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宁德市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1.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选择题的答题区域内填涂答案
2.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3.在本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A127S32Zn65
第I卷选择题(30分)
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将正确选项涂入容题卡中。
1.“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下列端午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龙舟B.蒸煮米粽C.缝制香包D.水浸糯米
2.室温下压强超过10GPa,氧气能转化为红氧(O8),其结构如图,红氧属于
A.单质B.混合物C.化合物D.氧化物
3.下列厨房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木质筷B.陶瓷碗C.塑料盆D.金属勺
4.实验基本操作考试题:取少量的水并加热,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水B.点燃酒精灯
C.夹持试管D.加热水
5.下列物质性质与其用途相匹配的是
A.氦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于电光源B.金刚石无色透明——用于切割玻璃
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质——用于海产品保鲜
D.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6.2022年5月10日,中国科学家因发现千金藤素(C37H38N5O6)能抑制冠状病毒复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千金藤素属于有机物
B.千金藤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
C.千金藤素分子中C、N原子个数比为37:5
D.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如图,在容积为2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入50mL的水,连接好仪器,加热铜丝,白磷被点燃。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先降后升
C.最终集气瓶内总水量大约为90mLD.若集气瓶中无水,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9.为探究中和反应,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低右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B.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可能呈红色
C.红墨水出现“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D.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10.取两份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各100g,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锌,充分反应,都产生0.2g氢气,反应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b表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过程B.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9.8%
C.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D.加入锌的质量一定为6.5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第Ⅱ卷共8题,共70分。
11.(9分)
中国铸币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
(1)秦朝开始使用铜钱。其材质是铜合金,比起纯铜,其优点是____________(写一点)。《抱朴子》记载:“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铁钱一般出现于一些朝代晚期,但至今保存完好的较少,原因之一是铁易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反应而锈蚀。
(3)2019年新版5角硬币的材质是钢芯镀镍。
①镍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其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2个电子,写出镍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一定条件下,镍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氧化膜,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12.(6分)
水葫芦生长影响环境,专家建议使用除草剂清除或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
(1)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某除草剂溶液1kg,若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kg水。
(2)用水葫芦制取的乙醇(C2H5OH),在内燃机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醇在内燃机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3.(5分)
《文字释训》云:甘蔗美草名也,汁可煎为砂糖。蕉城赤溪有种蔗制糖的传统。
(1)混合汁处理时加入石灰乳的作用之一是调节酸碱度,加入石灰乳后混合汁的pH变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清净汁1加入二氧化硫和石灰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3)将清净汁2转化为糖浆的操作类似于化学实验室的______________操作。
(4)甘蔗渣可替代塑料生产全降解纸质餐具,其解决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14.(10分)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化肥,其溶液在温度较高时会部分转化为碳酸铵。
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反应过程如图1。
(1)用途:农作物生长过程出现以下情况,需要施用尿素的是______________。
A.整叶发黄B.易倒伏C.开花少
(2)制取原料:若用水电解制H2,在电源__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的电极收集。
(3)合成:CO2和NH3按分子个数比1:2合成尿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溶解性:根据图2,60℃时,351g尿素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______________g晶体。尿素溶液不宜通过加热蒸发得到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5.(7分)
2022年5月10日,空间站核心舱与货运舱对接成功,兴趣小组模拟太空舱的结构搭建如下图模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的物质,“→”表示转化关系。
(1)若甲是单质,乙、丙为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液态物质,则甲可以是______________。
(2)若甲加水后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在一定条件下甲能与CO2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乙,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丙是纯碱。
①写出一个符合“丙→乙”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若一包白色粉末由甲、乙、丙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加水溶解后发现有白色沉淀,过滤,在上层清液滴入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原样品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16.(11分)
大豆常用做豆制品,劳动实践杜团同学通过实验,对大豆生长过程进行有关探究。
同学们猜想大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会产生二氧化碳,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
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打开阀门一段时间,观察到A、C中有气泡冒出,无浑浊现象;
关闭阀门,在温暖的环境中放置一个晚上;
④打开阀门,观察现象。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若C装置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正确。
(4)请写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
(5)种子萌发后有了初生叶,图1中表示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C”)。
(6)由图2曲线得出影响叶子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7.(16分)
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58,低温加热时易升华成紫色的蒸气,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
探究一“斜卧式”装量制取氧气
(1)甲装量(斜卧式)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若要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装量丙中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与装置丁的c连接。
(3)加热5.0g高锰酸钾,收集162mL氧气,记录所需时间。重复5次,实验数据如图。从图中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甲试管中残留有气体,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探究二“直立式”装量制取氧气
中学实验室配备的高锰酸钾试剂,按国家标准有效成分大于99.5%,水含量几乎是0。用图乙装置(直立式)每次用5.0g高锰酸钾进行实验,数据如下:
(5)与探究一数据相比,采用乙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6)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理论上完全分解5.0g高锰酸钾获得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mL。采用乙装置制取,实际获得552mL氧气,你认为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实验拓展】
(7)实验结束,遗留废物的处理方法:通过溶解、过滤得到锰酸钾溶液,再通入氯气(Cl2),生成高锰酸钾和氯化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8.(6分)
工业利用电解氧化铝方法制取铝,主要反应原理: ,若生成54t的铝,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铝(Al2O3)50%的铝土矿多少t?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降低水的硬度
往水中加入明矾
B
除去氯酸钾里的氯化钾
加热
C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往40mL冷水和热水中各加一滴红墨水
D
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用坩埚钳分别夹取木片和玻璃,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162mLO2所需时间/s
38.69
38.12
40.07
39.15
40.05
收集324mLO2所需时间/s
64.43
63.56
65.75
63.50
64.22
收集486mLO2所需时间/s
119.35
118.86
122.42
119.78
120.63
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本卷上作答无效,下列劳动项目与化学知识相符的是,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三毕业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PDF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三毕业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PDF含答案),共11页。
2024年福建省三明市初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福建省三明市初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