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练习7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730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练习7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730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练习7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730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成套课后练习含解析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练习7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
展开课后素养落实(七)(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自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至今已有2 700多个自然保护区。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B.是“天然旅游胜地”,可以发展旅游C.是“活的自然博物馆”,可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2.为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A.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D.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B 2.D [第1题,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由保护区中的生物部分及其生存环境等非生物部分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A项叙述正确;自然保护区不是“天然旅游胜地”,自然保护区只有外围区可以发展旅游,B项叙述错误;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C项叙述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D项叙述正确。第2题,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A项错误;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山貌雄伟和生物多样性闻名于世,保护对象为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B项错误;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C项错误;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生物,D项正确。]按照国际惯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分别执行不同的生态保护标准,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读某自然保护区内部结构及邻近区示意图,完成3~4题。3.自然保护区内适合发展旅游业的是( )A.核心区 B.缓冲区C.外围区 D.邻近区4.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中核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自然本底B.一定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C.只要经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皆可进入D.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教学实习、参观考察的人员与单位随时可以进入3.C 4.A [第3题,外围区位于缓冲区的周围,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A、B错误,C正确;邻近区不属于自然保护区,D错误。第4题,核心区是保存完好的近乎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系统,是极为宝贵的自然本底,A正确;自然遗迹保护区的核心区就不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B错误;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干扰活动,C、D错误。]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6.黑龙江省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防风固沙 B.调蓄洪水C.保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环境5.D 6.C [第5题,湿地的成因主要从水分的收入和支出方面分析。湿地经常积水,地下水水位高,①错误;该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加上冻土使水不易下渗,水分支出少,②③正确;该地区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容易积水,④正确。选择D项。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扎龙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因此判断黑龙江省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选择C项。]张北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耕作业与畜牧业的过渡地带,该县20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1亩≈666.67平方米)防护林,目前大部分已到达过熟期。近年来,张北县防护林大面积衰死或濒临衰死。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7.张北县防护林大面积衰死,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加重酸雨危害 B.加快土地退化C.加速地面沉降 D.产生大量垃圾8.为使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移民和退耕还林B.保护现有防护林C.恢复当地水环境D.更新和抚育防护林 7.B 8.D [第7题,河北省张北县位于耕作业与畜牧业的过渡地带,当地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故防护林大量死亡会加快该地区土地退化,B项正确;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张北县防护林的大量死亡对酸雨的危害程度无明显影响,A项错误;地面沉降是在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下产生的,C项错误;防护林大面积衰死,枯枝落叶被分解,释放养分,可增加土壤肥力,不会产生垃圾,D项错误。第8题,由材料可知,张北县防护林大面积衰死的原因是大部分防护林到达过熟期。为使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最合理的措施是更新和抚育防护林,而不是保护现有防护林,D项正确,B项错误;移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移民不能解决该地区防护林存在的问题,A项错误;恢复水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期内效果不明显,C项错误。]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回答9~10题。9.三江源地区是图中哪三条河流源区的总称(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④⑤10.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誉为“中华水塔”B.干旱是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C.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D.湖泊和沼泽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9.A 10.B [第9题,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河流名称,读图解答即可。三江源地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读图可知,图中①是黄河,②是长江,③是澜沧江,④是怒江,⑤是雅鲁藏布江。故A项正确。第10题,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高寒是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该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湖泊和沼泽是该地区河流的天然调蓄器。综上所述,B项错误,符合题意。]11.读青藏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__________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休牧育草 B.大力毁林开荒种田C.大力退耕还林还草 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2)三江源地区的湿地凸显什么生态问题?(3)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_,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第(1)题,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区,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河流C是澜沧江,A是黄河,B是长江。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有休牧育草,大力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等;大力毁林开荒种田是不合理的做法。第(2)题,众多的湖泊、沼泽萎缩甚至干涸,河流流量减少,生态服务功能减弱;水土流失加剧、草场退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第(3)题,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的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干旱,人为因素主要有过度放牧、滥采乱挖、乱砍滥伐等。[答案] (1)三江源 中华水塔 澜沧江 B(2)众多的湖泊、沼泽萎缩甚至干涸,河流流量减少,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减弱;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场退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3)气候干旱 过度放牧 滥采乱挖 乱砍滥伐[素养培优练]云南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38,却拥有全国60%以上的生物物种,其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云南的生物物种正以高出正常的速度减少,25%的物种濒临灭绝。据此完成12~13题。12.造成云南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类为追求商业利益破坏环境 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 ③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④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储量不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 ( )①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 ②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加大执法力度 ③建设自然保护区 ④开展生态旅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C 13.B [第12题,人类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外来物种的入侵是导致云南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第13题,①②说法过于绝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林木,相反,适当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够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更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位于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据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完成14~15题。14.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产生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地减少 ②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 ③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 ④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15.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与措施的叙述,有正确的( )①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②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不应该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④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14.B 15.D [第14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植被破坏,野生动植物减少,这会使当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三条大江的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也相应减少。②④正确,故选B。第15题,保护生态环境宜疏不宜堵,既要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民利益,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要综合考虑。②④正确,故选D。]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钏路湿地位于北海道东部,是日本国内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位于钏路川的下游,该地河流呈巨大的蛇形,钏路湿地是丹顶鹤等候鸟栖息的天堂。当地居民冬季采用补饲和喂投等方式,使丹顶鹤冬季成为留鸟,也使观鸟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下图为钏路湿地位置图。材料二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丹顶鹤的故乡。近年来出现了水资源供应不足,湿地萎缩,水质恶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丹顶鹤的生存。(1)分析冬季丹顶鹤未离开钏路而成为留鸟的原因。(2)简述当地居民的补饲和喂投行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3)就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 第(1)题,冬季丹顶鹤未离开钏路而成为留鸟的原因主要从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考虑。第(2)题,当地居民的补饲和喂投行为产生的有利影响从直接和间接影响两方面进行叙述。从直接影响来看,给丹顶鹤提供了食物;从间接影响看,由于留鸟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所以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第(3)题,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保护措施要从保护栖息地、保护水质、禁止捕杀、制定法规及严格执法角度考虑。[答案] (1)该地位于太平洋的岛上,气候的海洋性强;地处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和;当地居民采用补饲、投喂等方式,解决了丹顶鹤冬季觅食难的问题。(2)丰富了当地的旅游景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3)保护湿地的水源和水质,为丹顶鹤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保护丹顶鹤,禁止捕杀;以丹顶鹤等珍稀动植物为主题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强环境监测,加大执法力度等。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