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某种地貌发育过程图。读图,完成1~2题。
1.按地貌的发育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D.甲→丁→乙→丙
2.该地貌景观的特点是( )
①多溶洞、峰林 ②地表崎岖不平 ③岩石呈深红色 ④西北地区广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图示过程表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其发育的顺序:地表水沿石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下渗(乙);地表水沿石灰岩裂缝下渗和溶蚀(丙);地下水到达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进一步溶蚀形成溶洞(丁);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甲)。第2题,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地下多溶洞,地表多峰丛和峰林,①②正确;丹霞地貌的岩石呈深红色,③错误;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高温多雨的西南地区,④错误。
答案1.B 2.A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其独特的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为地下暗河,因淀积作用形成
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
4.图中6和7像年轮一样是环境变化的记录器,随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 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 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
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解析第3题,地下暗河是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图中6为石钟乳,7为石笋,都是在流水淀积作用下形成的;2和3之间为裂隙。第4题,6、7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植物茂盛,土壤发育良好。
答案3.C 4.C
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5~6题。
5.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B.乙C.丙D.丁
6.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读图可知,甲图为角峰,属于冰川侵蚀地貌;乙图为海蚀柱,属于海岸侵蚀地貌;丙图为峡谷,属于流水侵蚀地貌;丁图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所以,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丙,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乙。
答案5.C 6.B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槽形河谷B.水流湍急
C.为“V”形河谷D.水深壁陡
8.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
解析第7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河流上游,水流湍急,侵蚀作用强,形成深而窄的“V”形河谷,水深壁陡。第8题,雅鲁藏布大峡谷主要是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7.A 8.C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完成9~10题。
9.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0.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①显示有高大的山脉、幽深的峡谷,与江南丘陵地形特征不符合;②显示的是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③显示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④显示有低矮的丘陵,以及河流、小船等,符合江南丘陵的景观特征。故选D。第10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③描绘的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因而其形成原因为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故选C。
答案9.D 10.C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①②③三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
A.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
B.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
C.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
D.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12.下列地形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挪威峡湾B.黑龙江五大连池
C.崇明岛D.长江三峡
13.有关①②两处河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浅而宽B.①处深而窄
C.②处浅而窄D.②处深而宽
解析第11题,根据图中①②③三处与河流的位置关系,可判断出①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易形成冲积扇;②处位于河流中下游,易形成冲积平原;③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故选D。第12题,崇明岛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是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岛。第13题,读图可知,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床深而窄;②处位于河流中下游,河床浅而宽。
答案11.D 12.C 13.B
下图为河北昌黎海岸沙丘带位置示意图,该沙丘带地处渤海西岸,由多列沙丘组成,沙丘带宽为1—3千米,沿海岸线延伸约45千米,由滦河口向北逐渐变窄,沙丘高度一般为20—40米。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内陆迁移的趋势。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海岸沙丘带的成因及东西两侧的坡度推理正确的是( )
A.海浪堆积 东陡西缓B.海浪堆积 东缓西陡
C.风力堆积 东陡西缓D.风力堆积 东缓西陡
15.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对海岸沙丘带的影响是( )
A.沙丘沿防护林方向延伸B.沙丘拓宽、增高
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D.沙丘不受其影响
解析第14题,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的结果,由材料“主沙丘链有向内陆迁移的趋势”可推测出,该地主导风向为由海洋向陆地吹的东风;沙丘一般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因此东侧缓,西侧陡,故D正确。第15题,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可削弱来自海洋的东风,使沙丘西移速度变缓,C正确。
答案14.D 15.C
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完成16~17题。
16.四种地貌景观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17.四种地貌景观中,由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①图所示地貌景观是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②图所示地貌景观是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③图所示地貌景观是峡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④图所示地貌景观是雅丹,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16.B 17.A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了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逐渐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18~20题。
18.据图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
19.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B.植被多C.坡度缓D.降水多
20.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 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 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第18题,据图可知,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作用强,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C正确。第19题,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可以减小风速,利于沙子堆积,B正确。第20题,该地区降水少,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造林,且该地位于温带,不适宜营造常绿阔叶林,①错误。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②正确。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③正确。沙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④错误。C正确。
答案18.C 19.B 20.C
读某一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上图地貌景观多见于( )
A.河流源头
B.河流入海口
C.河流中下游
D.山麓地带
22.导致图中地貌景观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D.变质作用
解析第21题,图示地貌景观是冲积扇,多见于山麓地带,D正确。第22题,导致图中地貌景观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搬运作用,扇顶沉积物颗粒较大,扇缘颗粒较小,C正确。
答案21.D 22.C
下面为黄土地貌景观。读图,完成23~25题。
23.甲、乙、丙三图所示黄土地貌分别为( )
A.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B.黄土梁、黄土塬、黄土峁
C.黄土峁、黄土塬、黄土梁
D.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塬
24.下列有关乙图所示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顶部平坦的高原面B.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C.孤立的黄土丘D.坡度陡峻的黄土坝
25.图中甲、乙、丙图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
解析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梁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黄土峁为被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三者都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答案23.A 24.B 25.C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4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P处地貌为 。(2分)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原因主要考虑侵蚀与堆积的差异)。(4分)
(3)分析图中从出山口处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流水作用来说明)。(4分)
(4)该地区冲积扇上古村落较多,试分析原因。(4分)
解析第(1)题,P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地貌类型为冲积扇。第(2)题,A、B位于河流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等高线向河流上游方向凸出;C、D位于河流下游段,主要受堆积作用影响,等高线向河流下游方向凸出。第(3)题,由于河流流速降低,泥沙逐渐堆积,一般颗粒大、密度大的先堆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堆积。第(4)题,古村落是在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优越、农副产品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
答案(1)冲积扇
(2)特点: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河流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下游段主要以堆积作用为主。
(3)特点: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成因:当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降低,泥沙逐渐堆积,一般颗粒大、密度大的先堆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堆积。
(4)靠近河流,具备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古村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气候条件优越,利于农业生产。
27.(12分)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 图。(2分)
(2)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40 ℃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了。”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8分)
(3)判断D图沙丘的迎风坡。(2分)
解析五幅景观素描图依次是风蚀蘑菇(风力侵蚀地貌)、海蚀柱等(海岸侵蚀地貌)、三角洲(流水堆积地貌)、沙丘(风力堆积地貌)。第(1)题,“海南三亚”是关键信息,当地靠海,海岸侵蚀地貌最常见。第(2)题,“暑假”和“冒着40℃的高温”是关键信息,说明当地可能是炎热的内陆沙漠地区,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最常见。第(3)题,坡度较缓的一侧为迎风坡。
答案(1)B
(2)A和D。A是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D是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3)当地沙丘坡度缓的一侧为迎风坡。
28.(11分)(2021全国Ⅰ卷)为评估青藏铁路建设和营运对环境的影响,某科研团队对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某11千米长的风沙活动路段两侧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工程治沙地视为固定沙地。2001—2008年为铁路建设期,2008—2015年为铁路营运期。
面积单位:km2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要求:可就建设期或营运期,也可以综合得出结论;论证充分、数据准确、表述清晰。)
解析本题以青藏铁路建设及营运期通过工程措施治理风沙的信息为载体,考查工程措施治沙的效果。青藏铁路建设及营运期通过工程措施有效地实现了风沙治理,其理由可以结合表格信息,从建设期和营运期两方面作答。
答案例:结论:青藏铁路的建设及营运期通过工程措施有效地实现了风沙治理。
论证:建设期,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半固定沙地增加,半流动、流动沙地减少,说明通过工程措施使得沙丘趋于固定,风沙危害减轻。营运期,铁路两侧固定沙地继续增长,半流动沙地显著减少,说明营运并未破坏风沙输移环境,工程措施持久有效地发挥了固沙效益。
29.(13分)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处表示山谷的为 ,表示山脊的为 。(4分)
(2)在甲、乙两城镇中,哪一个更适合建海港?并简要分析其建港的有利条件。(4分)
(3)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5分)
解析第(1)题,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即A、B;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即C。第(2)题,在甲、乙两城镇中,甲城镇处在海湾中,风浪较小;等深线密集,水深,利于停泊。所以甲城镇的筑港条件较优越。第(3)题,该区域主要地形是平原和丘陵;西部主要为丘陵,东部沿海主要为平原;西部高,东部低,总体地势起伏较小;海岸线较为曲折,北部有海湾等。
答案(1)A和B C
(2)甲城镇。甲城镇处在海湾中,避风;等深线密集,水深,利于停泊。
(3)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西部以丘陵地形为主,东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西部高,东部低,总体地势起伏较小;海岸线较为曲折,北部有海湾。铁路
两侧
年份
固定
沙地
工程
治沙地
半固定
沙地
半流动
沙地
流动
沙地
合计
0.5km
以内
2001
0
0
3.16
5.20
0.14
8.50
2008
0.12
2.02
4.57
1.89
0.03
8.63
2015
1.56
2.14
4.29
0.36
0.06
8.41
1km
以内
2001
0
0
6.54
10.06
0.25
16.85
2008
0.37
2.02
10.20
4.37
0.10
17.06
2015
3.49
2.14
9.64
1.31
0.10
16.68
2km
以内
2001
0.12
0
14.03
18.3
0.75
33.20
2008
1.07
2.02
21.78
8.21
0.24
33.32
2015
7.50
2.14
20.42
2.35
0.20
32.61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图中最宏观的地貌类型是,能正确反映地貌观察顺序的是,该地区山地阳坡植被稀疏,原因是,图中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下列地段中坡度最缓的是,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达标测试,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docx、第二节地貌的观察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