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展开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2年初中生毕业暨升学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第8—13题:文言文阅读。(21分)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8. 在文中缺漏的地方填入一句陶渊明的诗。(1分)
9.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是(3分)
| A. 最上(上乘) | B.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着有) |
C. 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送给,送走) | D. 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也是) |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力求准确有美感。(4分)
(1)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2)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11. 依文章来看,什么是“境”?造境”和“写境“的关系是什么?(2分)
8.示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C
10.①无我之境,人只有在静中实现。有我之境,在由动到静的过程中实现。
②境界不是只说景物,喜怒哀乐也是人心中的一种境界。因此能写出真正的景物、真正的感情的,就称为有境界。否则就是无境界。
11.①境是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情感,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一种境界。
②造境与写境都属于“境”,都有作者的情感蕴含其中;造境与写境是“理想”与“写实”两派得以区别之处;造境与写境互相融合,造境必然要合乎自然法则,写境也必然与想像密切相关。
江苏省张家港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公践①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②,出举③远方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④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⑤之朝也,摄而进之,曰:“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何其所临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其君归也,乃召其国大夫告以天子之言。百姓闻之,皆喜曰:“此诚天子也!何居之深远,而见我之明也,岂可欺哉!”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
(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注释】①践:登上。②十二牧,方三人:全国设置十二州牧,分为四方,每方三人。③出举:外出考察。④失职:流离失所。⑤君:诸侯国君。
8.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B.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C.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D.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子于其君之朝也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B.其君归也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何居之深远 何陋之有(《陋室铭》)
D.是以近者亲之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10.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乃召其国大夫告以天子之言。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1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写了周公的哪三条治国之道?其中与《曹刿论战》所评价的“忠之属也”相一致的是哪一条?
8.D
9.A
10.(1)(那些诸侯国君)就召见国内的大夫把周天子的话告诉他们。
(2)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11.①使百姓能够衣食所安;②官员公平公正地审理案件,不让人因此蒙冤;③有才能的人能够被选拔任用。第②条。
江苏省泰兴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二)阅读袁宏道的《虎丘记》(节选)①,完成7~10题。(16分)
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②,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③,置酒交衢④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⑤丘积,樽罍⑥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⑦,无得而状。
②布席之初,唱者干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⑧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⑨,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⑩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 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注】①作者任吴县令期间六次游览虎丘。②迨:及,至。蔀(bù)屋:草席盖顶的屋子,贫家昏暗之屋,这里指贫民。③重茵累席:指游者们席地而坐。④交衢(qú):指去到虎丘的大道。⑤檀板:用檀木制的歌唱拍板。⑥樽罍:指酒杯,亦指饮酒。⑦雷辊(gǔn)电霍:雷鸣电闪。⑧妍媸:美丑。⑨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比喻粗俗的歌声。⑩竹肉:管乐器和人的歌喉。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 ▲ ) ②竞以歌喉相斗( ▲ )
③属而和者 ( ▲ ) ④比至夜深 (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独以近城故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B.壮士听而下泪矣 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C.寂然停声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D.凡月之夜 虽有千里之能 (《马说》)
8.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 (2分)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
10.结合选文第②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赛歌场景的,并说说这样安排顺序有何好处。 (4分)
▲
7.(1)(4分)①距离 ②争相 ③连续 ④等到
(2)(2分)D(A.因为/凭借;B.表顺承/表修饰;C.……的样子/这样; D.结构助词,的)
8.(2分)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9.(4分)(1)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2分)
(2)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2分)
10.(4分)从“布席之初”、“未几”、“已而”、“比至夜深”这些词可以看出,作者按时间的推移来安排顺序(写出词语1分,“时间推移”1分);这样安排的好处:①有条理;②层层递进,逐步烘托出“一夫”演唱技艺的高妙。(写出一点好处1分)
参考译文:虎丘离城约七八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织布一样,而以中秋最为繁盛热闹。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上至士大夫乡绅、大家妇女,下至平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大路边,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檀板聚积如小山,樽罍似云霞般倾泻,远远望去,犹如成群的大雁栖落在平坦的沙滩,彩霞铺满江面,电闪雷鸣,无法具体描绘它的形状。
开始安设筵席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批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自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一会儿,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犹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曲,不再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个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浏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等到夜深,月亮西斜,树影散乱,于是连箫板也不用,一个人登场,四围的人屏住声息,声音如细而直上的毛发,响彻云端,每吐一字,几乎拖长达一刻之久,飞鸟听了为之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2年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二)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7~10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②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③,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噆⑥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祖:这里是祭祀天地鬼神之意。②和:应和。表示同意。③预于次:参预在末座。预,参预。次,在排列上次一等。④类:种类,物类。⑤迭:更迭,交替。⑥噆:叮,咬。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期日中( ) ②太丘舍去( )
③众客和之如响( ) ④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去后乃至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不如君言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河中石兽》)
C.与人期行 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8.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
殖 五 谷 生 鱼 鸟 以 为 之 用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0.结合【甲】文中元方和【乙】文中鲍氏之子的语言,分析他们不同的个性。(4分)
7.(1)(4分)①约定②舍弃、丢下③回响,回声④只,只是
(2)(2分)D(A项中第一个“乃”解释为“才”,第二个“乃”解释为“竟”;B项中第一个“如”解释为“像”,第二个“如”是“按照”的意思;C项中的第一个“与”可解释为介词“和”或“跟”,第二个“与”为动词“给”。D项中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
8.(2分)殖 五 谷∕ 生 鱼 鸟 ∕以 为 之 用
9.(4分)(1)人类把能够食用的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生出这种物类(供人食用)的吗?
(2)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
10.(4分)元方面对失信的友人据理抗辩,体现出他有礼有节、讲信明理;鲍氏之子当众提出自己的见解:天地间的生物和我们人并存,本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可见其敢于向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齐国田氏在庭院中设祭祀,(祭罢设宴)招待的客人有上千人。座中有献赠鱼雁的客人。田氏看着鱼和大雁,于是感叹道:“上天对于人类真是优厚啊!繁殖五谷杂粮,生长鱼类鸟类,用来给人类食用。”在座的客人好像回声一样地应和着主人的说法。有一个人姓的的少年,才12岁,参预席中,坐在末座,这时进言道:“(事情)并非如您所说的那样。天地之中生存的万物,和我们人类都是共生并存的物类。物类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因为智力大小不同而相互制约,交替、轮流地互相食用,并不是为了对方才生存的。人类把能够食用的拿来食用,难道是上天本来为了人类才生出这种物类(供人食用)的吗?再如蚊蚋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吞食人肉,并不是上天本来为了蚊蚋和虎狼才生出人类来的啊。”
江苏省南通市2022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
水仙
李渔
①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①: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②水仙以秣陵②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③尽,迨④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⑤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⑥,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⑦购之。
③予之钟爱此花,非痂癖也。其色其香,其茎其叶,无一不异群葩⑧。若如水仙之淡而多姿,不动不摇,而能作态者,吾实未之见也。人中之丰如牡丹、芍药,而瘦比秋菊、海棠者,在在有之;若如水仙之淡而多姿,不动不摇,而能作态者,吾实未之见也。以“水仙”二字呼之,可谓摹写殆尽。使吾得见命名者,必颓然下拜。
【注】①时:季节,季度。②秣陵:指南京。③质:抵押。④迨:等到。⑤已:停止。⑥金陵:指南京。⑦珥:用玉做的耳饰。⑧葩:花。
(节选自《闲情偶寄》,有删改)
9.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春 以 水 仙 兰 花 为 命
10.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非家秣陵 ( ▲ ) (2)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 )
(3)家人不能止( ▲ ) (4)使吾得见命名者 ( ▲ )
11.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③段画线句的意思。(4分)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
▲ ▲ ▲
12.作者说:“水仙一花,予之命也。”第②段中哪两件事能说明这一点?(4分)
▲ ▲ ▲
13.本文与周敦颐的《爱莲说》都运用了对比、衬托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 ▲ ▲
9.春/以水仙兰花/为命
10.(4分)(1)住,安家 (2)向返”,返回 (3)阻止,制止 (4)假使,假如
11.(4分)况且我从他乡冒着风雪回来,就是想看水仙花。
12.(4分)①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②竭尽家财买水仙花。
13.(4分) ①《爱莲说》以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与莲花形成对比,封托出莲花的高洁;②《水仙》以牡丹、芍药的丰,秋菊、海棠的瘦,与水仙形成对比,衬托出水仙的淡而多姿。
江苏省东台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5~9题。
甲
十年①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诗题《武夷山中》 作者:【宋】谢仿得②)
夏容伯同声,嗜古士也,隐于栖溪。余与陈吉士、高啸桐买舟访之。约寻梅于超山。由溪上易小舟,循浅濑③至超山之北。沿岸已见梅花。里许,遵陆至香海楼,观宋梅。梅身半枯,侧立水次;古干诘屈④,苔蟠其身,齿齿作鳞甲。年久,苔色幻为铜青。旁列十余树,容伯言皆明产也。景物凄黯无可纪,余索然将返。容伯导余过唐玉潜祠下,花乃大盛:纵横交纠,玉雪一色;步武⑤高下,沿梅得径。远馥林麓,近偃陂陀⑥;丛芬积缟,弥满山谷。几四里始出梅窝,阴松列队,下闻溪声,余来船已停濑上矣。余以步,船人以水,沿溪行,路尽适相值也。是晚仍归栖溪,舟次山阴。
迟明,复以小舟绕出山南,花益多于山北。野水古木,渺灏滞翳⑦,小径岐出为八、九道,抵梅而尽。至乾元观,观所谓水洞者。潭水清冽,怪石怒起水上,水附壁而止。石状豁閜⑧,阴绿惨淡。石脉直接旱洞。旱洞居观右偏。三十余级,及洞口,深窈沉黑中,有风水荡击之声。同游陈寄湖、涤寮兄弟,爇⑨管入,不竟洞而出。潭之右偏,镌“海云洞”三大字,宋赵清献笔也。寻丁酉轩父子石像,已剥落,诗碣犹隐隐可读。容伯饭我观中。余举觞叹息,以生平所见梅花,咸不如此之多且盛也。容伯言:“冬雪霁后,花益奇丽,过于西溪。”然西溪余两至,均失梅候。今但作《超山梅花记》,一寄容伯,一寄余友陈寿慈于福州。寿慈亦嗜梅者也。
(节选自《记超山梅花》,有删改。作者:【清】林舒)
[注]①十年:宋德裕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②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漱:湍急的水。④话屈:曲折。⑤步武:指不远的距离。⑥肢陀:不平坦,坑坑洼洼。⑦滞翳:形容树木枝叶浓密。⑧豁間(xiǎ):虚空。⑨爇(ruó)管:点燃火把。
5.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B.景物/凄黯无可纪,余/索然将返。
C.是/晚仍归栖溪,舟次/山阴。
D.复以小舟/绕出山南,花/益多于山北。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由溪上易小舟: (2)抵梅而尽:
(3)咸不如此之多且盛也: (4)寿慈亦嗜梅者也: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天地寂寥山雨歇 寂寥无人(《小石潭记》)
B.苔色幻为铜青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C.不竟洞而出 泉香而酒测(《醉翁亭记》)
D.以生平所见梅花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古干话屈,苔盘其身。
译文:
(2)冬雪雾后,花益奇丽,过于西溪。
译文:
9.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梅花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试分析甲乙两文作者分别借梅花寄托的情感。(4分)
5.(2分)C
6.(4分)(1)换 (2)完,完尽(“消失”,“没了”也可) (3)都 (4)特别爱好
7.(3分)A
8.(4分)(1)(2分)古老的枝干曲折多姿,苔藓盘绕在树干上。(2)(2分)冬天雨雪停止,天放晴后,这里的梅花越发奇特美丽,比西溪的梅花漂亮多了。
9.(4分)甲诗表达了国破亡家的痛苦之情(1分),诗人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自己孤傲不群、坚贞不屈的情怀(1分)。(意思对即可)
乙文借梅花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1分),以及与友人一起游乐的闲适恬淡的心境(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夏容伯,是个酷爱古代文物的人,隐居于栖溪。我和陈吉士、高啸桐雇船拜访了他,相约一起去超山探梅观花。我们在小溪上换乘小船,顺着浅浅的由沙石上流淌的溪水驶至超山北面,沿岸已能见到梅花。再过约一里地光景,沿着溪边小路行至香海楼,观赏了宋梅。梅树已经半枯,斜立于水边。古老的枝干曲折多姿,苔藓盘绕在树干上。因为年代久远,青苔全变成了青铜色。宋梅旁边排列着十几棵梅树,容伯说都是明代之物。我见四周景物阴冷暗淡,没有什么可以记录的,不由兴味索然而准备回返。容伯却领着我向前走过唐玉潜祠,才看见梅花竞放的盛况。梅树纵横交错,一片雪白;高低山坡,遍植密布。大家漫步于梅林之中。梅花香气馥郁,弥漫山林,茂密的花枝犹如重重叠叠的白绢,堆积在山谷里。大约走了近四里地才出了梅窝,看见郁郁苍苍的松树排列成行,山下可听到小溪的水流声,我们乘坐的小船已经停在水面上了。我们在岸上走,船工泛舟水上,大家分别沿着小溪行走,待小路走到尽头正好相逢。当天晚上我们仍然返回栖溪,把船停在山北。
第二天拂晓,我们仍旧乘小船绕到超山南面,这里的梅花更多于山北。溪水辽阔微远,古树枝叶浓密,岸边的小路叉开为八九道,一直延伸到梅树林边。我们来到乾元观,参观那个水洞。洞中潭水清澈,形状奇特的石头突出于水面,潭水浸润石根而止。那些奇石作破缺开裂状,上面长满了暗绿色的青苔。从石头的纹理脉络看,本与旱洞同为一体。旱洞靠近乾元观而偏右。爬过三十几级石阶,到达洞口,一片幽暗深沉之中,唯闻风水荡击之声。一起来游玩的陈寄湖、陈涤寮兄弟,点燃火把进入洞中,没有走到洞底便返回了。潭水偏右的地方,岩石上镌刻着“海云洞”三个大字,那是宋代书法家赵清献的手笔。容伯在乾元观请我吃午饭,我不由举杯赞叹不已,因为我平生所见过的梅花,却没有这里的茂密繁盛。但容伯却对我说:“冬天雨雪停止,天放晴后,这里的梅花越发奇特美丽,比西溪的梅花漂亮多了。”西溪我也曾去过两次,可惜都未逢梅花盛开的时节。如今只有作一篇《超山梅花记》,一纸写与容伯,一纸寄给我福州的朋友陈寿慈。寿慈也是一个酷爱梅花的人啊。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2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孙膑减灶 洪迈
孙膑胜庞涓之事,兵家以为奇谋,予独有疑焉,云:“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方师行逐利,每夕而兴此役,不知以几何人给之,又必人人各一灶乎?庞涓行三日而大喜曰:“齐士卒亡者过半。”则是所过之处必使人枚数之矣,是岂救急赴敌之师乎?又云:“度其暮当至马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遂伏万驽,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钻火烛之。读未毕。万驽俱发。”夫军行迟速,既非他人所料,安能必其以暮至,不差晷刻乎?古人坐于车中既云暮矣安知树间之有白书?且必举火读之乎?齐驽尚能俱发,而涓读八字未毕。皆深不可信。殆好事者为之,而不精考耳。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予独有疑焉 (2)不知以几何人给之 (3)度其暮当至马陵 (4)钻火烛之
11.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
古 人 坐 于 车 中 既 云 暮 矣 安 知 树 间 之 有 白 书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安能必其以暮至,不差晷刻乎?
(2)殆好事者为之,而不精考耳。
13.孙膑减灶战胜庞涓一战是记载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但洪迈却质疑这场战事,认为深不可信。你是怎样看待洪迈的质疑的呢?(4分)
10.(4分)(1)只,唯独 (2)多少 (3)估计,揣测 (4)名词用作动词,照,照亮
11.(2分)古人坐于车中/既云暮矣/安知树间之有白书?
12.(1)(3分)怎能料定庞涓一定在天黑到达,不差片刻呢?
(2)(3分)恐怕是好事的人编造的,而后人不曾进行精密考证罢了。
13.(4分)要点:洪迈的质疑未必是正确的(1分),但不盲从前人言论,勤于思考,善于质疑的读书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的(1分),而质疑之后还要认真考证,不能妄自断定(2分)。
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专题07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专题07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共34页。
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各地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答案),共17页。
2022年江苏省部分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部分地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是,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作者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