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评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胞膜,细胞器,细胞质基质,《必修1》P47,叶肉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液泡线粒体,分辨率02nm,分辨率02μm,细胞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细胞就像一座制造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部门”,这些“部门”是一条分工合作的生产流水线。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
细胞质中还有呈溶胶状的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器就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显微结构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结构:
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细胞核
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亚显微结构
植物(左)和动物(右)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细胞器这么小,科学家是如何将它们分离并进行研究的呢?
【分离细胞器的方法】——
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低速时,颗粒大的先沉降;改用较高的离心速率,较小颗粒沉降,以此类推。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从四个方面掌握细胞器——形态、结构、功能、分布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动力车间/与能量转换有关)
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状(水绵的为带状)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
植物细胞(根部细胞除外)
功能:蛋白质合成、加工的场所和运输通道
: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参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
资料:科学家破坏了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发现其分裂无法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无法一分为二。请推测高尔基体可能还有什么功能?
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主要存在于成熟高等植物细胞中
(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
泡状,内部含多种水解酶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内的病毒或细菌。
由蛋白质和RNA(rRNA)构成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
2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练一练 将下列细胞器和相关的功能连接起来
细胞器名称 细胞器的功能1.中心体 a.分解衰老死亡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 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2.线粒体 b.合成蛋白质3.核糖体 c.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4.溶酶体 d.进行光合作用5.叶绿体 e.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6.液 泡 f.参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7.高尔基体 g.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维持植物细胞 内的形态8.内质网 h.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 合成的场所
练一练 请说出以下细胞的结构名称
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色素分布的细胞器: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动植物都有但功能有差异的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
位于植物细胞细胞膜的外面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是细胞质中支持细胞器的结构,维持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二、选材及选材原因:(1)藓类叶、新鲜的黑藻:叶片薄,仅有一层细胞,可直接制片观察(2)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细胞排列疏松,易撕取;含叶绿体数目少,且个体大
(一)制备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并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镊子取小叶置于清水(随时保持有水状态),先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
叶绿体呈绿色、随细胞质流动,自身也可转动。在强光下,叶绿体会以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避免叶片被强光灼伤;在弱光下,叶绿体以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可以接受较多的光照。每个细胞中细胞质沿着中央液泡流动,方向一致,方式为环流式。
(二)制备黑藻叶片的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黑藻先放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镊子取小叶,置于滴有清水的载玻片,先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
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为例
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
如消化酶(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血浆蛋白、抗体和一部分激素(胰岛素)
【血红蛋白、呼吸酶属于胞内蛋白】
在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为同位素,如16O与18O,14C与12C。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可能有差异,但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同。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稳定同位素,如15N、18O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科学家用3H标记亮氨酸供给豚鼠的胰腺细胞以合成蛋白质。
放射性出现的顺序:
分布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 → 细胞膜
阅读书本相关文字及图片,思考以下问题:1.分泌蛋白是在哪儿合成的?2.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尝试描述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吗?能量由哪里提供?
观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1.分泌蛋白是在哪儿合成的?2.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尝试描述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吗?能量由哪里提供?
《必修1》P51 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过程
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进一步加工修饰,形成成熟蛋白质
线粒体 (供能—主要)
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细胞器:
练一练《金版》P46【课堂探究一】2.
2.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前后相关曲线解读。
(1)图甲表示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在细胞器中的分布情况,依据放射性元素出现的先后顺序判断,a、b、c分别是什么细胞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一定时间内细胞结构的膜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请问d、e、f分别是什么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丙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前后细胞结构的膜面积变化,则g、h、i分别是什么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什么各种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请从各种膜的结构和成分角度分析。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为内质网,e为细胞膜,f为高尔基体
g为内质网,h为高尔基体,i为细胞膜
各种膜的结构和组成成分相似。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在功能上也既有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
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内接核膜,外连细胞膜
一、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1.概念: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辨析]原核生物有生物膜( ) 原核生物有生物膜系统( )
[思考]视网膜、肠粘膜是生物膜吗?
二、各生物膜之间的关系
这些生物膜的_________和_____很相似,在_____和______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组成成分:脂质、蛋白质、糖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图片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分离细胞器的方法,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细胞骨架,连连看,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1分泌蛋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完美版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胞的结构,线粒体,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中心体,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溶酶体,溶胶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