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二中三模生物 试卷 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328468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曲靖二中三模生物 试卷 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328468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曲靖二中三模生物 试卷 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328468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曲靖二中三模物理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328468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曲靖二中三模物理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328468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曲靖二中三模物理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328468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理科综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32846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理科综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32846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理科综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32846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校三模化学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1328468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曲靖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2曲靖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PDF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曲靖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曲靖二中三模物理答案docx、理科综合pdf、曲靖二中三模生物试卷答案docx、2022届高三校三模化学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 答案1.C【详解】A、出现奥密克戊变异株的根本原因是核糖核苷酸序列的改变,A错误;B、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C、奥密克戊变异株具有更强的传染性,说明S蛋白与宿主的结合效率更高,说明S蛋白氨基酸序列改变可能改变S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效率,C正确;D、注射灭活的新冠病毒,因其表面有多种抗原蛋白,可在体内产生多种抗体,比只注射S蛋白产生的抗体种类多,D错误。2.D【详解】A、据图可知,甲为雌果蝇,其基因型为AaDdXBXb,乙为雄果蝇,其基因型为AaddXbY,子代灰身白眼雄蝇出现的概率为:3/4×1/2×1/4=3/32,A正确;B、已知果蝇的第Ⅳ号染色体多一条或少一条不影响存活及繁殖,若只考虑有、无眼的遗传,丁的基因型为DDd,产生的配子有4种,即DD:Dd:D:d=1:2:2:1,若让该果蝇与乙(dd)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眼:无眼=5:1,B正确;C、d控制无眼性状,无眼性状对果蝇属于不利变异,自然情况下可能会被淘汰,所以d的基因频率可能会下降,C正确。D、亲本减数分裂Ⅰ或减数分裂Ⅱ异常均会形成含有两条Ⅳ号染色体或无Ⅳ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异常的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第Ⅳ号染色体就可能少一条和多一条,导致丙、丁果蝇出现,D错误。3.C【详解】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1:1作为解离液,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B、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滴加清水后细胞吸水,用显微镜观察观察不到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B错误;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因而可以分离开,胡萝卜素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快,C正确;D、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及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使上清液中析出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大肠杆菌分布在沉淀物中,D错误。4.C【详解】A、①表示D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数分布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正确;B、结合分析可知,a、b和c过程可分别表示遗传信息的复制(得到DNA)、转录(得到RNA)和翻译(得到蛋白质),B正确;C、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多细胞生物的个体每个细胞中含有的②③④⑤的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D、⑦是但蛋白质,是遗传信息表达的最终产物,它直接或间接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5.A【详解】A、由分析可知,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A正确;B、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植物表现向光生长,B错误;C、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表明植物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向下运输积极在侧芽,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并不能说明顶芽与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的高低,C错误;D、解除果树的顶端优势可促进侧枝的生长,提高结实率,但不能提高果实的品质,D错误。6.B【详解】A、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错误;B、生态系统中的异养型生物不一定属于消费者,也可能属于分解者,B正确;C、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错误;D、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的,D错误。 (10分,每空2分)(1)光补偿点(2)细胞呼吸(或线粒体)产生、从外界吸收(3) 下降 油丹幼苗在2层遮阳网遮阴条件下,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分析表中数据可知,W2组的光补偿点低于W1组的,在此光照强度下,W1组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不能积累有机物(4)取等量W1组和W3组油丹幼苗相同部位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再比较两组滤纸条上黄绿色和蓝绿色两条色素带的宽度 30.(10分,每空2分)(1)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2) 可识别 不相同(3) 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分析】(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2)据图分析可知,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分布不相同,诱导过敏反应的抗体吸附在细胞的表面,而正常免疫的抗体分布在血浆中。(3)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主要是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31.(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2) 物理(1分)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 鸽群内个体属于同一物种,亲缘关系很近,种群密度越大,参与(报警、站哨等)合作倾向和利他行为的个体越多,鹰攻击的成功率越低 K值(环境容纳量) 32.(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 3 0(2)AaBBDd或AABbDd(3) 自交 均为白花(1分) 有白花、深红花和浅红花(1分) 或与深红花品系(甲)植株杂交 均为浅红花 有白花、浅红花和深红花或与白花品系(乙)植株杂交 均为白花 有白花和浅红花【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红花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说明控制红花性状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A和B是红花出现的必需基因,深红花和白花性状均可稳定遗传,而浅红花性状总是不能稳定遗传。深红花品系(甲)和白花品系(乙)植株杂交,F1均为浅红花,F1自交,F2中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8:7,由此可知,深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AABB,浅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2/16AABb、2/16AaBB、4/16AaBb,白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AAbb、2/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浅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F2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2种花色的植株。(2)当基因D存在时,均表现为白花,某白花植株自交,子代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2:13 ,由此可以得出子代深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AABBdd,则亲代白花植株产生配子ABd的概率应为1/4,由此可知亲代白花植株必须含有A和B,但又表现为白色,所以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深红花品系(甲)的基因型为AABBdd和白花品系(乙)的基因型为aabbdd杂交产生F1的基因型为AaBbdd,偶然出现一株白花品系,①AaBbdd突变为AaBbDd;②AaBbdd突变aaBbdd;③AaBbdd突变Aabbdd。为探究是哪种基因发生了突变,可进行以下三种方法:方法一:让该白花植株自交,然后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若子代中均为白花,则说明是红花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中有白花、深红花和浅红花,则说明是色素合成抑制基因突变所致。方法二:让该白花植株与深红花品系(甲)植株杂交,若子代中均为浅红花,则说明是红花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中有白花、浅红花和深红花,则说明是色素合成抑制基因突变所致。方法三:让该白花植株与白花品系(乙)植株杂交,若子代中均为白花,则说明是红花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中有白花和浅红花,则说明是色素合成抑制基因突变所致。 37.(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 氮源和无机盐 灭菌(1分) 倒平板(1分)(2)药液抑菌效果越显著(3) 稀释涂布平板 是(1分) 用于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4) 先涂布菌液,再打孔 若先打孔后涂布,则涂布后菌液不均匀,且容易划破培养基【解析】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1)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固体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因为是打孔后,往小孔中注入药液,平板上的抑菌圈直径(d)越大说明药液抑菌效果越显著。(3)对平板的菌落进行统计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因为不能排除实验操作中、培养过程中、灭菌中等等环节是否产生了污染,因此需要设立空白对照来用于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4)先打孔后涂布培养液会影响培养液的均匀分布,还会使培养基划破,因此应先涂布菌液,再打孔。 38.(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 已知EPSP合酶基因两端部分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62(2) 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与Ti质粒上相同限制酶识别序列(3)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细胞 不需要(1分)(4) 抗原—抗体杂交法 用一定浓度的草甘膦溶液喷洒转基因矮牵牛,观察其存活情况【解析】(1)PCR扩增EPSP合酶基因的前提是已知EPSP合酶基因两端部分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PCR过程中引物的数等于新合成的子链数(25×2-2),即为26-2=62。(2)由于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所以外源 EPSP合酶基因须插入到农杆菌Ti质粒的T-DNA上。由于EPSP合酶基因与Ti质粒上限制酶序列不同,为保证二者定向拼接,可在外源EPSP合酶基因两端添加与Ti质粒上相同限制酶识别序列。(3)过程4表示将基因表达载体导人农杆菌细胞,过程6表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不需要去壁。(4)从分子水平上,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含有外源EPSP合酶;从个体水平上,可用一定浓度的草甘膦溶液喷洒转基因矮牵牛,观察其存活情况,从而来检测转基因植株能否抗草甘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曲靖二中学联体-高三下学期联考二模理综PDF含答案,文件包含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3届高三联考第二次理综pdf、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3届高三联考第二次理综化学答案pdf、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3届高三联考第二次理综物理答案pdf、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3届高三联考第二次理综生物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综 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三模理综试卷pdf、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pdf、生物参考答案docx、化学参考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荆州沙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5月)理综试题PDF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