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夜书所见 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夜书所见 教学设计01
    夜书所见 教学设计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熟读成诵,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读古诗,学习生字,品读赏析,感悟诗意,游戏练习,加深理解,深入朗读,感悟诗情,背诵古诗,加强积累,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课时
    1课时
    备课人

    单位




    一、熟读成诵。
    1.我已经读了( )遍课文,并能读出节奏。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
    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夜书所见》的作者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自己在秋夜 的情感。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
    重点
    难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建 议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
    【出示秋天的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感受秋天,自然导入新课。】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 ”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
    2.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
    【“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
    3.学习生字(促、深)
    (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
    (2) 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
    (4)指名读生字,男女对读。
    (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词。
    【通过学习生字词,以落实“双基”的教学,并培养学生的识字的能力。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鼓励学生多读,就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总体把握诗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奠定基础。】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句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句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句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句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6)我们班有外地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道?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小组赛读这两句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8)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让新莞人孩子谈谈自己离开家乡的感受,深深体会“动客情”,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2.赏析第三、四句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句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4)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情景。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必须让学生把诗句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还引导学生对于诗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使之感受更为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
    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
    【本环节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
    2.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
    【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诗歌教学更是如此。“三分诗,七分读” 。这句话就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古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我把音乐引进课堂,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2.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古诗教学要注重背诵积累,背诵古诗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同时还是文化的积累。】
    八、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板 书 设 计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教 学 反 思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萧(xiā jiā) 挑(tiǎ tiā)促织
    梧(wú wū)桐 篱(lí lì)笆
    二、默写《夜书所见》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了小孩在逗引蟋蟀的场景。
    五、这首诗写的是一天中那个时间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看图导入,营造诗境,抓住字眼,感悟诗意,积累背诵,回顾拓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诵读诗文,品味诗蕴,小小诗人,再现诗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