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2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
- 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
A. 个数减少 B. 质量减小 C. 间隔减小 D. 种类减少
- 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放在标尺的最大刻度线处
B. 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
C. 被测物体的质量总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D. 称粉状物体质量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盘中
-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蜡、铁和玻璃都是晶体
B. 汽水、冰水和矿泉水都是混合物
C. 人体、大地和石墨都是导体
D. 金刚石、不锈钢和黄金都是金属材料
- 对图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甲:头发被带电的气球吸引,说明头发原来一定带电
B. 乙: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 丙:一段时间后,只有①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
D. 丁: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一只圆珠笔的质量约为500g
B. 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5s
D. 河北省1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的一个插线板,他在使用中发现:插线板上的开关闭合时插孔能提供工作电压。选项图中电路的连接符合上述要求及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B.
C. D.
-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38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楼顶,如图所示。已知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建筑材料在5s内匀速上升5m,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滑轮所受重力为10N
B. 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2000J
C. 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为380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 2022年5月14日,一架国产C919大飞机如图所示从浦东机场起飞,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安全降落,这标志着即将交付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飞机在升空过程中,飞行员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B. 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行员的动能一直保持不变
C. 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机的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
D. 飞机降落后,在水平跑道上滑行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 用吸管将饮料吸到嘴里
B. 热气球腾空而起
C. 向烧瓶浇冷水,停止沸腾的水又沸腾了
D. 往b管中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物距 | 60 | 30 | 20 | 15 | 12 |
像距 | 12 | 15 | 20 | 30 | 6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 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 当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D. 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12V12W”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a、b为电流表、电压表其中之一,且不相同。只闭合开关,滑片P置于左端,电流表示数为1A;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始终为1A。已知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电压表
B. 电源电压为12V
C. 只闭合开关,若电流表示数为,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D. 将a与互换,开关均闭合,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功率的最小值为
- 2022年2月4日,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大山深处的44名孩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如图所示。他们用歌声走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面前。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够从伴奏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世界各地的部分电视用户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______信号来收看现场画面的。
- 在劳动课上,小明利用钳子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铁丝内能的。如图所示,在剪断铁丝的过程中,钳子是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 雨过天晴,地面上会出现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______形成的。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如图所示,像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大小______。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______反射,造成“光污染”。
- 如图所示,甲、乙两列高铁列车相向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的。行驶的列车不提供动力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原因是______。目前我国正在打造比飞机还快的“超级高铁”,若“超级高铁”以的速度沿地球赤道绕一圈所用时间约为______ h。已知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 一家火锅店用某种材质的纸折成火锅,加上水,放在点燃的天然气炉上涮菜,如图所示。天然气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纸锅中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该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若纸锅中水的质量为1kg,水温从升高到,则水需要吸收______ J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 如图是小明做“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小明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小明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5次操作,其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______选填所有符合要求的操作序号。
完成实验后,小明认为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_。
利用“磁生电”工作的装置有______选填“电铃”“扬声器”“动圈式话筒”或“电磁起重机”。 - 小明在做“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利用一套器材依次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甲、乙图中长木板正面朝上,丙图中长木板反面朝上,长木板的反面比正面粗糙。
小明提出如下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①,他应该选择______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如果小明要验证猜想②,他应该选择______两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
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是利用了______的知识。
小明分别对猜想①②进行了实验验证。在图甲、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在图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示数为______ N。
小明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人们常常设法增大它。请写出一个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实例:______。
实验后,小明和同学们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改进了实验方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不拉木块,改为使长木板与木块相对运动。再次验证了猜相①②得出相同结论。针对实验改进,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改进后,拉动长木板时不必保持匀速运动,更易于操作
B.改进后、测力计示数较稳定,容易读出正确的数值
C.改进后、木块稳定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小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利用可调电压电源可调为、、、之一、5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做了如下实验:
他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成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其中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重新画一根正确连接的导线。连线不要交叉
改正图乙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端。
实验时小明设计了如下表格,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他的实验目的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______的关系。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5 | 10 | 15 | 20 | 30 | |
|
|
|
|
|
小明将电源电压调为3V时,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①图丙是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示数为______ A。
②当其中某个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无法满足实验条件,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如图丁所示的图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拓展】小红利用现有器材又做了下面的实验:
①按图甲连接电路,将电源电压调到某个值,在电路安全条件下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
②保持滑片不动,换接入另一个定值电阻,调节电源电压,在电路安全条件下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恰好为。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可以推断: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
- 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密度为,边长如图甲所示。另有一高为、底面积为的薄壁圆筒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深的某种液体,如图乙所示。将长方体由平放变为竖放,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相等。取
求长方体的质量;
在图甲中作出长方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点为长方体的重心;
求液体的密度;
在竖放的长方体上水平截取一部分,并将截取部分放入容器中,能使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且截取部分的质量最小,求截取部分所受的浮力。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8V,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量程为“”,电压表量程为“”。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当滑片移至滑动变阻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电压表的示数为。
求的阻值;
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将电压表改接在R两端,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求:。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封闭后,它的的分子个数不会减少、气体分子的种类和质量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空气被压缩后,分子间的间隔减小了,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其分子的个数、质量和种类都不会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空气被压缩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据此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故A错误;
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而不能直接用手拿砝码,故B正确;
C、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故C错误;
D、称粉状物体质量时,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上,故D错误。
故选:B。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测量物体质量时,应该用镊子夹取砝码;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称粉状物体以及容易回潮的物体、潮湿的化学药品的质量时,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上。
该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属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3.【答案】C
【解析】解:
A、蜡、玻璃都是非晶体,铁是晶体,故A错误;
B、汽水、矿泉水是混合物,冰水不是混合物,故B错误;
C、人体、大地和石墨都容易导电,是导体,故C正确;
D、不锈钢和黄金都是金属材料,金刚石不是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C。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熔点的叫晶体;
由多种物质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金刚石不是金属材料。
此题属于综合题,运用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区别、明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明确混合物的概念;可解答。
4.【答案】A
【解析】解:
A、头发被带电的气球吸引,说明头发可能带与气球相反的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A错误;
B、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正确;
C、潮湿的环境中含有较多的水,只有①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故C正确;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从而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D正确。
故选:A。
带电体有吸引不带电的物体的性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
根据实验现象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分子动理论等内容,难度不大。
5.【答案】B
【解析】解:
A、一只圆珠笔的质量约为50g,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河北省1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6.【答案】C
【解析】解:
A、“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
BC、“雾”、“露”都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正确;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7.【答案】B
【解析】解:插线板上的开关闭合时插孔能提供工作电压,这说明开关控制三孔插座;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为了用电的安全,开关接在右孔与火线之间,故B正确。
故选:B。
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串联电路的用电器互相影响。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根据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是判断用电器串联和并联的方法之一;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用电器,开关一定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既能控制用电器,又能保证使用安全。
8.【答案】D
【解析】解:
A、由图可知,有2段绳子拉着动滑轮,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可知,动滑轮的重力为:,故A错误;
B、有用功为:,故B错误;
C、绳端移动的距离,
拉力做的总功,
拉力的功率:,故C错误;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利用求出有用功;
绳端移动的距离;利用求拉力做的总功,再利用求拉力的功率;
利用效率公式求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虽然是选择题,实质是一综合计算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有用功、总功、功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及动滑轮重的计算,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公式及其变形式。
9.【答案】A
【解析】解:
A、飞机在升空过程中,飞行员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诼渐增大,故A正确;
B、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飞行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发生了变化,动能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C、飞机从起飞到安全降落的整个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动能先变大后变小;高度先变大后变小,机械能先变大后变小,故C错误;
D、飞机降落后,在水平跑道上滑行过程中,飞机的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减小,不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A。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重力势能,动能和质量、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和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本题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明确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ABC
【解析】解:
A、用吸管吸饮料的原理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强,不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故A符合题意;
B、热气球升空,是因为热空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热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利用的是空气的浮力,不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故B符合题意;
C、向瓶底浇冷水,瓶内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停止沸腾的水又沸腾了,不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故C符合题意;
D、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向b管中吹气时,a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
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
水的沸点随液面气体压强的降低而降低;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浮力的利用、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等,是一道综合题。
11.【答案】BC
【解析】解:
A、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时,,则,所以焦距为10cm,故A错误;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物距始终大于焦距,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B正确;
C、当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故C正确;
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说明像推迟会聚了,该眼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故D错误。
故选:BC。
凸透镜成实像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
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近视眼的对光线的作用,难度不大,是中考的热点。
12.【答案】ABD
【解析】解:A、只闭合开关S,滑片P置于左端,电路为灯泡L的简单电路;开关都闭合,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始终为IA,说明b为电流表,把滑动变阻器短路了,导致滑动变阻器失去调节作用,则a为电压表,故A正确;
B、灯泡额定电流为;
只闭合开关S,滑片P置于左端,则电路中只接灯泡,而电流表示数为1A,则灯泡电压为电源电压,即12V,故B正确;
C、只闭合开关Sp,若电流表示数为,则灯泡温度不为额定电流时的温度,电阻也不为额定电流时的电阻,为未知。则无法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C错误;
D、将a与互换,开关均闭台,则电路为滑动变阻器和灯泡并联,互不影响,根据公式可知,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功率最小,为,故D正确。
故选ABD。
A、只闭合开关S,滑片P置于左端,电路为灯泡L的简单电路;开关都闭合,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始终为1A,说明b为电流表,把滑动变阻器短路了,导致滑动变阻器失去调节作用,据此分析;
B、根据得出灯泡的额定电流,只闭合开关S,滑片P置于左端,则电路中只接灯泡,而电流表示数为1A,则灯泡电压为电源电压,据此得出电源电压;
C、只闭合开关,若电流表示数为,则灯泡温度不为额定电流时的温度,电阻也不为额定电流时的电阻,为未知,无法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D、将a与互换,开关均闭台,则电路为滑动变阻器和灯泡并联,互不影响,根据公式可知,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功率最小,并得出最小功率。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计算,综合性强,难度适中。
13.【答案】振动 音色 电磁波
【解析】解: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他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音色判断乐器的种类;世界各地的部分电视用户是利用卫星接收和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来收看现场画面的。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电磁波。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卫星通信是一种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电磁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的通信。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征,以及电磁波的应用,基础题。
14.【答案】做功 省力
【解析】解:弯折铁丝时,人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更加剧烈,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
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答案为:做功;省力。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先判断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和杠杆的分类,我们要能够根据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5.【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相等 镜面
【解析】解:影子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建筑物挡住,在建筑物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
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像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大小相等;
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非常集中,炫目的光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相等;镜面。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溪边人和物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即发生镜面反射,会造成光污染。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以及光的镜面反射,难度不大。
16.【答案】运动 列车具有惯性 10
【解析】解:甲、乙两列高铁列车相向行驶过程中,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行驶的列车不提供动力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原因是列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由得,
“超级高铁”所用时间约为。
故答案为:运动;列车具有惯性;10。
物体是处于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变化时物体是运动的,位置关系不变是静止的;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已知路程和速度,两者之比是运动时间。
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现象及速度变形公式的运用,是一道力学综合题。
17.【答案】不可再生 保持不变
【解析】解:天然气不能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也不可重复利用,故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水吸收的热量:
。
故答案为:不可再生;保持不变;。
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或可以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或不可重复利用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已知水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和末温,利用求水吸收的热量。
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水沸点的特点以及吸热公式的应用等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8.【答案】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①③④ 换一个磁性更强的磁体 动圈式话筒
【解析】解:
实验时,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这用到了转换法;
①当导体AB水平向右运动时,会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②当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时,不会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③当导体AB斜向上运动时,会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④磁体水平向左运动时,会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⑤磁体竖直向上运动时,不会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综合分析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①③④;
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说明感应电流太小,故需要增大感应电流;增大感应电流的方法:①换一个磁性更强的磁体;②加快导体AB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③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电铃、电磁起重机的主要部件是电磁铁,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动圈式话筒是把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声信号的振动带动线圈在磁场中振动,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原理。
故答案为: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①③④;换一个磁性更强的磁体;动圈式话筒。
电路中有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转动,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是否产生了感应电流,这用到了转换法;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增大感应电流的方法:①将导体AB换成多匝线圈;②使用磁性更强的磁铁;③增大导体AB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
动圈式话筒应用的就是电磁感应原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中等,是中考的热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注意三点:一是“闭合电路”,电路必须是完整的回路,二是“一部分导体”,不是全部的导体都在参与运动,三是“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的运动必须是切割磁感线的,正切、斜切都可以,但不能不切割。
19.【答案】甲、乙 乙、丙 二力平衡 鞋底的花纹 C
【解析】解:要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应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使接触面受到压力不同,所以应选择甲和乙;
要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应保持压力相同,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和丙;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由图丁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示数为;
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实例:鞋底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易于读数,误差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不拉木块,改为使长木板与木块相对运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这样便于操作,故AB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甲、乙;乙、丙;二力平衡;;鞋底的花纹;。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由图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易读准示数,误差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是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考查了实验原理、弹簧测力计读数、增大摩擦力的应用以及对实验的改进,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0.【答案】左 导体电阻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
【解析】解:由图乙可知,图中定值电阻没有接入电路,定值电阻应串联在电路中与电压表并联,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如图所示:;
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由图知,滑片右侧电阻丝接入电路,所以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的左端;
由表中数据可知,小明改变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因此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①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分度值为,由丙图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可知,读数为;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由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的倍,根据分压原理,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为时,定值电阻的阻值为:,因此定值电阻的阻值不能超过,故的定值电阻无法满足实验条件;
由图丁可知,的图象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因此电流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故可得结论: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拓展】根据电压表的示数为,可以排除电源电压为,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当电源电压为3V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当电源电压为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当电源电压为6V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与定值电阻的阻值之比分别为:,,,
由题意可知,两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因此两次实验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之比可能为:,,,
由器材中的5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可知,只有和满足上述条件,故两次的电源电压分别为3V和,
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结合和可知,定值电阻,,
因此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故答案为:如图所示;左;导体电阻;;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拓展】4。
由图乙可知,图中定值电阻没有接入电路,据此改正连接错误;
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
由表中数据可知,小明改变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据此分析小明的探究目的;
①根据图乙电流表所选量程确定分度值,根据丙图电流表的指针位置读数;
②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两端所控制的电压;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当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定值电阻的阻值,进而判断无法满足实验条件的定值电阻的阻值;
根据图象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分析结论;
【拓展】①根据电压表的示数为,可以排除电源电压为,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求出两次定值电阻的阻值之比,进而确定所选取的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本题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考查电路连接、注意事项、控制变量法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以及分析图象归纳结论的能力。
21.【答案】解: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质量;
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上,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故作图如图所示;
当长方体水平放置时,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当长方体竖直放置时,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液体的密度;
使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则要使液面上升到容器上表面;;
由于液体密度小于物体密度,所以物体沉底,物体受到的浮力。
答:长方体的质量是;
;
液体的密度是;
截取部分所受的浮力是10N。
【解析】先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在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长方体的质量;
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上,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
根据分别计算当长方体水平放置时,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以及当长方体竖直放置时,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相等,根据可得液体的密度;
使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则要使液面上升到容器上表面,计算得到排卡液体体积,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大小。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计算、重力的方向、液体压强和浮力的计算。综合性较强。
22.【答案】解:由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由欧姆定律可得,;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的总电阻:
,
滑片在中点,由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有:
,
所以变阻器的最大值;
当滑动变阻器左滑时,电路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路中电流最大为,
此时电压表示数,电路安全,符合题意;
当电压表改接在R两端,当滑片滑到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15V,由分压原理知,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中电流最小,
,
电流最小,电源电压一定,电路消耗功率最小,
所以。
答:的阻值为;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比为2:1。
【解析】由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由欧姆定律计算的阻值;
由欧姆定律计算滑片在中点时电路的总电阻,从而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根据可知,当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分别求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和最小电流,利用可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计算公式的灵活应用,正确分析计算出电路的最大和最小电流是关键,难度适中。
2022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