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天津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天津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1
    2021天津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2
    2021天津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天津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天津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Ⅰ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东丽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在“答题卡”上;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狡kuài      yōng)金      国子jiàn       )后继

    B.zhèng)结     róu       mèi)心财       坚韧不

    C.)路        miù       gèng)事      yǎo)无音信

    D.)候                 zhuàng)楼     言简意gā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甲]中国之类,有大漠戈壁的______,也有小桥流水的恬静;有现代都市的霓虹闪烁,也有静谧乡间的炊烟袅袅;有______的高铁列车,也有细品香茗的慢生活。【乙】600岁“网红”故宫让文物活起来,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与创新力;四川女孩李子柒的视频,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为世界展现了可感可亲、诗意美好的乡土生活;年逾古稀的博物馆义务讲解员胡异,通过网络直播讲述改革开放40年来市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在互联网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有了更多载体和渠道。【丙】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有利于跨越差异、打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丁】在这个精彩无限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时代,讲述中国形,我们需要有品质、有温度的更多好故事。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雄浑        追风逐电        阻隔

    B.雄壮        风驰电掣        隔阂

    C.雄浑        风驰电掣        隔阂

    D.雄壮        追风逐电        阻隔

    3.若将下面的语句添加到上面文字中,最适宜的位置是(   

    为了让世界了解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各方力量都在各显其能。

    A.【甲】       B.【乙】       C.【丙】       D.【丁】

    4.文中画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个精彩无限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时代,塑造中国形象,我们需要更多有品质、有温度的好故事。

    B.在这个精彩无限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时代,讲述中国形象,我们需要有品质、有温度的更多好故事。

    C.在这个精彩无限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时代,塑造中国形象,我们需要有品质、有温度的更多好故事。

    D.在这个精彩无限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时代,讲述中国形象,我们需要更多有品质、有温度的好故事。

    5.下列作品、作者和相关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春秋——左丘明——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B.《聊斋志异》——明——蒲松龄——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C.《窦娥冤》——元——关汉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D.《与妻书》——清——林觉民——情真意切、说理深刻的书信体散文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度义而后动       B.技盖至此乎       C.鼓瑟希       D.散六国之

    7.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之国              乘:古时一人一马为一乘

    若无罪而死地          就:走向

    B.国二十              并:兼并,吞并

    童子                童子:未成年的人

    C.且日士卒            飨:犒劳

    彼节者有              间:空隙

    D.始祸焉              速:快速

    而议事不合            每:常常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保民而王,莫能御也           夫晋,何厌

    B.议法度而修之朝廷             而刀刃若新发

    C.移风易俗,民殷盛             欲出力助上抗之

    D.庖丁文惠君解牛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二、(每题2分,共8分)

    求谏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主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俘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主自贤,臣不匡正              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B.朕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        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是以天下丧乱,不由此          奏刀騞然,不中音

    D.寻常奏事,情如此              臣之壮也,不如人

    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B.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C.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                D.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

    11.下列各项均能表现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一项是(   

    ①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②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人,预闻政事

    ③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④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⑤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

    12.下列对文中唐太宗表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怀若谷         B.居安思危         C.垂拱而治         D.防微杜渐

    东丽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质量监测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6分)

    注意事项:

    请将第Ⅱ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三、(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作于王安石变法遭到怀疑,他被宋神宗罢免宰相后退居金陵之时。②语出唐代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

    (1)下列对词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临……初肃”三句,不但交代了地点和季节,而且选择了登高远眺的视角来生发全词感怀。

    B.“澄江”、“翠峰”两句总写金陵山水,绘出广阔背景;而“归帆”、“酒旗”则是对景物相对具体的描绘。

    C.“念往昔”一句,由所见过渡到所想,总领下阙,表现出作者对往昔繁华的金陵和六朝的向往之情。

    D.“门外”写大军压境,“楼头”写统治者荒淫,这里是对陈后主因沉溺于享乐而导致亡国历史的感叹

    (2)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②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_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众弟子各言其志,孔子对曾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的追求最为赞赏。

    ④《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秦”与“人”并提,强调“人同此心”的道理,对秦统治者的挥霍无度、残民自肥做出了有力的抨击。

    四、(1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李锐

    ①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②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③“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時又不方便,快回家歌歇吧六安爷!”

    ④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⑤“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⑥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⑦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⑧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毎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毎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⑨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的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⑩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⑪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釨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⑫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⑬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在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⑭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16.下列关于题目“锄”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锄是一种农具,六安爷用它锄地翻土,饱含着六安爷对庄稼和土地的热爱。

    B.锄是一种劳作行为,文中六安爷最后一次给百亩园锄地,锄喻示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C.西湾村的人用锄头在百亩园这片地上耕种了千百年,锄象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

    D因为百亩园将变成焦炭厂,锄在文中是一个将不再频繁使用的农具,其中凝聚着作者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

    17.结合文中相关情节,概括分析六安爷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开头写村里人对于六安爷去百亩园锄地不理解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⑨段和第段都描写了禾苗生长的景象,请简要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8分)

    20.下列各种表述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您多次诚意邀请,恭敬不如从命,我就敬谢不敏了,明天一定准时赴宴。

    B.我近期总结这些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写成此书,今日登门奉上新作,敬请雅正!

    C.今日是舍叔七十寿辰的日子,我提前为他准备了礼物以表达我的心意,希望他能喜欢。

    D.小李对他的对手小刚说:“明天下午的比赛很艰难,到时候还要请你多多承让哦。”

    21.“金陵十二钗”(正册)是《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中作者极力塑造的十二位女子,也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组经典的艺术形象。

    ①写出正册“金陵十二钗”中任意四个人的名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从正册“金陵十二钗”中任选一个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人物,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她或不喜欢她。要求:结合作品内容:观点明确;表达顺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到父亲节、母亲节这天,微信朋友圈满屏都是各种对父母的祝福,或者是晒自己父母的照片。对此,网友们评价不一:有人为这浓浓的亲情点赞;有人说各种晒只是为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多父母并不玩微信;还有人说有发朋友圈的工夫,不如回家为爸爸妈妈捶捶背洗洗脚来得实在……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东丽区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每题2分,共16分)

    1.D【A项:(yòng)金  (pū)后继  B项:zhēng)结  坚韧不  C项:  (gēng)事

    2.C

    3.B“为了让世界了解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各方力量都在各显其能”,这里要抓“各方力量”“各显其能”,这说明后面应该列举各方力量各显其能的具体表现;然后分析具体的语境,乙处后面内容是“600岁‘网红’故宫让文物活起来……四川女孩李子柒的视频,……年逾古稀的博物馆义务讲解员胡异……”,这正是各方力量各显其能的表现,由此可知,“为了让世界了解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各方力量都在各显其能”应放在乙处。

    4.A【“在这个精彩无限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时代,讲述中国形象,我们需要有品质、有温度的更多好故事”,第一处语序不当,应该先“传播”,然后“交流”,应改为“在这个精彩无限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时代”,排除CD两项;第二处问题是搭配不当,“讲述……形象”不搭配,应该是“塑造……形象”,排除BD两项;第三处问题是语序不当,“有品质、有温度的更多好故事”应改为“更多有品质、有温度的好故事”,排除BC两项。

    5.B【“《聊斋志异》——明——蒲松龄”表述错误。蒲松龄是清代的文学家。

    6.A【B项,“盖”同“盍”;C项,“希”同“稀”;D项,“从”同“纵”

    7.C【A项,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B项,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D项,速:招致】

    8.D【A项,代词,他/助词,宾语前置标志;B项,介词,在/介词,从;C项,介词,因,因此/连词,表目的;D项,均为介词,替,给】

    二、每题2分,共8分)

    9.B【A项相同“如果”;C项相同“没有”;D项相同,“尚且”;B项不同,前句“虽然”;后句“即使

    10.DA项,“举措”古义:举止;今义:举动措施B项,“颜色”,古义:和颜悦色;今义:颜料C项,“相遇”,古义:相互对待;今义:遇见彼此。】

    11.D【解答此题可以用排除法,将描写别人的语句或者不是表现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排除掉。③为太宗劝臣子纳谏,排除⑤为褚遂良之语,排除。

    12.C

    三、(21分)

    13.(8分)

    (1)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1分,句意1分,2分

    (2)怎能因为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采纳呢?(“岂””“”各1分,共3分

    (3)所以每有前来进谏的,纵然所奏之事不符合我的心意,也不认为是他忤逆犯上。(“”“以为“忤”各1分,共3分

    14.7分)

    (1)C(3分)【C项,“向往之情”是错误的。“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则是对陈后主因沉溺于享乐而导致亡国历史的感叹。】

    (2)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③表达了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④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每点2分,共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5.默写(每空1分,共6分

    暴霜露   犹抱薪救火   ③浴乎沂风乎舞雩   ④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四、(15分)

    16.D(3分)【D项,“其中凝聚着作者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错误,应该是表现了六安爷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固守。】

    17.(1)热爱土地,不怕苦累:天气炎热,眼睛看不清,依然去田里锄地;腰酸背痛、手脚僵硬也要坚持,并沉醉其间。(2)勤劳朴实,农田好手: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眼睛看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并种出了令村民惊讶的整齐匀称的垅苗。(3)温和而又固执:大家劝阻时,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每点2分,共6分)

    18.写村里人对于六安爷去百亩园锄地不理解与六安爷坚持锄地的行为形成对比,(1分)表现了六安爷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1分)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1分)引发了读者的思考,突出了小说的主旨。(1分)

    19.段描写的禾苗生长的景象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1分段描写的禾苗生长的景象突出了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表达了对六安爷的赞美;1分引发了读者的思考,突出了文章的主旨。1分

    五、(8分)

    20B【A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套话;C项,“舍”,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D项,“承让”,承蒙相让,是比赛获胜方说的话。】2分)

    21.6分

    如: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每个人物0.5分,共2分

    ②参考答案:我更喜欢林黛玉。理由:(1)外表美丽:林黛玉是一位非常标致的女子。如对她的描写: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2)才华横溢:元春省亲时,黛玉的才华得到了元春的肯定,而且黛玉经常在大观园中举办诗社活动,从而可见她的才华。(3)纯洁天真,活的真实:她待谁都是一颗真诚的心,比如香菱学诗时,黛玉仔细用心地教她。(一个理由2分,共4分。任意写出两个理由即可

    六、(50分)

    22.略(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参考立意:

    (1)孝不能只喊在嘴上,更要切实行动起来,让父母获得真正的爱,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2)孝是一种美德,不应夹杂高调作秀的成分,不应有丝毫的虚伪的表现;

    (3)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孝心,用“晒”的方式去感染更多的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参考译文】

    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臣。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虐,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只有君遇上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进言,使天下达到太平。”谏议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大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自古以来,帝王之中多有放纵情性、喜怒无常的,高兴时就任意赏赐无功的人,发怒时就乱杀无罪的人。因此,国家遭受损失,造成混乱,没有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我现在从早到晚,无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常常希望你们尽情极力规谏。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规谏,怎能因为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采纳呢?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贞观八年,太宗对侍臣说:“我每次闲居静坐,就自己从内心反省,常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上不符天意,下为百姓怨恨。只想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希望自己的视听能与外界相通,使百姓不怀怨结于心。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普通奏事,情况尚且如此,更何况想直言规谏的,一定会畏惧触犯龙鳞。所以每有前来进谏的,纵然所奏之事不符合我的心意,也不认为是他忤逆犯上。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怎敢再说话呢。”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天津市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天津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天津东丽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pdf、高一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