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 音乐小学三年级上册《牧童之歌》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31929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 大海啊,故乡歌曲《牧童之歌》教案设计
展开《牧童之歌》教案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音乐(唱歌课)
一、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选自花城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哈萨克儿童歌曲,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出哈萨克牧童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全曲分为4个小乐句,第三句以连续的双八节奏加附点八分节奏,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骑马奔驰的形象。
二、 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课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提供伴舞或者自制伴奏乐器两种形式,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方式去美化音乐。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丰富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学唱《牧童之歌》感受活泼轻快的新疆音乐风格,体验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2、过程方法:通过闯关游戏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学习,用身体律动感知2拍子的强弱规律,以及用优美的歌声唱出牧童心中的欢乐。
3、知识技能:学习附点八分节奏。
四、重难点:
重点:用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之歌》这首歌曲。
难点:附点八分节奏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自我介绍
2通过闯关游戏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学习。(学习附点八分节奏。)
二、新课学习:
- 听音乐,教师用身体律动带领学生感受2拍子的强弱规律。(学生第一次感知2拍子强弱规律。)
- 听教师演唱,找出难点进行重点学学习。(重点找出附点八分节奏。)
- 学生跟着钢琴分乐句学唱歌曲。(为唱歌曲做准备。)
- 师生共读歌词(为歌曲学习做准备。)
- 师生接唱。(学习歌曲,增加和学生的互动。)
- 请学生跟钢琴完整地演唱一次。(熟悉歌曲。)
- 请学生跟着范唱完整的演唱一次。(巩固歌曲)
- 最后再请同学们拍着2拍子的强弱动作完整演唱一次。(再次完整感受歌曲中的2拍子强弱。)
三、 拓展
1、简单介绍新疆风土人情。(了解新疆哈萨克民族风情)
2、再次演唱体现牧童放牧高兴的心情的乐句。(烘托课堂气氛,延伸幸福感)
3、用自制小乐器为歌曲伴奏。(丰富音乐表现形式,为学生自主选择音乐的表现形式,提供方法上的支持。)
四、 小结
同学们,我们总结一下我们的收获吧,我们学会了附点八分节奏,感受了2拍子的强弱规律,体会了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并且自制小乐器为歌曲伴奏,最后我们学会唱这首《牧童之歌》和简单了解新疆哈萨克民族。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了解了新疆音乐风格,以及民族文化,丰富了音乐视野。让我们一起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传承弘扬民族经典文化。最后我们再完整的跟着范唱演唱一次歌曲就下课了,同学们再见!
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上册歌曲《牧童之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上册歌曲《牧童之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舞蹈创作与表现,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歌曲《牧童之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歌曲《牧童之歌》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结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欣赏 管弦乐曲《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教案: 这是一份花城版三年级上册欣赏 管弦乐曲《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