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四年级上册8 运动与力教案
展开8.运动与力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
3.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4.了解运动与力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重点: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启动或停止。
难点: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三、活动准备:风车、垒球、矿泉水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自行车是如何动起来的?自行车运动的快慢是怎样发生改变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二、活动过程
●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1.提出问题: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现象,描述它们的运动状态。
2.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及其在运动过程中呈现的不同运动状态。
3.师生归纳总结: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提出问题:想办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学生利用课前准备材料分组探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变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
我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物体名称 | 运动状态的变化 | 改变运动状态的方法 |
风车 |
|
|
易拉罐 |
|
|
文具盒 |
|
|
|
|
|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探究发现,得出结论: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吗?
1.教师引导学生猜想:运动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
- 小组游戏:用小球和矿泉水瓶模拟打保龄球的活动。
3.教师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更多的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现象。
4.师生归纳总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三、拓展活动
●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说一说它们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的。
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观察生活中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的。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交流。
四、师生总结: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四、板书设计:
8.运动与力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8.设计制作小车 (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8.设计制作小车 (二)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8.设计制作小车 (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8.设计制作小车 (二)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8.设计制作小车 (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8.设计制作小车 (二)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