的现象多发生在( )
A.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答案】11.A 12.A
【解析】第11题,漫画题目“嫁祸于人”是题眼,漫画中衣服上的“洋垃圾”三个字是关键,说明漫画描述的是垃圾转移现象。第12题,由于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低,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费用低,这种差价使一些垃圾商把大批有害的废弃物越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位于下游的俄罗斯对此表示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中俄两国政府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下图)。
中方的应对措施:
11.22 外交部向俄方知会松花江污染事故
11.26 外交部长向俄方通报松花江水质污染状况及中国政府应对措施
11.29~12.16 向俄方无偿提供水质监测仪器及大量活性炭
12.7~12.9 国家领导人表明中方对此次污染事故负责任的态度
12.16~12.21 中国在黑龙江抚远修筑控制坝,成功拦截污染带外移
俄方的应对措施:
11.22 俄塔社等媒体关注松花江污染事故
11.23 俄自然资源部成立专门小组
11.25 哈巴罗夫斯克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11.26 俄驻华大使对污染事故造成的影响表示关注
12.5 俄方在阿穆尔河及其三角洲地区实行禁渔令,并限制鱼类产品流通
(1)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该时段对松花江污染物的自净和处理的不利因素。
(2)分析此次事件中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降低国际争端风险的作用。
【答案】(1)该季节河流流量较小,自净能力弱;表层水有结冰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自净和处理;该时段室外温度变低,室外作业处理困难。
(2)①我国及时向俄方通报情况和动态,可以引起俄方关注并重视,做好防范工作,降低损失。②向俄方提供水质监测仪器和活性炭,有利于俄方及时监测和净化水质,降低了水污染的危害程度。③领导人表态,可以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形象,减轻俄方民众的担心和敌对情绪。④筑坝拦截,有利于减少污染物外移,减轻跨境污染的程度。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精品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废弃物跨国转移,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32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学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media1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精品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精品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pptx、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docx、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同步练习docx、环境污染mp4、禁止“洋垃圾”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