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第1课时教案
展开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1课时 认识千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1页例1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认识并感受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推算、估计等活动中,初步了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学推理、估测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感知1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师生对话:同学们,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吗?测量身高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厘米)进一步追问:如果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你想使用什么长度单位?(毫米)如果测量教室的长或宽呢?(米)
提出要求:你能把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
2.继续引导:如果要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你觉得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学生交流后,指出:测量较长的距离,需要使用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这个长度单位就是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千米)公里”。那么,究竟哪些情况需要用千米(公里)作单位?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自学探究,认识千米
1.提示自学。
提出要求:请大家带着下面两个问题阅读教科书第20页上半部分的内容,再把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与同学交流。
问题(1):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长度单位千米?
问题(2):可以怎样向别人介绍1千米的长度?
2.组织讨论。
围绕上面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相机明确:
(1)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2)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3)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
3.单位换算练习。
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4.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
提出要求:刚才大家说到10个100米就是1千米,课前我们还记录了走100米需要的步数和时间。请你按记录的数据算一算:走1千米大约有多少步?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学生推算后,组织交流。
5.从不同角度感知1千米。
提出问题: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全长多少米?沿环形跑道走几圈大约是1千米?
追问:我们学校校园的周长是多少米?沿校园走1圈有1千米吗?你能联系自己熟悉的一些长度,再说说对1千米实际长短的理解吗?
6.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指出:我们已经认识了千米,感受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其实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课前老师收集了一些数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呈现如下内容:
·我国已经运行的高速铁路是全世界最长的,其中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24千米,高速列车的时速可达每小时300千米。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千米。长江上已经修建了很多大桥,其中,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全长大约7千米。
·小明家住在大山深处,从他家到县城有60千米,到省城有350千米,到北京有1600千米。
讨论:通过阅读上面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进一步要求:你还知道哪些用千米作单位的数量?能举例说一说吗?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中每幅图的意思,再引导他们试着说说这几种出行方式每小时各能行多少千米。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图下标注的数量与相应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要求他们把每幅图下面的文字完整地读一读。
追问:如果左起第一个括号里填“千米”,即“天安门城楼高35千米”,你认为怎么样?如果左起第二个括号里填“米”呢?
3.做“想想做做”第-题。指导学生说说图意,并独立完成第(1)题。
提出要求:如果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大约是300千米,你能估计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吗?
提示:把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看作1份,在南京到济南的铁路的示意图上分一分,看大约是这样的几份。
进一步要求:你能用这样的方法估计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吗?
四、回顾反思,全课小结
如果现在请你为别人介绍“千米”,你打算说些什么?怎样说?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1千米=1000米
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认识的“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较为陌生,它不像之前学习的那些长度单位一样看得见、摸得着。1千米有多长,用言语无法表述,因此让学生体验是最好的办法。本节课的教学,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创设让学生体验的过程。课前让学生体验操场100米有多长,走100米有多少步,需要多长时间,从100米推算出1000米的路程,课前的活动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较好地在课堂体验中建立起千米的概念。同时,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参照物,增强对1千米的感性认识。
其次,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让学生估计1千米的路程,使学生对1千米形成鲜明的认识,在感知1千米后,引导学生以学校为基点,估计1千米的距离,这样的合情推想为学生学习千米的概念提供了理性思考的依据,借助于鲜活的素材唤醒了学生的对千米的生活体验。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学导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 千米和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学导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