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精练
展开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第六章 6.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加热
B.实验室制取CO2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C.测定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稀释浓硫酸,先在烧杯中加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催化剂只能催化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3.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石墨用作电极和电刷
C.氮气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
D.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4.将某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可能是( )
A. CO2 B. O2 C. N2 D. CO
5.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避免产生危险和错误结论等,下列实验操作或图形规范的是()
A. 取用氯化钠固体
B.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C.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 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
6.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 | B | C | D |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H2O2溶液 |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
A. A B. B C. C D. D
7.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是
A.稀盐酸 B.灼热的氧化铜
C.燃着的木条 D.澄清石灰水
9.下列描述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 O22Fe2O3
B.实验室制取氧气:
C.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氢气:
D.实验室制取CO2:
10.下列装置或操作肯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
B.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 探究燃烧的条件
D.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二、填空题
11.下图是实验室中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 ,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2)某学生利用上述原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表演趣味化学实验-------“发射火箭”。表演时,挤压胶头滴管,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细木棒向上冲出,完成发射。细木棒向上冲出的原因是: 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氢气可用D或E装置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
(4)实验室收集CO2时,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__。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可供选用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是(用仪器的序号回答)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
13.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化铝中氧元素显-2价________________;
(2)铁离子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编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 ;若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如果收集的氧气要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
15.实验小组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 验 步 骤 | 简 答 |
第一步:称取3g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装置①的试管中,点燃酒精灯. | 装置①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
第二步: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用橡皮管连接a、b. | 刚开始加热时,排出的气体不宜立即收集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 |
第三步:当装置②中水面不再下降,断开a、b,移去酒精灯,将装置②中的集气瓶密封,并贴上标签备用. | |
第四步:读取量筒里水的体积数并记录. | 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体凹液面的________ 保持水平. |
三、解答题
1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 _______ 色。
(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如图)。
①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用12.2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计算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________ g。
(4)根据③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任写一种情况)
18.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
| 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
19.如图是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
(1)此实验探究目的是什么?能证明CO2此性质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CO2溶于水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你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简述实验操作过程与现象)
20.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都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C
【解析】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为防止发生爆炸,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氧化铁粉末至红热,正确;
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正确。
故选C。
2.C
【解析】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能是加快,也可能是减慢,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不是只能催化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还可以用于其他有机反应等,不符合题意;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含溶解氧,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A、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了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石墨用作电极和电刷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氮气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干冰用于冷藏食品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 A
【解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氮气、一氧化碳都不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氮气、一氧化碳都不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
故选A
5. C
【解析】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应向石灰水中吹气,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故B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 D
【解析】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元素质量分数不会为零。B不符合题意。
C.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纵坐标应是气体体积。C不符合题意。
D.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D。
故答案为:D
7.D
【解析】
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可以鉴别,故A正确;
B、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能催化水的分解,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可以复燃,在空气中不能复燃,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无法区别,故D错误。
故选:D。
8.A
【解析】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A正确;
B、一氧化碳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可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一氧化碳能够燃烧,能被燃着的木条引燃,而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C不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D不正确。故选A。
9.D
【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错误;
C、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氢气没有添加状态符号,错误;
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D。
10. D
【解析】解:A、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能达到目的,故选项错误;
B、如果用的药品相互反应生成的是沉淀和水,可以用烧杯等敞口容器;如果用的药品生成的是气体、或有气体加入或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就必须用密闭的容器,能达到目的,故选项错误;
C、白磷和红磷作对比,得出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能达到目的,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烧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木条进入集气瓶内部,不能达到目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1.Zn + H2SO4 = ZnSO4 + H2↑
;B
;C或E
;H2O2分解产生氧气,导致瓶内气压大于瓶外
;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
【解析】(1)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由此可知,该反应属于固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故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时,也应选B作为发生装置;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C或排水法E来收集。
(2)挤压胶头滴管时,过氧化氢溶液会被滴加到二氧化锰上,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迅速分解放出O2 , 导致瓶内气压快速增大,并大于大气压,故能使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细木棒向上冲出。
(3)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D或排水法E来收集。
(4)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故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口已有二氧化碳,即已收集满。
12.(1)大理石和稀盐酸##石灰石和稀盐酸
(2)向上排空气法
(3)ACDE
(4)
【解析】
(1)
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
(2)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3)
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是ACDE;
(4)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 Fe 3+ C+CO2 2CO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氧化铝中铝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
(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由于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故可表示为Fe3+;
(3)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C+CO2 2CO
14. 长颈漏斗
;酒精灯
;A
;D
;
; D
【解析】(1)①为长颈漏斗,②为酒精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应选用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可以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应选用D,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验证产物则氧气中不能含有水蒸气,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选用D。
15.2KClO32KCl+3O2↑
;当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再收集
;装置中有空气,造成氧气不纯
;最低处
【解析】(1)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2)第二步: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用橡皮管连接a、b,刚开始加热时,排出的气体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再收集;原因是装置中有空气,造成氧气不纯;故答案为:当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再收集;装置中有空气,造成氧气不纯;(3)第四步:读取量筒里水的体积数并记录,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答案为:最低处;
三、解答题
16.(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3)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或难溶于水(合理即可) 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解析】
(1)
A实验中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填: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
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故填: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3)
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故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或难溶于水;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17. CaCO3+2HCl=CaCl2+H2O+CO2↑ 红色 催化作用 2KClO32KCl + 3O2 ↑ 122.5 4.8 一加热就马上收集气体。
【解析】
(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3)①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用12.2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 + 3O2 ↑,
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35.5+16×3=122.5
设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即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4.8g;
(4)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的原因可能是一加热就马上收集气体,将装置内的空气也当作氧气收集到了。
18. 解: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办法一般是澄清石灰水,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 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
【解析】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根据变浑浊的现象分析;
19. (1)CO2能溶于水;瓶子变瘪
(2)发生了化学变化;往CO2溶于水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析】解:
(1)往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倾倒水,如果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小,瓶子变瘪,说明二氧化碳减少了,CO2能溶于水;
(2)往CO2溶于水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答案:
(1)CO2能溶于水;瓶子变瘪
(2)发生了化学变化;往CO2溶于水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且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0.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解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4 化学与环境保护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4 化学与环境保护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4 化学与环境保护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4 化学与环境保护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到实验室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