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 课件 0 次下载
- 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8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 (解析版) 学案 0 次下载
- 专题九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课件 0 次下载
- 专题九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9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 (原卷版)
展开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
明课程标准
备关键能力
1.从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认识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性质和反应。
2.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认识水的电离,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pH,掌握检测溶液pH的方法。
3.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4.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
1.理解与辨析:能理解水溶液中平衡体系和平衡理论,认识水溶液中离子的行为。
2.分析与推断:能运用平衡原理和平衡常数,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水溶液中平衡体系及平衡移动。
3.归纳与论证:能从平衡和守恒角度,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建立相关思维模型。
高考真题·导航
GAO KAO ZHEN TI DAO HANG
1.(2021·全国乙卷T7)HA是一元弱酸,难溶盐MA的饱和溶液中c(M+)随c(H+)而变化,M+不发生水解。实验发现,298 K时c2(M+)-c(H+)为线性关系,如下图中实线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pH=4时,c(M+)<3.0×10-4 mol·L-1
B.MA的溶度积度积Ksp(MA)=5.0×10-8
C.溶液pH=7时,c(M+)+c(H+)=c(A-)+c(OH-)
D.HA的电离常数Ka(HA)≈2.0×10-4
2.(2021·全国甲卷)已知相同温度下,Ksp(Ba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BaCO3的沉淀溶解曲线
B.该温度下BaSO4的Ksp(BaSO4)值为1.0×10-10
C.加适量BaCl2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D.c(Ba2+)=10-5.1时两溶液中=10y2-y1
3.(2020·全国卷Ⅰ·13)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A2-的分布系数:δ(A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δ(H2A),曲线②代表δ(HA-)
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 0 mol·L-1
C.HA-的电离常数Ka=1.0×10-2
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c(A2-)+c(HA-)
4.(2019·全国卷Ⅰ·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5.(2019·全国卷Ⅱ·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6.(2019·全国卷Ⅱ·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sp的关系为:Ksp(m)=Ksp(n)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7.(2020·全国卷Ⅱ·26节选)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是制备系列含氯化合物的主要原料,可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制取。装置中的离子膜只允许______离子通过,氯气的逸出口是______(填标号)。
(2)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δ(X)=,X为HClO或ClO-]与pH的关系如图(b)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Ka值为_________。
(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 000 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kg(保留整数)。
8.(2020·全国卷Ⅲ·27节选)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Ni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c=0.01 mol·L-1)的pH
7.2
3.7
2.2
7.5
沉淀完全时(c=1.0×10-5mol·L-1)的pH
8.7
4.7
3.2
9.0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表格数据,计算Ni(OH)2的Ksp=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Ni2+浓度为1.0 mol·L-1,则“调pH”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
(2)硫酸镍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镉电池正极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分离出硫酸镍晶体后的母液收集、循环使用,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计在2022年高考中,仍会以图像分析的形式综合考查外界因素对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影响,借助图像数据考查Kw、Ksp、pH的计算、溶液中离子浓度随外界因素的变化及离子浓度的大小、守恒关系的正误判断,强调用动态平衡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微粒变化的过程。另外,在化工流程题中,以提纯(或生产)的物质为载体,考查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应用,用于测定物质的纯度等,亦会涉及有关Ksp的相关计算。
必备知识·整合
BI BEI ZHI SHI ZHENG HE
1.对比理解溶液中的三大平衡
平衡类别
电离平衡(如CH3COOHCH3COO-+H+)
水解平衡(如CH3COO-+H2OCH3COOH+OH-)
沉淀溶解平衡[如AgCl(s)Ag+(aq)+Cl-(aq)]
研究对象
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等)
盐溶液(包括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
难溶电解质(如难溶的酸、碱、盐等)
平衡常数
Ka=
Kh=
Ksp(AgCl)=c(Ag+)·c(Cl-)
影
响
因
素
升高温度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增大,Ka增大
促进水解,Kh增大
Ksp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加水稀释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除OH-外)减小,Ka不变
促进水解,离子浓度(除H+外)减小,Kh不变
促进溶解,Ksp不变
加入相应离子
加入CH3COONa固体或盐酸,抑制电离,Ka不变
加入CH3COOH或NaOH,抑制水解,Kh不变
加入AgNO3溶液或NaCl溶液抑制溶解,Ksp不变
加入反应的离子
加入NaOH,促进电离,Ka不变
加入盐酸,促进水解,Kh不变
加入氨水,促进溶解,Ksp不变
2.溶液中的“三大常数”
(1)电离常数(K电离)与电离度(α)的关系(以一元弱酸HA为例)
HA H+ + A-
起始浓度: c酸 0 0
平衡浓度:c酸·(1-α) c酸·α c酸·α
K电离==。
若α很小,可认为1-α≈1,则K电离=c酸·α2(或α=)。
(2)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的关系
①对于一元弱酸HA,Ka与Kh的关系
HAH++A-,Ka(HA)=;
A-+H2OHA+OH-,Kh(A-)=。
则Ka·Kh=c(H+)·c(OH-)=Kw,故Kh=。常温时Ka·Kh=Kw=1.0×10-14,Kh=。
②对于二元弱酸H2B,Ka1(H2B)、Ka2(H2B)与Kh(HB-)、Kh(B2-)的关系
HB-+H2OH2B+OH-,Kh(HB-)===。
B2-+H2OHB-+OH-,Kh(B2-)===
(3)与Ksp有关的常考题型和解题策略
常考题型
解题策略
(1)根据定义式或者数形结合求Ksp,或者判断沉淀金属离子所需pH
直接根据Ksp(AmBn)=cm(An+)·cn(Bm-)解答,如果已知溶解度,则化为物质的量浓度再代入计算
(2)沉淀先后的计算与判断
①沉淀类型相同,则Ksp小的化合物先沉淀;
②沉淀类型不同,则需要根据Ksp计算出沉淀时所需离子浓度,所需离子浓度小的先沉淀
(3)根据两种含同种离子的化合物的Ksp数据,求溶液中不同离子的比值
如某溶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求溶液中,则有==
(4)判断沉淀的生成或转化
把离子浓度数值代入Ksp表达式,若数值大于Ksp,沉淀可生成或转化为相应难溶物质
3.突破离子浓度关系的“三大守恒”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如在Na2CO3溶液中存在着Na+、CO、H+、OH-、HCO,它们存在如下关系:c(Na+)+c(H+)=2c(CO)+c(HCO)+c(OH-)。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水解或电离,会使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如在Na2CO3溶液中:
(3)质子守恒。在电离或水解过程中,会发生质子(H+)转移,但在质子转移过程中其数量保持不变,如在Na2CO3溶液中:c(OH-)=c(HCO )+2c(H2CO3)+c(H+)。
4.滴定原理及其应用
(1)氧化还原滴定: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
①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
原理:2MnO+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2)沉淀滴定:沉淀滴定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如利用Ag+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l-、Br-、I-浓度。
关键能力·突破
GUAN JIAN NENG LI TU PO
考点一 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角度 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典例1 25 ℃时,将体积为V0 L、浓度为1 mol/L的HBrO2溶液和ClSO3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 L,pH与lg +1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BrO2溶液中存在HBr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表示ClSO3H,M表示HBrO2
B.25 ℃时,HBr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3
C.在0≤pH≤5时,ClSO3H溶液中:pH=lg
D.25 ℃时,pH=2的HBrO2溶液和ClSO3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后者>前者
角度 盐类的水解平衡及应用
典例2(2021·莆田模拟)常温下,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A与NaA的混合溶液中,分别滴加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NaOH两种溶液,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HCl溶液的曲线为Ⅰ
B.水的电离程度:c>b>a
C.d点时,lg ≈5.24
D.c点溶液中存在:c(Na+)=2[c(A-)+c(HA)]
方法技巧
盐类水解的规律
(1)“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
(2)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4。
(3)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①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如NaHCO3溶液中:HCOH++CO(次要),HCO+H2OH2CO3+OH-(主要)。类似离子还有HS-、HPO等。
②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如NaHSO3溶液中:HSOH++SO(主要),HSO+H2OH2SO3 +OH-(次要)。类似离子还有H2PO等。
(4)相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
①正盐>相应酸式盐,如CO>HCO。
②相互促进水解的盐>单独水解的盐>水解相互抑制的盐。如NH的水解:(NH4)2CO3>(NH4)2SO4>(NH4)2Fe(SO4)2。
角度 难溶电解度的沉淀溶解平衡及Ksp的应用
典例3(2021·阆中模拟)已知298 K时,Ksp(NiS)=1.0×10-21,Ksp(NiCO3)=1.0×10-7;pNi=-lg c(Ni2+),pB=-lg c(S2-)或-lg c(CO)。在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i(NO3)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温度升高,NiS、NiCO3的Ksp均增大),298 K时,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NiS的溶解度
B.向d点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d点向b点移动
C.对于曲线Ⅰ,加热b点溶液(忽略水的蒸发),b点向c点方向移动
D.m为3.5且曲线Ⅱ对应的阴离子是CO
答题模板
巧用解题模板突破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题
第一步: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含义
横、纵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或其对数或其负对数。
第二步:理解图像中线上的点、线外点的含义
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c=Ksp。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外。
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过饱和溶液,此时Qc>Ksp。
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Qc
(1)溶液在蒸发时,离子浓度的变化分两种情况:
①原溶液不饱和时,离子浓度都增大。
②原溶液饱和时,离子浓度都不变。
(2)溶度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无关,在同一曲线上的点,溶度积常数相同。
〔类题通关〕
1.(2021·嘉兴模拟)25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A溶液与NaOH溶液按物质的量1∶1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酸碱性无法判断
B.可溶性正盐BA溶液呈中性,可以推测BA对水的电离没有影响
C.醋酸的电离度:pH=3的醋酸溶液大于pH=4的醋酸溶液
D.pH=2的HCl和pH=12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2.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盐酸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电导率随加入水的体积V(H2O)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Ⅰ表示盐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B.a、b、c三点溶液的pH:a>b>c
C.将a、b两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c(NH3·H2O)
D.氨水稀释过程中,c(NH)/c(NH3·H2O)不断减小
3.常温下,用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 mol/L的KCl、K2C2O4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C2O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点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
B.Ksp(Ag2C2O4)的数量级等于10-7
C.Ag2C2O4+2Cl-(aq)2AgCl+C2O(aq)的平衡常数为109.04
D.向c(C1-)=c(C2O)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先生成Ag2C2O4沉淀
考点二 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角度 酸碱中和滴定
典例1(2021·郑州模拟)常温下,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40 mL 0.1 mol·L-1 H2S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求出Ka1(H2SO3)、Ka2(H2SO3)的值
B.滴定中两次反应终点可依次用甲基橙、酚酞作指示剂
C.图中Y点对应的溶液中3c(SO)=c(Na+)+c(H+)-c(OH-)
D.图中Z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SO)>c(HSO)>c(OH-)
方法技巧
滴定实验指示剂的选择
类型
滴定过程
指示剂
终点颜色变化
酸碱中
和反应
强酸滴定强碱(或弱碱)
甲基橙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强碱滴定强酸(或弱酸)
酚酞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氧化还
原反应
Na2S2O3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碘水
淀粉溶液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O2(或H2C2O4)溶液
不需要指示剂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沉淀反应
AgNO3溶液滴定含Cl-的溶液
K2CrO4溶液
出现淡红色沉淀(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
角度 滴定原理的拓展应用
典例2(2018·全国卷Ⅲ)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 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
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⑤静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K2Cr2O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①溶液配制:称取1.200 0 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________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 mL的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________。
②滴定:取0.009 5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 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发生反应:Cr2O+6I-+14H+===3I2+2Cr3++7H2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I2+2S2O===S4O+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_______,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易错点拨
(1)在回答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时,要强调在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褪去(或不恢复原色)。
(2)在进行相关计算时,要注意取出样品溶液与原样品所配制溶液量之间的关系。
(3)若测量的次数在三次及以上,在计算平均体积时,要舍去与其他二次(或以上)数据相差较大的一次,求平均值。
〔类题通关〕
1.(2021·成都模拟)室温下,向10 mL 0.10 mol·L-1的HX溶液中逐滴滴入0.20 mol·L-1的Y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和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X是弱酸
B.M点对应的溶液中,c(Y+)>c(X-)
C.N点对应的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存在:c(Y+)+c(YOH)=2c(X-)
D.常温下,pH=5的YX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10-9 mol·L-1
2.(2021·衢州模拟)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已知ClO2为橙黄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在混合气体中浓度过高时易发生爆炸。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NaClO3还原法可制备ClO2,实验装置如图
仪器a的名称________;实验安全至关重要,从安全角度考虑A装置左侧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ClO2稳定性较差,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 mL,稀释成100 mL试样
Ⅱ.量取V1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摇匀,在暗处静置30分钟[已知:2ClO2+10I-+8H+===5I2+2Cl-+4H2O]
Ⅲ.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
(已知:I2+2S2O===2I-+S4O)
①准确量取10.00 mL ClO2溶液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④实验中使用的Na2S2O3标准溶液部分因被氧气氧化而变质,则实验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考点三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角度 单一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典例1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氨水中,c(NH)=c(OH-)=0.1 mol·L-1
B.NH4Cl溶液中,c(NH)>c(Cl-)
C.Na2SO4溶液中,c(Na+)>c(SO)>c(OH-)=c(H+)
D.Na2SO3溶液中,c(Na+)=2c(SO)+c(HSO)+c(H2SO3)
方法技巧
规避等量关系中的两个易失分点
(1)电荷守恒式中不只是各离子浓度的简单相加。如2c(CO)的化学计量数2代表一个CO带2个负电荷,不可漏掉。
(2)物料守恒式中,离子浓度化学计量数不能漏写或颠倒。如Na2S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中,“2”表示c(Na+)是溶液中各种硫元素存在形式的硫原子总浓度的2倍。
角度 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
典例2常温下,向a mol·L-1 H2Se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含Se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a2(H2SeO3)的数量级为10-6
B.NaHSeO3溶液显碱性
C.pH=8时,溶液中存在c(HSeO)+2c(SeO)+c(OH-)=c(H+)
D.在Na2SeO3溶液中,c(SeO)>c(HSeO)>c(H2SeO3)
方法技巧
四种常考混合溶液的酸碱性
(1)CH3COOH与CH3COONa等浓度时: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2)NH4Cl和NH3·H2O等浓度时: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3)HCN与NaCN等浓度时: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4)Na2CO3与NaHCO3等浓度时:由于C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的水解程度,所以等体积混合后c(HCO)>c(CO)>c(OH-)>c(H+)。
〔类题通关〕
1.(2021·天津模拟)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c(CH3COO-)=2c(SO)
B.0.1 mol·L-1 NaHSO3溶液中,c(HSO)+c(SO)+c(H2SO3)=0.1 mol/L
C.含有AgBr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Br-)=c(I-)
D.浓度均为0.1 mol/L的(NH4)2SO4与(NH4)2CO3溶液中,前者小于后者
2.下列溶液中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溶液中:c(Na+)+c(H+)=c(HCO)+c(CO)+c(OH-)
B.CH3COONa溶液中:c(CH3COO-)>c(Na+)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2c(OH-)=2c(H+)+c(CH3COOH)
D.0.1 mol/L的NaHA溶液,其pH=4,则c(HA-)>c(H+)>c(H2A)>c(A2-)
预测精练·提能
YU CE JING LIAN TI NENG
1.(2021·太原模拟)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25 ℃时,将0.1 mol·L-1的HA溶液加水稀释至pH=4.0,所得溶液c(OH-)=1×10-10mol·L-1
B.25 ℃时,将10 mL pH=a的盐酸与100 mL pH=b的Ba(OH)2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则a+b=13
C.25 ℃时,pH=11的氨水和pH=11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均为1×10-11 mol·L-1
D.温度一定时,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
2.(2021·阜新模拟)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B.向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均先增大后减小
C.0.1 mol·L-1 Na2CO3溶液和0.1 mol·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CO)+2c(OH-)=c(HCO)+3c(H2CO3)+2c(H+)
D.将CH3COONa、HCl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HA的电离常数为1.0×10-8.7
B.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 C.b点时,加入的HA溶液的体积为10 mL
D.加水稀释c点溶液,不变
4.(2021·大庆模拟)一定温度下,可用K2S沉淀Cu2+、Mn2+、Zn2+三种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 c(S2-)与lg c(M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离子对应的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中,Ksp(MnS)最大,约为1×10-15
B.MnS+Cu2+CuS+Mn2+,K=1020
C.若向ZnS悬浊液中滴加少量水仍有固体存在,此过程中溶解平衡向固体溶解方向移动且c(S2-)不变
D.向Cu2+、Zn2+、Mn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mol·L-1K2S溶液,Cu2+最先沉淀
5.常温下,向1 L 0.1 mol·L-1 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后,NH与NH3·H2O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不考虑体积变化和氨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
B.在M点时,n(OH-)-n(H+)=(a-0.05) mol
C.随着NaOH的加入,不断增大
D.当n(NaOH)=0.05 mol时,溶液中有:c(Cl-)>c(NH)>c(Na+)>c(OH-)>c(H+)
6.锑(Sb)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阻燃剂、陶瓷、半导体元件、医药及化工等领域。以辉锑矿(主要成分为Sb2S3,还含有As2S5、PbS、CuO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金属锑,其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浸出液主要含盐酸和SbCl3,还含SbCl5、CuCl2、AsCl3和PbCl2等杂质
Ⅱ.25 ℃时,Ksp(CuS)=1.0×10-36,Ksp(PbS)=9.0×10-29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过程中SbCl5和Sb2S3发生反应有一种单质和还原产物SbCl3生成,则滤渣Ⅰ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浸出液中c(Cu2+)=0.01 mol·L-1、c(Pb2+)=0.10 mol·L-1。在沉淀铜、铅过程中,缓慢滴加极稀的硫化钠溶液,先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当CuS、PbS共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除砷”过程中,氧化产物为H3PO4,则该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电解”过程中,以惰性材料为电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继而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以实现溶液中Sb元素的循环使用。“电解”中单位时间内锑的产率与电压大小关系如图所示。当电压超过U0V时,单位时间内产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聚焦
RE DIAN JU JIAO
电解质溶液中相关平衡曲线分析
〔知识储备〕
1.把握常见图像,解题事半功倍
(1)一强一弱溶液的稀释图像(pH与稀释倍数的线性关系)
①HY为强酸、HX为弱酸;
②a、b两点的溶液中:c(X-)=c(Y-);
③水的电离程度:d>c>a=b
①MOH为强碱、ROH为弱碱;
②c(ROH)>c(MOH);
③水的电离程度:a>b
(2)酸碱中和滴定曲线
氢氧化钠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
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氨水
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碱的曲线,强碱起点高
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与弱酸反应(强酸与弱碱反应)
室温下,当等体积、等浓度的一元强碱和一元强酸反应时,pH=7;但当等体积、等浓度的一元强碱和一元弱酸(或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反应时,pH>7(或pH<7)
指示剂的选择:强酸滴定弱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用酚酞,强酸与强碱的滴定,甲基橙和酚酞均可
(3)关于KW、Ksp的图像
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变化曲线
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Ksp=9×10-6]
①A、C、B三点均为中性,温度依次升高,KW依次增大;
②D点为酸性溶液,E点为碱性溶液,KW=1×10-14;
③AB直线的左上方均为碱性溶液,任意一点:c(H+)
②b点在曲线的上方,Qc>Ksp,将会有沉淀生成;
③d点在曲线的下方,Qc
(4)分布系数图像
[说明:pH为横坐标、分布系数(即组分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为纵坐标]
一元弱酸(以CH3COOH为例)
二元酸(以草酸H2C2O4为例)
δ0为CH3COOH分布系数,δ1为CH3COO-分布系数
δ0为H2C2O4分布系数、δ1为HC2O分布系数、δ2为C2O分布系数
随着pH增大,溶质分子浓度不断减小,离子浓度逐渐增大,酸根离子增多。根据分布系数可以书写一定pH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同一pH条件下可以存在多种溶质微粒。根据在一定pH的微粒分布系数和酸的浓度,就可以计算各成分在该pH时的平衡浓度
2.抓住图像“五点”关键,突破酸碱混合图像问题
抓反应的“起始”点
判断酸、碱的相对强弱
抓反应的“一半”点
判断是哪种溶质的等量混合
抓溶液的“中性”点
判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哪种物质过量或不足
抓“恰好”反应点
判断生成的溶质成分及溶液的酸碱性
抓反应的“过量”点
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判断哪种物质过量
例如,室温下,向20 mL 0.1 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
→→→
→→→
→→→
→→→
〔典例剖析〕
典例1 25 ℃时,用0.1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 mol·L-1的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①和点②对应的溶液中:c(CH3COO-)-c(CN-)=c(HCN)-c(CH3COOH)
B.点④和点⑤为两个反应的滴定终点,两个反应均可采用酚酞作指示剂
C.水的电离程度:①<②
D.点②和点③之间对应的溶液中:c(CH3COO-)>c(Na+)>c(H+)>c(OH-)
典例2(2021·兰州模拟)向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3AsO3和H3AsO4水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含砷的各种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3AsO4第二步电离方程式为H2AsOHAsO+H+
B.往H3AsO3溶液中加NaOH溶液至pH=10.0时,主要存在H2AsO
C.pH=11时,对应的溶液中:c(H2AsO)+c(HAsO)+c(AsO)+c(H3AsO3)=0.1 mol·L-1
D.H3AsO4第三步电离的电离常数为Ka3,若pKa3=-lg Ka3,则pKa3=11.5
〔增分训练〕
2.(2021·湖南高考)常温下,用0.100 0 mol·L-1的盐酸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 0 mol·L-1三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NaY、NaZ)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NaX溶液中:c(Na+)>c(X-)>c(OH-)>c(H+)
B.三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a(HX)>Ka(HY)>Ka(HZ)
C.当pH=7时,三种溶液中:c(X-)=c(Y-)=c(Z-)
D.分别滴加20.00 mL盐酸后,再将三种溶液混合:c(X-)+c(Y-)+c(Z-)=c(H+)-c(OH-)
3.(2021·南昌模拟)常温下,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含A微粒分布系数δ(物质的量分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A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为:H2AH++HA-,HA-H++A2-
B.当VNaOH溶液=20.00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HA-)﹥c(H+)﹥c(A2-)﹥c(OH-)
C.常温下,HA-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10-5
D.当VNaOH溶液=30.00 mL时,c(HA-)+c(H+)=c(A2-)+c(OH-)
4.王水能溶解金是因为王水和金能发生反应生成四氯金酸(HAuCl4)。25 ℃时,向20 mL 0.1 mol·L-1四氯金酸溶液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l所示,含Cl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a(HAuCl4)的数量级为10-5
B.b点对应溶液中:2c(H+)+c(AuCl)=2c(OH-)+c(HAuCl4)
C.c点对应溶液中:c(Na+)=c(AuCl)
D.X点对应滴定曲线中b点
5.(2021·北京朝阳区模拟)在某温度时,将n mol·L-1氨水滴入10 mL 1.0 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KW=1.0×10-14
B.b点:c(NH)>c(Cl-)>c(H+)>c(OH-)
C.25 ℃时,NH4Cl水解常数为(n-1)×10-7(用n表示)
D.d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6.25 ℃时,向0.10 mol·L-1的H2C2O4(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 ℃时H2C2O4的一级电离常数为Ka1=10-4.3
B.pH=2.7的溶液中:c(H2C2O4)=c(C2O)
C.pH=7的溶液中:c(Na+)>2c(C2O)
D.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始终存在:c(OH-)+2c(C2O)+c(HC2O)=c(Na+)+c(H+)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八)
1.(2021·成都模拟)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均减小
B.0.1 mol/ L NaOH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等浓度醋酸溶液,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C.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D.向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
2.(2021·洛阳模拟)为测定某二元弱酸H2A与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与粒子关系,在25 ℃时进行实验,向H2A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lg X随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Ⅱ中X表示的是
B.当pH=3.81时,溶液中c(HA-)∶c(H2A)=10∶1
C.0.1 mol·L-1 NaHA溶液中:c(Na+)>c(HA-)>c(H2A)>c(A2-)
D.当pH=6.91时,对应的溶液中,3c(A2-)=c(Na+)+c(H+)-c(OH-)
3.(2021·包头模拟)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相同条件下,用1 mol·L-1的醋酸和1 mol·L-1的盐酸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醋酸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
CH3COOH是弱电解质
B
向某溶液中加铜和浓H2SO4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原溶液含有NO
C
向某钠盐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钠盐为Na2SO3或NaHSO3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Mg(OH)2]>Ksp[Cu(OH)2]
4.(2021·厦门模拟)25 ℃时,0.10 L某二元弱酸H2A用1.00 mol·L-1NaOH溶液调节其pH,溶液中H2A、HA-及A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A的Ka2=1×10-11
B.在Z点,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约10-10 mol/L
C.在Y点时,c(Na+)>3c(A2-)
D.0.1 mol·L-1NaHA溶液中:c(Na+)>c(HA-)>c(H2A)>c(A2-)
5.(2021·石家庄模拟)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实验室配制了0.010 0 mol·L-1 Na2C2O4标准溶液,现对25 ℃时该溶液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测得0.010 0 mol·L-1 Na2C2O4溶液pH为8.6,此时溶液中存在:c(Na+)>c(HC2O)>c(C2O)>c(H+)
B.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pH=7,此时溶液中存在,c(Na+)=c(HC2O)+2c(C2O)
C.已知25 ℃时Ksp(CaC2O4)=2.5×10-9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20 0 mol·L-1 CaCl2溶液,所得上层清液中c(C2O)=5.00×10-7 mol·L-1
D.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酸化后,再滴加KMn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2O+4MnO+14H+===2CO2↑+4Mn2++7H2O
6.(2021·绵阳模拟)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0.1 mol·L-1 CaCl2溶液,碳酸根离子浓度与氯化钙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C=-lg c(CO),Ksp(CdCO3)=1.0×10-12,Ksp(CaCO3)=3.6×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像中V0=20,m=5
B.a点溶液:c(OH-)>2c(HCO)+2c(H2CO3)
C.若Na2CO3溶液的浓度变为0.05 mol·L-1,则n点向c点方向迁移
D.若用CdCl2溶液替代CaCl2溶液,则n点向b点方向迁移
7.(2021·泉州模拟)在25 ℃时,将1.0 L w mol·L-1CH3COOH溶液与0.1 mol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向混合液中加入CH3COOH或CH3COONa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随加入CH3COOH或CH3COONa固体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混合液中c(H+)≥c(OH-)+c(CH3COO-)
B.加入CH3COOH过程中,增大
C.25 ℃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 mol·L-1
D.a、b、c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8.(2021·合肥模拟)常温下,将HCl气体通入0.1 mol/L氨水中,混合溶液中pH与微粒浓度的对数值(lg c)和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X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9.25
B.P2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7 mol/L
C.P3为恰好完全反应点,c(Cl-)+c(NH)=0.2 mol/L
D.P3之后,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减小
9.(2021·昆明模拟)人体内尿酸(HUr)含量偏高,关节滑液中产生尿酸钠晶体(NaUr)会引发痛风,NaUr(s)Na+(aq)+Ur-(aq) ΔH>0。某课题组配制“模拟关节滑液”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37 ℃时,Ka(HUr)=4×10-6,Kw=2.4×10-14,Ksp(NaUr)=6.4×10-5
②37 ℃时,模拟关节滑液pH=7.4,c(Ur-)=4.6×10-4 mol·L-1
(1)尿酸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
(2)Kh为盐的水解常数,37 ℃时,Kh(Ur-)=____________。
(3)37 ℃时,向HUr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配制“模拟关节滑液”,溶液中c(Na+)______c(Ur-)(填“>”“<”或“=”)。
(4)37 ℃时,向模拟关节滑液中加入NaCl(s)至c(Na+)=0.2 mol·L-1时,通过计算判断是否有NaUr晶体析出,请写出判断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尿酸偏高的人群,下列建议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加强锻炼,注意关节保暖
b.多饮酒,利用乙醇杀菌消毒
c.多喝水,饮食宜少盐、少脂
d.减少摄入易代谢出尿酸的食物
10.工业上以钒炉渣(主要含V2O3,还有少量SiO2、P2O5等杂质)为原料可以制备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NH4)5(VO)6(CO3)4(OH)9·10H2O],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过程中V2O3转化为可溶性NaV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4VO3),若滤液中c(VO)=0.1 mol·L-1,为使钒元素的沉降率达到98%,至少应调节c(NH)为_______ mol·L-1。[已知Ksp(NH4VO3)=1.6×10-3]
(4)“还原”V2O5过程中,生成VOCl2和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浓盐酸与V2O5反应也可以制得VOCl2,该方法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称量a 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20 mL蒸馏水与30 mL稀硫酸溶解后,加入0.02 mol·L-1KMnO4溶液至稍过量,充分反应后继续滴加1%的NaNO2溶液至稍过量,再用尿素除去过量NaNO2,最后用c mol·L-1(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 mL。(已知滴定反应为VO+Fe2++2H+===VO2++Fe3++H2O)
①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粗产品中钒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VO2计)。
③若(NH4)2Fe(SO4)2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1.(2021·宝鸡模拟)电池级CoSO4可用于制备CoCO3和CoC2O4等钴盐。一种以Co(OH)3粗渣(含有Fe2O3、CuO、CaO、MgO、ZnO、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电池级Co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黄钠铁矾化学式为NaFe3(SO4)2(OH)6,是一种淡黄色难溶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请写出一条提高钴元素浸出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
(2)“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浸出”过程中,Na2SO3用量、终点pH对钴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则“浸出”过程中应控制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过程中加入NaClO3与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调节pH”过程中,调节pH=5,写出生成黄钠铁矾[NaF3(SO4)2(OH)6]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Ksp(CoCO3)=1.6×10-13,Ksp(CoC2O4)=6.4×10-8。向浓度均为0.01 mol/L的Na2CO3和Na2C2O4混合溶液中加入CoSO4固体,当C2O完全沉淀的时候c(C2O)·c(CO)=________________[当c(C2O)<1×10-5 mol·L-1时,认为C2O完全沉淀]。
(6)用CoSO4可制备CoC2O4在空气中煅烧CoC2O4至恒重,得金属氧化物固体A和CO2,测得m(A)=12.05 g,m(CO2)=13.2 g,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12.(2021·福州模拟)重铬酸钠(Na2Cr2O7·2H2O)俗称红矾钠,在工业方面有广泛用途。我国目前主要是以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MgO、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①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主反应: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副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Al2O3+Na2CO32NaAlO2+CO2↑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
Al(OH)3
Fe(OH)3
Mg(OH)2
Cr(OH)3
完全沉淀时溶液pH
4.7
3.7
11.2
5.6
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反应是在回转窑中进行,反应时需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①”中若往原料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分析其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调节pH至4.7,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中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⑦”中采用冷却结晶得到红矾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称取重铬酸钠试样2.500 0 g配成250 mL溶液,取出25.00 mL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和足量碘化钠(已知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 min,然后加入100 mL水,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指示剂,用0.12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已知反应:I2+2S2O===2I-+S4O)
问题1: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若实验中共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40.00 ml,所得产品的中重铬酸钠(Na2Cr2O7·2H2O)的纯度__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设整个过程中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
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重要的知识归纳: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重要的知识归纳,共7页。
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电解质溶液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电解质溶液学案,共4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对点析图,以图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 (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八 电解质溶液 (解析版),共4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以图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