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练习7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练习7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第1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练习7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第2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练习7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后练习7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含解析

    展开

    课后素养落实(七)(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自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至今已有2 700多个自然保护区。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B.是“天然旅游胜地”可以发展旅游C.是“活的自然博物馆”可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2.为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A.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D.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B 2D [第1题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由保护区中的生物部分及其生存环境等非生物部分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A项叙述正确;自然保护区不是“天然旅游胜地”自然保护区只有外围区可以发展旅游,B项叙述错误;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C项叙述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D项叙述正确。第2题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A项错误;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山貌雄伟和生物多样性闻名于世保护对象为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B项错误;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C项错误;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等生物,D项正确。]按照国际惯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分别执行不同的生态保护标准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读某自然保护区内部结构及邻近区示意图完成3~4题。3.自然保护区内适合发展旅游业的是(  )A.核心区  B.缓冲区C.外围区 D.邻近区4.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中核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自然本底B.一定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C.只要经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皆可进入D.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教学实习、参观考察的人员与单位随时可以进入3C 4A [第3题外围区位于缓冲区的周围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A、B错误,C正确;邻近区不属于自然保护区,D错误。第4题核心区是保存完好的近乎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系统是极为宝贵的自然本底,A正确;自然遗迹保护区的核心区就不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B错误;核心区内禁止一切干扰活动,C、D错误。]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6.黑龙江省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防风固沙 B.调蓄洪水C.保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环境5D 6C [第5题湿地的成因主要从水分的收入和支出方面分析。湿地经常积水地下水水位高错误;该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加上冻土使水不易下渗水分支出少②③正确;该地区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容易积水正确。选择D项。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扎龙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因此判断黑龙江省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选择C项。]张北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耕作业与畜牧业的过渡地带该县20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1亩≈666.67平方米)防护林目前大部分已到达过熟期。近年来张北县防护林大面积衰死或濒临衰死。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7.张北县防护林大面积衰死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加重酸雨危害 B.加快土地退化C.加速地面沉降 D.产生大量垃圾8.为使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移民和退耕还林B.保护现有防护林C.恢复当地水环境D.更新和抚育防护林 7B 8D [第7题河北省张北县位于耕作业与畜牧业的过渡地带当地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故防护林大量死亡会加快该地区土地退化,B项正确;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张北县防护林的大量死亡对酸雨的危害程度无明显影响,A项错误;地面沉降是在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下产生的,C项错误;防护林大面积衰死枯枝落叶被分解释放养分可增加土壤肥力不会产生垃圾,D项错误。第8题由材料可知张北县防护林大面积衰死的原因是大部分防护林到达过熟期。为使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最合理的措施是更新和抚育防护林,而不是保护现有防护林,D项正确,B项错误;移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移民不能解决该地区防护林存在的问题,A项错误;恢复水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期内效果不明显,C项错误。]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回答9~10题。9.三江源地区是图中哪三条河流源区的总称(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④⑤10.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誉为“中华水塔”B.干旱是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C.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D.湖泊和沼泽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9A 10B [第9题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河流名称读图解答即可。三江源地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读图可知图中①是黄河是长江是澜沧江是怒江是雅鲁藏布江。故A项正确。第10题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高寒是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该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湖泊和沼泽是该地区河流的天然调蓄器。综上所述,B项错误符合题意。]11.读青藏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__________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__”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牧育草 B.大力毁林开荒种田C.大力退耕还林还草 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2)三江源地区的湿地凸显什么生态问题?(3)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_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第(1)题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区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河流C是澜沧江,A是黄河,B是长江。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有休牧育草大力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等;大力毁林开荒种田是不合理的做法。第(2)题众多的湖泊、沼泽萎缩甚至干涸河流流量减少生态服务功能减弱;水土流失加剧、草场退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第(3)题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类的20%以上远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区的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干旱人为因素主要有过度放牧、滥采乱挖、乱砍滥伐等。[答案] (1)三江源 中华水塔 澜沧江 B(2)众多的湖泊、沼泽萎缩甚至干涸河流流量减少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减弱;出现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场退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3)气候干旱 过度放牧 滥采乱挖 乱砍滥伐[素养培优练]云南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38却拥有全国60%以上的生物物种其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云南的生物物种正以高出正常的速度减少,25%的物种濒临灭绝。据此完成12~13题。12.造成云南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人类为追求商业利益破坏环境 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储量不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    (  )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 ②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加大执法力度 ③建设自然保护区 ④开展生态旅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C 13B [第12题人类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外来物种的入侵是导致云南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第13题①②说法过于绝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林木相反适当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够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更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位于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据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完成14~15题。14.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产生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有(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地减少 ②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 ③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 ④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15.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与措施的叙述有正确(  )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②只有加快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转产、迁移、脱贫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不应该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④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14B 15D [第14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植被破坏野生动植物减少这会使当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三条大江的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也相应减少。②④正确,故选B。第15题保护生态环境宜疏不宜堵既要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民利益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要综合考虑。②④正确故选D。]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钏路湿地位于北海道东部是日本国内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位于钏路川的下游该地河流呈巨大的蛇形钏路湿地是丹顶鹤等候鸟栖息的天堂。当地居民冬季采用补饲和喂投等方式使丹顶鹤冬季成为留鸟也使观鸟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下图为钏路湿地位置图。材料二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丹顶鹤的故乡。近年来出现了水资源供应不足湿地萎缩水质恶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丹顶鹤的生存。(1)分析冬季丹顶鹤未离开钏路而成为留鸟的原因。(2)简述当地居民的补饲和喂投行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3)就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 第(1)题冬季丹顶鹤未离开钏路而成为留鸟的原因主要从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考虑。第(2)题当地居民的补饲和喂投行为产生的有利影响从直接和间接影响两方面进行叙述。从直接影响来看给丹顶鹤提供了食物;从间接影响看由于留鸟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所以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第(3)题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保护措施要从保护栖息地、保护水质、禁止捕杀、制定法规及严格执法角度考虑。[答案] (1)该地位于太平洋的岛上气候的海洋性强;地处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和;当地居民采用补饲、投喂等方式,解决了丹顶鹤冬季觅食难的问题。(2)丰富了当地的旅游景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3)保护湿地的水源和水质为丹顶鹤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保护丹顶鹤禁止捕杀;以丹顶鹤等珍稀动植物为主题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强环境监测加大执法力度等。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