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模拟评估卷(新高考版)
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二)(新高考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二)(新高考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二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二新高考版原卷版docx、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二新高考版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二)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生存地共同构成的生态环境复杂性的总称。它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些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命活动,才构成了自然界这个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类型极多。因为任何一个群落和与它相互作用的环境合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保持各自的生态过程,即生命群落所必需的化学元素的循环和各组成部分之间能量的流动。遗传多样性是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单个物种及物种之间的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动植物及微生物丰富的种类。据估计,地球上现存800万~1000万个物种。我国是生物物种特别丰富的国家,占世界第八位,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举足轻重。如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热带、亚热带省区,都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对生物多样性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科学价值。【材料二】人类的生存,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因为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转、保持稳定的基础。各种物种,不管它们是细菌、蠕虫、螨、蜥蜴,还是小型哺乳动物,都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为我们提供食物、提供新鲜的空气、调节气候、控制疾病的流行等,其作用难以被其他物种所替代。每种生物都有其特有的遗传特性,使其能适应一定的环境条件。这种遗传特性对我们人类至关重要,如果加以利用,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利益。人类为了改良品种,就得从野生物种中寻找与其相似的物种,将其特有的基因植入到现在人类种植的作物上去。比如,野生动植物中还存在各种优良性状的基因,为农作物品种改良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巨大的基因库。这样做不仅能改变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各种各样的野生物种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药材。人类的许多药材都来自野生植物和动物,如止痛药吗啡、可卡因,治疟疾的药奎宁分别来自罂粟植物、可可树、金鸡纳树等。这些药用植物一方面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给制药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野生物种还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许多发明创造的灵感就来自于生物,人们从鸟、兽、昆虫等的生活习性和活动中,悟出许多有益于人类的东西,并模仿制造出相应的产品,为人类服务。另外,野生物种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总之,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但可使生态环境保持平衡,保证生物种群的持续发展,而且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研究,合理地利用生物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要。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永续利用生物资源,对于整个世界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材料三】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优先做好以下十个领域的系统性工作: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促进持续利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促进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合理利用与惠益共享;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生物多样性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伙伴关系。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在“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配套政策”“提高实施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地,来保护珍稀和濒危的动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也需要建立种质基因库,保护珍贵的遗传多样性;对于那些已经遭受破坏或正在发生衰退的生境(即生态环境),需要投注资金和技术,进行减轻环境压力和生境恢复的工作;同时,关注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民众生计,帮助他们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保护其传统文化的能力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内容。(摘选自《国家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命活动,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是生物多样性的表征。B.我国是生物物种特别丰富的国家,占世界第八位,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举足轻重,表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C.来自罂粟和可可树植物的止痛药吗啡、可卡因,来自金鸡纳树的治疟疾的药奎宁,是人类利用物种多样性的有力证明。D.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不得不考虑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民众的住房、医疗、教育、收入、交通、通讯等生计问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共同构成的生态环境。B.每个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就是该生态系统内的生命群落所必需的化学元素的循环和各组成部分之间能量的流动。C.潜艇、雷达、蝇眼透镜、天然导航仪、震动陀螺仪等主要是通过研究各种物种的生理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生产出来的。D.杂交水稻是选用两个在物种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而培育出来的。3.下列选项中不能全面而准确概括材料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整个世界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B.我国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和丰富资源,加大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永续利用生物资源,对我国来说很有必要。C.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且已经形成了全球共识。D.生物多样性保护应该全球协同、国际联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4分)5.材料三就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提出了十大优先领域、五大保障措施以及一些具体做法,结合你的实际认知,请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另提4条建设性意见。(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青山为证叶仲健“依弟,这信送岭上去!”端叔将一封信交给放牛娃。“给哪个?”放牛娃看出端叔十分急慌。“一个叫青山的人。”端叔叮嘱,“记住,只能交给他!”蚌风岭,童安镇最高的山,上面有个村子,稀稀拉拉几户人家,眼下是游击队根据地,上去得半天,对放牛娃来说,只消个把钟头。以前放牛,他常跑上面去,有条近道,得穿越一处崖洞,鲜为人知。蚌风岭村口,一个小伙子拉住放牛娃,问他找谁。放牛娃说:“青山。”“找青山啥事?”“见到青山才能说。”小伙子搜遍放牛娃全身,才领他往村里走。信,躺放牛娃鞋窝里,没被发现。将放牛娃带到一个汉子面前,小伙子退到屋外站岗。“找我啥事?”汉子不老,三十来岁模样。“青山横南北?”“绿水绕西东!”暗号对上,放牛娃脱掉鞋,掏出信,递过去。汉子扫了一眼,未立即打开,拍拍放牛娃臂膀:“好样的!”放牛娃是我的父亲。他自小是孤儿,寄养堂叔家,十三岁被国民党抓走当壮丁,半路逃脱,躲进苦竹村,给林伯家放牛。父亲说端叔过去是隐藏在我们村的地下党员,他帮他送过好几回鸡毛信,“有回撞见一伙退山的,不懂啥来头,我只管逃,他们在我背后追,跑出几里地,我上树躲了一宿,不知道多惊险!”父亲将他的故事对我讲了无数遍。20世纪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县政府办,工作一年多后,意识到一个问题:父亲对革命事业也算有过贡献,按理应该享受优待才对,可父亲啥都没有享受过,修了大半辈子地球,一生清贫。我向民政局朋友咨询此事。朋友说对老地下党员和老游击队员,国家确实有优待政策,前提是你得去认定身份,具备至少两名在世的且同时期、同地点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证明。我回家向父亲提及此事,让他联络端叔和青山,“只要拿到他们出具的书面证明,每月就能享受好几百元补助。”“我看还是算了。当年我又不是奔着好处去的。”父亲将头摇成拨浪鼓:“黄土埋半截的人了,争这些做甚?”我说:“至少得让国家给你恢复名分吧?”父亲还是拒绝。我有些生气:“你要嫌害臊,我替你去办。”从父亲话中得知,端叔全名林端成,新中国成立后在童安镇政府工作,家就在镇上。只是,一番辗转,我打听到,曾任副镇长的端叔,十年前退休,两年前过世,不曾遗留与父亲有关的一鳞片爪。出师不利,也就失去寻找青山的必要,“青山”是否真名,何许人也,身在何处,也许死去的端叔才清楚。这事就此搁置,父亲罹患胃癌过世后,不了了之,每每回想起此事,我难免遗憾。后来,我调至市司法局,听说我来自童安镇,一位同事说他知道那地方,“有个红色革命根据地遗址吧?我父亲当年在那蹲点过。他是老共产觉员,参加过孟良岗战役。”文献记载,游击队在蚌风岭设立根据地,前后不到两年时间,倘若他父亲在那里参加过革命,保不准会知道我父亲。我让他回家问问他家老爷子是哪一年的事,记不记得当时有个放牛娃给他们送过鸡毛信。同事当即打电话,挂掉电话后说他父亲当时不负责通讯任务,不记得有这么个人,得向王副局长打听。“王副局长?”“市公安局王青山副局长,早退了,跟我父亲是老战友。”听到“青山”这名字,我无比激动,迫不及待让同事引见。同事说没问题,周末让他父亲带我去。眼前这位老人,九十二岁高龄,淡吐清晰,据说还能每天看报。他问我有没有我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我说没有。父亲只照过一次相,晚年照的,那照片成为他的遗照。他说:“既然你爹已经过世,你找我的目的是啥?”我怔住,是呀,我的意图是让政府恢复父亲的名分,还是奢望上级照顾我的仕途,抑或只是为了印证父亲那段被埋没的历史?“不瞒你说,当时是有这么个放牛娃,至于是不是你爹,恕我不能下结论。”这是位相当睿智的老人。我尽可能表现得不卑不亢:“有您这话,不枉此行。”我向王青山老人辞别,转身离去那一刻,苍老的声音追过来:“我给过他一枚弹壳!”我的心被抓了一下,回过头问:“刻着‘王’字的弹壳?”老人目光一亮:“对对对,我还让他有困难拿弹壳来找我哩,还给过他地址。”那枚弹壳,父亲看得很重,跟钥匙串一块儿,傍在身边几十年,只是他过世后,我忘记丢哪去了。回想起来,身份认定这件事,父亲一直是拒绝的。“新中国成立后,不少老游击队员和老地下党员,拒绝享受国家优待,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哪怕再穷困潦倒,也不向政府伸手,他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坐着的老人颤巍巍地站起,左手按住我手背,右手拍拍我臂膀,“你爹,好样的!”回到老厝,翻箱倒柜,那枚弹壳,怎么也找不着。我知道它真实存在过,如同父亲那段峥嵘岁月,青山可证。(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放牛娃人小却灵活,别人得走“半天”的山路,放牛娃“只消个把钟头”便能到达目的地。B.听说已退休的公安局副局长名叫王青山时,“我”的内心又燃起了能找到证人的新的希望。C.“我怔住,是呀”后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道出了“我”找王青山老人的真实目的。D.辞别之时,玉青山老人告诉“我”弹壳的事,说明他已经认定父亲就是当年送信的放牛娃。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人物对话时,多采用短句,刻画出端叔、小伙子、汉子等游击队员机警、果敢的人物形象。B.小说围绕“我”为证明父亲游击队员身份寻找证人的故事展开情节,两次于无希望处又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有吸引力。C.小说善用伏笔,如要将信交给叫青山的人、交信时的暗号、得知端叔死讯时失去青山的线索等,都为后文找到“青山”设下伏笔。D.小说结尾处,青山老人拍着“我”的臂膀说的那句话,呼应小说开头部分对放牛娃的称赞,同时更进一步升华了小说的主题。8.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作用。(4分)9.小说结尾关于“弹壳”的相关情节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贞元三年。时关东防秋兵大集,国用不充。李泌奏:“自变两税法以来,藩镇、州、县多违法聚敛。继以朱泚之乱,争榷率、征罚以为军资,点募自防。泚既平,自惧违法,匿不敢言。请遣使以诏旨赦其罪,但令革正,自非于法应留使、留州之外,悉输京师。其官典逋负,可征者征之,难征者释之,以示宽大。敢有隐没者,重设告赏之科而罪之。”上喜曰:“卿策甚长,然立法太宽,恐所得无几。”对曰:“兹事臣固熟思之,宽则获多而速,急则获少而迟。盖以宽则人喜于免罪而乐输急则竞为蔽匿非推鞫不能得其实财不足济今日之急而皆入于奸吏矣”上曰:“善。”以度支员外郎元友直为河南、江、淮南勾勘两税钱帛使。四年春正月庚戌朔,赦天下,诏两税等第,自今三年一定。二月,元友直运淮南钱帛二十万至长安,李泌悉输之大盈库。然上犹数有宣索,仍敕诸道勿令宰相知。泌闻之,惆怅而不敢言。秋九月,元友直勾检诸道税外物,悉输户部。遂为定制。岁于税外输百余万缗、斛,民不堪命。诸道多自诉于上,上意寤,诏:“今年已入在官者输京师,未入者,悉以与民,明年以后,悉免之。”于是东南之民复安其业。臣光曰:王者以天下为家,天下之利皆其有也。阜天下之财以养天下之民,已必豫焉;或乃更为私藏,此匹夫之鄙志也。古人有言曰:“贫不学俭。”夫多财者,奢欲之所自来也。李泌欲弭德宗之欲而丰其私财,财丰则欲滋矣。财不称欲,能无求乎?是犹启其门而禁其出也。虽德宗之多僻,亦泌所以相之者非其道故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两税之弊》)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盖以宽则人喜于免罪/而乐输急则竞为蔽匿/非推鞫不能得其实财/不足济/今日之急而皆入于奸吏矣/B.盖以宽则人喜/于免罪而乐输/急则竞为蔽匿非推鞫/不能得其实财/不足济今日之急/而皆入于奸吏矣/C.盖以宽则人喜于免罪而乐输/急则竞为蔽匿/非推鞫不能得其实/财不足济今日之急/而皆入于奸吏矣/D.盖以宽则人喜/于免罪而乐输/急则竞为蔽匿非推鞫/不能得其实/财不足济今日之急而皆入于奸吏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防秋兵,在唐代,朝庭为防备吐蕃秋季的进攻而调集军队,组成边防兵,故称“防秋兵”。B.庚戌,庚为天干,戌为地支,古代常以天干地支按顺序相配来纪年、月、日,原文指纪年。C.大盈库,在唐代是皇家贡品的盛放地,百宝进入大盈库后,以供皇帝宫廷享乐及赏赐之用。D.缗,古代指穿铜钱使用的绳子,代指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也称为一贯钱或者一吊钱。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泌认为官员违法敛财的原因在于两税法实施和朱泚之乱,解决办法是免其罪并令其将财物全部上交京城。B.皇上认为李泌解决国家经费短缺的策略具有长远的眼光,虽然有些顾虑但还是给与肯定并且采纳、实施。C.李泌将各地上缴的税收全部上交到皇家私人库房,而使国家财产成为了皇家的私产,助长了皇上的贪欲。D.皇上每年在税制外加收的财物,让百姓不堪重负,在各地官员进言中皇上醒悟悔政,使百姓能安于本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观代汉语。(8分)(1)然上犹数有宣索,仍敕诸道勿令宰相知。(2)虽德宗之多僻,亦泌所以相之者非其道故也。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引用古人的评论说“贫不学俭”,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使东川·南秦雪[注]元稹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注]此诗是元稹被贬到四川通州之时,途径骆口驿所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交待了京城的寒冬已过去,快到寒食节了,然而所经的骆谷虽已是春深时节却没有一点春的气象。B.颔联中“才”“已”两个副词运用巧妙,既写出了蜀道天气变化之快,也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惊喜之情。C.颈联比喻运用极为精巧,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D.尾联以飞鸟、猿烘托周围环境的沉寂,以其“不飞不动”反衬诗人的“动”,抒发诗人孤寂悲凉之情。16.有人评价元稹的这首诗“辞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好战必亡,然而忘战也必危。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永遇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有着类似的担忧。(2)《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有些音乐的感染力之强,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另一力证。(3)天寒更觉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____________”、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体会。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一部《觉醒年代》热播“破圈”。百年之前革命先驱们的奋斗之路,引发许多年轻人_______这部正剧拍得好看,好就好在一个“真”字。剧中每个重要人物的出场方式没有千篇一律,他们的第一个镜头或意气风发,或_______,或步履匆匆,十分用心。剧中的革命先驱们,既有生活小节中的各种烦恼,也有登高台慷慨陈词之大义,显得真实可信,更加契合人物原型的时代特征。初心之纯、信仰之坚贯穿始终。剧中的革命先驱,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难过悲愤哀其不幸,但对未来之中国又都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在他们身上,理想主义_______。剧中,长城之上,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带领下,进步学生朗诵《青春》: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场面令人_______前有《山海情》,后有《觉醒年代》,都在年轻人当中“圈粉”无数。事实证明,主旋律可以“叫好又叫座”,真诚的创作,总是会有回报。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同声共气 漫不经心 灿烂辉煌 触目惊心B.同声共气 不修边幅 熠熠生辉 热血沸腾C.琴瑟和鸣 漫不经心 熠熠生辉 触目惊心D.琴瑟和鸣 不修边幅 灿烂辉煌 热血沸腾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剧中的革命先驱们,既有生活小节中的各种烦恼,也有登高台时的慷慨陈词,显得真实可信,更加契合人物原型的时代特征。B.剧中的革命先驱们,既有生活小节中的各种烦恼,也有登高台时的慷慨陈词,更加契合人物原型的时代特征,显得真实可信。C.剧中的革命先驱们,既有登高台慷慨陈词之大义,也有生活中各种烦恼之小节,显得真实可信,更加契合人物原型的时代特征。D.剧中的革命先驱们,既有登高台慷慨陈词之大义,也有生活中各种烦恼之小节,更加契合人物原型的时代特征,显得真实可信。20.“流行语”是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其特点之一是“中西合璧"。请围绕这一特点对文中加点的“圈粉”一词加以分析,并谈谈其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气候变化不仅是人类需要面对的问题,动物也必须适应它。随着全球变暖, ① ,它们的喙、四肢和耳都变得更大,以便更好地调节体温。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鸟类专家说,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多方面的现象,而且是逐步发生的,( )。但这些变化发生在广阔的地理区域和多种多样的物种之间,所以除了气候变化,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特别是鸟类出现了强烈的变形。自1871年以来,澳大利亚几种鹦鹉的喙的大小平均增加了4%-10%, ② 。北美黑眼灯芯草雀是一种小型鸣禽,在寒冷环境中,喙的增大与短期极端温度存在联系。哺乳动物也发生了变化。研究人员报告说,木鼠尾巴长度增加了,而蒙面鼩尾巴和四肢的尺寸也增大了。该专家说:“变形并不意味着动物在应对气候变化时一切都‘好’,而只是意味着 ③ 。但我们不确定这些变化的其他生态后果是什么,或者是否所有物种都能改变和生存下去。”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此很难确定其是否为造成动物这些变化的唯一原因B.因此确定其是否为造成动物这些变化的唯一原因是很难的C.因此动物这些变化的唯一原因很难说是不是气候变化造成的D.因此造成动物这些变化的唯一原因很难说是不是气候变化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浙江嘉兴一辆重型半挂车转弯时未避让直行的电动车而险酿大祸,重型车司机却不服处罚,觉得交警处罚他就是在“搞针对”“是为了罚款而找借口”。交警李端耐心地向其解释法律依据,可重型车司机依然不听,反而说:“压死人是我的事!跟你们没有关系!”听到这句话,交警李端突然提高嗓门:“你刚才差点压死一个人!”“我是嘉兴交警,你在嘉兴这个地方造成了交通事故就归我管!”这条怒吼的视频,迅速火遍网络,“司机不服处罚,交警咆哮式教育”上了热搜。网友纷纷评论:“交警吼出来的这句话好感动”“这名交警喊出了真情真心”“吼的很舒服,点赞”!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二)(浙江专用),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二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二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二浙江专用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一)(新高考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一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一新高考版原卷版docx、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一新高考版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五)(新高考版),文件包含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五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五新高考版原卷版docx、2022年高考语文下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五新高考版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