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与赏析(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
    • 原卷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与赏析(基础训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与赏析(提升训练)(解析版).docx
    • 解析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与赏析(基础训练)(解析版).docx
    • 练习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与赏析(考点讲解).docx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1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2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3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1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2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3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1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2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3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1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2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3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1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2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提升训练解析版docx、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基础训练解析版docx、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考点讲解docx、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基础训练原卷版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外阅读
    (2022·山东菏泽·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①,奔入伏焉。狼自苫②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③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注释】①行室:田间休息处。②苫:用草编成的遮蔽物。③豕:猪。
    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屠急捉之 以吹豕之法吹之B.方缚以带 遂负之以归
    C.其一犬坐于前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D.屠乃奔倚其下 去后乃至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3.【甲】【乙】二文中两个屠户战胜狡猾凶狠敌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说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晓之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释然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nǎng):以往,过去。
    4.下列语向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翁晓之曰 晓:明白
    B.君有意同行乎 意:意愿
    C.二人对酌,不亦说乎 说:同“悦”
    D.甲翁释然曰 释:解除,消除
    5.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A.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B.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C.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D.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6.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二翁同饮,乙翁提议共登泰山。
    B.乙翁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勉励甲翁一起登山。
    C.二翁从钱塘出发,沿着长江,达到泰阴。
    D.甲乙二翁爬到泰山的半山时,已经快日落了。
    7.(2022·山东烟台·七年级期末)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郭伋始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③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④,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⑤,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⑥,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儿曹:泛指晚辈的孩子们。④讫:完毕。⑤别驾从事:部下官吏,相当于随行秘书。⑥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解释加点词语。
    ①有童儿数百( ) ②及事讫( ) ③对曰( ) ④先期一日( )
    (2)下列加点字与例句“伋辞谢之”“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久之,目似瞑(《狼》)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D.宋之丁氏(《穿井得一人》)
    (3)翻译句子。
    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人要__________(填写一个词语)的道理。
    二、课内阅读
    (2022·山东菏泽·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骨已尽矣 筋疲力尽 弹尽粮绝B.顾野有麦场 顾此失彼 奋不顾身
    C.以刀劈狼首 首屈一指 蓦然回首D.狼不敢前 停滞不前 瞻前顾后
    9.翻译下面的句子。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0.作者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文/蒲松龄)
    11.下列对句中加点实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狼得骨止 止:停止
    B.弛担持刀 弛:解除,卸下
    C.意暇甚 暇:悠闲的时光
    D.屠自后断其股 股:大腿
    12.下列对句中“之”的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投之 之:代词,代“狼”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之:助词,“的”
    C.久之 之:助词,凑足音节,无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之:助词,“的”
    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
    B.两只狼跟着屠户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便把骨头扔给狼吃。
    C.吃光骨头的狼依然跟着屠户,屠户担心前后受敌,跑到麦场草堆下。
    D.两只狼想通过欺骗的手段偷袭屠户,屠户识破诡计击杀了它们。
    1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022·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明确、坚定
    B.非学无以广才 广:宽广
    C.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振奋
    D.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轻薄
    1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夫君子之行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险躁则不能治性 思而不学则殆
    C.夫君子之行 逝者如斯夫
    D.静以修身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B.本文是作者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表现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无限的期望。
    C.作者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儿子。
    D.“静以修身”强调安静的环境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2022·重庆永川·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意与日去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夫学须静也 学而时习之
    C.未若柳絮因风起 若屈伸呼吸
    D.将复何及 及其家穿井
    19.翻译下面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0.下列对文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诫子书即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信中主要论述了修身治学,淡泊宁静的价值。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论述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论述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21.选文和【链接材料】中的父亲,在学习方面对儿子的要求有哪些异同?
    【链接材料】
    盖汝①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②,不待远离膝下③,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④于俗务,不得专意。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有删节)
    【注】①汝:你。这里指朱熹的儿子。②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③膝下:借指父母。④汩(ɡǔ):搅乱,扰乱。
    (2022·湖南张家界·七年级期末)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目似瞑,意暇甚
    ②一狼洞其中
    ③盖以诱敌
    ④而顷刻两毙
    2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5.“如狼似虎”“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关于狼的成语有很多,请你再写两个。然后,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狼的这些传统形象的?
    三、对比阅读
    (2022·河南信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回好学》)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饭疏食,饮水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7.把语段甲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8.语段甲中有不少成语沿用至今,请写出两个来。
    29.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颜回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
    30.(2022·山东·周村二中七年级开学考试)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旦愚③无旦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周怡《勉谕儿辈》)
    【注】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C.非学/无以广才D.险躁/则不能治性
    (2)解释下列划线字词语。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
    ②非学无以广才( )
    ③由奢入俭难( )
    ④不馋不寒足矣(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4)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对孩子寄予的希望有什么异同点?
    (2022·山东日照·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
    【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家贫,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⑤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微,深奥。⑤治:研究。⑥服:服从。
    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 (2)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
    (3)幼敏悟过人________________ (4)读书辄成诵________________
    3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33.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
    (2022·山东滨州·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①,奔入伏焉。狼自苫②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③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④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⑤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⑥,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⑦能作此谋也!
    (选自蒲松龄《狼·其三》)
    【注释】①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②苫:用草编的席子。③顾:但是。④盈:满。⑤豕:猪。⑥移时:过了一段时间。⑦乌:哪里,怎么。
    3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屠乃奔倚其下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B.其一犬坐于前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杞人忧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以吹豕之法吹之(《狼·其三》)
    D.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3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狼/得骨止B.其/一犬坐于前C.狼/自苦中探爪入D.遂/负之以归
    3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37.下面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寥寥几笔勾画出屠户所遇到的危急处境,扣人心弦,引出下文的“屠惧”。
    B.甲文中“骨已尽”,屠户仍没甩掉两只狼,处境更加危急,引出下文的“屠大窘”。
    C.屠户发现“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于是趁机“暴起”,结果了狼的性命。
    D.甲、乙两文形象地揭露狼的贪婪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
    38.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屠户的机智,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022·山东聊城·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晩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3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驰担持刀
    ③悲鸣不已 ④遂俯冲鹊巢
    40.翻译句子。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41.甲文中的狼有什么特点?乙文中的鹊又是怎样的?请结合甲乙两文来具体说明。
    (2022·山东菏泽·七年级期末)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①,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②。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③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厅事:住所的堂屋。②俟:等待。③啮:咬。
    4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 ②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
    ③与家犬杂畜____________ ④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____
    43.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狼不敢前 犬又如前
    B.其一犬坐于前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C.乃悟前狼假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目似瞑,意暇甚
    44.翻译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4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2022·重庆丰都·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竟归。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
    【注释】①歘(xū):忽然。②蚤(zǎ):通“早”,早晨。③昧爽:黎明。④逡(qūn)巡:因有所顾虑而徘徊或后退。⑤罹(lí):遭受(祸患)。
    46.下列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之: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B.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态度)
    C.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洞穴)
    D.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通“值”,价值)
    4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8.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了屠户杀狼时一种愤怒之情。
    B.乙文“屠即竟归”是因为屠户知狼所欲,将肉挂在树上,因而摆脱了狼。
    C.甲乙两文刻画的狼不尽相同,甲文重在表现狼的奸诈狡猾,而乙文重在表现狼的贪婪。
    D.甲乙两文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49.甲乙两文中屠夫都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两则故事都揭示了什么道理?
    (2022·山东潍坊·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乙】关羽尝为流矢所中,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然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①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此患乃可除。”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与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淋漓,盈于盘器,而羽割炙②饮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镞(zú):箭头。②炙(zhì):烤熟的肉。
    5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
    (2)非学无以广才 广:
    (3)关羽尝为流矢所中 尝:
    5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夫君子之行 因往晓之(《杞人忧天》)
    B.静以修身 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C.盈于盘器 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D.而羽割炙饮酒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5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后创虽愈,然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53.从【乙】文可以看出关羽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2·福建龙岩·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①。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②,奔入伏焉③。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④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⑤,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注:①所逼:所追,指追得无路可逃。②行室: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寝的棚子,俗称窝棚。③伏焉:躲藏在那里。焉:于之,在那里。④豕(shǐ):猪 ⑤移时:指过了一段时间。
    5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顾野有麦场( ) (2)一狼洞其中( )
    (3)令不可去 ( ) (4)方缚以带 ( )
    5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B.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C.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D.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5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57.请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甲】文写了屠户与狼的三次交锋:第一次:屠户惧怕并且“_________ ”,不管用,狼仍跟随;第二次:屠户背倚柴草堆,“__________”,与两狼对峙;第三次:屠户奋起,杀死二狼。【乙】文屠户用“__________”(方法)杀死恶狼。
    (2022·江苏南通·七年级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草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人战!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遇。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5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与友期行:_________
    (2)入门不顾:_________
    (3)相委而去:_________
    (4)尔曹何自远来:_________
    5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及事说,诸儿复送至郭外。
    60.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的正面例子。
    相关试卷

    专题0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0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考点讲解docx、专题0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提升训练解析版docx、专题0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基础训练解析版docx、专题0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专题0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基础训练原卷版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7+写作:情境作文-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7+写作:情境作文-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7写作情境作文解析版docx、专题17写作情境作文原件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写作:材料作文-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6+写作:材料作文-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16写作材料作文解析版docx、专题16写作材料作文原件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与赏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汇编与训练(部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