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翻译习题课件27张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翻译习题课件27张第1页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翻译习题课件27张第2页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翻译习题课件27张第3页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翻译习题课件27张第4页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翻译习题课件27张第5页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翻译习题课件27张第6页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翻译习题课件27张第7页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翻译习题课件27张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翻译习题课件27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翻译习题课件27张,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项对句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不殷忧而道著译: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兴国,治道显著。B.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译: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啊。C.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译: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译:接下来却跟从六国灭亡的旧事
    【答案】D【解析】D.“下”意思是“接下来”解释错误,正确的理解是:自降身份。句意:自降身份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故选D。
    2.对下列句子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遵守祖宗的陈规旧法就行了,那么这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慎重办理学校教育,告诫他们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C.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事情,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答案】A【解析】B.“告诫他们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错误,应为“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背着东西”错误,应为“背着、顶着东西”。C.“却追随六国灭亡的事情”错误。应为“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下”,降低身份;“故事”,旧事。D.“虽免于刑罚但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错误。应为“虽然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却不感念(皇上的)仁德”。“怀仁”,感念(皇上的)仁德。
    3.下列对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我不是喜爱财物才用羊替换它。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异常情况。D.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分宽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答案】A【解析】A.句意:我不是吝惜那点财物而用羊替换牛的。“爱”,吝惜。故选A。
    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治国要用礼,可是他的话毫不谦让,因此(我)笑了笑。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我追求的是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国看不起远方的国家,越国国君知道那些国家很困难D.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
    【答案】C【解析】C.“越”,越过;“越国”,越过别的国家;“鄙”,把……作为边邑;“君”,对对方的尊称,您;“其”,代词,这件事。句意: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5.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争宠而心害其能译文: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B.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译文:我不了解他也就算了,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C.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译文: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译文: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
    【答案】B【解析】B.句意应为: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不吾知其亦已兮”中的“吾”的意思是“我”。
    6.对下列各句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译文:我仲由也能做这件事,等到三年后,可以让百姓有勇气,而且知道行事准则。B.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译文:我并非喜爱他的财物而要用羊跟他交换财物的,百姓认为我吝啬也是理所当然的。C.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译文: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穆公,晋文公说:“不可以。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译文: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几乎快要灭亡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力量孤单危险。
    【答案】C【解析】A.“我仲由也能做这件事”翻译错误,原句中“也”是提顿助词,不翻译,应该是:我仲由治理这个国家;B.“我并非喜爱他的财物而要用羊跟他交换财物的”翻译错误,原句“爱”是吝惜的意思,“其”,“那”的意思,“易之以羊”是用羊替换牛,应该是:我并非吝惜那财物而要用羊替换牛。D.“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几乎快要灭亡的时候”翻译错误,“革灭殆尽”指秦将六国几乎消灭尽。应该是: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将六国几乎消灭尽的时候。
    7.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答案】(1)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好礼服,戴好礼帽。(2)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解析】(1)得分点:“如”,或者;“会同”,会盟及朝见天子;“端”,穿好礼服;“章甫”,戴好礼帽。(2)得分点:“四顾”,举目四望;“为之”,为此;“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答案】(1)屈原坚持正道,遵照道义行事,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侍奉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处在困境中了。(2)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引天下的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解析】(1)得分点:“正道”,坚持正道;“直行”,遵照道义行事;“事”,侍奉;“间”,离间;“穷”,处境艰难。(2)得分点:“爱”,吝惜;“致”,招引、招致;“从”通“纵”;“为一”,成为一体。
    9.翻译下列句子。(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3)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答案】(1)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2)读了《鵩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3)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解析】(1)“指”,同“旨”;“迩”,近;“见”,同“现”。(2)“同”,把……等同看待;“轻”,认为……不重要;“爽然”,茫然。(3)“春秋”,指年龄;“亡”,同“无”;“大臣亡罪夷灭者”,定语后置句,亡罪夷灭之大臣;“谁为”,宾语前置句,为谁。
    10.重点句子翻译。(1)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答案】(1)如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2)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而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解析】(1)“得无……耶”,固定搭配,可以翻译为“难道不是……吗”或“莫非……吗”;“善”,擅长,善于。(2)“均”,权衡,衡量;“之”,这;“策”,对策;“宁”,宁可;“许”,答应;“负”,使动用法,让……担负;“曲”,理亏。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答案】(1)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现在人家好比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2)这样看来,您看重的只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轻视的却是百姓。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策略。【解析】(1)“细谨”,细枝末节;“辞”,回避;“让”,责备。(2)“然”,这样;“所以”,用来……的;“术”,策略。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答案】(1)难道大王调动军队,使军士臣下受到伤害,和诸侯结怨,这样以后(才)从心里感到痛快吗?(2)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3)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凶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厉害。【解析】(1)“抑”,难道;“兴”,使……兴起,发动,调动;“危”,使动用法,使……受到伤害;“构怨于诸侯”,状语后置;“快”,形容词作动词,感到痛快。(2)“因”,依靠、凭借;“所与”,名词性所字结构,同盟者;“知”,通“智”,明智。(3)“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同“餍”,满足;“弥”“愈”,越、更加。

    相关课件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词类活用习题课件27张: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词类活用习题课件27张,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虚词习题课件27张,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实词习题课件27张: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汉语知识文言实词习题课件27张,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实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