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解析版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解析版第1页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解析版第2页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B.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利于小肠消化食物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D.神经元的突起末端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便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递兴奋2患扁桃体炎时,医生常常采用手背静脉注射药物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进入血液后,通过心脏和血管运输到达病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药物到达病灶至少两次经过肺B.扁桃体炎患者的白细胞数目会增多C.药物随血液运输的动力来自心脏D.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3衡量心脏工作能力大小的指标是(  )  A.心率 B.心输出量 C.血压 D.脉博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B.运动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C.人体内环境不能维持相对稳定D.安静时的心率小于运动结束后的心率5下列有关血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叫血压B.血压通常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C.收缩压是指动脉血压,舒张压是指静脉血压D.收缩压是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6如图显示了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收缩压平均值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的收缩压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      B2029岁,男女之间收缩压的平均值差距较大C.同年龄组每个男性的收缩压一定会高于女性      D.将来在某个年龄组男性和女性收缩压可能会一样高7下图中①③表示血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是肺,则中是动脉血B.若是肺,则中血液流向右心室C.若是脑,则可以表示动脉D.若是脑,则中氧含量大于8图示中,图甲是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和图丙是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向)。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则可能是肺静脉B.图甲中,若Y表示血液中生长激素,则为垂体外的毛细血管C.图乙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能将血液运送到全身毛细血管D.图丙中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9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只有甲和乙的血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又知在紧急情况下,甲只能接受丁的血,那么甲、乙、丙、丁的血型依次是(  )   AA型、AB型、B型、O BA型、B型、AB型、OCAB型、O型、A型、B DB型、AB型、A型、O10A型和B型标准血清对12人进行血型测定,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6人,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4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有3人,余下的都不凝集,那么A型、B型、AB型,O型的人各为(  )   A3135 B1353 C3351 D1335116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说法错误的是(  )   A.损失200--300mL的血液,能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B.患有传染性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C.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D.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人可少量输入任何血型的血12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对于贫血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分别输入红细胞和血浆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13下列有关血型和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型为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B.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没有细胞核C.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处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D.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14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如图所示,切脉主要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桡动脉管壁弹性大,易于诊断B.桡动脉内血流方向为A→BC.桡动脉可为手部细胞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D.桡动脉每分钟搏动次数与心脏不同15如图是人体各类血管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测量数据由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动脉的血压最高B.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血压最低C.静脉和毛细血管不能搏动D.正常的血压对保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二、综合题16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贯穿着整个人体。通过血液的运输,为人体各处的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养料,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图甲)。如果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后不能及时恢复,血液中的氧气不足,就会有生命危险。体外膜肺氧合(也叫人工肺)就是一个可以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新技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填序号)左心室,与之相连的血管是          2)肺循环的起点是甲图中       (填名称),当血液流经肺部的肺泡时,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变成颜色鲜红的       血。   3)如果患者肺部有炎症,可通过肌内注射某药物治疗,若对该药物跟踪检查,在心脏四个腔中,首先发现该药物的应是图甲中的       (填序号)。   4)乙图中人工肺包括两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可以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血液获得氧气,相当于人体的肺;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进血液的流动,实现血液循环,相当于人体的          17如图甲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乙为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人的心脏位于       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2)心脏分四个腔,甲图       3)若甲图心室收缩,中的血液流入       。(填肺动脉主动脉4)乙图b处流的是       血。(填动脉静脉
    答案解析部分【解析】【解答】A.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数目多,增加了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A不符合题意。B.小肠内有肠腺,肠腺分泌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输送到小肠内,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酶,胆管输送胆汁到小肠内。所以,小肠内的消化液中含有肠液、胰液、胆汁,这些消化液有利于小肠消化食物,B不符合题意。C.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在人的四肢的静脉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静脉血管都有瓣膜,C符合题意。D.结合分析可知: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末端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便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递兴奋,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这四个腔分别与人体内的一些大的血管相连.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解析】【解答】AD.给病人进行手背静脉注射时,药物到达扁桃体依次经过是手背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扁桃体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药物到达病灶至少经过肺一次,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B.白细胞具有防御作用,可以吞噬病菌,因此扁桃体炎患者的白细胞数目会增多,B不符合题意。C.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有节律的收缩与舒张,因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心率是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分左右(60-100/分之间),A错误。B、心输出量指的是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静息时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约为5000毫升(45006000毫升),即每分心输出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一般都是指每分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评价循环系统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心输出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身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率相适应,B正确。C、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上血管壁的侧压力。肱动脉这个位置和心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测得血压数值相对准确,C错误。D、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波动,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 心脏收缩时向动脉输出血量的多少,叫做心输出量,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叫做每博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可以作为衡量心脏工作能力大小的标志;心脏在单位时间(每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心率是75/分。【解析】【解答】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环境能维持相对稳定,运动、情绪等因素也可影响呼吸频率。从图中分析可知,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由运动状态进入休息状态时,心率的变化是由快变慢,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
    故答案为:C【分析】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平均在75/分左右,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致的。【解析】【解答】A.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A不符合题意。B.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B不符合题意。C.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C符合题意。D.收缩压是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液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液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解析】【解答】A、由题干图知,人的收缩压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不符合题意。B、由题干图知,2029岁,男女之间收缩压的平均值差距较大,不符合题意。C、如图显示了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收缩压平均值的变化情况,收缩压的平均值男性一般高于女性。并不能说明同年龄组每个男性的收缩压一定会高于女性。符合题意。D、由题干曲线图知,将来在某个年龄组男性和女性收缩压可能会一样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液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液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解析】【解答】AB.若是肺,结合题图及血液循环途径图,可推知,表示肺动脉,流静脉血,表示肺静脉,流动脉血,回到左心房,AB不符合题意。CD.若是脑,结合题图及血液循环途径图,可推知,动脉,内流动脉血,表示静脉,内流静脉血,含氧量低于内的动脉血,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解析】【解答】A.图甲中,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流经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减少,因此内的血液是动脉血,而肺静脉里流动着动脉血,因此可能是肺静脉,A不符合题意。B.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垂体外的毛细血管中生长激素会增多,而图甲中Y的含量减少,B符合题意。C.图乙血管内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血管,血流速度快,能将血液运送到全身毛细血管,C不符合题意。D.图丙中b表示肾小球,则a是入球小动脉,c是出球小动脉,a入球小动脉和c出球小动脉里都流动脉血,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甲和乙的血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说明甲和乙可能是B型或AB型;又知在紧急情况下,甲只能接受丁的血,说明甲只能是B型血,因为AB 型血是万能的受血者,所以丁是O型;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所以丙就是剩下的A型血。故甲是B型,乙是AB型,丙是A型,丁是O型。【分析】(1)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2)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以知道:因为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6人,所以说明B型血和AB型血的人一共有6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有3人,所以说明AB型血的人有3人,所以B型血的人有3人。又因为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4人,所以说明A型和AB型的人一共有4人,减去AB型的3人后,剩下的就是A型的人数是1人。然后把A型,B型,AB型三组的人相加,一共是7人,在用总人数12减去7,剩下的就是O型的人数为5人。由此得出:A型的1人,B型的3人, AB型的3人, O型的5人。故答案为:D【分析】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 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解析】【解答】A.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并且适量献血还能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A正确。 B.乙肝、艾滋病属于传染病,通过血液传播,所以患有传染性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B正确。C.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C正确。D.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因此O型血既可以输给O型血的人,也可以输给其他血型的人,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解析】【解答】A.安全输血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并且输血的速度要慢,故A不符合题意。B.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烧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可选择性地输入血浆;贫血患者需要输入红细胞,因为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故B不符合题意。C.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是O型血只能输入O型血,输入AB型血会发生凝集反应,故C符合题意。D.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解析】【解答】A.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所以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B型的血,故A错误。B.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故B错误。C.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浆,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具有运载血细胞和运输养料,代谢产物,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故C正确。D.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增多,吞噬病菌,但数量不一定比红细胞多,故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在血液的分层实验中,试管中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如图所示: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解析】【解答】解: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桡动脉内血流方向如图为A→B,可为手臂输送营养物质。中医的切脉,按摸到的血管就是桡动脉血管。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可见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解析】【解答】解:分析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大动脉的血压最高,各类静脉的血压最小,故A正确;由A可知,或结合分析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各类静脉的血压最小,故B错误;毛细血管由一层细胞组成,口径很小,血液流动最慢,几乎没有脉搏,静脉血液流动较慢,几乎没有脉搏,故C正确;正常的血压对保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人的健康,故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正常的血压对保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血压一般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据此解答。【解析】【解答】(1)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肺循环的起点是甲图中的右心室,经肺循环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在肌内注射某药物治疗,首先随着体循环回到右心房中。如果患者肺部有炎症,可通过肌内注射某药物治疗,若对该药物跟踪检查,在心脏四个腔中,首先发现该药物的应是图甲中的右心房。(4)由图可知,血液流经氧合器后发生气体交换,所以氧合器相当于人的肺;人工泵能够推动血液流动,相当于人体的心脏。【分析】(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2)甲图中是左心房,是左心室,是右心室,是右心房,A是主动脉,C是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D是肺动脉,F是肺静脉。【解析】【解答】(1)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2)心脏分四个腔,甲图是左心房。3)若甲图心室收缩,中的血液流入肺动脉。4)乙图b处经过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处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变为静脉血,故答案为:(1)胸(2)左心房(3)肺动脉(4)静脉【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
     

    相关试卷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2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2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原卷版解析版),共19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12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练习)(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12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练习)(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1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1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材重点回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