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高一生物 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答题总分 100分 时间 90分钟。
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出正确答案后,填在答题纸上方的第I卷答题栏内,不要答在第I卷上。 第II卷试题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B.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C. 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属于相对性状
D.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为几组分离定律的比例,其中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的基因型比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 高秆抗锈病小麦(DDTT)与矮秆不抗锈病(ddtt)杂交,F2中最符合生产要求(抗倒伏抗病)的个体基因型及占F2总数的比例分别是( )
A.DDtt,1/16 B.ddTT,1/16
C.DdTt,4/16 D.ddTt,2/16
- 关于人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同源染色体是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是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 如图表示某细胞正在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叙述正确的是( )
-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4个四分体
B.有四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C.1和2间的片段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D.A和C间的片段互换可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C.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 一株基因型为Aa的烟草植株,其花药培育成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一次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为( )
A.二倍体,基因型是AA或aa B.二倍体,基因型是AAaa
C.四倍体,基因型是AAaa D.单倍体,基因型是A或a
- 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A链中相邻两个碱基通过氢键相连接
②B链中④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③A链、B链的方向相反,②和③交替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④解旋酶可催化⑤断开,DNA聚合酶可催化⑥形成
⑤DNA分子中,(A+T)/(C+G)的比值在不同生物中具有特异性
⑥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A.②③④ B. ⑤ C. ⑤⑥ D. ③⑤⑥
- 右图为真核细胞内的某一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乙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4个密码子
C.甲→乙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D.甲→乙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 控制鸡的羽毛为芦花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杂交,其后代羽毛的性状是( )
A.公鸡和母鸡都有芦花和非芦花
B.公鸡全为非芦花,母鸡全为芦花
C.公鸡和母鸡全为芦花
D.公鸡全为芦花,母鸡全为非芦花
已知尿黑酸尿病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分析如下左图所示的遗传系谱,控制相关性状的遗传因子用P、p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Ⅱ-3是杂合子
B.Ⅰ-3的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Pp
C.Ⅱ-3如果怀孕生育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是1/2
D.Ⅰ-1一定是纯合子
-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
- 祖父 B. 祖母 C. 外祖父 D. 外祖母
- 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DNA复制,可发生在所有真核细胞中
B.②表示转录,只能发生在细胞核内
C.④、⑤过程为RNA病毒特有,可在病毒体内独立进行
D.中心法则体现了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 下列关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或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科学家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式复制
C.格里菲斯和艾弗里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 下列疾病中,属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是( )
A.白化病 B. 囊性纤维病 C. 苯丙酮尿症 D. 豌豆的圆粒、皱粒
- 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性的子代。下图表示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型的基因重组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B.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
C.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D.纯合子自交会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
- 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B.基因只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真核细胞中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真核细胞含有的基因不一定在该细胞中都进行表达
- 癌症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的产生是原癌基因突变成抑癌基因导致
B.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
C.癌细胞具有“不死性”,能够进行无限增殖
D.日常生活中致癌因子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
- 右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B.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该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
D.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改变
-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细胞中都含有3个染色体组 B.丙细胞对应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丁细胞对应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D.乙对应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AAa
-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 )
A. 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都表现为高度不育的特点
B.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D. 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 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检测和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会患遗传病
B.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完全避免遗传病的发生
C. 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D. 需在患病家系中调查以确定某遗传病的发病率
-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细胞多样性
C.有性生殖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是因为出现了基因重组
D.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
-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选择作用的例子的是( )
- “超级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B.工业污染使黑色桦尺蛾的数量增多
C.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产生
D.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请结合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下图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及现象,补充完成下列图解过程。图中①代表的过程为____________。
(2)图中②可用符号____________来表示。
(3)假设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r控制,则②中黄圆性状四种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的比例为___________。
(4)孟德尔对图中实验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_________。
(5)受精作用时,F1产生的各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共有结合方式______种,②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
- 以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方式有多种。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鸭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蝗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XX为雌性,XO为雄性,其中〇表示空缺)。回答相关问题。
(1)某正常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该个体的性别是___________性,若对该种蝗虫进行基因组测序,则应该测定 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在自然野鸭种群中,通常雄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研究人员选择一定数量的性染色体为ZW的鸭胚,在其性别分化前,用某种物质处理,发现有16.67%的鸭胚发育成具有完整雄性生殖器官的雄鸭,这一实验现象可说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__的结果。
(3)下图为雌果蝇M的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它们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其中红眼(E)对白眼(e)、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若该果蝇与果蝇N杂交产生的F1雌蝇中,红眼:白眼=1:1,细眼:粗眼=3:1,则果蝇N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的细眼白眼雌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 某二倍体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细胞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生物属于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2)图甲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填序号),细胞④的名称是___ __,有 个染色体组,该细胞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
(3)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填字母)段,图乙HI段对应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细胞。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细胞。
- 下图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称为 。
(2)图1中基因表达的最后阶段是在[ ] 上完成的,这一过程 (是/否)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图1中③称为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将肽链中的氨基酸种类与mRNA上的遗传信息联系起来的物质是 。
(4)图2为该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过程。下列对此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X在MN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B.多聚核糖体能够加速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原因是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C.该过程直接合成的T1、T2、T3三条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不相同
- 某松鼠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该种群第1年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请回答:
(1)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_________,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种群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不发生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能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后代中a的基因频率 _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2)假设所处环境的改变不利于浅色个体的生存,则未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不变、变大、变小).该种群 _________(有、没有)发生生物进化,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_________(基因型、表现型).
(3)假设该松鼠种群被一条大河分隔成两个松鼠种群,经过长期演化可能形成两个物种.由于两个松鼠种群被大河隔开,存在 ,两个松鼠种群间不能进行 .由于两个不同松鼠种群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而栖息环境和食物不同,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久而久之,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就产生了明显差异,当两个种群间存在 _________ 时,就形成两个不同物种的松鼠.
(4)非洲羚羊遇上猎豹时常常靠快速奔跑来逃脱,而猎豹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羚羊的机会,两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 试卷 答案
- 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CBBDD 6-10:BCABB 11-15:DBDDC 16-20:BCBAC 21-25:BDA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除特殊标识外,每空一分)
26.(9分)
(1)自交
(2)F2
(3)1∶2∶2∶4 (2分)
(4)自由组合(2分)
(5)16 1/4(2分)
27.(9分)
(1)雄 12
(2)ZZ 基因(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2分)
(3)RrXeY (2分) 1/3(2分)
28. (11分)
(1)动物 卵巢
(2)①②③ (第一)极体 2 基因突变
(3) AB ③④(2分)
(4)②(2分)
29.(9分)
(1)转录
(2)⑤ 核糖体 是
(3)密码子 tRNA(2分)
(4)B(2分)
30.(12分)
(1)0.25(2分) 不会
(2)变小 有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2分) 表现型
(3)地理隔离 基因交流(交配) 生殖隔离
(4)共同进化
2020通化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通化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分,共60 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南宁邕宁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南宁邕宁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