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识字教案
展开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识 字
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第二个识字单元, 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课文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
“语文园地五”有6项内容,分别是“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1.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和偏旁,会写要求会写的生字和笔画。
2.在文中识字,学会识字方法。
3.初步了解古诗、对子歌,以及汉字的构字法。
4.积累优美的语言。
1.识字,写字,学会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古诗、对子歌,以及汉字的构字法。
画 2课时
大小多少 2课时
小书包 1课时
日月明 2课时
升国旗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2课时
6 画
《画》是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篇古诗。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这首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对应,让学生能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水”“去”“来”“不”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辶”“”。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后演一演诗中的内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诵读古诗,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古诗的情感。
难点
了解诗句中所说的特点与画的关系。
教师:准备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生字;收集谜语。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
2.会写“水”“去”“来”“不”4个生字。
一、切入举隅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
二、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三、识字
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两个新偏旁)
5.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
6.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记“来”。
7.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
8.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四、朗读
1.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它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它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水”“去”“来”“不”,认读,说说这四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
2.提示学生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注意“不”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去”的第四笔是“撇折”。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5.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
6.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六、作业
回家请教家长,或者在书中查找谜语,下节课开展猜谜语竞赛活动。
画
水去来不
第二课时
1.借助拼音朗读谜语诗,熟读成诵。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一、导入
摘苹果游戏: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把摘到的苹果后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红苹果。
二、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简单地说出诗意,发现问题并质疑)
2.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的。
三、背诵
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背诵。
四、表演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个人的感悟设计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先组内练习,再指名表演,最后大家一齐表演。
五、游戏
找朋友:找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他同学做裁判,给找对的同学以掌声鼓励。(这14个字是:远——近、开——关、来——去、大——小、正——反、男——女、有——无)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反义词吗?
六、拓展
结合课前收集的谜语,举行猜谜语竞赛,评出“猜谜小能手”。
画
山
水图花
鸟
远——近 去——来 有——无
古诗,像浩瀚星空中的无数繁星,穿越时间,跨越空间,将悠长岁月中和大千世界里点点的美意和精粹,映入孩子们的眼中,缀入孩子们的心田,留下永恒而闪亮的印记。教师要有效地利用本课古诗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引导法,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课堂互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启动古诗文诵读活动,以进行中华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
7 大小多少
本课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图画,为韵文提供直观形象的画面。第二部分是韵文,由四小节组成,主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大小、多少的概念。韵文押韵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儿童朗读。
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汉字所表示的事物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在所学汉字及其表示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从中体会学习汉字的基本规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在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量词“只”。
【过程与方法】
学会正确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正确使用量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重点
能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
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教师:词语卡片和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第一课时
学会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使用量词。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周末喜欢出去玩吗?爸爸妈妈周末常常带你们到什么地方玩?到农家乐去玩过的请举手。谁来说说,你在农家乐里见到过什么?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叫“快乐之旅”的农家乐去玩,高兴吗?
坐好了,汽车出发了。(幻灯片出示汽车前进图片)
3.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快乐之旅”农家乐的门前,轻轻推开院门,走进小院,仔细找找,小院里有些什么东西?(幻灯片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
二、看图识词,读说并举
1.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小院里有些什么东西。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黑板上贴出课文中的词语卡片:“多少、黄牛、小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一边”)
3.学生自由拼读词语,并与图上的事物相对照。
4.指名认读词语卡片上的词语,并说说词语卡片所表示的事物是什么样的。
5.“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6.游戏:字词与其表示的事物对号入座。
规则:教师摘下黑板上的词语卡片,挂出课文插图,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得到卡片,当小老师领读卡片上的词语后,再将它贴到图上相对应的事物旁边。
过渡:认识了小院里的动物和水果,接下来,我们要对它们进行一番比较。
三、图文对照,理解韵文
1.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次比的黄牛和花猫,它们到底比什么呢?
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黄牛大,花猫小,它们在比大小,大小是一对反义词。
出示第一句: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黄牛比猫大或猫比黄牛小)
谁会读?指名读。(第一句)
2.同学们,第二次比什么呢?
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鸭子多,小鸟少,它们在比多少,多和少是一对反义词。一群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一只小鸟,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示许多只鸭子,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
谁会读?指名读。(第二句)
3.同学们,第三次比什么呢?
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苹果大,枣小,它们在比大小,大小是一对反义词。
出示第三句: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苹果比枣大或枣比苹果小)
颗是什么意思?区分颗和棵。
指出“颗”一般用在比较小,圆形的事物上,想想还有哪些东西用这个颗?学生举例说。(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等)“棵”一般用在比较大,形状有点长的事物上。指名举例。(一棵树)
谁会读?指名读。(第三句)
4.同学们,第四次比什么呢?
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杏子多,桃子少,它们在比多少,多少是一对反义词。
出示第四句: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还可以怎么说?(杏子比桃子多或桃子比杏子少)
堆是什么意思?
出示一个杏子,看这是一个什么?再出示一堆杏子,想想这要怎么说呢?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
谁会读?指名读。(第四句)
5.比完了大小和多少,让我们连起来把儿歌读一读,好吗?师生一起配动作读全文。
四、以说为主,拓展练习
1.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用上量词说一说。想想哪些物品可以比较,怎么比?
2.说说同学之间可以比什么?(年龄大小、个子高矮、体形胖瘦,各自铅笔的长短……)第二课时
识字,写字。
一、复习识字儿歌
拼拼音节,读准音,看看结构,认清形,连成词语,理解义,自己学习,记得清。
二、复习词语
1.读词语和韵文,圈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识记生字
1.同桌互说:我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全班交流记字方法。
(1)熟字加笔画:小→少
(2)熟字相加:木+口→杏
君+羊→群
(3)熟字加偏旁:犭+苗→猫
(4)熟字换偏旁:跳→桃 棵→颗
(5)熟字换部件:近→边
四、书写生字
1.看清字形,注意笔画、笔顺。
(1)幻灯片出示田字格中的“小、少、牛、果、鸟”五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五个字在田字格中笔画的相同之处。(前四个字的竖都要压在竖中线上,竖画两边的部分基本对称。)
(2)比较“小”“少”的不同,认识“亅”这个新笔画。
(3)多媒体动画演示字的书写笔顺。
2.书空描红。(学生书空后按笔顺描红)
3.学生写字,教师指导。
学生在课本剩下的田字格中认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情况、字的间架结构情况。
4.展评修改。
(1)自评。把自己写得最好的一个字在四人小组里展示。
(2)互评。小组推选写得最好的字在全班展示。
(3)点评。教师挑选有典型性的书写,用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
(4)修改。教师对学生书写中存在共性问题的字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进行示范书写,让学生对照发现写得不好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改、重写。
五、巩固练习
1.读记生字词。
2.试背课文儿歌。
大小多少
大 小 多 少
黄牛 猫 鸭子 鸟
苹果 枣 杏子 桃
本课课题为《大小多少》,充分说明了本课的特点,要让学生在比较中达到学习要求。教师可从课题入手,课堂语言突出以比一比“大小多少”为主,通过图片展示、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此外,教师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课前教师可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有什么,再让学生读“黄牛”“猫”“鸭子““鸟”等字词。这一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8 小书包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词语,展现小书包中装的各种文具。第二部分是儿歌,介绍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第三部分是为词语和儿歌配的各种文具图片。三部分内容联系紧密,通过看图认识事物,把认字(词)与认识事物、观察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便教易学。
在识字、读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字词练习说话,体现学用结合。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词语和儿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学习和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儿歌的学习,感受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
识字、写字和朗读儿歌。
教师:字词卡片及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猜谜导入
师:你们一定很喜欢猜谜语,下面老师说几个,看谁聪明,猜得快。
1.师说:身子细又长,黑心长衣裳,走路爱拐弯,脚印老变样。(铅笔)出示铅笔卡片,贴在黑板上。
2.师说:我的朋友好心肠,有方有圆又有长,发现作业有错误,牺牲自己来帮忙。(橡皮)出示橡皮卡片,贴在黑板上。
3.师说:身子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多种知识肚里装。(书包)出示书包卡片,贴在黑板上。
提问:书包是做什么用的?书包里可以放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小书包》。
学生齐读课题。
二、观察图画,认识事物
课件出示各种文具插图,并在下面配上相对应的词语。
你认识这些文具的名字吗?
三、自主识字,教给方法
1.谁能借助图画或声音的提示读出这些词语?(课件中图片一一闪烁,图片的旁边出示相应的词语)
2.离开图画你能读出来吗?怎么办?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
3.去掉拼音你会读吗?试试看。请同学们注意红色的生字。
4.现在我们要带生字出门了,千万别喊错它们的名字呀。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纠正读音。
5.你能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吗?(用生字组词)
6.同桌讨论学习:和同桌说说你早已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想想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7.交流汇报。
四、再读课文
1.认识了生字再让我们读读这首儿歌吧。
2.你的小书包里放了哪些文具,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
3.你喜欢你的小书包吗?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可以请你的小伙伴给你评一评。
4.读全文。可以加动作。
5.试着背诵。
五、写字
1.课件呈现五个生字。
2.记字形:组织学生讨论“书、尺”的笔画及笔顺。
3.指导书写。
六、趣味作业,巩固识字
对号入座:黑板上出示词语“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请小朋友将相应的图片请到黑板上来,放到相对应的位置。
小书包
橡皮 尺子 作业本
笔袋 铅笔 转笔刀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告诉学生要去主动观察,才会获得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包的摆放、书包的整洁度,审视自身的生活习惯等,目的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探讨书包与健康的关系。教师让学生亲历活动的过程,增强其生活体验,促使其感悟、升华,并由此引发学生对书包的进一步研究。9 日月明
本课通过三字一顿的韵文,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小学生的形象感知较强,虽然是第一次接触会意字,学生还是能体会这几个字的演变过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知识与技能】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明月”“力气”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木”“林”“土”“力”“心”,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热情。
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教师:准备生字卡,图片,独体字的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木”“林”“土”“力”“心”5个字,认识1个偏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
明、男、尖、尘、从、众、林、森
2.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很有趣的汉字,你们仔细看看,有谁认识这些汉字?看谁能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3.指名说。
先让会认的同学说说是怎么认识的,曾在哪儿见过,再说说这些汉字的特点。
4.是啊,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同学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首儿歌呢。
二、熟读韵文,语境识字
1.自由读课文,并把黑板上出示的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2.同桌互读,教师引读课文。
3.指名读,比比谁读得最好。
4.自选一句最喜欢的读,然后分组、分男女读,指名读。
5.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第一、二行是把两个不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第三、四行是把几个相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
6.再让同学独立想想并说说自己对这些汉字的理解。
明:日是指太阳,月是指月亮,它们成为了好朋友,让世界变得更灿烂、更明亮。
心:第二笔是卧钩,书写时,起笔轻,由轻渐重呈弯弧形向右下行笔,略顿后向左上钩出。
让学生自学,举一反三,教师相机引导。
三、游戏
找朋友。(把独体字卡片分给学生)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木”“林”“土”“力”“心”5个字,学生观察一下,怎样才能把这三个字写好?
2.学写“力”字。
(1)学生描红。(了解“力”的笔画、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名学生说说“力”的第一笔与“目”中的“”的不同之处。
(3)教师示范写,学生练写。
3.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4.小组评选好的作业进行展示。
五、扩展练习
用下面的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明 力 众 双 林 森
日月明
木林土力心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2.进一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一、复习生字,朗读韵文
1.“开火车”认读生字,再用生字组词或造句。
2.指名读韵文,齐读。
3.认读课后“读一读”中的词语。
二、扩词造句,拓展认识
1.自由读读课后练习,你能猜出下面是些什么字吗?
2.跟老师读。
3.指名说说还从哪儿看到过像今天所学的汉字这样,是由两个不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几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
如:石头很多就是磊。
水很多就是淼。
马从门中闯出来。
手在树上,采摘东西。
室中失火,酿成火灾。
田间长草,植物幼苗。
用手分物,掰为两截。
三、自创儿歌
1.根据课文形式,自创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
四、课外拓展
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去认识汉字,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儿歌。
日月明
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
灾——室中失火,酿成火灾。
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
掰——用手分物,掰为两截。
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可以鼓励同学在课后仿照课文的形式把自己认识的汉字编成韵文,说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同学之间互相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在努力实现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0 升国旗
《升国旗》是一首清新自然、简洁易懂的儿童诗。学习这首诗,使孩子们掌握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国旗,升国旗时要奏国歌,我们要敬礼的常识性知识。整篇课文简洁明了,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国旗的热爱之情。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些年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音乐、图片、视频,歌唱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
生了解国旗,懂得尊重国旗,热爱国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感受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培养学生对国旗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重点
1.学会4个生字。
2.指导书写生字“五、正”。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新课。
1课时
一、创设情境
师:亲爱的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在操场上做什么事?你们的心情怎样,想用哪些词语来表达呢?让我们到天安门广场去感受国旗冉冉升起的壮观景象吧!(播放天安门升国旗的录像)
二、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并齐读课题)
1.汇报资料收集成果。
(1)学习小组进行资料共享,感受课前准备活动和收集资料的快乐。
(2)汇总资料,由代表发言,讲同学们了解的“国旗”。
(3)教师适当小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2.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们的书上是怎么说的吗?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把不会的字圈出来。
3.现在同学们小组内互相帮助学习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4.拼音识字小组赛。
出示标注拼音的生字“升、旗、起、正、您、敬、礼”,小组“开火车”读,哪组又快又准,哪组就可得到优秀奖。
三、朗读感悟
1.指导看图,引读第一句。
(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句子: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3)指名读。
(4)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是多么自豪啊!你能用自豪的语气读这句话吗?
(5)指导朗读第一句。
2.指导看图,引读第二、三句。
(1)升国旗时,我们听到了什么?
(2)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是怎么升起来的?
(3)出示句子: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
(4)多媒体演示升国旗,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它升得多高啊!在祖国的蓝天上随风飘扬。谁来读这两句?
(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
3.指导看图,引导第四、五句。
(1)升国旗时,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呢?
(2)出示句子: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3)指名读句子,并做动作。
(4)表演朗读第四、五句。
4.说话训练。
同学们,你们学了这首诗,看了天安门前的升国旗仪式,现在想对国旗说什么?
出示:国旗________。(指名自由说)
升国旗仪式结束了,同学们的心情激动吗?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一读,好吗?
四、愉快识字
1.认识新偏旁,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并指导学生书写。
与“国”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掌握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并说出“国”字的结构。
学习“绞丝旁”,注意“红”字的写法。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可以用讲故事、编顺口溜、猜谜语、组词等多种形式,每人选一至两个字在小组中交流,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巩固识字,通过猜字游戏加深记忆。
五、扩展延伸
1.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升国旗仪式。可以用几句话描绘,也可用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小组内交流。
2.进一步收集国旗资料,可了解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也可以收集外国国旗图片。
升国旗立正
敬礼热爱国旗
学生一入学就参加了升国旗仪式,但不一定完全懂得升国旗仪式的作用及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年级小学生加深了对升国旗作用及意义的了解,从小培养爱国之情和对国旗的尊重与崇敬之情。
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国歌,出示国旗,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升国旗情境,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良好的刺激,调动学生平时参加升国旗仪式的情感体验。而“模拟升国旗”的环节更是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优化。该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反复强调课文主题,避免学生忽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语文园地五
1.认识“午、晚”等5个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通过偏旁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学会用偏旁将汉字分类。
3.分辨字音,区分鼻音和边音、平舌音和翘舌音。
4.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把字写整齐。
5.朗诵古诗,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6.读故事,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重点
认识5个生字,读背古诗。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认字,体验识字的快乐。
教师:课件及相关词语卡片。
学生:预习新课。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由认读,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点名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再认读一遍。
二、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1.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草字旁的字和植物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木字旁的字和树有关。
2.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3.指名读(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4.教师小结: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
三、读一读,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每组字的读音有什么区别。
3.点名说。
4.小结:要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5.全班齐读。
6.做“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8名学生手拿声母卡扮成青蛙,8名学生手拿生字卡片扮成小蝌蚪去找妈妈。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
观察“儿、林、本、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2)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字是按什么笔顺规则来写的。
(3)小组讨论。
(4)反馈小组讨论情况:
“儿”“林”的笔画规则:先左后右;
“本”“天”的笔顺规则:先上后下。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每一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正确掌握每一个字的结构,注意它的笔顺规则,这样才能把字写的匀称、漂亮。
(6)你还能列举出哪些这样的字,全班交流。
二、日积月累
1、激发背古诗的积极性。
过渡: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背古诗,现在就请把自己爱背的古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哪位同学记住得最多。
A.学生自愿参与。
B.背完后,评选出背古诗的小能手。
2.今天老师又要介绍一首新的古诗《悯农》(其二)给大家,一定有同学早就听过这首古诗,会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
A.出示挂图,配乐,范读。
B.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跟读。
C.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古诗读正确。(自己读,与同桌互读,4人一组齐读)
D.教师抽查。
E.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3.感悟诗意。
A.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感悟做动作。
B.学生做擦汗的动作,可以借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诗意。
C.指导背诵,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避免拖腔拉调的齐读。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出示大萝卜图片,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看这是什么?那这个萝卜是谁种的呢?谁来猜猜看。
师:这是老公公种的一个白萝卜,这个大萝卜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学生看图,猜测故事的情节与对话。
看图一
师:(1)老公公种了一个大萝卜,萝卜长得很大很大,老公公想怎么样啊?(请同学说说)老公公在干什么?(拔萝卜)他能拔动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老爷爷的表情、动作)我们平常用了很大的劲会发出什么声音?谁来学学呢?大家一起来学。
(2)如果你是老公公,这萝卜拔不出来你会怎么做呢?(请人帮忙、用锄子)
看图二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公公是怎么做的吧!
不断提问,逐一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与对话,并学一学人物的动作、表情。
3.教师小结:我们借助图画推测了故事的内容,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故事吧。
4.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故事。
点名读,表演读。
5.教师总结:有些事情一个人做是很难做到的,但人多了力量变大了就能完成了。
语文园地的教学基本上是对之前学习的识字单元的一个总的复习。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前面学生比较容易犯错误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进行相对应的拓展教学。在“读一读”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混淆“鼻音和边音”“平舌音和翘舌音”,这也是拼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又不能加入过多的专业名词,只能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在读练的过程中让其找到相对应的语感,记住相对应的字的读音,从而达到区别读音的目的。字的左右和上下结构则比较容易学,学生通过观察字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