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龙船调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龙船调 【教学目标】 1、感受《龙船调》的内容及地方特点、风格,并试着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内容。
2使学生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验《龙船调》地方风格,感受长江两岸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演唱三首歌曲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浙江民歌《采茶舞曲》云南民歌《绣荷包》 请同学猜一猜,它是哪个地方的歌曲? 讲述:刚才我欣赏到的三首歌曲分别是:四川、浙江、云南的民歌,这三个省都是长江流经的省份,长江流经很多省份,今天老师带大家走其中包括具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湖北省,一起欣赏最能代表湖北民歌特色的歌曲《龙船调》。 2、播放歌曲《龙船调》。 二、新课教学 1、简介湖北利川土家族的风土人情。(背景音乐) 师:《龙船调》是在湖北利川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利川是民歌的海洋,被世人誉为“歌舞之乡”。利川土家族人的生活离不了歌:下田要唱薅秧歌,上山要唱砍柴歌,开山要唱打石歌,下河要唱捕鱼歌, “见物有歌,即兴起舞”。吊脚楼前、水塘池边、竹林深处、田边地角……处处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现在,很多的人都喜欢到利川去,他们两眼欣赏着清江两岸那郁郁葱葱,秀色可餐的景色;两耳聆听着利川土家人那醉人的民歌,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置身于琼瑶仙境之中。 2、再次聆听《龙船调》,让学生从MTV中欣赏湖北利川土家族美丽的风土人情。 师:接下来让我们坐上竹筏,也去听听土家人那醉人的歌声。 播放《龙船调》MTV。 3、歌曲分析。 (1)提问:这首歌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山歌) 师:山歌是人们在野外劳动或行走时,用来消愁解闷,抒发情怀,遥想对答,传递情意唱的歌。特点:1、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2、歌词为即兴创作,使用很多的语气衬词;3、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使用延长音;4、歌唱的形式多样。 (2)哪一句最具有山歌的风味? 聆听开头第一句音乐。 师:这句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既有明显的山歌特点,这种山歌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板书: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 (3)你能不能把歌曲中的最长的衬词找出来? 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 那阳雀叫啊捎着鹦哥啊捎着鹦哥。 师:歌词里衬词很多,但是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衬词是最长的这句它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更有生活气息,请同学模仿一下划船的动作。(板书:使用较多的衬词 劳动人民的生活, (4)歌曲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几句? “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我来推你嘛!” 师:大家归纳得很好,现在请同学跟老师感受一下用湖北方言表演出来的感觉。(板书:采用方言演唱) (5)感受音乐最后一段音乐。(聆听最后一段音乐) 师:最后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 (6)、概括《龙船调》的特点: ①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 ②使用较多的衬词。 ③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 ④采用方言演唱。 4、探索:感受音乐跟唱歌曲。 5、观看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实况。 (1)提问:看完这段录像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外国人说中国方言都说得那么好,你们能说吗? 师:大家表现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分组进行表演,先交流,讨论,然后进行表演。 (2)同学们进行表演。 (3)教师小结并进行点评。 三、拓展 、延伸。 1 师:《龙船调》是长江两岸民歌特点极有代表性的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几首歌曲,辨别那几首是长江两岸的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四川民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陕北民歌 《采茶舞曲》 浙江民歌 《猜调》 云南民歌 《青春舞曲》 新疆民歌 2欣赏《阿里山的姑娘》 四、小结 通过今天这一节音乐欣赏课,我们了解了山歌的特点,同时,也了解了长江两岸民歌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有着不朽的艺术。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风格迥异。希望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加强我们的艺术修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