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2)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2),共9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面物体中最重的是( )。A.玻璃杯 B.回形针 C.木椅2.对于不明液体,正确的观察方法是( )。A.用眼睛看 B.用鼻子闻 C.用舌头尝3.关于空气和水的特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们都摸得着 B.它们都是无色的 C.它们都是透明的4.小明帮老师收拾实验用的螺母,( )放才能在平铺一层时装的更多。A.任意放 B.躺着放 C.立着放5.要观察物体的颜色,应该( )。A.用眼睛看 B.用鼻子闻 C.用手摸6.下列选项中,没有固定形状的是( )。A.洗发液 B.木头 C.玉米7.观察空气。使用塑料袋收集空气主要是因为它( )。A.很轻 B.密封性好 C.很薄8.观察收集到的空气,它是( )。A.无色、透明的 B.白色、透明的 C.白色、不透明的9.描述空气时不会用到的词汇是( )。A.很轻 B.很软 C.很白10.在装满空气的塑料袋的一角扎几个小孔,对准面部挤压塑料袋,我们不能感受到( )。A.有风在吹 B.空气是热的 C.空气很软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选择词填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内)预测 掂一掂 称一称 (1)两个球材料相同,大小不同用( )的方法可以最快判断谁轻谁重。(2)两个球大小相同,材料相似,用( )的方法可以最准确判断谁轻谁重。2.两个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物体,材料不同,它们的质量( )。3.通过学习,我发现,水是( )固定形状的。(填有或没有)4.我知道,自然界中的水都是从( )流向( )的。5.两个相同形状和材料的物体,越大的越( ),越小的越( )。6.要想知道一个物体准确的重量,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7.测量物体轻重的实验步骤是( )——( )——( )。8.同样大小的棉花和铁块,( )比( )重。9.我们可以看物体的颜色和形状,可以闻物体的气味,可以摸物体的( ),可以掂物体的轻重。10.用手拍皮球,皮球跳起来很高,皮球里面有(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正常的水是没有颜色的,被污染了的水可能会有颜色。 ( )2.可以同时按照两个标准分类。( )3.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实际并不存在。( )4.一个不锈钢碗和一个瓷碗,如果它们形状、大小相同,也会一样重。( )5.把螺母平面朝下铺满盒子底部,还能再往空隙里面放小螺母。( )6.空气流动时是有力的,所以风车会转动。( )7.描述物体时,我们可以从它的颜色、气味、形状、轻重等方面进行描述。 ( )8.水没有形状。( )9.大自然中空气无处不在。 ( )10.给物体分类,一定要先找好分类标准。(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1.给下面的物体分类,用线连起来。红豆 土 酒精 白糖不能被水溶解 能被水溶解盐 小石子 醋 食用油五.简答题(共3题,共15分)1.这两个物体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2.在本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科学词汇?写一写。3.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1.画一画,水流的方向。2.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的发现:食盐、红糖、木块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在水中( ),并没有( ),木块在水中( )。(①溶解②不会溶解③消失);我们放入食盐的水杯颜色是( ),放入红糖的水杯颜色是( ),放入石头的水杯颜色是( )。(①没有变色②水变色)3.说一说,如何分辨哪一杯是清水?4.给下面的物品分类。1.按形状分类,都是球形的一组是( )。A.①⑤ B.③⑦ C.①③2.把这些物品按轻重分类时,小欣认为⑦是重的,小浩认为⑦是轻的,你认为( )。A.小欣是对的 B.小浩是对的 C.他们认定轻重的标准不同3.将⑦⑨分成一类,④⑤分成另一类,这是按照它们的( )分的。A.形状 B.大小 C.轻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A4.C5.A6.A7.B8.A9.C10.B二.填空题1.预测;称一称2.不同3.没有4.高处;低处5.重;轻6.称一称7.预测;掂一掂;称一称8.铁块;棉花9.光滑或粗糙10.空气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五.简答题1.相同点:都是球形的、形状固定、不会流动、放入水中都不溶解。不同点:大小不同、光滑度不同、气味不同、轻重不同。2.固体、液体、气体3.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软硬程度:软。六.综合题1.如下:2.溶解;消失;不会溶解;白色;红色;没有变色3.第一,用眼睛看,橙汁是有颜色的;第二,用鼻子闻,白醋是有气味的;第三,用舌尝,白糖水是有味道的。剩下的那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就是清水。4.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