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A/B卷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运动的描述A卷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运动的描述A卷 Word版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综合测试第一单元 运动的描述(A卷)基础知识过关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同学用手机计步器记录了自己从家到公园再回到家的锻炼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6.65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B.图中的速度5.0千米/小时为瞬时速度C.图中的速度5.0千米/小时为平均速率D.图中的速度5.0千米/小时为平均速度的大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地面或旗杆作为参考系的B.某同学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200 m决赛中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C.某中学每天早上开始上课的时间是8:00,“8:00”指的是时间间隔D.矢量都是有方向的,初中学过的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电流是矢量3.在平直公路上,甲车以10m/s的速度运动,乙车以5m/s的速度运动,甲、乙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则( )A.研究甲、乙两车通过路边电线杆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B.同向运动时,乙车上的人观察到甲车以5m/s的速度靠近C.反向运动时,甲车上的人观察到乙车以15m/s的速度远离D.反向运动时,乙车上的人观察到甲车以15m/s的速度靠近4.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5.假设某次深海探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科考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匀减速并计时,经过时间t,“蛟龙号”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面的深度为( )A. B. C. D.6.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2r,向东;r C.r,向东;r D.2r,向东;07.在专项体育项目中,跳高、跳远等是以爆发力为主导能力的项目,因此爆发力的训练尤为重要。弹力带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阻力训练,能有效增加肌肉力量。弹力带一端固定,另一端套在运动员腰部,运动员从弹力带原长O处出发沿直线远离O,位移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运动员从O点运动到的时间为( )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B.每经过1 s,甲的速度增加2 m/sC.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9.如图所示;为六种小车在沿直线同向行驶进行测试时的0—100km/h加速时间或40km/h—0的制动时间(大约值),下列说法正确的( )车号初速度/(km•h-1)末速度/(km•h-1)所用时间/s101005.0201007.03010010.044001.554002.064002.5A.速度变化最快的是4号车B.3号车与4号车的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C.六种车的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的方向均相同D.2号车的末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10.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小明打开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记录手机在竖直方向上加速度的变化情况。让手机自由下落,然后接住手机,手机屏幕上获得的图像如图甲所示(以下实验中手机均保持屏幕向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甲所示,加速度显示最大正值时,表明手机处于减速状态B.若保持手托着手机,小明做下蹲动作,整个下蹲过程所得图像可能如图乙所示C.若手托着手机乘坐电梯从1楼到7楼,所得图像可能如图丙所示D.若保持手托着手机,小明做起立动作,整个起立过程所得图像可能如图丁所示三、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4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1.一物体以的速度向东运动了5s后到达A点,在A点停了5s后又以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s后到达B点。求:(1)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2)前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3)物体在第3s、8s和12s时的速率。 12.如图所示,某月31日12时36分正在由西向东航行的护航舰队突然发现在其右前方有一海盗船,根据军舰上的定位系统测量知,海盗船在军舰的正前方1000m且偏南方向500m处。若以军舰位置为坐标原点。(1)请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标出海盗船的位置;(2)计算海盗船与军舰之间的距离;(3)题中某月31日12时36分是指时刻还是时间? 13.经过查询,下面两表为Z98次列车的相关数据介绍,请读表后回答下列问题。表一车次Z98运行时间21小时24分钟发车时间到站时间类型暂无数据全程2294千米备注无表二站次车站日期到站时间开车时间里程1广州东当天始发站0千米2长沙第2天707千米3武昌第2天1069千米4郑州第2天1605千米5北京西第2天终点站2294千米(1)表一中哪项数据表示的是时间?(2)表二中数据显示,列车在中途停站的时间共有多少?(3)表二中的里程数据所表示的是位移还是路程? 14.在公路旁,我们会发现,开着警报声的警车快速接近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比平常更刺耳(音调更高),经过我们身旁时听出声音在变化(音调由高变低的变化),这种现象属于物理学中的多普勒效应。如果把声源视为有规律间隔发射一个一个的声脉冲,可以想象若你在向声源靠近时,会发现你所接收到的每一个声脉冲都比你站立不动时更近了,时间间隔会变小,即接收到声脉冲频率比平常变高,反之远离时比平常变低了。现在为了解释此现象我们来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声源(如鸣笛的“警车”)沿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为,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静止的观察者(如你)的过程,求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假设观察者两次听到的声音都是从同一侧而来的) 15.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1)一辆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36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摩托车驾驶员被以与碰撞前货车相同的速度撞飞,碰撞时间为2.5×10-3 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3s、2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16.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30m,若该司机此时的反应时间为1.8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2)若人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同学用手机计步器记录了自己从家到公园再回到家的锻炼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6.65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B.图中的速度5.0千米/小时为瞬时速度C.图中的速度5.0千米/小时为平均速率D.图中的速度5.0千米/小时为平均速度的大小【答案】C【解析】A.手机计步器记录的行程为该同学在这段时间内行走的路程,即图中的6.65公里指的是路程,故A错误;BCD.图中的速度5.0千米/小时为对应路程与时间之比,即平均速率,故C正确,B、D错误。故选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地面或旗杆作为参考系的B.某同学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200 m决赛中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C.某中学每天早上开始上课的时间是8:00,“8:00”指的是时间间隔D.矢量都是有方向的,初中学过的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电流是矢量【答案】A【解析】A.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地面或者旗杆为参考系的,故A正确;B.200 m赛跑过程中有弯道,所以200 m决赛中的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故B错误;C.“8:00”指的是开始上课的时刻,故C错误;D.矢量有方向并且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电流有方向,但其运算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不属于矢量,故D错误;故选A。3.在平直公路上,甲车以10m/s的速度运动,乙车以5m/s的速度运动,甲、乙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则( )A.研究甲、乙两车通过路边电线杆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B.同向运动时,乙车上的人观察到甲车以5m/s的速度靠近C.反向运动时,甲车上的人观察到乙车以15m/s的速度远离D.反向运动时,乙车上的人观察到甲车以15m/s的速度靠近【答案】C【解析】A.研究甲、乙两车通过路边电线杆所用的时间时,车身的长度不可以忽略,不可以将车视为质点,故A错误;B.甲、乙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同向运动时,乙车上的人观察甲车时是以乙车为参考系,此时甲车以5m/s的速度远离,故B错误;C.反向运动时,甲车上的人观察乙车时是以甲车为参考系,此时乙车以15m/s的速度远离,故C正确;D.反向运动时,乙车上的人观察甲车时是以乙车为参考系,此时甲车以15m/s的速度远离,故D错误。故选C。4.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答案】B【解析】A.根据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t共同决定,虽然△v大,但△t更大时,a可以很小。故A错误;B.根据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率,与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即使物体的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其加速度也很小;若保持匀速,则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C.当物体的速度为0时,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0,其加速度不为0,如火箭刚点火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D.物体的加速度很大,代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很大,而物体的速度可以大,也可以小,故D错误。故选B。5.假设某次深海探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科考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匀减速并计时,经过时间t,“蛟龙号”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面的深度为( )A. B. C. D.【答案】B【解析】“蛟龙号”上浮时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逆向思维,可知“蛟龙号”在t0时刻距离海面的深度为故选B。6.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2r,向东;r C.r,向东;r D.2r,向东;0【答案】B【解析】位移大小为2r,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即向东,路程为轨迹的长,即,B正确。故选B。7.在专项体育项目中,跳高、跳远等是以爆发力为主导能力的项目,因此爆发力的训练尤为重要。弹力带训练作为一种特殊的阻力训练,能有效增加肌肉力量。弹力带一端固定,另一端套在运动员腰部,运动员从弹力带原长O处出发沿直线远离O,位移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运动员从O点运动到的时间为( )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则有则图像所对应的面积表示时间,则有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B.每经过1 s,甲的速度增加2 m/sC.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答案】BC【解析】ACD.加速度的正负代表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甲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快慢,由于a乙>a甲,则乙的速度变化快,速度的变化率大,所以AD错误;C正确;B.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2,每秒速度大小增加2 m/s,所以B正确;故选BC。9.如图所示;为六种小车在沿直线同向行驶进行测试时的0—100km/h加速时间或40km/h—0的制动时间(大约值),下列说法正确的( )车号初速度/(km•h-1)末速度/(km•h-1)所用时间/s101005.0201007.03010010.044001.554002.064002.5A.速度变化最快的是4号车B.3号车与4号车的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C.六种车的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的方向均相同D.2号车的末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答案】AD【解析】A.由可知,速度变化最快的是4号车,故A正确;BC.由速度变化量为可知,3号车的速度变化量为,4号车的速度变化量为,速度变化量为矢量,因此两车的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反,故BC错误;D.2号车做加速运动,故加速度方向与末速度方向相同,故D正确。故选AD。10.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小明打开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记录手机在竖直方向上加速度的变化情况。让手机自由下落,然后接住手机,手机屏幕上获得的图像如图甲所示(以下实验中手机均保持屏幕向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甲所示,加速度显示最大正值时,表明手机处于减速状态B.若保持手托着手机,小明做下蹲动作,整个下蹲过程所得图像可能如图乙所示C.若手托着手机乘坐电梯从1楼到7楼,所得图像可能如图丙所示D.若保持手托着手机,小明做起立动作,整个起立过程所得图像可能如图丁所示【答案】C【解析】A.如图甲所示,加速度显示最大正值时,说明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由于手机在向下运动,因此表明手机处于减速状态,A正确;B.若保持手托着手机,小明做下蹲动作,整个下蹲过程手机先加速下降,再减速下降,加速度方向先竖直向下后竖直向上,即先负后正,B正确;C.若手托着手机乘坐电梯从1楼到7楼,手机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减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先竖直向上,然后加速度为零,再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所得图像不可能如图丙所示,C错误;D.若保持手托着手机,小明做起立动作,手机先加速上升,然后减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先竖直向上,然后竖直向下,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C。三、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4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1.一物体以的速度向东运动了5s后到达A点,在A点停了5s后又以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s后到达B点。求:(1)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2)前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3)物体在第3s、8s和12s时的速率。【答案】(1),;(2),;(3),0,【解析】(1)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全程的位移全程用时故平均速度为方向水平向西。物体全程的路程故平均速率(2)前内物体一直向东运动,速度为,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即方向水平向东,此过程中路程与位移大小相等,故平均速率也为。(3)第时,速率为;第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速率为0;第时,速率为。12.如图所示,某月31日12时36分正在由西向东航行的护航舰队突然发现在其右前方有一海盗船,根据军舰上的定位系统测量知,海盗船在军舰的正前方1000m且偏南方向500m处。若以军舰位置为坐标原点。(1)请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标出海盗船的位置;(2)计算海盗船与军舰之间的距离;(3)题中某月31日12时36分是指时刻还是时间?【答案】(1)(500m,1000m);(2);(3)时刻【解析】(1)以军舰位置为坐标原点,选取向东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向南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海盗船的x轴坐标为y轴坐标为其坐标位置如图所示(2)海盗船与军舰之间的距离为m(3)根据时间和时刻的定义可知,某月31日12时36分是指时刻。13.经过查询,下面两表为Z98次列车的相关数据介绍,请读表后回答下列问题。表一车次Z98运行时间21小时24分钟发车时间到站时间类型暂无数据全程2294千米备注无表二站次车站日期到站时间开车时间里程1广州东当天始发站0千米2长沙第2天707千米3武昌第2天1069千米4郑州第2天1605千米5北京西第2天终点站2294千米(1)表一中哪项数据表示的是时间?(2)表二中数据显示,列车在中途停站的时间共有多少?(3)表二中的里程数据所表示的是位移还是路程?【答案】(1)运行时间21小时24分钟;(2)19分钟;(3)路程【解析】(1)发车时间与到站时间都是指时刻,只有运行时间表示的是时间即运行时间21小时24分钟(2)列车中途共停站三次,总时间为(3)里程数据所表示的是路程,即实际轨迹的长度。14.在公路旁,我们会发现,开着警报声的警车快速接近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比平常更刺耳(音调更高),经过我们身旁时听出声音在变化(音调由高变低的变化),这种现象属于物理学中的多普勒效应。如果把声源视为有规律间隔发射一个一个的声脉冲,可以想象若你在向声源靠近时,会发现你所接收到的每一个声脉冲都比你站立不动时更近了,时间间隔会变小,即接收到声脉冲频率比平常变高,反之远离时比平常变低了。现在为了解释此现象我们来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声源(如鸣笛的“警车”)沿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为,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静止的观察者(如你)的过程,求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假设观察者两次听到的声音都是从同一侧而来的)【答案】0.94s【解析】设声源S第一次发出声信号时与观察者A的距离为L,声源S第一次发出声信号P1 到观察A第一次收到声信号用时接着声源S第二次发出声信号P2到观察A第二次收到声信号用时观察者收到这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代入数据得。15.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1)一辆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36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摩托车驾驶员被以与碰撞前货车相同的速度撞飞,碰撞时间为2.5×10-3 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3s、2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答案】(1)有生命危险;(2)1∶1.【解析】(1)已知v1=36 km/h=10 m/s ,v2=-54 km/h=-15 m/s。两车碰撞过程中,取摩托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摩托车的速度变化量Δv=v2-v1=-15 m/s-10 m/s=-25 m/s两车相碰撞时摩托车驾驶员的加速度大小为 1000g>500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16.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30m,若该司机此时的反应时间为1.8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2)若人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答案】(1)27m;(2)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解析】(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8s,且这段时间内保持15m/s的原速前进所以(2)汽车从该点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车的远端距马路边缘的距离为车的近端距马路边缘的距离为由于:,故汽车有可能撞上行人。(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运动的描述B卷 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圆周运动A卷 Word版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双测——抛体运动A卷 Word版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