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讲练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 第五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第十一讲 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 讲练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五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第十讲 仿用句式 讲练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五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讲 语言表达的衔接连贯 讲练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四板块 文言文阅读专题 第一讲 理解文言实词 讲练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四板块 文言文阅读专题 第五讲 文化常识 讲练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学案 1 次下载
第五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第十二讲 图文转换 讲练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第十二讲 图文转换 讲练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十二讲图文转换解析版doc、第十二讲图文转换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讲练学案之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第十二讲 图文转换【知识精讲】一、考情分析1.选材特点用作“图表解析题”命题材料的图画,常见的有流程图(含方位图、构思框架图)、徽标、图片(含摄影作品)、漫画、数据表图(含柱状图和行列表)五类。2.设题特点图表解析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要素,介绍其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出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考法:(1)根据提供的流程图写一段介绍文字,如考题一。“流程图”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考生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述出来。(2)写出徽标类图形的构图要素和寓意,如考题二。“徽标”言简意赅,高度凝练,意蕴丰富。解答徽标类的图文转换题,需要深入分析图像、形状、颜色等各种元素及其组合后的内涵。(3)写出所给图片的主要意思,如考题三。“图片”主要是指绘画、摄影、剪纸、地图等一些非讽刺类的图片。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画面上的内容总是有限的。观看图片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丰富画面内容,从而揭示画面蕴含的主题。(4)写出漫画的构图要素和寓意,如考题四。所谓“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解答漫画题,要读懂漫画的寓意。(5)根据数据表图,描述其主要信息,或得出结论,或提出建议,如考题五。所谓“数据表图”,是指反映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表和图的总称。高考卷中出现的数据表图类材料有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这种题型一般是提供一个或多个表或图,然后设置一到两道题目,题目内容或者是描述某种情况,或者是得出结论,或者是提出建议,等等。3.能力指向图表解析考查的是考生理解信息、分析综合、整合信息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对现代生活中实用价值大的图表进行分析和综合,其考查具有灵活性、技巧性、创新性、综合性的特点。它考查对图表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将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能力。因此,最简捷高效的备考还是着眼于提高考生的信息获取、准确转化表达的能力。“图表解析”题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的理念,也契合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的课程目标。二、复习指导(一)流程图(含方位图、构思框架图)类1.方法(1)这类试题来自生活实践,考生需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感知对象及其行为,并联系生活经验,才能准确理解,即使没有生活经验,也可联系类似的生活体验加以理解。(2)流程图的各项活动有明确的行进程序,一般用箭头按序依次标示活动项目的先后顺序,而方位图、构思框架图大多没标箭头,但不管怎样,其均存在着先后顺序、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弄清关系有助于理解内在的逻辑事理。(3)描述并列的箭头时要用总分的说明顺序。2.步骤先观察流程图,进行合理想象与分析,找出流程的起点和终点,再将中间的程序进行分步说明,有箭头的按照箭头顺序说明,描述并列的箭头时要注意用先总后分的顺序;没有箭头标识的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统一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等进行说明。3.答题规范组织语言、规范作答时,首先,把题干信息适当放在答案的开头;然后,有序陈述,注意以上所讲的几种关系,确保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另外,切忌盲目照搬照抄图示中的原词,有时需要根据事理适当转换。4.答题示例例: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解析】题干要求对所给的框架图进行解说。先按照构思框架的结构分层,这幅框架图由三个层次组成,应按照由下往上、由总而分的顺序逐层介绍。由第二层“活动”“讲座”可知,对“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介绍,围绕这两方面展开即可。(二)徽标类1.方法解读这类图形,首先,要通读题干,明确徽标图标产生的背景、组织等,弄清其围绕什么活动设计,由什么机构设计。其次,要仔细观察徽标图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分析其构成元素,包括外形、线条、色彩、设计的时间、事件等。再次,要结合徽标图标产生的背景,具体分析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意图和所代表的寓意。2.步骤观察徽标的总体形状,依据徽标的名称或主题观察徽标的构成要素,明确以下三种关系,从而把握徽标内涵:一是明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明确各要素与总体形状间的关系,三是明确各要素、总体形状与徽标名称或主题间的关系。而明确这三种关系,需要我们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3.答题规范将图案内容和徽标名称有机结合起来,准确转述信息,检验确认答案。4.答题示例例:[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世界和平。【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抓住图案的构成要素,二是要将图案内容和主题名称有机结合起来。本题的图形整体上是一只鸽子衔着橄榄枝,鸽子是由各种旗帜构成的,然后再结合题干中联合国发行的邮票名称“联合我们的力量”,以及图中鸽子、橄榄枝可知,寓意应该是联合国希望联合各国维护世界和平。(三)图片(含摄影作品)类1.方法合理想象,丰富画面。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画面上的内容总是有限的。观看图片要充分发挥联想、想象,借助生活经验,再现图片情境,甚至可联系社会背景,发掘图片主旨。2.步骤整体把握,读懂图片。先找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构图要素(人、物等),弄清各构图要素的细节特征,再厘清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3.答题规范明确要求,准确作答。或描写,或说明,或评述,要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或描写内心独白,或评析行动效果,要选择正确的切入点;或比拟,或排比,要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4.答题示例例:[2014·山东卷]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抹恬淡的微笑,如同一阵和煦的春风。一次鼻尖的轻触,更像是一次心灵上的碰撞。那稚嫩的臂膀举起的不仅仅是一只弱小的兔子,更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亲密无间。【解析】解答此题,一看题干提示:交代了图片的内容“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二看整体:图片整体上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充满童真童趣,人与自然和谐快乐相处。三看局部构成内容:图片背景图有些不清晰,但还是能判断出是树林草地之类的环境;图片主要由小男孩和小兔子构成,小男孩微笑着双手举起小兔子并与它触鼻对视。再将两个构图要素小男孩与小兔子亲密、温馨的接触联系起来看,很明显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作答时要结合题干中“准确、生动的描写”“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的答题要求,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描写。(四)漫画类1.方法(1)明确类型,抓住特征。以人、事为创作素材的漫画,对人物应注意其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物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为创作对象的漫画,往往影射着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应与现实生活作类比联想,注意其类比象征意义。(2)合理想象,丰富画面。联系相对应的生活场景,依据人、物的活动细节,发挥联想、想象,合理补充人、物的活动内容与过程,寻求各元素间有机的逻辑关联。(3)联系生活,挖掘寓意。漫画多从政治事件或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对比、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创设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概括主题(寓意),要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然后联系生活挖掘出隐藏在漫画背后的较为抽象的寓意。2.步骤整体把握,读懂漫画。注意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的对应关系。标题和画面是显性信息,寓意是隐性信息。一般先从标题入手,标题大多暗示了漫画的内容或主题。再观察漫画的元素,把握人、物的活动,厘清人、物之间的联系,明确其描述的事件的发展过程及结果。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不可忽略。3.答题规范明确要求,规范作答。答题时要弄清题干要求,注意考查的角度和答题要求,在理解其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紧扣画面作答。4.答题示例例:[2013·天津卷]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甩到鱼缸外的鱼:刚才还在鱼缸中高兴地玩着跷跷板,现在却躺在了干燥的地面上!只想着跷得更高些,没想到玩大了,我的命也搭上了。∥鱼缸里的鱼:这可咋办,玩伴被甩出去了!一时得意忘形玩大了,落得个乐极生悲! (2)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限度,否则,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或自食其果)。【解析】解答此题,一看题干提示:欣赏漫画《玩大了》。仅看标题,就暗示了发生的事情脱离了控制,产生了严重后果。二看整体:漫画整体上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好笑,但同时跌落在鱼缸外的鱼的遭遇也让人十分担忧。三看局部构成内容:漫画主要由鱼缸、跷跷板和两条哭丧着脸的鱼构成。漫画中的这几个构成要素之间有何关联?考生首先要思考鱼缸外的那条鱼的可悲遭遇的原因是什么,与鱼缸里的那条鱼和跷跷板这两个要素有何联系。很明显,正是由于两条鱼只顾玩跷跷板,得意忘形,而忽略了安全。这样就厘清了构图要素之间的关联,再结合社会现实,寓意就很明显了。第(1)题,替其中一条鱼写内心独白时一定要考虑它此时的境况以及境况产生的原因,不可偏离这个方向去写独白;第(2)题,写寓意,要以小见大,由特殊到一般,不能就事论事,注意“一句话”这一要求。(五)数据表图类1.方法(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2)区别不同图表的特点。具体而言,数据表图类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折(曲)线图要抓住折(曲)线变化的规律,柱(饼)状图要抓住各要素的变化情况及比例分配等。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遗漏信息。(3)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也是得出观点的源头。2.步骤整体把握,读懂图表。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有一些细节不可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面的“注”等。3.答题规范(1)一定要扣住题干要求作答,因为题干要求往往对答题有一定的提示性,最好能利用题干要求甚至图表标题用语作答。(2)对于复杂的表格,组织答案时不能只就一个方面分析作答,要善于从横向、纵向、斜向等角度综合分析。(3)把握数据表述分寸。在答案表述中,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增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不能用倍数)”等。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有:“近一半(比例约50%)”“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4)语言简要。不要一五一十地把图表内容全都罗列出来;或者思路不清、角度交错等。4.答题示例例:[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A.非常希望 B.希望C.不希望 D.无所谓 调查对象选项 学生市民A19.08%11.90%B68.79%59.52%C5.20%5.95%D6.94%22.62%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A.家庭 B.学校C.社会 D.以上都是 调查对象选项 学生市民A20.23%22.62%B9.83%15.48%C8.67%13.10%D65.32%58.33%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②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③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解析】图表一中,调查的是学生和市民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情况;图表二中,调查的是学生和市民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谁的情况。再看①②③三个空缺处的语言环境,第①处上文是“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表明此处应从图表一中得出结论,结合图表一中的数据,学生选C、D两项的比例一共只占12.14%,而市民选C、D两项的比例一共只占28.57%,可总结出总体规律,即学生和市民大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第②处上文有“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此处应由图表二得出答案,结合图表二中的数据,无论是学生还是市民选D项的都超过了半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即大多数学生和市民希望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礼仪教育的责任。第③处结合上文来看,要求谈学生和市民对礼仪教育的需求差异,可结合图表一作答,在图表一中,市民选D项的占了22.62%,而学生选D项的只占了6.94%,由此可以从反面总结出第③处的答案,也就是在“对礼仪教育的需求”这一点上,学生比市民的要求更加强烈。总之,思考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行标题和列标题下各对象对应数据的比对。 【对点精练】1.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解析】本题考查将框架图转化为文字。首先要把握框架图的结构,然后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逐层介绍。该图共四个层级,由第二层的“5月4日”可知举办时间,由“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可知分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据此整理作答即可。不能漏掉框架图所包含的要点,注意题干中的字数等其他的要求。2.某市为创建“文明城市”,组织人员进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下面是“安全监督检查流程图”,请介绍该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简明,语句连贯;以“检查人员”开头,不超过12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检查人员进入企业,将从现场安全以及台账、制度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检查监督。若发现事故隐患,就提出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如果企业整改到位,检查人员收到企业整改回执后将复查验收;如果企业整改不到位,检查人员将上报有关执法部门,由有关部门进行行政执法。【解析】本题考查将流程图转化为文字。题干明确指出此图为“安全监督检查流程图”。根据图中箭头所示,检查流程由上到下,各环节均有明确标注,只要略加连贯,就可以完成。题干要求“以‘检查人员’开头”,不能疏忽。3.】下面是“中华春节符号”征集活动中的一幅入选作品,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图形是由蝙蝠、鲤鱼和“春”字组成的灯笼,象征团圆美满。蝙蝠代表福气,鲤鱼代表富裕(吉利),“春”字由鞭炮和古钱币构成,代表辞旧迎新、恭贺富贵(发财),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氛围与民族文化特色。【解析】本题考查将图形转化为文字,要求写出构图要素和寓意。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读题干,明确图形的主题,然后仔细观察图形的构成部分,尤其要注意抽象、变形的图案,表述时语言要准确鲜明。本题图形是由蝙蝠、鲤鱼和“春”字组成的灯笼形状,“春”字由鞭炮和古钱币构成,寓意要结合“春节符号”的内涵考虑,如鞭炮代表过年辞旧迎新,古钱币代表恭贺富贵,灯笼象征团圆美满等。4.】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标志由山、水、太阳及十个环构成。山、水、太阳表示人类的生存环境;十个环相扣形成保护圈,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又喻指环境的“环”,强化了环保意识。【解析】本题考查将图形转化为文字,要求写出构图要素和寓意。解答图文转换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把握徽标的名称及构图目的,二是要抓住图案的细节构成,三是要将图案内容和主题名称有机结合起来。该标志是“中国环境标志”,其组成外部是十个环,中间是太阳、山、水,这恰恰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是我们保护的对象。“十个环”不仅暗合环境,更突出我们要手拉手,共同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这一内涵。5.下面是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上的一幅艺术类金奖作品,画面中小鸟与螳螂成对峙之态。请仔细观察该图,对画面内容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鸟尾部翘起,两翅展开,双目圆睁,正从空中向下扑向停在枝头的螳螂;弱小的螳螂身体前倾,奋力举起大刀似的前肢,昂首迎战,仿佛要与这个庞大的对手一决生死。【解析】本题考查将图片转化为文字。作答时要注意观察图中的各个要素。题干明确指出“画面中小鸟与螳螂成对峙之态”,说明该图的主要构成要素为小鸟和螳螂。本题要求“对画面内容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考生可从小鸟和螳螂的形态、动作等角度进行想象,并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考生在作答时,要力求描写精准,修辞恰当,能够揭示作者传递的精神与理念。6.下面是体育竞技赛场上队友相互加油、鼓励的常用手势,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结合图片说明理由,不超过70个字。图一 图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图一更好。两只紧握着拳头的手相互碰撞,给人以力量感,使队友感受到力量的传递,增强求胜的欲望。∥图二更好。将张开的手掌相互击向对方,表达了对队友的充分信任和对胜利的坚定决心,可增进队友间并肩作战的情谊。【解析】本题考查将图片转化为文字,要求考生在理解图片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这是一道开放度比较高的试题,题干明确指出两幅图都是“体育竞技赛场上队友相互加油、鼓励的常用手势”,问“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明两种都可以,选择其一即可,关键是要说出理由,这就要分析两幅图反映的内容特点。两拳相碰,给人以力量;两掌相击,给人以信任。选择其中一种,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即可,但不能回答两种都好。7.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漫画中小白兔背着已经拔出来的几个萝卜,正在用力拔着下一个萝卜,没有料到地下是一个硕大的萝卜,于是它竭尽全力,代表着过程艰难;而萝卜是小兔子的最爱,大萝卜相对于其他萝卜来说也是最大的收获,据此可以判断A项表述最准确。B.“不注意的地方”明显错误,这里不存在“注不注意”的问题;且“巨大的困难”也不对,图中关注点应为“收获”。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理解有偏差,此处还没有“挣得”,仅为“努力”的过程。D.“知足常乐”理解偏离图片寓意。8.阅读漫画《有手机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按要求答题。(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低头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信工具,能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疏远)。【解析】本题考查将漫画转化为文字,要求考生在理解漫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答题时先要仔细观察漫画,比较两幅漫画的异同点。左边一幅的三个人,有两人嘴是张着的,另一人表情也自然平静,他们手中都没拿东西,似乎在交流,显得很高兴。右边一幅,三人各自拿着一部手机,互不交流,沉溺在虚拟世界里,不管身边的任何事情。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描述画面的内容”并表明自己的观点。9.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某校图书馆阅览室共有十万册图书,在最近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结果如下表:图书状况完好无损损坏较轻损坏较重损坏严重图书数目(册)20000250004000015000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阅览室的图书有8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②要教育学生爱惜图书。【解析】本题考查将图表转化为文字。本题图表反映的是图书损坏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围绕“图书状况”从“完好无损”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用四项数据交代了图书现状的四种不同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图书的损坏情况是一条显性结论,不难回答,难的是另一条隐性结论。题干中的“某校图书馆阅览室”暗示了学生是损坏图书的主体,这就涉及学生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识,从而得出“要教育学生爱惜图书”的隐性结论。10.下面是中国铁路总公司2018年发布的两组春运大数据报告,请根据图表信息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80个字。图一图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网络购票已经成为火车票购票最主要的方式,购票越来越方便;春运期间动车组发送旅客量越来越多,旅客平均在途时间越来越短,回家越来越便捷。【解析】本题考查将图表转化为文字。本题综合考查了饼状图和柱状图,并在图形上有所变化创新,根据图一中数据可以得出网络购票所占比例在逐年增长,非网络购票所占比例在逐年下降。这说明网络购票已经成为火车票购票最主要的方式。根据图二数据:动车组春运期间发送人次从2014年的8660.8万人次增加至2017年的18024.7万人次,预计2018年数据还会增加;动车组发送人次占比由2014年的34.4%提高至2017年的52.7%,预计2018年提高至54.9%,说明动车组春运期间发送人次在逐年增加,发送人次占比也在逐年提高。春运期间旅客平均在途时间由2014年的436分钟减至2017年的334分钟,预计2018年还会减少,减至327分钟。而春运期间平均运距在逐年减少,由2014年的585.2千米减至2017年的516.8千米,但是预计2018年平均运距会略微有所增加,增至524.2千米。说明春运期间动车组发送旅客量越来越多,旅客平均在途时间越来越短,回家越来越便捷。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第五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第十讲 仿用句式 讲练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十讲仿用句式精讲精练解析版doc、第十讲仿用句式精讲精练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五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第七讲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讲练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七讲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解析版doc、第七讲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五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第三讲 正确使用成语 讲练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三讲正确使用成语解析版doc、第三讲正确使用成语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