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
C.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错误;
B、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
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错误;
D、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正确。
故选D。
【点睛】
2. 下列实验及结果中,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A. 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
B. 病毒甲的RN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
C. 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
D.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2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不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RNA的全称是核糖核酸。
【详解】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属于性状分离现象,不能说明RNA是遗传物质,A错误;病毒甲的RN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说明病毒甲的RNA是遗传物质,B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只能说明加入杀死的S型菌存在转化因子,不能说明RNA是遗传物质,C错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说明蛋白质未进入大肠杆菌,不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
3. 在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下列科学家、实验方法及技术不相互匹配的是
A.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假说一演绎法
B. 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外注射
C. 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实验—同位素标记
D. 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结构—建构物理模型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A正确;
B、格里菲斯利用肺炎双球菌做了体内转化实验,需要将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小鼠体内,B错误;
C、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属于物理模型,D正确。
故选B。
【点睛】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正确;(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4.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B. 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 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 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4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分布情况。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N是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若用15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记,不能区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A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噬菌体的DNA做模板,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原料编码合成,B错误;子代噬菌体DNA合成的模板来自于亲代噬菌体自身的DNA,而合成的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5.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不能稳定遗传
B. 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荚膜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型菌
C. 离体转化实验中,蛋白质也能使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
D. 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5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活体转化实验是以R型和S型菌株作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实验,将活的、无毒的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型)肺炎双球菌或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内,结果小白鼠安然无恙;将活的、有毒的S型(有荚膜,菌落光滑型)肺炎双球菌或将大量经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少量无毒、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分别注射到小白鼠体内,结果小白鼠患病死亡,并从小白鼠体内分离出活的S型菌。格里菲斯称这一现象为转化作用,实验表明,S型死菌体内有一种物质能引起R型活菌转化产生S型菌。离体转化实验是艾弗里等人从S型活菌体内提取DNA、RNA、蛋白质和荚膜多糖,将它们分别和R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只有S型菌DNA和R型活菌的混合培养的培养基中既有R型菌,也有S型菌,这就是是一部分R型菌转化产生有毒的、有荚膜的S型菌所致,并且它们的后代都是有毒、有荚膜的。
【详解】A、 活体转化实验中,小鼠体内有大量 S型菌,说明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能稳定遗传,A错误;
B、活体转化实验中,无法说明是哪种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型菌,B错误;
C、离体转化实验中,只有S型菌的DNA才能使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且可实现稳定遗传,C错误;
D、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其DNA被水解,故不能使R型菌转化成 S型菌,D正确。
故选D。
6. 关于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双链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之比一定等于1
B. DNA复制时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且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C. 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D. 双链DNA分子中,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核苷酸的数量相同
【6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且配对碱基的数目彼此相等,因此嘌呤与嘧啶之比一定等于1,A正确;
B、DNA复制时需要需要解旋酶解旋,并且需要细胞提供ATP作为能源物质,B正确;
C、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C错误;
D、双链DNA分子中,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有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所以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核苷酸的数量相同,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 某DNA分子片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虚线框内代表的结构也存在于RNA中
B. DNA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决定了遗传信息
C. 该DNA片段进行三次复制共需要消耗12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 图中两条链中相邻碱基之间以氢键相连
【7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图示为DNA结构模式图,虚线框内结构为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RNA含有的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B、D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遗传信息,B错误;
C、该DNA片段中有两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而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进行三次复制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3-1)×2=14个,C错误;
D、图中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正确。
故选D。
8. 下列有关D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B. 大肠杆菌的DNA中每个脱氧核糖连接一个或两个磷酸基团
C. 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
D. DNA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有利于DNA的准确复制
【8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详解】A、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A错误;
B、大肠杆菌的DNA为环状,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接两个磷酸基团,B错误;
C、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并不是所有DNA片段都具有遗传效应,因此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C错误;
D、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D正确。
故选D。
9.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核酸部分结构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物质只含有C、H、O、N、PB. 图中的圆圈表示磷酸基团
C. 人体细胞内含有5种核苷酸D. 该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
【9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该图含有碱基T,且为双链结构,为DNA分子结构。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物质是DNA,只含有C、H、O、N、P,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图中所示为DNA,圆圈表示磷酸基团,B正确;
C、人体细胞内含有8种核苷酸,其中4种为核糖核苷酸,另4种为脱氧核苷酸,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图中所示为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D正确。
故选C。
10. 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基因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上
B. DNA聚合酶催化①和③处化学键的形成
C. 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D. 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10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碱基对,③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的作用部位。该基因中碱基A占2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T%=A%=20%,G%=G%=50%-20%=30%。
【详解】A、双链DNA中的碱基种类都是相同的,DNA的特异性与碱基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A错误;
B、DNA聚合酶是催化相邻核苷酸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即③处化学键的形成,不能催化①处氢键的形成,B错误;
C、由以上分子可知,该基因中T%=A%=20%,G%=G%=30%,则该基因中(C+G)/(A+T)为3: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C+G)/(A+T)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因此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也为3:2,C正确;
D、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共形成子代DNA数为23=8个,其中含15N的DNA分子是2个,即含15N的DNA分子占1/4,D错误。
故选C。
11. 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的DNA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其子代的DNA进行梯度离心,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
B. 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
C. 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D. 亲代的DNA应为⑤
【11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细菌的DNA被15N标记后,放在14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1次形成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一条含有14N,离心形成中带,即图中的②,A错误;复制两次后形成了4个DNA分子,2个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离心形成中带;另外两个DNA分子都只含有14N,离心形成轻带,即图中①,B正确;随着复制次数增加(三次及三次以上),离心后都含有中带和轻带两个条带,轻带相对含量增加,即图中③,C正确;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含有15N,离心形成重带,即图中的⑤,D正确。
12. 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复制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完成解旋和子链的合成
B. DNA分子复制时,以两条链作为模板,各自合成与母链相同的一段子链
C. 若某双链DNA含有碱基对500个,其中A的数目为180个,则复制三次共消耗G2240个
D. 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实验中运用了差速离心法
【1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分子复制的场所、过程和时间:
(1)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3)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详解】A、DNA分子复制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开双螺旋,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子链,A错误;
B、DNA在复制过程中,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B错误;
C、若某双链DNA中含有碱基对500个(即碱基数目为1000个),其中A的数目为18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含有G或C的数目为(1000-180×2)/2=320(个),则复制三次,共消耗G的数目为320×(23-1)=2240(个),C正确;
D、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实验中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不是差速离心法,D错误。
故选C。
13. 下图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酶①和酶②均作用于氢键B. 与b链结合的酶②沿着b链往左移动
C. c、d的合成方向都是5′ →3′D. 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
【13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模式图,其中酶①能使双链打开,为解旋酶;酶②能催化子链合成,为DNA聚合酶;a链和b链为模板链,c链和d链为子链。
【详解】A、酶①是解旋酶,酶②是DNA聚合酶,前者作用于氢键,后者作用于磷酸二酯键,A错误;
B、图示为DNA分子复制过程,据图可知,与b链结合的酶②沿着b链往左移动,B正确;
C、DNA子链的合成方向都是由5′→3′,所以c、d的合成方向都是5′ →3′,C正确;
D、由图可知,DNA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
故选A。
14. 大肠杆菌的拟核DNA分子中含有n个核苷酸,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不含32P的大肠杆菌得到如图所示的Ⅱ、Ⅲ两种类型的DNA。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A. DNA第2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类型Ⅱ与Ⅲ的数量比为1:3
B. DNA分子复制完成后,母链和子链中碱基(A+G)/(T+C)的值一定相等
C. 第2次复制需要消耗嘧啶碱基的数目是3n/2个
D. 一个拟核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含32P的脱氧核苷酸单链的数量为2n+1-2条
【14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1、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复制的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Ⅱ类型的DNA表明一条链含32P标记,一条链不含;而Ⅲ类型的DNA表明两条链都含32P标记。
3、一个亲代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经过n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2n-1)m个。在第n次复制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2n-1)m 个。
【详解】A、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则该DNA第2次复制产生的DNA有22=4个,包括Ⅱ、Ⅲ两种类型,比例为1:1,A错误;
B、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子链有的和母链相同,有的和母链互补,与母链配对的子链中(A+G)/(T+C)的值与母链互为倒数,与母链相同的子链中(A+G)/(T+C)的值与母链相同,B错误;
C、拟核DNA分子中含有n个核苷酸,其中嘌呤碱=嘧啶碱=n/2个,第2次复制需要消耗嘧啶碱基的数目是(22-1)×(n/2)=n个,C错误;
D、DNA复制n次,形成脱氧核苷酸的单链有2n+1 条,不含32P的单链有2条,故含32P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有2n+1-2条,D正确。
故选D。
15. 下图是与遗传物质有关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f有4种类型B. e不包含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C. d都位于a上D. b是由d控制合成的
【15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形:b为蛋白质,f是DNA的4种碱基,所以4种含氮碱基是A、G、C、T。
【详解】A、据图分析,f是DNA的碱基,其中含氮碱基有A、G、C、T4种,所以f有4种类型,A正确;
B、e是DNA的基本单位,不包含尿嘧啶核糖核苷酸,B正确;
C、d是基因,有的基因位于a染色体上,有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C错误;
D、细胞中的b蛋白质是d基因控制合成的,D正确。
故选C。
16. 基因Ⅰ和基因Ⅱ在某动物染色体DNA上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基因Ⅰ和基因Ⅱ可以是一对等位基因
B. 基因Ⅰ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Ⅱ的表达
C. 基因Ⅰ和基因Ⅱ转录的模板链可能不在同一条DNA链上
D. 基因Ⅰ和基因Ⅱ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16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1、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也可能与多对相对性状有关;
2、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着生物的性状。
【详解】A、基因Ⅰ和基因Ⅱ属于非等位基因,A错误;
B、基因I的表达产物可能影响基因Ⅱ的表达,B正确;
C、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基因Ⅰ和基因Ⅱ转录的模板链可能不在同一条DNA链上,C正确;
D、基因Ⅰ和基因Ⅱ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
故选A。
17. “DNA指纹法”在案件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从案发现场取祥出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6种B. “DNA指纹法”可以用于亲子鉴定
C. 人体细胞中的DNA全部分布于细胞核中D. 不同的DNA所含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17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详解】A、DNA彻底水解后所得的化合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A、T、G、C),其化合物的种类共1+1+4=6种,A正确;
B、DNA指纹根据人与人之间的遗传信息不同,也就是所含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可用于亲子鉴定,B正确;
C、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除此之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C错误;
D、遗传信息储藏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不同的DNA所含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
故选C。
18. 某DNA分子片段中碱基为2400对,则由此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氨基酸多少种()
A. 800B. 400C. 200D. 21
【18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
【详解】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某DNA分子片段中碱基为2400对,则由此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氨基酸2400×2÷6=800个,而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只有21种,因此,由此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21种氨基酸,D正确。
故选D。
19. 如图中的a、b、c、d分别代表人体内的四种大分子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c的种类61种,只含三个碱基,分子量比b小得多
B. b、c、d的合成离不开化合物a,这四种大分子化合物的主要合成场所相同
C. b、c、d三种化合物能同时存于同一个细胞器中
D. a、b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四种不同的化合物,四种相同的化合物
【19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中的a、b、c分别代表人体内的三种大分子化合物,其中a具有双螺旋结构,应为DNA分子;b为单链结构,应为mRNA分子;c具有三叶草结构,为tRNA分子,d为rRNA。
【详解】c为tRNA,有61种;tRNA含有多个碱基,A错误;a、b、c、d分别代表DNA、mRNA、tRNA、rRNA。c为tRNA,有3个与密码子结合的游离碱基,并不是只含3个碱基;密码子有64种,其中3个终止密码子不对应tRNA,故分子c的种类约61种。b、c、d的合成叫转录,a的合成是DNA的复制,它们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B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能翻译形成部分蛋白质,故其内含有这三种RNA,C正确;a、b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四种不同的化合物——核糖、脱氧核糖、T、U,四种相同的化合物是A、C、G、磷酸;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RNA分子的种类和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化合物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转录过程中不遵循T-A配对
B. 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可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
C. tRNA上存在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子
D. 在一个核糖体上有若干个mRNA同时进行工作
【20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
【详解】A、转录过程中,DNA中的碱基T与RNA中的A互补配对,A错误;
B、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属于大分子,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B正确;
C、mRNA上存在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子,C错误;
D、一个核糖体结合一个mRNA,而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合成多条肽链,提高蛋白质合成效率,D错误。
故选B。
21. 在翻译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哪两者之间
A. 氨基酸与转运RNAB. 信使RNA与转运RNA
CDNA与信使RNAD. 核糖体与信使RNA
【21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氨基酸上没有碱基,不会与t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A错误;
B、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mRNA和tRNA之间,B正确;
C、DNA和mRNA之间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转录过程中,而不是翻译过程中,C错误;
D、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过程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错误。
故选B。
22. 下图中①和②表示蓝藻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过程的模板是b链,场所是细胞核
B. ②过程的直接模板是c链,场所是核糖体
C. ①②过程可以同时进行,所需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D.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4个,酪氨酸的密码子是AUG
【22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①过程的模板是b链,由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所以该过程发生在拟核中,A错误;②过程是翻译,发生在核糖体,模板是mRNA,即图中的c链,B正确;蓝藻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C错误;由于3个终止密码不能决定氨基酸,所以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个,图中络氨酸的密码子是UAC,D错误。
【考点定位】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转录的区别:
23. 下图表示翻译过程,据图回答①上携带的氨基酸是()
A. 丙氨酸B. 苏氨酸C. 精氨酸D. 色氨酸
【23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该过程表示翻译,即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反密码子是从tRNA结合氨基酸的一侧读取,故该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CGA,对应的密码子为GCU,根据表格可知决定的氨基酸为丙氨酸,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4. 更生霉素(一种抗癌药物)可嵌人DNA双螺旋的小沟中,与DNA形成复合体,阻碍RNA聚合酶的功能,该药物直接影响的过程是( )
A. DNA复制B. DNA转录C. 翻译D. RNA复制
【2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此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与DNA的启动部位结合。
【详解】更生霉素可嵌入DNA双螺旋的小沟中,与DNA形成复合体,阻碍RNA聚合酶的功能,抑制RNA的合成,该药物直接影响DNA转录过程。
故选B。
25. 下图为某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X在MN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B. MN上结合的核糖体越多,合成一条肽链所需要的时间越短
C. 合成完成后的三条多肽链T1、T2、T3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
D. 合成多肽链过程中所需的tRNA的种类数与肽链中的氨基酸种类数相等
【25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MN表示信使RNA,T1、T2、T3表示多肽链,X表示核糖体。数量关系:一个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为: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翻译方向:图中从左向右,判断依据是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结果:合成的仅是多肽链,要形成蛋白质还需要运送至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中进一步加工。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X在MN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所用原料是氨基酸,A错误;
B、MN上结合的核糖体越多,短时间内合成相同的肽链越多,但不影响一条肽链合成所需要的时间,B错误;
C、由于图示是以相同的mRNA为模板,因此合成完成后的三条多肽链T1、T2、T3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C正确;
D、由于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个密码子决定,不同的密码子可与不同的tRNA配对,因此合成多肽链过程中所需的tRNA的种类数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C。
26. 如图表示遗传信息流的中心法则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在宿主细胞内会发生e、c过程
B. 艾滋病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能够进行的过程有a、b、c、d、e
C. 原核细胞RNA的合成只以b过程方式进行
D. 人体中的干细胞能进行a、b、c过程
【26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详解】A、新冠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RNA可以发生自我复制(e)及翻译(c),因此在宿主细胞内会发生e、c过程,A正确;
B、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病毒侵入细胞后,RNA逆转录(d)变成DNA,DNA可以进行a(DNA复制)、b(转录)、c(翻译),但不会进行e(RNA复制),B错误;
C、原核细胞RNA的合成都是转录而来,只以b过程方式进行,C正确;
D、人体中的干细胞可以分裂,能进行DNA的复制及基因表达,因此能进行a、b、c过程,D正确。
故选B。
27.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B. 细菌的某一个基因转录时,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可同时作为模板
C. 所有的密码子都对应一种氨基酸
D. 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7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转录过程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转录中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DNA上,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每个氨基酸对应着一个或多个密码子,而且密码子在生物界具有通用性。
【详解】A、DNA聚合酶参与DNA复制,RNA聚合酶参与DNA转录,故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A错误;
B、细菌的某一个基因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错误;
C、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C错误;
D、遗传密码具有通用性,即几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D正确。
故选D。
28. 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进行①、②过程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
B.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致病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
C. 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酪氨酸酶活性下降
D. 该图反映了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8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左边表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右边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①表示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②表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A正确;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B正确;
C、黑色素是由酪氨酸酶控制合成的,所以人体衰老引起白发是由于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合成的黑色素含量减少所致,C正确;
D、该图反映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左边表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右边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
故选D。
29. 下列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
B. 血红蛋白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血红蛋白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C.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受环境影响,二者共同对生物的性状起作用
D. 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9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1、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
【详解】A、生物体中的一个基因可能与多个性状有关,一个性状也可能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A错误;
B、由于多个密码子可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所以血红蛋白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血红蛋白结构不一定发生改变,B错误;
C、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受环境影响,二者共同对生物的性状起作用,C正确;
D、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因此,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D错误。
故选C。
30. 真核生物中DNA的甲基化修饰普遍存在。以下关于DNA甲基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DNA的甲基化修饰不能遗传给后代,后代不会出现同样的表型
B. DNA的甲基化可在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的前提下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C. 除了 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D. 外界因素会影响DNA的甲基化水平,如吸烟会使人体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
【30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改变,而基因的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详解】A、DNA的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A错误;
B、DNA的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B正确;
C、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C正确;
D、外界因素会影响DNA的甲基化水平, 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31. 某DNA分子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且两条链均被l5N标记,其中一条链上的A+T所占的比例为40%。如图表示该DNA分子的部分片段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示可知,1的名称是_____,7的名称是_____,10的名称是_____。
(2)洋葱根尖细胞能发生DNA复制的场所有_____。DNA复制过程中,_____酶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通过_____键连接到正在合成的DNA子链上。
(3)将该DNA分子置于不含l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第三代中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复制过程共需要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_____个。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胞嘧啶 ②.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③.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2) ①. 细胞核、线粒体 ②. DNA聚合 ③. 磷酸二酯
(3) ①. 1/4 ②. 4200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该图是DNA分子的部分片段示意图,1是碱基C,2是碱基A,3是碱基G,4是碱基T,5是脱氧核糖,6是磷酸,7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8是碱基对,9是氢键,10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1能和G配对,则1表示胞嘧啶。因为4表示胸腺嘧啶,因此,7的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根据图示可知,10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由多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小问2详解】
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其细胞内能进行DNA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到正在合成的DNA子链上,即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键为磷酸二酯键。
【小问3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该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复制三代后,一共有23=8个DNA分子,其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不含15N的DNA分子有6个,因此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2/23=1/4。该DNA分子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一条链上的A+T所占的比例为40%,则整个DNA分子中A+T所占的比例也为40%,又A=T, 所以A、T的含量都是1000×2×40%÷2=400个,G、C的含量都是(1000×2-400×2)÷2=600个,因此复制三代,需要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23-1) ×600=4200个。
【点睛】本题结合某DNA分子的部分片段示意图,考查DNA分子的结构与DNA复制及相关的计算,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计算的能力,难度一般。
33. 如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可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有_____(填序号)。
(2)②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_____。
(3)③过程中Y是某种tRNA,它是由_____(填“三个”或“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上的CAA称为_____。
(4)③过程需要的RNA是_____。若③中多肽链由6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则②中的DNA至少含有_____个碱基对(不考虑终止密码)。
【33题答案】
【答案】(1)①② (2)A-U、 T-A、 C-G、 G-C
(3) ①. 多个 ②. 反密码子
(4) ①. mRNA、tRNA、rRNA ②. 18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DNA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是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③是以mRNA为模板,进行的是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小问1详解】
据分析可知,图①②③表示的过程依次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在人体细胞中,过程①②一般发生在细胞核中,过程③发生在核糖体中,所以可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有①②。
【小问2详解】
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进行的是转录过程,RNA含有的碱基是A、C、G、U,DNA含有的碱基有A、C、G、T,所以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 T-A、 C-G、 G-C。
【小问3详解】
t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其上的三个碱基称为一个反密码子,所以Y即tRNA上的CAA称为反密码子。
【小问4详解】
③是以mRNA为模板,进行的是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所以该过程需要的RNA是模板mRNA、转运工具tRNA、核糖体的成分rRNA;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信使RNA碱基数目的1/3,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所以③中多肽链由6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则②中的DNA至少含有60×6=360个碱基,即180个碱基对。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内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的复制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复制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
35. 回答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过程中的问题:
(1)翻译过程中,一条mRNA上可连接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_____。
(2)白化病是由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导致酪氨酸不能转变成黑色素引起的,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
(3)画出小麦成熟的叶肉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_____。
(4)细胞分化的本质是_____,表观遗传能够使生物体基因的_____保持不变,而_____发生可遗传的变化。
【35题答案】
【答案】(1)少量的mRNA分子可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写成mRNA不得分)
(4) ①. 基因选择性表达 ②. 碱基序列 ③. 基因表达和表型##基因表达和表现型
【解析】
【分析】1、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RNA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场所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
3、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细胞进行某项生命活动的效率。
【小问1详解】
翻译过程中,一条mRNA上可连接多个核糖体,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意义是少量的mRNA分子可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提高翻译的效率。
【小问2详解】
白化病是由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导致酪氨酸不能转变成黑色素引起的,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这是基因间接控制性状;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这是直接控制。
【小问3详解】
小麦是高等植物,是真核细胞,成熟的叶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没有DNA的复制,只能进行转录和翻译,所以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为。
【小问4详解】
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细胞进行某项生命活动的效率,其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表观遗传主要是由于基因甲基化,抑制基因的表达引起,遗传信息不变,所以表观遗传能够使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而基因表达和表型(表现型)发生可遗传的变化。
【点睛】此题考查基因表达,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中心法则,细胞分化和表观遗传,是一题综合性很强的题,难度较易,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就能顺利解决,需要重点注意的小麦成熟的叶肉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没有DNA的复制。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CCC
ACA
CGA
GCU
ACG
CCG
2024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答案pdf、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