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静海一中高考生物调研试卷(5月份)(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2年天津市静海一中高考生物调研试卷(5月份)
1. 下列不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是( )
A. 通过分析容器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推测二者关系
B. 通过样方法调查城市公园的某片草地上二月兰的数量
C. 研究释放不育雄蚊对广州地区白纹伊蚊出生率的影响
D. 调查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深色基因的基因频率
2. 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够保持协调与稳定。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不包括下丘脑和脑干
B. 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C.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其作用通常相反
D.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两大类
3. 如图为人体内相关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TRH可作用于各种组织细胞并改变其生理活动
B. 图中靶细胞接受TRH信号后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
C.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有利于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D. 甲亢患者均伴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4. 根系对低养分或局部养分供应的生长响应称为“觅食反应”,主要表现为当氮磷轻度缺乏时,根系增殖能力增强。生长素在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根系吸收的氮磷可用于细胞合成ATP、核酸等物质
B. 持续施加高浓度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觅食反应”
C. “觅食反应”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的
D. “觅食反应”是植物为了适应环境长期进化的结果
5. 小鼠常染色体上的Igf2基因存在促生长的A和无此功能的a两种类型。DNA甲基化修饰通常会抑制基因的表达。甲基化修饰对Igf2基因传递的影响如图。对该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的父本
B. 雌雄鼠基因型相同表型不同
C. 雌雄鼠杂交子代的表型比例为3:1
D. 甲基化不改变Igf2基因碱基序列
6.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其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出现,在全球引发肺炎疫情。我国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疫情得以控制,病人得到救治。下列有关“冠状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OVID-19的遗传物质RNA位于蛋白质壳外面的囊膜上
B. COVID-19蛋白质的合成需要人体细胞的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 病毒大量繁殖导致宿主细胞膜破裂而发生细胞凋亡
D. 人体对COVID-19的免疫机理与体液中杀菌物质灭菌的机理相同
7. 人类脱发中占比最高的雄激素性脱发,也被称为遗传性脱发。目前的研究表明,雄源遗传性脱发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主要原理是睾酮(雄激素)遇上5α还原酶后催生出二氢睾酮(DHT),作用于毛囊,导致脱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雄源遗传性脱发在人群中发病率高,但无家族聚集现象
B.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雄源性脱发性状
C. DHT在靶细胞内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并影响基因表达
D. DHT在靶细胞内与受体结合后可持续发挥作用导致脱发
8. 研究表明,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过度表达可导致细胞骨架被破坏,严重时诱发细胞凋亡。肾足细胞数目减少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为了探究Cdk5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肾足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相关处理及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条
细胞凋亡率/%
Cdk5表达水平
1
正常糖
3.69
+
2
高糖
17.15
+++++
3
高糖+空白对照质粒
16.95
+++++
4
高糖+Cdk5miRNA质粒
10.34
+++
注:miRNA是一类微小RNA,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Cdk5miRNA质粒能减少细胞中Cdk5的表达量。
A. Cdk5过度表达会影响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
B. 第3组的作用是为了排除质粒本身对肾足细胞Cdk5表达的影响
C. 第1、4组数据表明高糖刺激引起肾足细胞凋亡也与Cdk5表达增高有关
D. 根据实验推测,Cdk5抑制剂可降低糖尿病引起的肾足细胞的损伤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9、10小题。
材料:痛风是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内,引发关节内和关节周围出现疼痛性炎症。嘌呤可在机体中分解为尿酸,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URAT1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过程如图)。
9. 下列关于材料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图中URAT1蛋白和GLUT9蛋白在形成过程中脱水缩合的方式不同
B. 肾小管刷状缘细胞重吸收尿酸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 尿酸排泄障碍如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出现高尿酸血,可能导致痛风
D. 减少啤酒、海鲜等嘌呤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可降低诱发痛风的风险
10. 下列关于水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离子通道蛋白与神经信息的传递、神经系统和肌肉方面的疾病密切相关.
B. 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都是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
C. 通道蛋白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通道蛋白越多,跨膜转运速度越快
D. 细胞质基质和具膜细胞器之间的水分和离子交换也可以通过通道蛋白完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1、12小题。
在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材料Ⅱ: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有着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开展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相关研究,过程如图:
材料Ⅲ:燃料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我国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是陈化粮和木薯、甜高粱,地瓜等淀粉质或糖质非粮作物,今后研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发酵法制酒精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废醪处理等。
资料Ⅳ:已知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葡萄糖等发生这种反应。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这些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11. 关于乙醇燃料生产和利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燃料时,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在糖化阶段起重要作用
B. 在发酵产酒精阶段,酵母菌细胞内的[H]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C. 乙醇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可达到碳排放的平衡,有效的实现了碳中和
D. 产纤维素酶细菌中纤维素酶的合成需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
12. 下列关于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集到的黑土壤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才能进行富集培养
B. 紫外诱变和 60Co-γ 射线诱变处理可以使每个细菌的产纤维素酶能力逐渐提高
C. 人工筛选可以使产纤维素菌株发生定向进化
D. 可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是因为其能分解刚果红产生透明圈
13. “旱收蚂蚱、涝收鱼,大旱起蝗灾”,干旱年份,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利于蝗虫卵的孵化,极易发生蝗灾。蝗虫成灾不仅与蝗虫自身因素有关,还与蝗虫可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居型密切相关。请回答问题。
(1)“大旱起蝗灾”是因为环境中水分可以直接影响蝗虫种群的 ______。某地区发生蝗灾过程中蝗虫种群数量一般呈 ______形增长。
(2)研究发现群聚激素使蝗虫由散居型转变成群居型,群聚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 ______信号。某些蝗虫分泌群聚激素不仅增加了该地区蝗虫种群的迁入率,也改变了生物群落的 ______结构。
(3)食草动物的放牧会影响草地蝗虫的物种数。研究人员开展不同放牧模式对某高山草地蝗虫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部分结果如下(放牧区域牛羊数量达到中等放牧强度)。
表:不同模式下蝗虫种类和密度
放牧模式
蝗虫物种数
蝗虫总密度/头•m2
牛放牧
2.92
3.50
羊放牧
3.67
5.22
牛羊混牧
3.36
3.86
休牧
2.58
3.22
①在对蝗虫种类和密度调查时,研究人员用取样器在每个样地内随机取样3次,收集蝗虫装入毒瓶,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______法。在放牧区域投放牛羊的数量是依据 ______估算的。
②不同放牧模式下,______(植物群落覆盖度/生物多样性)与草地蝗虫的物种数和总密度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密切。休牧草地上植物盖度明显较高而生物多样性低,试解释这一现象:______。
(4)蝗虫微孢子虫是蝗虫等直翅目昆虫的专性寄生生物。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的优点是:______。
14. 番茄光系统是由光合色素、脂类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物,高强度光照射后会受到破坏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研究人员对番茄抗高光胁迫的系统调控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
(1)高光胁迫时,位于 ______膜(结构)上的光系统,可以 ______过量光能,将其转化为大量热能,破坏光系统。而番茄会通过NPQ(一种光保护机制)散失过多热能,避免高光胁迫造成的损伤。
(2)为研究V基因在高光条件下对NPQ机制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VIGS技术)特异性地使V基因沉默。该技术的原理如图1所示。
①结合信息,本实验中目的基因应选用 ______的反义基因。该目的基因可通过 ______技术大量扩增,利用 ______酶可将其与病毒载体连接,构建重组病毒载体,转入特殊农杆菌中。
②应用该技术最终获得V基因沉默番茄,与野生型番茄经过相同高光处理,实验结果如图2,说明 ______。
(3)番茄上部叶片经高光处理后,未受光照的下部叶片中V基因表达量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整株植物均可抵抗高光。推测上部叶片产生的HY5(一种转录因子)传递到下部叶片,导致V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科研人员利用不同的番茄植株进行嫁接实验(如下图)以验证上述猜测。
1组
2组
3组
上部叶片
HY5沉默植株
野生型
Ⅰ_____
下部叶片
野生型
野生型
Ⅱ____
检测下部叶片V基因表达量
①在上表Ⅰ、Ⅱ横线处处完善实验设计,Ⅰ、Ⅱ的番茄植株应分别选用 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HY5过表达植株
B.HY5沉默植株
C.野生型植株
②若出现 ______的结果,则证明上述推测成立。
(4)综上所述,高光照射后,番茄上部受光叶片产生的 ______会传递到下部未受光叶片,从而 ______V基因表达,激活NPQ机制,促进 ______,从而整株植物得以保护自身。
15. 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会损伤肺部细胞,从而导致呼吸器官衰竭而死亡。新冠肺炎患者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
(1)APC细胞包含多种类型,统称抗原呈递细胞,包括的细胞类型有 ______,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可促进 ______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2)新冠病毒侵染人体肺部血管壁内皮细胞,而不侵染其他细胞,原因是 ______。发热是机体被感染的重要表现,当人体被新冠病毒侵染后,一是由免疫系统通过 ______过程清除病毒,二是由体温调节中枢 ______进行调节,从而恢复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和调节物质,其表面抗原不明显,不会引起患者免疫排斥。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体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结合题意分析,在治疗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发挥的作用可能是 ______(多选)。
A.间充质干细胞分裂、分化,补充受损细胞
B.分泌营养因子,改善肺部细胞微环境
C.分泌调节物质,抑制细胞因子风暴
D.表面抗原明显,不会引起患者免疫排斥
(4)机体内的“脑—脾神经轴”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该免疫应答所属免疫类型为 ______。研究发现,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接种新冠疫苗后,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5)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在遭受新冠病毒侵染后,体内的记忆细胞会 ______,从而保护人体。
16. 金小蜂(2n=10)的性别是由卵细胞的受精情况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在金小蜂种群中,受精卵发育成雌性,卵细胞直接发育为雄性。雌性个体数量远高于雄性。但由于部分雄性金小蜂的体细胞内有一条“自私”的非必需染色体——B染色体,使其子代雄性个体的比例远高于正常值。为研究B染色体“自私”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试验。
(1)通常情况下,金小蜂的雄性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 ______条,这种雄性个体被称为 ______。
(2)B染色体只存在于雄性细胞内,独立于必需的5条染色体之外,其上的P基因影响金小蜂子代雄性个体比例。含P基因的雄性经假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全部染色体进入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则是一次不对称的有丝分裂)后,形成的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受精卵。受精卵在有丝分裂分裂时,除B染色体外,来自精子的其他染色体凝集成团,而后降解,导致子代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______条,发育为雄性。
(3)研究人员将一种能特异性干扰P基因表达物质——RNAi(RNA干扰)显微注射进雄性蛹内,羽化为蜂后,与野生型雌蜂交配,杂交实验如图。
①RNAi为一种人工设计的RNA,能特异性地与细胞内同源地mRNA互补配对,在相关酶地作用下,使其降解,从而干扰了P基因的 ______过程。但在此过程中,会有少量的RNAi残留,导致干扰失败,是部分P基因仍能表达。
注:饼图阴影部分表示该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P+表示有P基因,P-无P基因
②请写出图中Ⅰ、Ⅱ、Ⅲ的基因型。Ⅰ______、Ⅱ______、Ⅲ______。
③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推测杂交实验二中F1代出现雌性金小蜂的原因 ______。Ⅱ与Ⅲ杂交产生的F2中雌性只有一种染色体组成,其原因时雌蜂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使含______的卵细胞致死,控制其数量,实现雌雄性别比例稳态。
17.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的粘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人员利用S蛋白尝试用多种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如图为其中一种制备方法。
(1)为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主要用于病原学检查,检测病毒的 ______;采集血液样本主要用于血清学检查,检测 ______。
(2)新冠病毒中含有RNA、蛋白质、脂质等多种物质,进行步骤①时,利用的是这些物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进行RNA的提取。检测④过程是否获得成功的方法是 ______。
(3)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以先向小鼠注射S蛋白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细胞,再提取激活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用 ______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再经 ______,筛选获得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科研人员也尝试利用图中⑤⑥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可以无限增殖的细胞,⑥常采用 ______法。细胞Y的特点是 ______。为确保细胞Y在无菌的环境中培养,除了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外,还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防止对细胞造成危害。在体外进行悬浮培养时需要用 ______法来收集Y细胞,再进行分瓶培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通过分析容器中两种草履虫数量变化推测二者关系,是种间关系问题,属于群落的研究内容,A正确;
B、通过样方法调查天坛公园某片草地上二月兰的数量,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B错误;
C、研究释放不育雄蚊对广州地区白纹伊蚊出生率的影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错误;
D、调查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镬深色基因的基因频率,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内容,D错误。
故选:A。
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其中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C
【解析】解:A、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
B、外周神经系统仅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二者又都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包括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支配神经(也就是自主神经),B错误;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传出神经,作用通常相反,C正确;
D、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C。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本题考查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
3.【答案】C
【解析】解:A、下丘脑分泌的TRH只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TSH,A错误;
B、图中靶细胞接受TRH信号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B错误;
C、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细胞,形成了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的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C正确;
D、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D错误。
故选:C。
1、下丘脑分泌TRH促进垂体分泌TSH,垂体分泌的TSH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属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水水平后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TRH、TSH。
2、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时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稳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过程及结果,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和观点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
4.【答案】B
【解析】解:A、N、P等元素是ATP、核酸等物质的组成元素,根系吸收的氮磷可用于细胞合成ATP、核酸等物质,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施加低浓度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觅食反应”,B错误;
C、“觅食反应”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活动,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的,C正确;
D、觅食反应”是植物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环境长期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其两重性与生长素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以及细胞年龄等因素有关。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以及其应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解、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点的能力,难度适中。
5.【答案】C
【解析】解:A、由于雌鼠产生的雌配子中A基因发生了甲基化,而雄鼠产生的雄配子中A基因没有甲基化,因此雌鼠中没有发生甲基化的A基因来自它的父本,A正确;
B、雄鼠中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不能表达,但a其因可以表达,雌鼠中a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不能表达,但A基因能表达,A基因具有促生长作用,a基因无此功能,因此雌雄鼠基因型相同表型不同,B正确;
C、设甲基化的基因用1标记,则A1a雄鼠产生的雄配子为A1:a=1:1,Aa1雌鼠产生的雌配子为A:a1=1:1,因此雌雄鼠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A1:A1a:Aa1:aa1=1:1:1:1,发生甲基化的A基因不能表达,因此子代表型比例为1:1,C错误;
D、DNA甲基化修饰通常会抑制基因的表达,但不改变lgf2基因碱基序列,D正确。
故选:C。
据图可知,雄鼠产生的雄配子中A基因去甲基化,a基因没有甲基化,雌鼠产生的雌配子中无论含有A还是a基因的都会发生甲基化。
本题主要考查表观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6.【答案】B
【解析】解:A、COVID-19的遗传物质RNA位于蛋白质壳内部,A错误;
B、COVID-19蛋白质的合成需要人体细胞的细胞呼吸提供能量,B正确;
C、病毒大量繁殖导致宿主细胞膜破裂而发生细胞坏死,C错误;
D、人体对COVID-19的免疫机理属于特异性免疫,而体液中杀菌物质灭菌的机理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选:B。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是一种病理性过程。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7.【答案】C
【解析】解:A、多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且有家族聚集现象,A错误;
B、由图可知,雄源性脱是睾酮(雄激素)遇上5α还原酶后催生出双氢睾酮(DHT),作用于毛囊,导致脱发,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影响代谢过程,间接控制性状的,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DHT在毛囊周围的上皮细胞内与雄激素受体结合,传递信息并影响核基因的表达,C正确;
D、DHT作为信号分子,一经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不可持续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C。
雄性激素主要是指由性腺(睾丸)合成的一类内分泌激素。睾丸合成雄性激素的细胞是间质细胞。此外,肾上腺皮质也能合成一定量的雄性激素,卵巢也能合成微量的雄性激素。
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生物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8.【答案】C
【解析】解:A、根据题干信息“Cdk5过度表达可导致细胞骨架被破坏”,而细胞骨架与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所以如果Cdk5过度表达,会影响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A正确;
B、第3组是用高糖+空白对照质粒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排除质粒本身对肾足细胞Cdk5表达的影响,B正确;
C、第1和第4组变量不单一,无法得出结论,C错误;
D、根据第4组实验数据可以说明,加入Cdk5miRNA质粒抑制了细胞凋亡,Cdk5miRNA质粒能减少细胞中Cdk5的表达量,且肾足细胞数目减少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综合以上信息,Cdk5抑制剂可降低糖尿病引起的肾足细胞的损伤,D正确。
故选:C。
根据表格数据,高糖和高糖+空白对照质粒条件下,细胞凋亡率和Cdk5表达水平升高,而高糖+Cdk5miRNA质粒处理下,细胞凋亡率和Cdk5表达水平降低,说明Cdk5miRNA质粒可以抑制高糖的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骨架、细胞的凋亡和遗传信息的翻译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9~10.【答案】A、C
【解析】
9. 【分析】
1 、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 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 NH 2 )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2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本题结合常见疾病——痛风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蛋白质的合成及细胞膜特性等内容,要求学生结合图解理解相关过程和机制,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
解: A 、 URAT1 蛋白和 GLUT9 蛋白都是蛋白质,在形成过程中脱水缩合的方式相同, A 错误;
B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肾小管刷状缘细胞重吸收尿酸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正确;
C 、由题意可知,痛风是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内,引发关节内和关节周围出现疼痛性炎症,尿酸排泄障碍如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出现高尿酸血,可能导致痛风, C 正确;
D 、嘌呤可在机体中分解为尿酸,减少啤酒、海鲜等嘌呤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可降低诱发痛风的风险, D 正确。
故选: A 。
10. 【分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物质出
入细胞
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本题主要考查通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需要考生识记和理解通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记住一些用通道蛋白运输的典型例子。
【解答】
解: A 、钾离子通道蛋白、钠离子通道蛋白分别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有关,与神经体节有关,因此可以说离子通道与神经信息的传递、神经和肌肉方面的疾病密切相关, A 正确;
B 、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都是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实现物质跨膜运输, B 正确;
C 、通道蛋白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不是通道蛋白越多,跨膜转运速度越快,还与物质的浓度差有关, C 错误;
D 、细胞质基质和具膜细胞器之间的水分交换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完成;离子交换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可以通过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完成, D 正确。
故选: C 。
11~12.【答案】D、C
【解析】
11.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有:原核细胞体积小,无核膜、核仁, DNA 上无蛋白质,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真核细胞体积较大,有核膜、核仁 DNA 与蛋白质形成染色质(染色体),细胞器的种类多,结构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糖的氧化分解以及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做出正确判断,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解答】
解: A 、纤维素分解菌可将纤维素降解为小分子糖类,后经酵母菌发酵即可生产乙醇,该过程中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在糖化阶段起重要作用, A 正确;
B 、酵母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 [H] 和丙酮酸,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 [H] 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B 正确;
C 、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为降低化石能源在消费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可再生、非化石能源比例,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乙醇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可达到碳排放的平衡,有效的实现了碳中和, C 正确;
D 、产纤维素酶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 错误。
故选: D 。
12. 【分析】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 C1 酶、 Cx 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做出正确判断,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解答】
解: A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筛选出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 → 富集培养 → 纯种分离 → 性能测定,为了避免杀死菌种,进行富集培养前一般不对黑土壤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A 错误;
B 、紫外线诱变和 60 Co-γ 射线诱变处理属于物理因子诱变处理,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不能使每个细菌的产纤维素酶能力逐渐提高, B 错误;
C 、人工筛选是定向的,在该定向选择的作用下,可以使产纤维素菌株向着高产的方向发生定向进化, C 正确;
D 、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 - 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D 错误。
故选: C 。
13.【答案】出生率 S 化学 水平结构和垂直 样方 环境容纳量 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 休牧区一些植物优势种对光、水等资源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抑制了其他物种生长,导致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下降 既能有效控制蝗虫虫灾,又能减轻因过多使用化学农药引发的环境污染,以及害虫耐药性产生等问题
【解析】解:(1)根据题意“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利于蝗虫卵孵化”可知,环境中的水份可以直接影响蝗虫种群的出生率。由于环境中蝗虫生活所需的食物、空间等资源有限,导致当蝗灾发生后,蝗虫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2)由题意“群聚激素使蝗虫由散居型转变成群居型”可知,群聚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号,其作用是影响蝗虫的聚集行为。蝗灾爆发,会因植物大量被蝗虫捕食而导致破坏整个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3)①依据描述,蝗虫种类和密度调查使用取样器在样地中进行捕获、统计,属于样方法。放牧强度,即放牧的牛羊数量,应该依据环境容纳量而定。
②表中信息显示,蝗虫的物种数和总密度由大到小的放牧模式为:羊放牧>牛羊混牧>牛放牧;图1显示的3种放牧模式的植物群落覆盖度没有明显差异;图2显示,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由大到小的放牧模式为:羊放牧>牛羊混牧>牛放牧。综上分析,3种放牧模式中,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变化与蝗虫种类和总密度呈正相关性,而不同放牧模式下植物群落覆盖度相差不明显。休牧草地上植物盖度明显较高而生物多样性低,究其原因是:休牧区一些植物优势种对光、水等资源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抑制了其他物种生长,导致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下降。
(4)利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蝗虫属于生物防治。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的优点是:既能有效控制虫灾,又能减轻因过多使用化学农药而引发的环境污染,以及害虫耐药性产生等问题。
故答案为:
(1)出生率 S
(2)化学 水平结构和垂直
(3)样方 环境容纳量 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 休牧区一些植物优势种对光、水等资源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抑制了其他物种生长,导致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下降
(4)既能有效控制蝗虫虫灾,又能减轻因过多使用化学农药引发的环境污染,以及害虫耐药性产生等问题
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在自然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最终呈现S形增长。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值。
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个方面。
3、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号。
4、控制动物危害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优点是对人类生存坏境无污染等。
本题考查学生对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14.【答案】类囊体(类囊体薄膜) 吸收(吸收传递) 基因V PCR DNA连接 V基因的表达能够促进NPQ机制的激活 A C 下部叶片V基因的表达量1组<2组<3组 HY5 促进 叶片散热
【解析】解:(1)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因此光系统位于类囊体膜上;类囊体膜上有色素,可以吸收并传递光能。
(2)①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V基因在高光条件下对NPQ机制的作用,且需要令V基因沉默,故本实验中目的基因应选用基因V的反义基因;该基因序列已知,可以用PCR技术进行扩增;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用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病毒载体)。
②结合图2可知,与野生型相比,V基因沉默后,高光处理组,NPQ的激活程度较低,说明V基因的表达能够促进NPQ机制的激活。
(3)①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验证“HY5能传递到下部叶片,导致V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从而使整株植物均可抵抗高光”,则实验的自变量是HY5表达情况,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Ⅰ、Ⅱ的番茄植株应分别选用HY5过表达植株和野生型植株。
故选AC。
②若HY5能传递到下部叶片,导致V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则HY5过表达的3组中V基因表达最高,沉默组1组最少,故下部叶片V基因的表达量1组<2组<3组。
(4)综上所述,高光胁迫时番茄整株植物抵抗高光的分子机制为:高光照射后,番茄上部受光叶片产生HY5,产生的HY5传递到下部未受光叶片,整体促进V基因表达,激活NPQ机制,促进叶片散热,从而整株植物得以保护自身。
故答案为:
(1)类囊体(类囊体薄膜) 吸收(吸收传递)
(2)基因V PCR DNA连接 V基因的表达能够促进NPQ机制的激活
(3)A C 下部叶片V基因的表达量1组<2组<3组
(4)HY5 促进 叶片散热
1、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因此光系统位于类囊体膜上;类囊体膜上有色素,可以吸收并传递光能。
2、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原理是DNA复制。
本题结合题图,综合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及实验设计的相关原则和思路,要求考生能准确把握题干信息,并结合实验设计的原则作答。
15.【答案】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人体肺部血管壁内皮细胞有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下丘脑 ABC 体液免疫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使T细胞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减弱了对B细胞的刺激 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大量抗体
【解析】解:(1)APC细胞为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可促进B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2)动物病毒需要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入侵到细胞内,而不同的细胞膜表面上的受体种类不同,由于人体肺部血管壁内皮细胞有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其它细胞没有,所以新冠病毒侵染人体肺部血管壁内皮细胞,而不侵染其他细胞;新冠病毒侵染人体会引发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同时体温的调节中枢为下丘脑,因此人体被新冠病毒侵染后,一是由免疫系统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清除病毒,二是由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进行调节,从而恢复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点,能分裂、分化,此外还可以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和调节物质。故可推测治疗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分裂、分化修复受损肺细胞(受损组织),它还可以分泌多种营养因子,改善肺部细胞微环境;还可以分泌调节物质,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因此ABC正确,D错误。
(4)由图可知,该免疫应答有抗体的参与,属于体液免疫;由图可知,脾神经能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该激素作用于T细胞上的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从而促进T细胞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作用于B细胞上的受体,从而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因此若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使T细胞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减弱了对B细胞的刺激,导致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
(5)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在遭受新冠病毒侵染后,会引发体内的二次免疫,体内的记忆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大量抗体。
故答案为:
(1)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2)人体肺部血管壁内皮细胞有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下丘脑
(3)ABC
(4)体液免疫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使T细胞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减弱了对B细胞的刺激
(5)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大量抗体
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发生的特异性免疫是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病毒侵入细胞后会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本题结合新冠这一社会热点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免疫调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分析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将所学免疫系统、特异性免疫过程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6.【答案】5 单倍体 6(或5+B) 翻译 P- P+P- P- 由于RNAi对P基因的干扰,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染色体(不凝集成团)能够正常进行有丝分裂,表现为雌性 P+基因(或 B染色体)
【解析】解:(1)金小蜂的雄性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所以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雌性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5条;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2)含P基因的雄性经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5条)与卵细胞(5条)融合为受精卵(10条),受精卵经过分裂(有丝分裂)、分化形成个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除B染色体外,来自精子的其他染色体(4条)凝集成团,而后降解,导致子代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 或(5+B)条,发育为雄性。
(3)①mRNA为翻译的模板,现RNAi与mRNA结合,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使其降解,从而干扰了P基因的翻译过程。
②分析杂交实验一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P-P-和P+,F1中的Ⅰ(n)为雄性,由卵细胞发育而来,所以Ⅰ的基因型为P-,杂交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P-P-和P+,Ⅱ为雌性(2n+B),所以基因型为P+P-,Ⅲ为雄性(n),基因型为P-。
③由于RNAi对P基因的干扰,使雄性金小峰产生的部分精细胞中的除B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也能进行正常分裂,而产生正常的精细胞(5+B)条染色体,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染色体(不凝集成团)能够正常进行有丝分裂,表现为雌性。Ⅱ与Ⅲ正常情况下产生2种基因型的后代,即P+P-和P-P-,若杂交产生的F2中雌性只有一种染色体组成(P-P-),则可能雌蜂通过调节,使含P+基因(或B染色体)的卵细胞失活(致死)。
故答案为:
(1)5 单倍体
(2)6(或5+B)
(3)翻译 P- P+P- P- 由于RNAi对P基因的干扰,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染色体(不凝集成团)能够正常进行有丝分裂,表现为雌性 P+基因(或 B染色体)
1、受精卵是由蜂王产生的卵细胞和雄峰产生的精子结合形成的,但是雄峰是单倍体,产生的精子跟体细胞的基因是一样的,因此不能决定后代的性别,唯一不同的就是蜂王产生的卵细胞可能不同。蜂王产生的卵细胞如果未受精就发育成雄峰。受精后就发育成工蜂或者是蜂王。换句话说,蜜蜂的性别跟是否受精有关系。受精后成雌性,未受精成雄性。工蜂和蜂王由环境决定,也就是吃蜂王浆的发育成蜂王。
2、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本题结合金小峰的性别决定方式,考查染色体变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难度中等。
17.【答案】核酸 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特定的选择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显微注射 既能快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所需的抗体 离心
【解析】解:(1)采集鼻咽拭子检测病毒核酸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另外也可以采集血液样本主要用于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确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2)步骤①为从新冠病毒中利用物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进行RNA的提取。检测④过程利用了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以先向小鼠注射S蛋白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细胞,再提取激活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再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获得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⑥为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受体细胞X。细胞Y是通过检测筛选X细胞得到的既能快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所需的抗体的细胞。在体外进行悬浮培养时需要用离心法来收集Y细胞,再进行分瓶培养。
故答案为:
(1)核酸 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
(2)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特定的选择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显微注射 既能快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所需的抗体 离心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时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之一,此过程中需要先注射抗原,使生物体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再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并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大量增殖的杂交瘤细胞,最后经过体内和体外培养获取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优点。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等级班)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等级班)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