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2课《礼记二则》强化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22课《礼记二则》强化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01
    第22课《礼记二则》强化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02
    第22课《礼记二则》强化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2课《礼记二则》强化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22课《礼记二则》强化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共12页。

    第22课《礼记》二则强化练习
    一、字词书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虽有嘉肴( )       兑命( )       教学相长( )
    讲信修睦( )       矜( )          男有分( )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强(qiáng)     学(xué)学半        讲信修睦(mù)          不知其旨(zhǐ)
    B.嘉肴(yáo)        男有分(fēn)        教学相长(zhǎng)     不必为(wèi)己
    C.弗(fú)学          有所长(zhǎng)     选贤与(jǔ)能          好逸恶(wù)劳
    D.兑(duì)命        尘埃(āi)也          天下为(wéi)公        矜(jīn)寡孤独
    3.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 B.教学相长也 C.大道之行也 D.男有分,女有归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恶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会私藏。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选贤与能                 遂与外人间隔
    B.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C.天下为公                 不必为己
    D.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外户而不闭
    6.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货/恶其弃/于地也 B.是故/谋闭/而不兴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兑命》曰:“学/学半。”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8.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学相长也。(判断句)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倒装句)
    C.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判断句) D.其此之谓乎。(反问句)
    9.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南冥者,天池也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弗食,不知其旨也
    10.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篇课文都选自《礼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B.《大道之行也》是从“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C.《虽有嘉肴》一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
    D.《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后来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与课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则是另一番景象。
    三、填空题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虽( )有嘉肴
    (2)不知其旨( )也
    (3)虽有至道( )
    (4)教然后知困( )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
    (6)知困,然后能自强( )也
    (7)讲信修( )睦
    (8)男有分( ),女有归
    (9)力恶( )其不出于身也
    (10)盗窃乱贼而不作( )
    四、语言表达
    12.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默写
    13.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_______。
    (3)________,不必藏于己;________,不必为己。
    (4)是故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虽有嘉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道之行也》是一片名文,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①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②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③,男有分(fèn)④,女有归。货恶(wù)⑤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⑥闭而不兴,盗窃乱贼⑦而不作,故外户⑧而不闭。是谓大同⑨。
    注释:①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②子:以……为子。③有所养:得到供养。④分,职分,指职业、职守。⑤货恶:宾语前置。恶(wù),憎恶。⑥谋:谋划,指不好的东西。⑦贼:盗窃,这里引申为害人。⑧〔外户〕泛指大门。⑨〔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 )             (2)故人不独亲其亲( )
    (3)男有分,女有归( )   (4)是故谋闭而不兴( )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盗窃乱贼而不作/潭西南而望
    B.天下为公/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故人不独亲其亲/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货恶其弃于地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7.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8.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
    1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   (2)学学半( )
    20.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意思。
    21.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22.本文论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我们的小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道理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不知其旨也             ⑵学学半
    ⑶男有分                    ⑷不独亲其亲
    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大道之行也          其此之谓乎 B.不独子其子        不知其旨也
    C.盗窃乱贼而不作   学而不思则罔 D.然后能自反也     不以千里称也
    25.选出下面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甲)文以类比论证的方法,从“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B.(乙)文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C.(甲)文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话,从反面增强了对中心论点的阐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乙)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2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7.(甲)文中提到的“教学相长”与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教学相长”是一个意思吗?为什么?

    1.     yáo     yuè     zhǎng     mù     guān     fèn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需要注意的读音是:“肴”应读yáo。
    2.C
    【详解】
    A.“学”读作xiào;
    B.“分”读作fèn;
    D.“兑”读作yuè;“矜”读作guān;
    故选C。
    3.A
    【详解】
    A.肴:美味可口的菜肴。
    B.长: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C.大道: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义:宽阔的路;
    D.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故答案选A。
    4.A
    【详解】
    A.“货恶其弃于地也,必藏于己”正确的翻译应是: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
    5.D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理解,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D项,意思都是“因此”。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同“举”,推举/和。B:闭塞/关闭。C:是/为了。
    6.B
    【详解】
    考查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解答此题,可结合句意、相关的文言标志词语进行分析。
    A.句意: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据此可知这句话的节奏正确划分为:货/恶其/弃于地也;
    C.句意: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据此可知这句话的节奏正确划分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句意: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据此可知这句话的节奏正确划分为: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选B。
    7.A
    【详解】
    B.“兑”同“说”,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学”同“敩”,教导;
    C.“与”通“举”,推举,选举;
    D.“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故选A。
    8.D
    【详解】
    考查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D.“其此之谓乎”是倒装句,反问句不属于特殊句式;
    故选D。
    9.C
    【详解】
    此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变化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等。A.古义是“海水运动”,今义是“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B.古义是“天然形成的水池”,今义是“湖泊名”。D.古义是“甘美”,今义是“意思,意义”。故选C。
    10.D
    【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D.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是根据课文中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故选D。
    11.     (1)即使     (2)味美     (3)最好的道理     (4)困惑     (5)反思     (6)勉励     (7)培养     (8)职守     (9)厌恶     (10)兴起
    【详解】
    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意: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虽:即使。
    (2)句意:就不知道它的味美。旨:味美。
    (3)句意:即使有最好的道理。至道:最好的道理。
    (4)句意: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困:困惑。
    (5)句意: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反:反思。
    (6)句意: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强:勉励。
    (7)句意: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8)句意: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分:职守。
    (9)句意:人们厌恶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恶:厌恶。
    (10)句意: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兴:发生。
    12.     虽然有美味的菜,不吃,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     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佳肴”指“美味的菜”,“困”是“困惑”的意思。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3.     (1)然后能自反也     然后能自强也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货恶其弃于地也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4)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5)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6)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     (7)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8)鳏寡孤独     夜不闭户
    【详解】
    考查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本题中的“反、矜、弗、与、睦、寡”等字词容易写错。
    14.     同“举”,推举     以……为亲     女子出嫁     所以、因此
    15.B
    16.(1)因此,人们不仅以自己的亲人视作为亲人,不仅以自己的孩子视作为孩子。
    (2)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17.人人都能受得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解析】
    14.
    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义。
    (1)句意:(人们)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同“举”,推举。
    (2)句意: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亲:以……为亲。
    (3)句意: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归:女子出嫁。
    (4)句意:因此奸邪的事不会发生。是故:所以、因此。
    15.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B.为:动词,是;
    C.其:代词,自己/副词,用在句首,表推测;
    D.于:介词,在/介词,对,对于;
    故选B。
    16.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1)故:所以。独:只是。其:代词,自己。第一处的“亲”:意动用法,以……为亲。第二处“亲”:指父母。第一处的“子”:意动用法,以……为子。第二处的“子”:子女。
    (2)力:能力。恶:厌恶。其:代词,它。于:自。身:自己。也:语气词,不译。不必:不一定。为:为了。己:自己。
    17.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大同”即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结合本文“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知是要人人都能受到关爱;
    结合本文“男有分,女有归”“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可知是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结合“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可知是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能力,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奸邪的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18.《礼记正义》或者《礼记》均可。
    19.     味美     同教,教导。
    20.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21.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做铺垫。
    22.教学相长。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小组内大家互相学习,向小组内同学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小组内同学,才知道自己也有不太了解的。意思对即可。
    【解析】
    18.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本文选自《礼记》,相传西汉梁国人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19.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1)句意: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美。
    (2)句意:教人是学的一半。学:同“教”,教导。
    20.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意思是: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困”指“困惑不通,理解不了。”可据此用自己的话谈论自己的理解。
    21.
    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章开头句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然后细读开头句,理解其含义;最后结合其下文所述来分析揣摩其作用。开头一句运用了设喻类比的写法,从“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也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这样层层深入,易于理解接受。
    22.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感悟。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在学习小组内,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通过“教组内同学”,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反省、再学习,一定可以增长自己的才能,提高成绩。
    译文: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3.⑴味美 ⑵通“敩”,教导   ⑶职分,职守   ⑷动词,以……为亲
    24.D
    25.C
    26.(1)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2)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27.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现在我们所说的“教学相长”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教”和“学”是两个主体。(意思对即可)
    【解析】
    23.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根据句意,推知词义。
    (1)句意: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美。
    (2)句意: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学”通“敩”,教导。
    (3)句意:男子有职分。分:职分,职守。
    (4)句意: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亲:以……为亲,意动用法。
    24.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之:主谓之间,无实义/宾语前置句的标志。
    B.其:代词,自己的/代词,它的。
    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D.都是表示陈述语气。
    故选D。
    25.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体会论证方法。
    C.有误,(甲)文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话,从正面增强了对中心论点的阐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不是从反面论证。
    故选C。
    26.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重点词语意思和句式的理解。
    (1)重点词语有:不足,不足的地方。然:这。反:反省自己。
    (2)重点词语有:恶,厌恶。其:代词,货物。弃:丢弃。于:在。必:一定。藏:私藏。
    27.
    本题考查分析内容,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甲文中根据“‘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意思为“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可知,“教学相长”意思,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表达“教别人”与“学习”都对自己的成长大有益处,表述的主体都是自己。而现代使用的“教学相长”意思为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表述的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主体不同。
    参考译文:
    (甲)虽然有美味的菜,(如果)不品尝(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别人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