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 课件 (共28张)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   课件 (共28张)第1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   课件 (共28张)第2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   课件 (共28张)第3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   课件 (共28张)第4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   课件 (共28张)第5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   课件 (共28张)第6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   课件 (共28张)第7页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   课件 (共28张)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 课件 (共28张)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5课 课件 (共28张),共28页。
    第5课 内容一 论语·述而篇第七(三) 内容二 诗经·秦风·无衣
    内容一 论语·述而篇第七(五)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述而篇第七(四)》和《楚辞·九歌·少司命》。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论语·述而篇第七(五)》,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二)标注易读错字词:而后和(hè)之、诔、祇、奢则不孙(xùn)(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四)师生拍手齐读。(五)学生说读后感受。(生自由发言)
    三、分步练读(一)学习7.321.文白对读。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翻译:孔子和人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来相和。
    2.素解文意。释义:“和之”是照着对方的音乐曲调,另外再作一首。点拨:孔子爱好音乐,并主张用音乐来教育和感化人心,他和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途中休息时,总要设琴弹上一曲。庄子也曾说:“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3. 多形式熟读文本。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7.331.文白对读。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翻译:孔子说:“书本上的学问,大概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
    2.素解文意。点拨:这章有两层意思,一是体现出孔子谦虚的品格,二是反映出孔子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他主张在学习书本知识之后能够身体力行地实践。拓展: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篇第五》3. 多形式熟读文本。4. 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7.341.文白对读。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翻译:孔子说:“讲到圣和仁,我怎么敢当?不过是不断去学,总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就是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2.素解文意。释义:①抑:“只不过是”的意思。②为之:指圣与仁。 ③云尔:这样说。点拨:孔子是鲁国人,他平时说鲁地方言。“雅言”是当时全国通行的语言,等同于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3. 多形式熟读文本。4. 尝试镂空背诵。
    (四)学习7.351.文白对读。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翻译:孔子病重,子路请求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有的。《诔文》上说:‘替您向天神地祇祈祷。’”孔子说:“我早就祷告过了。”
    2.素解文意。释义:①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②有诸:有这样的事吗?③神祇: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祇。点拨:孔子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3. 多形式熟读文本。4. 尝试镂空背诵。
    (五)学习7.361.文白对读。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翻译:孔子说:“奢侈就会显得骄傲,节俭就会显得寒碜。与其骄傲,宁可寒碜。”
    2.素解文意。释义:孙:同“逊”,恭顺。点拨:《老子》第九章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意思是说,富贵而又骄纵,定会给自己带来祸害。如果能像孔子所说的“富而不骄”,不管在什么境遇之下,都保持谦虚谨慎之心,则会福泽绵绵。
    拓展:积累与“节俭”相关的名言警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显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3. 多形式熟读文本。4. 尝试镂空背诵。
    (六)学习7.371.文白对读。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翻译:孔子说:“君子心地坦荡,小人常常局促忧愁。”
    2.素解文意。释义:①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②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点拨:自古以来,许多人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当成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包容别人,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如果心胸狭窄,就会时时与别人为难、与己为难,因此时常局促不安,也就不可能成为君子。链接:《华王优劣》3. 多形式熟读文本。4. 尝试镂空背诵。
    (七)学习7.381.文白对读。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翻译: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但不凶猛,庄严而安详。2.素解文意。点拨:这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赞美。孔子为人处世都讲究中庸之道、温柔敦厚,过于温和或者凶猛都有些过头了,反而不好。
    链接:《孔子观敧器》拓展:以下对话正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体现: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篇第十一》3. 多形式熟读文本。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一)师生共读。(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三)镂空记忆背诵。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诗经·秦风·无衣
    一、温故揭题(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述而篇第七(五)》。(二)播放歌曲《赳赳老秦》。二、解诗题“无衣”就是没有衣服穿的意思。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的岳父申侯勾结犬戎攻入国郡,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于是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犬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于是奋起反抗,一鼓作气击退贼兵。《无衣》便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三、正诗音(一)初读《诗经·秦风·无衣》,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戟、裳(cháng)(三)标注入声字:(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五)师生拍手齐读。(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一)文白对读。
    原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谁说没有衣服穿?我和你同穿一件长袍。君王要出兵,修整我的戈和矛,和你一起打敌人!谁说没有衣服穿?我和你同穿一件内衫。君王要发兵,修整我的矛和戟,和你一道去打仗!谁说没有衣服穿?我和你同穿一件裙裳。君王要发兵,修整我的铠甲和刀枪,和你一道上战场!
    (二)字词释义。①衣:特指上衣。②袍:长衣,形如斗篷,白天当衣穿,晚上当被盖。③作:起。④裳:下衣,这里指战裙。⑤甲兵:泛指兵器。
    五、品诗味点拨: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以大局为重,一听到君王要出兵的命令,便立刻磨刀磨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表现出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
    拓展:(一)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将领,一组扮演士兵,分角色大声读诗。将领: 岂曰无衣? 士兵:与子同袍。将领: 王于兴师。 士兵:修我戈矛。将领、士兵(合):与子同仇! 将领:岂曰无衣?士兵:与子同泽。 将领:王于兴师。士兵:修我矛戟。 将领、士兵(合): 与子偕作!将领:岂曰无衣? 士兵:与子同裳。将领:王于兴师。 士兵:修我甲兵。将领、士兵(合): 与子偕行!
    (二)积累有关战争场面的诗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其一》
    六、背诗句(一)复沓式读诗。(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三)镂空记忆背诵。七、想诗境(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二)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相关课件

    第3讲:国学经典诵读-唐诗1-小升初暑假语文必学国学拓展课件(2024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3讲:国学经典诵读-唐诗1-小升初暑假语文必学国学拓展课件(2024统编版),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子夜歌四首之一,早发白帝城,送友人,逢入京使,江南曲,静夜思,古从军行,征人怨,塞下曲,乌衣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教学课件6-1 读中探秘,读中寻法(课内阅读):

    这是一份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教学课件6-1 读中探秘,读中寻法(课内阅读),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位老朋友,《小小的船》,数标点符号是法宝,第二位老朋友,《画》,第三位老朋友,《小蜗牛》,现在是什么天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课(共33张PPT):

    这是一份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课(共33张PPT),共1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