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全册 教案,共89页。
学情分析:
1、三年级学生已经系统的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基本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有没、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
2、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需要进一步系统的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
3、这学期我在每一节课学新歌之前都让孩子们对上节课歌曲进行复习,让他们习惯每次都背歌词演唱,有时也用编动作加表演形式帮助孩子记歌词。对于之前有些班级孩子们养成的喊唱歌曲的习惯,每次我都会引导孩子们对比演唱去感受声音的美,在钢琴伴奏时也配合学生轻声的弹奏,因此孩子们的演唱这学期有很大进步。
第1课 爱祖国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
2、能力目标: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萌发做个中国人的幸福感、自豪感。
教学重点
在聆听中完整地唱好并表现好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第三乐句的歌唱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
教学用琴、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听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曲叉着腰跳着跑跳步进教室。
2、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世界地图。
问:孩子们,这是什么?谁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们的祖国?
2、课件展示中国地图。
问:你是怎么找到的?
师: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在这上面绿色的是山岭、草原,蓝色的是海洋、河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的风光吧!
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示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精彩片段,让学生欣赏。
问:我们的祖国美丽吗?我们的祖国强大吗?你们爱祖国吗?
三、揭示、板书并歌唱课题
师:请你们跟我一起把我们对祖国的爱用歌声唱出来吧!
1、老师板书课题,并用歌曲中最后一乐句曲调范唱课题。
2、老师指导学生学唱课题(注意强调唱祖国时像喊妈妈一样亲切)。
师:谢谢孩子们深情地歌唱。听,有一位小朋友用小蜡笔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四、聆听歌曲,突破难点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边聆听边联想画面同时感受歌曲情绪。
问:听了歌曲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我为你们再唱一遍,请四位孩子根据歌曲内容上台画画,其余的孩子合着音乐打节拍。
2、老师合着课件MTV伴奏范唱歌曲,请四位孩子上台画画,其余学生打着强弱拍。
师:谢谢四位孩子献给我们的画,也谢谢你们整齐地为我伴奏。我来测试一下你们听得认真吗?我怎么唱着问,你们就怎么唱着答。
3、采取师问唱生答唱的形式学唱第三乐句。(如:画什么?长在哪里?)
五、学唱歌曲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分小组闯关比赛把这首歌完整地学会呢?闯一关小组就奖贴一颗星。
第一关:边听歌曲边拼贴歌词。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四小组各分一乐句零乱歌词上台拼贴好并评价。
师:第二关:边有节奏地教念歌词同时配上简单的舞蹈动作。
2、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同时各小组边聆听边试编动作。
3、各小组有节奏地念歌词并配上动作汇报并且互评。
师:第三关:边聆听歌曲边学唱本小组的乐句。
4、边放歌曲,小组边聆听边学唱乐句。
5、各小组汇报师画着图形谱加以指导,其余小组在聆听中心里学唱。
问:你们在学唱歌曲时发现了哪些地方不要唱?
6、让学生回答从中初步认识前奏、间奏、尾奏。
问:老师刚才在教你们歌唱时手一会上一会下,知道手在上代表什么?手在下代表什么?
师:第四关:边哼唱歌曲边划着图形谱。
7、学生随着课件动画图形谱划着并轻声跟范唱完整歌唱一遍歌曲。
8、全体学生站起来合伴奏有感情地歌唱歌曲,课件播放歌曲MTV伴奏。
师:孩子们,祝贺你们闯关成功,你们真棒!为了庆祝你们的成功,我和你们一起合着歌曲唱起来跳起来。
9、老师生一起合着歌曲边跳边唱,课件播放歌曲MTV。
六、课堂延伸
师:谢谢热爱祖国的孩子们!请你们课后去找一找、听一听、唱一唱歌唱祖国、热爱祖国的歌曲。
七、课堂小结
孩子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吧!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最后学生合着伴奏唱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出教室。
板 书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边哼唱歌曲边划着图形谱
教学反思: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材分析:
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在聆听中完整地唱好并表现好这首歌曲。
2、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7、教学小结。
板 书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材的图形谱
教学反思:
《只怕不抵抗》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掌握2/4拍的歌曲的特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休止符等音乐知识。
3、了解抗战时期共产儿童团的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做贡献。
4、通过创编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才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唱歌曲合理地把握歌曲的情绪,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歌曲中附点四分音符及附点四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听《共产儿童团歌》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师:刚才,歌曲《时刻准备着》又把我们带回了革命战争年代,60年前,日本侵占了我们中国的领土,(播放图片日军侵华的画面)他们侵占了我们的领土,轰炸了我们的房屋,杀害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祖国母亲面目全非,饱受痛苦煎熬!但我们并没有低下头来,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抗日战斗,就连和我们同样年龄的孩子们也不例外。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儿童团,看看这些小英雄们都做了哪些事情?
播放儿童团动画录像(送鸡毛信、巡逻、抓汉奸、埋地雷……)
师:接下来,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情景导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师:现在我们成立一个雏鹰战队,一起走进时光隧道,回到抗日战争年代和儿童团们一起去打鬼子。
三、出示课题。
师: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伟大的作曲家冼星海(大屏幕显示照片)创作了大量抗战的歌曲,也有一些是专为我们儿童创作的。其中,《只怕不抵抗》就是当时在儿童团里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同学们齐读。
四、难点学习。
师:要打鬼子,必须先练好枪法,拿出手枪,跟老师瞄准。
1、2/4XX XX│X0X│X-│XX│X-│X0│┃
(手枪声)ba
师:练好手枪,接下来练冲锋枪。
2、2/4 X.X│XX│X.X│XXX.X│X-│┃
(冲锋枪)da
师:枪法练完了,我们还要有好的口号。
3、2/4XX XX│X0X│X-│XX│X-│X0│┃
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
4、2/4X.X│XX│X.X│XX.X│X-│┃
只怕不抵抗只怕不抵抗
师:为了使我们的口号更加响亮,我们把口号配上旋律唱出来。
(1)2/41213│103│5-│36│1--│10│┃
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
(2)2/41213│1-│3。5│36│1。6│123。2│1--│┃
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只怕不抵抗!
(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设计特定的场景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歌曲新授。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准备好迎战我们的敌人了。听,喇叭已经吹响了,铜鼓敲起来了,我们的胜利就要到来了。
1、教师范唱。
(教师用充满激昂、热情的情绪演唱,激发学生就知道欲望。)
师:这就是歌曲《只怕不抵抗》,通过听歌曲你能想象出怎样的场面呢?(生答)那么就让我们共同唱出到儿童团抗日的旋律吧。
2、视唱曲谱。
(视唱的速度由慢至快。)
填词演唱。
(第一遍唱体会歌曲意境,第二遍加入感情。歌曲应采用天真活泼、激昂地情绪来演唱。)
六、创编。
师:同学们敌人已经被我们打败了,为了庆祝我们凯旋归来,现在我们举行庆功会,请同学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首歌。
(这一环节的设计将采用为歌曲配打击乐器或演唱形式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才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七、课堂小结。
(教师对教学做以总结,并提出希望。)
板 书
《只怕不抵抗》
1、2/4XX XX│X0X│X-│XX│X-│X0│┃
(手枪声)ba
2、2/4 X.X│XX│X.X│XXX.X│X-│┃
(冲锋枪)da
3、2/4XX XX│X0X│X-│XX│X-│X0│┃
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
4、2/4X.X│XX│X.X│XX.X│X-│┃
只怕不抵抗只怕不抵抗
教学反思:
《红旗颂》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
教学目的:
感受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具准备:
录音机、欣赏磁带、钢琴、投影主旋律谱、录像机、电视机、《红旗颂》演奏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出示标题以及作者)
二。作者简介:
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家的精心指点。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三。复习管弦乐队知识:
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
生: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四。欣赏乐曲:
1。交谈导入:
师:从标题看怎么理解《红旗颂》?
生:歌颂“红旗”。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不多,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彩烘托气氛。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时,自然就会想起一首庄严的歌,你能说出是什么歌吗?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哼出《国歌》的前奏)
2。初听全曲,听辩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
(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
(投影主旋律谱)
3。介绍乐曲结构,了解作品规格:
师:作品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板书)
4。分段赏析:(插入解说,感受气势,理解内涵)
⑴A段:(第一段)
开始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
⑵B段:(第二段)
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⑶A段:(第三段,再现部分)
乐队合奏主题,又一次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音调,音乐达到了高潮,以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让我们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
5。引导学生用线条表示每段音乐的风格、节奏、速度:
(学生活动: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后一一展示并说说“为什么”)
7。复听全曲。(边听边看《红旗颂》演奏录像)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篇幅较长的管弦乐曲《红旗颂》,熟悉了她的主题音乐,从中体会了相同的旋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今后当我们再次听到这首乐曲时,你一定会倍感亲切。
板 书
《红旗颂》
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的图片
教学反思:
《卢沟谣》
教材分析: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卢沟谣》,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4拍长音,反复记号,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
3、通过学唱此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教学难点:
歌曲中附点节奏,四拍长音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大家知道北京都有什么吗?(天安门,故宫,鸟巢,水立方)今天我们唱的这首歌和一座桥有关,叫做卢沟桥。我们都学过《卢沟桥上的狮子》这篇课文对不对?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它。
三、新课教学
1、作品简介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曲目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2、节奏练习(为掌握歌曲节奏做准备)
让学生看乐谱,教师提问: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练习这首歌中的节奏。(掌握四拍长音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旋律练习
(1)音阶练习
123454321(用“啊”唱)
(2)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识谱练习。(要求学生划节奏,加强四拍长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3)全曲的识谱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教师给予纠正,讲解反复记号)
(4)唱谱后用“啦”哼唱,以此熟悉旋律。
4、歌词练习
(1)歌词朗诵。
(2)带入歌词反复练习。(边唱边纠正学生演唱不足的地方)
(3)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作者写《卢沟谣》是希望通过它抒发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5、课堂小结
《卢沟谣》是一首历史童谣,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空洞说教,力图用简单深刻、清新质朴的语言,再现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力图聚焦永定河、卢沟桥、宛平城这些特殊的深深打着中华民族烙印的载体,折射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板 书
《卢沟谣》
四拍长音和附点四分音符
教学反思:
第2课 美妙童音
《摇船调》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摇船调》体会问答式歌曲的特点。
2、了解台湾民歌,并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及反复跳跃记号。
3、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和附点切分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个谜语来考考你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确。听好了哟:
千根线、万根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生猜)
小小诸葛亮,坐在屋角上,摆下八卦阵,要捉飞来将?(生猜)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很快就猜出来了。看样子同学们还都挺喜欢猜谜语的。这种一问一答猜谜形式不光出现在谜语中,用问答形式演唱的歌曲叫做“对歌”。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谜语的歌曲。
二、歌曲教学
1、初听歌曲。
师:先让我们来听一听,看歌曲的谜底跟我们猜的一样吗?(播放音乐)
2、按节奏念歌词。(出示画面,师拍手念)
你们都找到答案了吗?跟老师一起来配合一下。(师问生答)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0‖
问: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哟?
问:什么圆圆在河边?
问:什么圆圆街呀街上卖呀?
问:什么圆圆在眼前哪?
3、歌曲教唱。
A、介绍反复跳越记号。
B、唱曲谱。(师弹琴范唱曲谱,学生划拍对口型)
第二遍:师生对唱,生唱1、3、5句,师唱2、4、6句。琴伴奏。
第三遍:你们跟着琴试着自己唱一唱。
C、带着歌词唱。
4、学习歌曲衬词部分。
师:我们刚才学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呀?
《摇船调》还是一首船歌,它是劳动人民在水中划船时演唱的歌曲,具有悠扬漂动的感觉,这就是船歌的特点。
歌曲中哪一句最能表现摇船时的情景呢?(机动:让我们聆听歌曲找一找。)
师:让我们拿起船桨,做撑船的动作把这两段的衬词一起唱一唱。
师:衬词的地方唱得时候要稍有力。那我们前面的部分要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引导:前面部分柔和优美)
5、小声跟随音乐哼唱全曲。
6、完整演唱全歌。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问答对歌,还体会到了对歌的乐趣。最后,让我们在这首优美的歌声中,唱着歌划着“船”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
板 书
《摇船调》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0‖
教学反思:
《猜 调》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2、能主动参与编创活动,并在合作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
教学过程:
一、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2、麻褥子,红袍子,里面躲个白胖子------花生
3、半截白,半截青;半截实,半截空;半截在地上,半截在土中--大葱
师:同学们真厉害!老师带来的谜语一个也难不倒你们。那你们知不知道在我国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他们会把日常的一些对话、游戏呀等用猜谜语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了云南民歌的显著特点,接下来,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云南少儿歌曲《猜调》。
二、学唱《猜调》。
1、初听《猜调》。
感受歌曲情绪。
2、复听《猜调》。
歌词具有怎样的特点,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玩游戏时对唱的歌曲,演唱时因为对方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唱唱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整体感受,并轻轻伴奏,拍出四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4、按节奏朗读歌词,并解决歌曲中出现次数较多的XXXX十六分节奏型。
5、教师弹琴教唱歌曲,学生整体跟唱。
6、解决歌曲的难点语句。
7、生完整跟唱歌曲原唱一遍。
8、处理歌曲情感。
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去表现歌曲?(轻巧有弹性的声音)
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歌曲结尾加入尾音,表现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9、跟伴奏有感情地感情歌曲。
10、音乐游戏----歌曲接龙。(师生问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
三、编创歌词。
1、学生分组用谜语编创歌词,保持歌曲原有的节奏与结构。
什么长长上天?高楼长长上天。
什么插在水中间?桥墩插在水中间。
什么有腿不走路?板凳有腿不走路。
什么有嘴不走路?喇叭有嘴不唱歌。
2、各小组用新编创的歌词分组展示。
3、全班集体展示新编的歌曲。
四、拓展提升。
1、欣赏云南民歌。
宋祖英版本的《猜调》《小河淌水》《绣荷包》。
2、生聆听感受,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音乐文化灿烂悠久,就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将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板 书
《猜 调》
XXXX十六分节奏型
教学反思:
《木偶的步态舞》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管弦乐曲《木偶的步态舞》,理解音乐描绘的形象,知道音乐要素在描绘音乐形象时的作用。
2、利用模唱、表演、画旋律线、乐器等多种体验方式,深刻感受木偶机械、机灵、滑稽、活泼与可爱的步态。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木偶滑稽可爱的步态,并能展开充分的想象,用各种方式来体验和表现木偶的步态。
教学过程:
一、动作猜谜、激发兴趣。
师:老师给大家表演几个动作,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
生:木偶。
师:你从哪里看出老师表演的小木偶?
生:动作木木的,很可笑。
师:火眼金睛,一下就看出来了,老师用柯尔文手势在模仿小木偶滑稽可笑的姿态。
师先做好手势,学生猜。(分四个小组做),随后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最后跟着音乐便哼唱边做动作。
二、聆听主题、揭题介绍。
1、播放A段主题第一遍。
师:老师补上前面的走步的图形谱,让我们合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来吧。并试想为这部分音乐取名。
2、揭题,介绍作品背景。
三、聆听全曲。
1、师:接下来,让我们安静聆听这首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边听边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2、聆听表现A段。(A第一遍)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那就让我们也带上快乐的情绪、滑稽可笑的动作,加入小木偶的队伍一起来感受一下黑人小木偶那别具特色的舞蹈吧!让我们做木偶对的队长好吗?来听听队长的音乐是怎样的?
生:很重,很有气势。
师:是的,用音乐的语言来说是力度很强,情绪很激烈,非常具有号召感。
师:短小的过渡后,你们听,小木偶们的舞步像刚才那样整齐划一吗?接下来的音乐在情绪和力度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生:不是,好像是一个调皮的小木偶出来了,这里的音乐很弱。
生:其中一个小木偶没有跟上大家的节奏。
师:哦,队长有没有发现呢,让我们继续聆听,这句音乐你熟悉吗?
生:这是队长的音乐。
师:这里引子主题再次出现,就是我这个队长的音乐,队长眼看着小木偶的步态舞不够
整齐,很是心急,所以要提醒大家了。
3、聆听表现B段。(B段第一遍)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听听B段音乐有什么特点,仿佛小木偶在做什么?
生:音上去又下来,好像有点累了。
小结:是的,B段音乐的情绪显然不像A段音乐那么活波、热烈,隐约听到的脚步声也变弱了,好像小木偶们跳累了,拖着有些沉重的脚步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吧。(师弹奏,学生用手套木偶随音乐)
师:接下来的音乐你认为小木偶的步态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好像在做什么?请大家带上手指随音乐一起来画画旋律线。
生:音乐的速度慢了,听上去小木偶游戏时的惊慌和怕小主人回来的担心害怕来表现一下吧!(播放B段第二遍)
4、聆听表现A1段。(初听)
师:音乐到这里结束了吗?我们来听听,哦,还在继续,你觉得这段音乐和哪段音乐很相似?
四、小结。
师:小朋友们,这是德彪西比较通俗的作品——《儿童乐园》中的一首,共六首钢琴曲,他用成人的眼光描绘了儿童的天地,将黑人小木偶滑稽可笑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逼真动人。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上网搜索和聆听另外五首乐曲,相信他们也会给大家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最后,老师请大家随钢琴演奏的《木偶的步态舞》,一起开心的离开教室吧!
板 书
《木偶的步态舞》
木偶的图片
教学反思:
《一只鸟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台湾民歌,让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大陆与台湾同胞要相亲相爱,友好相处。鸟类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鸟类,保护环境。
2、用有表现力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神态来表现歌曲,感受台湾民歌的方言和特色。
3、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4、有节奏地通过打击乐、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准确地听出歌曲中的下滑音,并用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
2、通过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双响筒、铃鼓)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2、出示课题(课件《一只鸟仔》歌谱),聆听范唱。
3、师讲解歌词大意。
一天清晨鸟仔和好朋友水鸡一起从台湾出发来大陆旅游,在飞行途中,鸟仔感到口渴,就来到一条水沟边喝水,发现了这片美丽的森林,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不知不觉迷了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太阳落山的时候,水鸡还站在田地边呼喊着鸟仔,它找不到朋友好焦急好孤独啊!看来,鸟儿遇到困难了,你们愿意帮助她们吗?
4、模仿鸟叫声,解决歌曲生僻歌词的咬字。
用之前数鸟的节奏分别模仿鸟仔和水鸡的声音(课件显示象声词和标注拼音)
我们用鸟儿的语言发一个求助信号吧!
5、复听范唱,要求学生轻声跟唱。
(1)师弹琴伴奏,生唱第一段。(提示学生唱歌的状态:“大白鹅”的脖子,闪闪的眼睛,可爱的笑脸)
(2)找一找歌谱上面有一个什么记号。(课件)
师对比有无下滑音的乐句,如:站在水沟(伊都)岋一个岋。请学生猜一猜哪一句是加了下滑音的。再讲解下滑音,使歌曲显得生动有趣,富有动感。让学生模仿唱。你还能唱唱其他几处吗?
(3)生自学第二段,师钢琴伴奏。
(4)生完整演唱两段。
6、在四分休止符“o”处用“XX”拍出(表示群鸟收到求助信号)。
(1)将歌曲分成四个乐句分别用“XX”拍出(课件四种颜色表示出四个乐句)师钢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模仿鸟的翅膀上下挥动,在“o”处用“XX”拍出。
(2)播放歌曲伴奏,要求学生边唱边在四分休止符“o”处用“XX”拍出。
7、歌曲情感处理。
(1)四个乐句分别用什么样的心情演唱比较合适?分析:第一、第二乐句欢快、高兴。第三乐句焦急、担心。第四乐句难过、无奈。(课件:三种人物表情)
(2)师弹琴伴奏,生唱两段。
(3)学生或者老师设计动作,播放歌曲伴奏师生表演唱。
小结
台湾是我们祖国妈妈的一个孩子,我们盼望它的早日回归。我们大陆与台湾同胞要相亲相爱,友好相处。也希望可爱的鸟仔下次能带着它的朋友一起归来!鸟类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欢送鸟仔回家吧!
板 书
《一只鸟仔》
小鸟的图片
教学反思: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大嗓的演唱方法,用大嗓演唱老生唱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掌握京剧唱段中的咬字吐字规律和拖腔的演唱方法,唱出京剧的韵味。
3、用拍手的方法,区分西皮原板和垛板。
教学重点:
掌握京剧唱段中的咬字吐字规律。
教学难点:
准确的演唱拖腔,唱出京剧的韵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导入:
2/4(师)同学好|(生);老师好||
学生模仿教师的声音与教师互相问好:第一遍用小嗓问好,第二遍用大嗓问好,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大嗓和小嗓在发声方法上的不同,从而导入:学习用大嗓演唱的老生的唱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二、回顾老生演唱的特点:
启发学生回忆在欣赏《四大行当》时介绍的老生的演唱特点:平、直、刚劲。
三、学习唱段:
1、看课件,欣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理解唱词含义:
在学生观看过《红灯记》的基础上进行谈话:
(1)这个唱段是剧中哪个人物的唱段?(李玉和)
(2)这个唱段在整出戏的什么位置?(戏一开场)李玉和唱的是谁?(李铁梅)
(3)读唱词:
讨论:①李铁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勤劳、能干、聪明)
②李玉河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演唱这个唱段的?(赞赏)
3、教师范唱:
教师谦虚地表示自己也和同学们一样,接触京剧的时间不长,但非常喜欢京剧,唱得不好但敢于演唱,鼓励学生大胆演唱,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4、介绍这一唱段的板式,用拍手的方法区分西皮原板和垛板。
(1)学生观察曲谱,找出唱段里用的两种不同的拍子:2/4和1/4。
(2)教师介绍唱段中的两种板式:
西皮原板:2/4,一板一眼,常用于叙述事物,表达心情、描写景物。
垛板:1/4,速度快,节奏比较紧凑,每个分句的停顿不太明显,换气时进行偷气,讲究吐字清楚,出字要有力度。
(3)拍手感受西皮原板和垛板的不同。
(4)再听唱段,拍手体会、区分西皮原板和垛板的不同。
5、教师教唱西皮原板部分:
(1)学生观察唱词,四句,前三句为七字句,第四句多了一个“的”。
(2)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逐句指导。
第一句:提篮小卖(m–ai行腔中收音,收在ai上)拾煤(m-ei)渣(直接唱出)
第二句:担水(sh-ui-ei)劈柴也(三声字称赏声字,滑唱,有力量)靠她
第三句:里里(l-i)外外一(y-i)把(四个音都唱出来,)手
第四句:穷人的孩子早(前倚音很快地拐一个小弯)当(四个音都唱出来)家(j-i-a发花折,收在a上)
(3)学生完整演唱西皮原板部分。
6、京剧社团学生教唱后半部分(垛板转西皮原板)
7、教师指导学生演唱后半部分:
(1)垛板:一长两短,长音要有力量。
(2)“花”:轻一点。
8、学生跟范唱演唱。
9、学生跟伴奏用赞赏的语气完整演唱。
四、体会唱段人物的身法:
1、京剧社团的同学教几个简单的动作。
2、全体同学边唱边表演。
五、对比欣赏传统京剧:
1、欣赏传统京剧《三家店》中老生秦琼的唱段《儿行千里母担忧》。
2、从服饰和唱词的吐字发音上对比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区别。
板 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第一句:提篮小卖(m–ai行腔中收音,收在ai上)拾煤(m-ei)渣(直接唱出)
第二句:担水(sh-ui-ei)劈柴也(三声字称赏声字,滑唱,有力量)靠她
第三句:里里(l-i)外外一(y-i)把(四个音都唱出来,)手
第四句:穷人的孩子早(前倚音很快地拐一个小弯)当(四个音都唱出来)家(j-i-a发花折,收在a上)
教学反思:
第3课 我们的朋友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展现音乐形象。
3、初步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掌握顿音记号和呼吸记号,学习用顿音和连音对比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杜鹃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小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春天的歌》的乐曲声中律动进教室。
导入语:我们歌唱春天,春天里阳光明媚,花儿开了,鸟儿飞来了,今天有这样一只小鸟飞来了,它的歌声很美,许多世界名曲里都有它的歌声,下面我们来听一些与之有关的乐曲,请大家猜一猜它是谁?
听《杜鹃圆舞曲》。
听《顽皮的小杜鹃》伴奏曲。
师:你能听出来吗?
哪一首乐曲中有杜鹃的歌声?她是怎样唱的,能模仿几句吗?
2、音阶发声练习:
师:这只杜鹃飞舞着、歌唱着。看看它是怎么飞的?听听它是怎样唱的?用手势来表示,并唱出来,(分别用唱名音和“咕咕”发声)。
二、学习歌唱部分:
1、设疑导入、听赏歌曲:
(1)教师表演并范唱歌曲思考:请你听听,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呢?它又是用怎样的心情来歌唱的?(顽皮、活泼、可爱的杜鹃,轻松、快乐的心情。)
2、顿音的学唱:
(1)听范唱的第一段,找找歌曲中小杜鹃欢唱了几次?
(2)引导学生谈谈,怎样像小杜鹃一样将歌声演唱的欢快生动?(眼带微笑、眉毛也抬起来、轻快、短促、富有弹跳。)
(3)引出“顿音”的概念。
(4)出示“顿音”的标识,告诉学生,歌曲中遇到顿音记号的时候时,记得要轻快,短促,富有弹跳的演唱。
(5)看谱面,听歌曲,与小歌手“杜鹃”一起来用顿音的方法接唱“咕咕”。
3、捉迷藏的游戏:
(1)再听全曲,找找曲中重复的部分。
(2)根据谱面,找一找。
(3)拍拍节奏谱,找一找。
(小结:这种乐句的重复,使旋律时起时伏,增添了几分幽默与风趣,小杜鹃原来是和我们捉迷藏啊!)
(4)接唱歌谱,师生对唱。
问:小杜鹃一直在和我们做一个游戏,是什么呢?(捉迷藏)
师:我们用歌声来玩游戏捉迷藏吧!(接唱歌谱)
三、完整演唱歌曲:
1、生带入歌词完整的演唱。
2、弱起节奏的复习。
3、歌曲结束部分的处理:(杜鹃飞到了远方,引导学生,这里要唱速减慢减弱。)
4、给歌曲标记呼吸记号:听一遍范唱,在乐句中合适的地方,标识呼吸记号。
讨论交流,并试着唱一唱。
5、用连音和顿音的方法,来正确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6、处理歌声。
7、简单介绍奥地利。
四、在歌声中出教室:
让我们和快乐的杜鹃一样飞舞,到室外去感受春天,歌唱春天吧!
板 书
《顽皮的杜鹃》
小杜鹃的图片
教学反思:
《柳树姑娘》
教学内容:
唱歌《柳树姑娘》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2、感受四三拍歌曲的节拍和韵律特点。
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教学难点:
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创设表现春风唱歌的情景,进行发声练习。教师用“呜”演唱第1~8小节旋律,模拟春风的声音,学生模仿演唱应要求唱得轻柔、连贯。教师带唱时,可向左右摆动身体,表现三拍子的韵律特点。演唱时以教师带唱为主要方式,可进行1=C→F移调练唱。
(2)编创表现春雨唱歌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用歌曲中第9~12小节的旋律,填上表现春雨唱歌的歌词“沙沙沙沙沙”,采用学生模仿演唱的方式进行演唱练习。要求唱得跳跃、有弹性,感觉像春雨滴到地上后向上弹起。同样可进行移调的练唱,要注意歌唱时
的声音位置。
2、聆听歌曲
(1)聆听歌曲《柳树姑娘》,熟悉歌曲旋律,用动作感受四三拍的韵律特点。
(2)歌曲第1~8小节可以设计弯腰、双手下垂,模仿柳枝迎风摆动的动作,随着歌曲四三拍的节拍,左右摆动。第9~12小节可以设计“拍手、拍腿、拍腿”的声势动作参与表现。第13~15小节可以重复模仿柳枝摆动的动作,最后一小节用拍手动作结束。
(3)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
3、学唱歌曲
(1)教师应结合发声练习时的演唱要求,指导学生学唱歌曲。
(2)歌曲第1~8小节优美、抒情;第9~12小节欢快、活泼。教师应用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第1~8小节应唱得连贯、抒展,第9~12小节应唱得跳跃而有弹性。
4、表现歌曲
(1)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将歌曲的第1~8小节设计成简易合唱。即在演唱第1~8小节时,第一声部唱原来的旋律,第二声部用“呜”唱每小节的第一个音,模拟春风的声音参与表现。
(2)分组演唱歌曲,师生共同评价。
板 书
《柳树姑娘》
柳树的图片
教学反思:
《空山鸟语》
教学内容:
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2。了解二胡的音乐与表现力。
教学重点:
《空山鸟语》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资料分析:
一、《空山鸟语》是“五四”时期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918年,于1928年定稿。乐曲得名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乐曲虽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多段式结构,却做到了紧而不乱,实在是二胡难得的精品。
引子:八度大跳起伏的旋律,节奏自由,营造了宁静、深邃、神秘、肃穆的气氛,好似让人听到了空谷里的回响。
第一、二、三乐段:旋律活泼、流畅,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第四、五乐段:利用轮指,泛鸣音等二胡特殊技巧,模似了各种鸟鸣,描绘出了鸟儿在天空与森林中自由飞翔的情景,鸟鸣与音乐创造性地融合,使其生气盎然。
尾声:采用第一乐段的素材,做到了首尾呼应,完整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中华的民族音乐更是世界音乐的一朵奇葩,从以往的学习当中,我们大家已经初步了解到了民族乐器可分为拉弦乐器、弹拔乐器、吹管乐器以及打击乐器等,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进入到拉弦乐器的世界。
二、拉弦乐器介绍
1。出示课件乐器图。
师:“同学们,初看老师这里的几张乐器图,有几张好像是一样的,其实它们又是有区别的,老师教你们学会辨别。乐器的辨别有很重要的两方面,一是形状,二是音色。”
从形状与音色方面给学生以直观演示。(教师的导语先吊一吊学生的胃口,从言语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为器乐欣赏与乐器直接相关,如果不了解乐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乐曲内涵)并感受拉弦乐器那独有的震撼人心的音色。
2。重点介绍二胡。
出示二胡图,重点介绍二胡的音色特点(二胡:胡琴的一种,因为有内外两条弦而得名,二胡的内弦音色优雅丰满,外弦明亮刚健。可以持续出音,强弱自如,音色又接近人声,适于演奏柔和细致的抒情乐曲,还能表现欢快、活泼、激昂深沉的情绪,通过特殊的演奏手法甚至可以模仿鸟鸣、锣鼓、马嘶、马啼声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乐队合奏、独奏及伴奏的重要乐器。)教师用二胡演奏几小段不同风格音乐和模仿几种自然声音,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更直观地了解二胡特点。
三、欣赏教学
1。作曲家介绍。
“谈到二胡,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名叫刘天华。”介绍刘天华及其主要成就和贡献。
2。初听。
“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完后告诉老师,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听到了些什么?”
3。分段听,理解各段意境。
分段听时,出示乐谱,学生跟着乐谱看,更直观,每一段听完都请学生起来谈感受,同组互相交流。
4。再听。
让学生用自己有的打击乐器或者用手势、姿势等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教师小结乐曲内涵。用打击乐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小结
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今天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板 书
《空山鸟语》
音乐旋律图
教学反思:
《荫中鸟》
教学目标:
1、在聆听《荫中鸟》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笛子表现之丰富多彩,民族音乐之绚丽多姿,并爱上民族音乐。
2、通过对比欣赏,知道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笛子有不同的音色和节奏特点。
3、学习用线条、色彩和动作表现自己听到的音乐。
4、通过聆听、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给乐曲分段;
2、了解曲笛、梆笛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1、能用动作表现音乐。
2、能用线条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手四支水笔(红黄蓝绿)和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题:
(二) 播放课件,初听《荫中鸟》
1、闭眼静听:
师:“轻轻地闭上你的眼睛,静静的聆听……”
(1)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
(2)在不断变化的速度和音高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2、组织讨论。
(1)师简介笛子的产生(课件展示):公元前168年,笛子就已经在我们国家出现了。到了宋代,笛子在民间已流行很广,有南宋杨万里的《安乐坊牧童》为证:前儿骑牛渡溪水,后儿骑牛会问事,一儿吹笛莅簪头,一牛载儿行引子。明、清、现代笛子分成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它们有何不同?等下揭晓答案。
(2)师:“笛子虽小,表现力却很强,此曲用笛声表现了什么?”
生思考后回答,肯定有自己聆听理解的回答。
(3)师:“笛声表现的是一群怎样的鸟呢?”
(三)复听全曲,分段:
1、过渡语:“让我们带上无形的神奇画笔,跟随悠扬缭绕的笛声,再次步入茂密树荫,与百鸟相会吧!”
2、提示:“乐曲在不断变化的速度中行进,那它的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呢?”
3、请沿着线条的描述,根据速度的变化给乐曲分段。
4、组织讨论,生答,师小结板书:介绍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ABA
(四)聆听第二部分:
1、过渡语:“乐曲中有一个部分,笛子在固定而轻快的旋律衬托下自由地模仿各种鸟叫声,惟妙惟肖的呈现了绿树成荫中百鸟争鸣的情景!你听出来了吗?是第几部分?”(生:第二部分)
2、师:“既是百鸟争鸣,我很想知道刘管乐老先生到底用笛子模仿了几种鸟鸣声?都是哪些鸟呢?你想知道吗?”
(1)播放音乐,师示范画线条;要求:选择你认为最适合这首乐曲的颜色,可用线条、点等形式,画出对音乐的感觉即可。
(2)生边听边画,师巡回指导;
(3)抽生展示,画画你所听到的鸟鸣声,并按自己的图示用声音模仿一下;
(五)课堂小结:
1、师:“在我们一起度过的这快乐的四十分钟音乐之旅中,你们了解了什么?“
2、结束语:“在流行音乐充斥你的生活中时,请让你的心灵留下一块清净之地,留给我们灿烂的民族音乐吧!比如这首《荫中鸟》!”
3、在《荫中鸟》音乐声中结束教学。
板 书
《荫中鸟》
音乐旋律图
教学反思:
第4课 春天的歌
《杨柳青》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扬州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这首小调歌词不固定,常填入诙谐,风趣,欢快的词句,本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曲调变化较自由,旋律起伏大,节奏跳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两乐句均为6小节,其中末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乐句,第四乐句则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造成一种诙谐的情趣,增强了扬州民歌的风格。
教学目标:
1、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杨柳青》,感受浓郁扬州民歌风格,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2、通过听赏不同题材的《杨柳青》,加深学生对江苏民歌的了解和认识。
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扬州民歌《杨柳青》。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唱歌曲,体会衬词的作用,感受浓郁的扬州音乐特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1、播放自制扬州音乐风光片,让学生欣赏,背景音乐民乐合奏《杨柳青》。
师: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烟雨蒙蒙,琼花盛开,花香扑鼻,是个风景很美的城市。想去看看吗?下面就跟一起走进扬州。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不仅有历史悠久的“瘦西湖”、
古刹大明寺、“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各园,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三丁包子、黄桥烧饼,还有闻名遐迩的美食——扬州炒饭,真可谓是色香味俱全。(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欣赏扬州美景,老师配音讲解,视听结合,将音乐美和景色美融入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江南风采和魅力。)
2、听赏《杨柳青》:
(1)听老师范唱,初步了解歌曲。
师:扬州美吗?大家已经陶醉了吧?同学们,扬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你们想听吗?(全体同学听赏歌曲一遍)
(2)师:听完这首歌曲,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轻松、活泼,充满活力。
(3)师:歌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呢?
生:劳动者一边唱歌一边劳动的情景。
(4)师:劳动者的心情怎样?
生:快乐、喜悦、兴奋。
(5)体会歌曲强弱(看谱欣赏)。
师:这首歌曲的节拍是2/4拍,它的强弱规律是第一拍强,第二拍弱,所以使歌曲听起来轻快、跳跃。咱们再来感受一下劳动者的愉快心情吧!准备好了吗?注意大家可以加上锄草、割麦、插秧的动作。(再听一次,引导学生边听音乐做动作边体会:可以是除草、割麦。)
3、突破歌曲重难点,学唱衬词:
(1)加筷子伴奏演唱。
(2)讲解衬词。
(3)师:这些字你觉得有实际意义吗?它就像湖南民歌“出了个毛主席领导人民得解放,咿呀咿子哟”没有实际意义,这样的词我们叫它“衬词”,一般要轻唱,那它有什么作用呢?
生:抒发情感烘托气氛。
(4)师:《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唱“杨柳叶子青啊”这一句。
(5)歌曲中还有衬词吗?找找看。
师:带唱“呵呵咿呵呵,杨啊杨柳青啊”(运用听唱法学唱)。
(6)师:这两句要唱得怎样?
生:很轻快。
4、学唱《杨柳青》歌词:
师:学会了演唱衬词,这首歌就好唱多了,因为只有一句歌词,大家找一找,再读一读。
(1)读歌词:
用普通话朗读一遍:早晨下田露水多,点点露水润麦苗。指导再用扬州方言读一遍:(出示歌词)
(2)理解歌词: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农民劳动愉快劳动的画面。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再来唱一次吧!
(3)老师范唱,生跟唱。
(4)思考:老师演唱这句时是连贯的还是跳跃的?大家可以设计一个动作来表示这种跳跃感吗?
生:可以肩膀上下晃动,表现歌曲跳跃感。还可以身体左右一晃一晃。
5、完整演唱歌曲:
6、拓展欣赏:
师:《杨柳青》这首歌曲歌词不固定,诙谐,风趣,欢快词句加上节奏跳跃的曲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无伴奏合唱《杨柳叶子青》,体会一下不同的感觉。(播放课件)
师: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大家来说说。
生:我学会了江苏民歌《杨柳青》;了解了扬州的美景美食;还知道了民族五声调式;还学会了扬州方言等。
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苏民歌温婉细腻,清新。请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好好珍藏,发扬光大!
板 书
《杨柳青》
杨柳的图片
教学反思:
《嘀哩嘀哩》
教材分析:
《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为大调式,采用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结构十分规整。第一乐段的第一句由大调式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调,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春天。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之后,第四乐不再像前面三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
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和活泼的节奏,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四度模进。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又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教学目标:
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通过“为春姑娘送礼物”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这样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为春姑娘送礼物”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
教学准备:
歌曲《滴哩,滴哩》录音带。
有关春天的教学情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习《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长短。
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二、艺术创作:
1、现在春姑娘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我们为春姑娘送上一件小礼物,怎么样?那,送什么好呢?对了,我们来给春姑娘设计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吧!教师提示:小朋友们可以用合适的色彩以及各种材料,为春姑娘设计一件衣裳。(将小朋友分成四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可运用撕、添、勾、画等多种方法,给春姑娘进行时装设计。师放音乐,小朋友“做”礼物。)
2、分组展示交流礼物,师做出评价。
三、课后延伸:
运用“我为春天照相”、“我为春天录音”等形式,给学生留影。用色彩、线条等创造性地“为春天作画”,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与评价。
板 书
《嘀哩嘀哩》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教学反思:
《春》
音乐分析:
《四季》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维瓦尔第在总奏与主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在维瓦尔第之前,还没有人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过协奏曲。由于维瓦尔第的《四季》属于标题音乐,所以从形式上看,自然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这四部作品画意盎然,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四季》的标题分别为:《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记忆音乐中的两个主题。
2、能够了解作曲家音乐描绘及发展手法。
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音乐。
教学内容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春》
教学重点
1、欣赏《四季》第一乐章《春》,感受音乐中的春天。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音乐的习惯。
3、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在游戏中学会感应曲式、辨别曲式。体验乐曲的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概述。1600-1750年。
2、展示巴洛克时期建筑。提问:说说巴洛克时期建筑风格给你的感觉。
3、巴洛克时期有哪些音乐家?(以提问的方式)
4、点入维瓦尔第,简单介绍维瓦尔第。
二、走进《四季》之春
1、展示十四行诗。
2、进入第一乐章。共5段。
3、每一行诗代表着一个乐段,通过诗来聆听音乐。
4、每听完一段,点入段落。
5、先和学生一起浏览一遍每段的图谱,再播放音乐。通过跟踪图谱的方式听音乐。
6、各乐器模拟了哪些声音?通过回看对应乐器的图谱加播放对应的音乐,让学生回答。
7、最后完整的聆听一遍《春》。
板 书
《春》
音乐旋律线条图
教学反思:
《春天举行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聆听《春》,感受春的竟境。
2、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
3、通过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用品是可以发出音响的,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发挥其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在乐曲和歌声中感受“春”的意境。
2、用生活用品来表现春天的音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一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同走入音乐王国,一起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首先我们静静地听一首好听的乐曲。(点击课件播放《春》。听后请孩子们说一说感受。)
第一次欣赏要求:
1、你好像听到了哪些声音?请学生回答。(春风、小鸟、泉水、雷声等)并让学生知道这些声音都是用弦乐器模仿的。
2、你能听出来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请学生回答。提问:你能给乐曲起个名字吗?请学生回答。(出现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春》的第一乐章,作曲者: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
第二次欣赏要求:
1、你能模唱它的主题吗?(主题音乐按钮)
2、当你听到它时能举起你的右手吗?
师:是的,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很多作家、画家、作曲家、歌唱家都要去描写它,赞美它。那么现在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春天,去领略春天的美好。去之前,春姑娘给我打了电话,她委托老师给你们介绍几位春天的朋友。闭上眼睛,猜猜他们是谁。(点击课件播放雨声、风声、雷声、水声,学生轻轻聆听。请孩子们猜一猜听到了什么。并给它们起个名字:如春雨姐姐,春风妹妹,春雷伯伯,春水阿姨等)
3、你们能用身边的物品模仿这些声音吗?(可用身边的任何物品)。
二、寓教于乐:
1、你们喜欢这几位朋友吗?好,我们把这几位朋友邀请来举行一场别开声面的音乐会。让我们静静地聆听,这几位朋友是怎样“表演”的。(课件播放《春天举行音乐会》原唱不出谱)
2、谁能说说,歌曲中这几位小演员它们是怎么表演的?(春雨唱歌,春风弹琴,春雷打鼓,春水鼓掌)
那么在这首歌曲中是如何唱的呢?(分批出示节奏条)
春雨(加上图片)“2/4滴答0滴|答0|”
春风(加上图片)“2/4沙沙0沙|沙0|”
春雷(加上图片)“2/4轰隆隆隆|隆—|”
春水(加上图片)“2/4哗啦啦啦|啦—|”
3、刚听了一遍你们就有这么多的收获,有这么精彩的发言,老师真是非常感动,我还想再听一遍,不过,老师还有一个小问题请大家帮我来解决——这几位朋友是怎么歌唱的?谁能学学?(聆听歌曲范唱(出歌谱),学唱难的乐句)
4、启发学生用春雨(或春风、春水、春雷用不同的色彩)的声音模唱歌曲旋律。
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听说你们班有很多朗诵好的学生,大家推荐一名,把歌词朗读下吧)
6、随琴轻声唱歌词。
7、讨论:①在演唱歌曲时应该用什么情绪来唱?②歌曲中如果要去掉休止符,会怎样?
8、分角色演唱。
9、完整地演唱。
三、创造表现:
1、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春天气息都感染了我们,如果我们能为这首歌曲伴奏那就好了,可惜,老师没有带乐器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学生用身边的任何物品用具来模仿打击乐器的声音,并选择适合的伴奏型)
2、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伴奏。
3、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
四、完美结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参加了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高兴吗?大自然因为春天的到来变得五彩缤纷,春天因为有了这场音乐会而变得生机勃勃。那有的同学一定在想:春天能举行音乐会,我们自己也可以啊。你们想吗?(想)那么就请同学们课后分组去创作我们自己的音乐会,回去以后仔细观察,看看家里的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是怎么样唱歌的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举行我们自己的音乐会,好吗?(在《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歌声中结束本课的教学)
板 书
《春天举行音乐会》
春雨(加上图片)“2/4滴答0滴|答0|”
春风(加上图片)“2/4沙沙0沙|沙0|”
春雷(加上图片)“2/4轰隆隆隆|隆—|”
春水(加上图片)“2/4哗啦啦啦|啦—|”
教学反思:
第5课 音乐会
《大进行曲》
课程类型:
以欣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能够乐于欣赏优美和壮美的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及能够正确的判断和区别优美和壮美这两种不同音乐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有时候一首乐曲并非都是一种美的范畴。
教学用具:
多媒体及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
2.播放4首乐曲片段(悲剧美、欢乐美、优美、壮美),让学生谈谈这几首乐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听完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不同的音乐元素形成不同的音乐美,不同的音乐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提问:“我们把音乐美分为哪几个基本范畴?” 学生可答:“音乐美可以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二、欣赏作品:
1.仔细聆听《进行曲》的片段。
提出问题:演奏形式是什么? 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胜利凯旋将士的英勇形象的。
2.介绍《阿依达》的创作背景。再把《进行曲》的第一段让学生跟琴演唱一遍,以体会壮美的音乐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
旋律
节奏
速度
力度
庄严凝重
规整
中速
铿锵有力
3.简单介绍创作者以及剧情。
4.通过欣赏《进行曲》片段,来分析主奏乐器。以及分析进行曲的几个主要特点。
5.下课。
板 书
《进行曲》
旋律
节
速度
力度
庄严凝重
规整
中速
铿锵有力
教学反思:
《男生贾里新传》
教学内容:
男生贾里新传 主题曲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了解电影,讲述贾里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教学用具:
课件,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电影《男生贾里》片段,导入本课课题
2、 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旋律
3、 提问
听到歌曲,你想到了哪些画面?
学生讨论
自由发言
4、 你喜欢贾里吗?为什么?
5、 总结
板 书
《男生贾里新传》
教学反思:
《船歌》
教学目标:
1、正确表现《船歌》中温馨、甜美、情谊深长的主旋律。
2、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用耳朵听,判断所弹得声音是否达到如歌的地步,是否创造了想要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控制技术、敏锐的听觉能力,加强音乐素养的训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品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声音的控制及三个力度层次的处理,富于歌唱性和表现力的旋律线条的把握。(第二部分中速度的练习载客后要进一步的加强,注意弹奏中出现的歌唱性的保持音,时刻注意多声部的旋律歌唱)
教学过程:
1、钢琴准备练习
弹奏《哈农钢琴练指法》的第1条、第38条练习,要求学生弹出富有歌唱性的音色,第38条音阶准备练习中,弹出歌唱新的上行、下行的音阶。
2、导入新课:
《船歌》已经基本练习过了,由学生向老师总结一下关于已经掌握的《船歌》的相关知识内容。
3、教师补充学生的总结,并注意指导学生对作品整体形态的把握。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弹奏一遍《船歌》,并和学生一起描述作品刻画的画面:夏日的夜晚乘小舟荡漾在微波上,沉浸在幸福中,敬请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4、弹奏的触键要领:
演奏时要首先做到将旋律从心底悠然自得的歌唱出来,努力通过指尖控制键盘,手指尽量贴键,力量要从一个指尖转移到另一个指尖,用这样的方法把旋律线条从“指尖”流出来,同时要学会聆听,善于分辨弹出的声音是否达到如歌的地步,是否表达出要创造的意境。
5、作品的弹奏:
学生在演奏作品的第一部分,教师开始逐段地进行分析,要让作品第一部分弹出三种力度层次:高声部的旋律即要明亮又柔和,他是最主要的声部必须十分的歌唱;每小节中低音要保持歌唱性低音线条,中声部中除了用节奏和优美的和声伴奏外,还时时出现短小的伴唱旋律与高声部相呼应,要适当的加以强调,造成亲切、温暖之感。弹奏中指导学生主义作品中调式色彩的对比。在《船歌》第一部分中b之后再出现a时,要注意左手从f渐弱下来,但右手则在不知不觉中从p的力度中流淌出来,两手衔接要十分自如才能使a部分再现的更为亲切。
第二部分的弹奏:音乐转入大调,变得淳朴明快,似乎是人们无忧无虑的欢笑和相互戏水的场景,从中还能听到人们的喧闹声和相互戏水的场景。
a.音乐要逐渐的热烈起来,poco piu mosso(稍稍加快)要从慢开始,一步一步的动起来,平行的三度、八度尽量要用连奏,要注意36小节处开始的和右手呼应的左手的小旋律。
b.Allegro giocose(愉快的快板)高潮部分音乐开始变得开朗、兴奋,要注意踏板的运用,必须每一拍换一次踏板,避免声音变得乱。
c.结束部分。
D.最后的琶音可以逐渐得变宽,要保持高音的旋律线条,琶音要清楚,声音要明亮,要一直把亮的声音坚持到最后一个***,并用踏板把声音加以延续,向深呼吸一样停顿半拍,然后用非连音弹出有感触地联结句。
第三部分要注意弹出左手部分呼应句的旋律,加强作品语句的对比美,左手的中声部要比第一部分a段时更为强调,要使左手的执法尽量合理,演奏的要流畅。要把人们从荡舟中所感受的大自然的美机获得的乐趣在相互对话中得到进一步抒发。
尾声:
a.演奏时要善于区分不同的音色,右手用大指持续的尽量歌唱性的走出一个舒展的璇,声音要深一些;
b.用小指演奏的***高音则形成一个闪闪发光的另一旋律,好像随着人声的歌唱而歌唱;c.为了把右手大指持续演奏的旋律尽可能弹得连贯和歌唱,除用大指尽可能贴键外,还必须巧妙地使用踏板,根据旋律地进行每一拍换一次踏板。
d.要在演奏中令人感到三个声部完美的协和,仿佛是天、地、人的完美的和谐。人们在逐渐的远去的同时,还恋恋不舍回头顾盼。
e.最后结束的时值可用踏板保持的长一些,是泛音罩着这美好的天空。
课堂总结:
多歌唱旋律,充分体会旋律的歌唱性。按上课要求分乐句的练习作品中出现的旋律、小旋律,充分把握作品的歌唱性。完成整个作品,把握作品的流畅性。
板 书
《船歌》
poco piu mosso(稍稍加快)
Allegro giocose(愉快的快板)
教学反思:
《我是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并从中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2、激发学生在完整演唱的基础上大胆表演及乐器模仿演奏。
3、让学生简单了解弱起小节和歌词中唱到的伦敦、柏林、巴黎,吉他、提琴、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听、唱、演等形式感受歌曲情绪,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教学难点:
用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的旋律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
教师在钢琴上分别弹奏下刮音和上刮音。(下刮奏表现快速下楼、滑梯……上刮奏表现上台阶、爬杆……)。
教师引导学生跟着师的弹奏将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
2、师:音乐中上行和下行的旋律能使我们自然的与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那么在下面的一段音乐中,听一听,旋律能不能带着我们翻越山峰、再上台阶。
播放音乐片断,指导学生用肢体表现出旋律的起伏变化。
(教学意图:初步感受音乐中旋律起伏的特点,为歌曲的学习作铺垫。)
二、学唱歌曲
1、师:同学们真的太棒了,一招一式都带有音乐家的风范,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你们当中肯定会产生出类拔萃的音乐家,一首美国歌曲《我是小音乐家》送给所有心中有音乐梦想的孩子。
第一遍听歌曲。(情绪快乐、活泼)
2、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吉它、提琴和圆号)
师分别介绍三种乐器
吉他:音色独特迷人,表现力极强,是世界第三大乐器。
小提琴:音色优美、明亮,有“乐器皇后”的美称。
圆号又称法国号:它发源于欧洲,三千多年以前,人们在采野果、打猎时,用牛、羊等兽角做成可以发出声音的号角,用来传递信息,从最初只能发出一、两个声音的号角逐渐发展成了今天的圆号,也就是法国号。它的音色富于诗意,表现力很丰富。
3、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54|33343|22254|3322|1.|
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
(教学意图: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并解决歌曲教学的难点。)
4、第三遍听歌曲。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些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柏林、巴黎)师:“你知道这些城市分别是哪些国家的首都吗?”生思考回答。
5、第四遍听歌曲。师:“老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也拿出小手,跟随我一起画出来”。
在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
(教学意图:首先使学生对歌曲的乐句划分有初步的认识,同时更明显的受旋律连贯及跳跃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
6、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奏。要求:在“砰砰砰”之前的八分休止符及衬词“勃隆”在心里默唱。
(教学意图: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重音位置,为准确演唱出八分休止符及十分音符节奏的衬词“勃隆”打下基础。)
7、师生接唱歌曲,前半句教师演唱后半句旋律学生接唱。
8、视唱曲谱,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9、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
重点指导
(1)0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
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响,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
(2)跳呦|唱呦|
(3)教师扔掷粉笔,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并用伸懒腰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跳呦|唱呦|的节奏特点。
(教学意图:寻找生活与音乐的关联,帮助学生更轻松、愉悦的掌握新知。)
10、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
弹奏吉它拨弦的方法指导演唱出第二句旋律欢快及舒展的旋律特点。
11、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
12、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
13、师:这三段歌词除了每一段演唱的城市及演奏的乐器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有区别?(“砰砰砰”之前的衬词不一样)指导勃隆、地隆、嘟隆的发音。
14、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15、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16、表演歌曲。
师:让我们来做一回小音乐家,把《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曲进行完整的表演。
(教学意图:学生在欣赏了乐曲之后,对速度、情绪、力度等音乐要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表现歌曲的能力也会更加突出。)
17、随歌曲走出音乐教室。
板 书
《我是小音乐家》
054|33343|22254|3322|1.|
教学反思:
《嘹亮歌声》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感受强、弱的节奏,弱起演唱的特点,能准确的填词演唱。
2、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施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3、通过演唱《嘹亮歌声》,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强拍休止弱拍演唱的特点。
2、唱好二声部轮唱。
教学难点:
1、准确的掌握弱拍起演唱的特点。
2、唱好二声部轮唱。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节拍练习
(1)师:“同学们请你们听老师给出的节拍是几拍子的,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
生:听节奏在教室的场地用自己的动作表示强和弱,并回答是强还是弱。
师:“请大家随着节奏走一走!”(用双响筒敲击节拍与学生一起感受节拍的强弱)
(2)节奏停止进一步进行下一步的练习。
师:“请同学们把手收起来踩着节奏走一走!”
生:听节奏用身体的肢体语言表示强与弱。
(3)节奏停止。
师:“同学们的表示方式都很特别,下面请大家随着节奏把拍点读出来!”
生:听节奏用1 2 3 4读出来表示节拍。
师:“同学们,让我们试着把第一拍默读,看看谁的反应最灵敏。”
生:听节奏按要求省略强拍,并同时继续用肢体语言表示其他的节拍。
师:引导学生用此种节奏边表示边走回座位。
师:“大家刚刚的表现都非常棒,下面让我们随琴唱一唱。”(给手势主音DO引导学生唱长音DO,并及时纠正气息及发声的位置。)
生:随着老师的手势轻声高位置演唱。
师:依次给出其它音的手势及琴的音高并引导学生演唱。(给出低音SOL并将SOL连DO演唱再唱MI)
生:再次演唱每个音。
师:“看,老师的手势给出了怎样的节奏?”
(将刚刚练习的几个长音连起来用手势表示,让学生看并为唱做准备。)
5 5 3 2 ︱1- - - ︱
生:看一遍老师的手势,再随琴随手势演唱。
师:在给学生手势的同时将旋律往下扩展。5 5 3 2 ︱ 1- - - ︱ 1 1 7 1 ︱ 2 - - -︱
师:“请同学们随着节奏演唱。”
生:轻声随琴演唱。
师:“让我们变化一下形式,将第一拍心理唱,看看谁能做到。”(随着琴的节奏用手势给出旋律,并第一拍用握拳或侧头表示。此处学生清唱老师只给手势没有音高。)
生:听节奏看老师的手势演唱。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拿出你的小竖笛让我们吹一吹,找到DO随着老师的手势吹奏。”
生:找到F调的主音并长音吹奏。
师:引导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吹旋律,此处第一遍不按照节奏吹只有音高,接下来吹第二遍时引导学生随琴的节奏吹旋律。
师:“同学们吹的真棒,下面让我们用这条旋律进行一个轮奏的小游戏,请大家看我的手势先后吹奏。”
生:随着琴的节奏看老师的手势分组先后吹奏。
(二)新授阶段
(1)导入
师:“同学们的领悟力真强,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曲作为对大家的奖励。”播放歌曲范唱并出示歌篇。
生: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谁能说说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
师:“这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大家谁了解日本?”
生:语言表述对日本的感知。
(2)介绍日本
师:“同学们,让我们伴着音乐走进日本。”(再次播放范唱让学生感知)
师:“谁听出来了,这首歌我们刚才在哪个游戏中听到了?”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3)学习歌曲
A、学习歌曲旋律
师:“同学们既然对这首歌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让我们试着唱一唱歌曲的旋律。”
生:随琴试着演唱歌曲。
师:“歌曲的后部分是简单的合唱,让我们用竖笛吹一吹旋律。”
生:吹奏歌曲的合唱部分。
师:引导学生吹奏旋律,并试着让学生自己分声部演唱,并做及时的纠正。
B、总唱歌曲旋律
C、教师范唱
D、学生填词演唱
E、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情绪
(4)总唱歌曲
(5)表现歌曲
(三)完整演唱歌曲,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总结。
板 书
《嘹亮歌声》
5 5 3 2 ︱ 1- - - ︱ 1 1 7 1 ︱ 2 - - -︱
教学反思:
第6课 牧童之歌
《小放牛》
教学内容
1、学唱河北民歌《小放牛》。
2、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形式的节奏、旋律,速度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小放牛》,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2、通过用指定节奏创编旋律,了解旋律构成中的节奏要素,感受节奏的表现特点。
教学重、难点
1、熟悉《小放牛》的旋律并能正确演唱,了解歌词内容。
2、了解相关音乐文化及人文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简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营造音乐环境。
随着明快的《小放牛》音乐,学生高高兴兴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听赏《小放牛》。
(1)多媒体展示小放牛的情景画面,播放《小放牛》音乐。
(2)听一听,想一想:
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熟悉主题音乐。
(4)复听全曲。
2、教唱《小放牛》。
(1)学习歌词。
按节奏朗读歌词。
(2)教师简介歌曲中所唱到的赵州桥。
解释歌词:第二段中说:“赵州桥来鲁班修”,这是一种象征的表达方法。因为鲁班是我国公元前七百多年春秋时鲁国杰出的建筑工匠,早于隋朝的李春大约一千年。因鲁班曾创设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煨,又相传曾发明木做工具,旧时建筑工匠尊称他为“祖师”,因此,歌词借鲁班之名,表达从敬之意。“玉石栏杆圣人留”中的借喻手法亦是如此。
(3)教唱。
A、学习歌谱。
B、师:这首歌有什么特点?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小放牛”是戏曲传统曲目,属于民间小调,即通俗又十分优美、动人。
C、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D、教师钢琴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E、教师一句一句请同学唱。
F、师生接口唱。
G、学生将整首歌曲连起来唱。
H、指名男女对唱。
I、分组对唱。
J、表演唱。
三、课堂小结
快下课了,让我们一起随放牛娃回家吧!播放《小放牛》音乐,学生边唱边做着牵牛和骑牛动作或做着吹着笛子状走出教室。
板 书
《小放牛》
小放牛的图片
教学反思:
《剪羊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进一步巩固“八分附点”及“四分休止符”并让学生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和风格,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
1、八分附点节奏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 、导入课题
1、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首先请跟老师一起来玩一个节奏游戏(歌曲中难点节奏—八分附点节奏)
附点节奏,有活泼、跳跃的感觉。
2、领略澳大利亚风景特色,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的节奏打得真准!老师要为你们的出色表现鼓掌,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要带领你们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到澳大利亚去领略异国风情,你们想不想去?
学生欣赏图片,老师做适当介绍。(课件出示图片)
师:澳大利也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有著名的悉尼歌剧院,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歌唱家都在这开过音乐会。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区。还有澳大利亚大牧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国家什么最多吗?
生:绵羊。
师:澳大利亚的羊特别多,这个国家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称。…(见课件)
欣赏:工人师傅剪羊毛的图片。
师:瞧!这是工人师傅在干什么呢?
生:在剪羊毛呢!
师:澳大利亚有一首歌《剪羊毛》就是反映这样的情景,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
3、学生感受歌曲
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是愉快、活泼地还是悲伤、深沉的?你们听到了剪羊毛的声音吗?在哪听到的?请学一学剪羊毛的声音。(锋利的剪子咔嚓响。)
学生听完后回答这三个问题,并模仿剪羊毛的声音和动作。
二、学唱《剪羊毛》
1、认识休止符
师:同学们听的真仔细,那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谱,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节奏都有那些共同的特点?
生:结尾处有0.
师:你们的眼力真不错,你们刚刚所说的就是音乐中的休止符0,看看书本,是不是每一句的后面都有一个休止符啊?
生:是。
师:那你们知道休止符有什么作用吗?
生:休息的作用。
师:如果我们把休止符的地方唱成“咔嚓”并模仿剪羊毛的样子。(老师唱歌词,同学们为老师唱“喀嚓”)
2、熟悉歌曲旋律
用“LA”哼唱全曲。学生找出难唱部分。(附点节奏)老师把附点部分标出了红色,同学们要把这些地方唱得活泼跳跃点,附点音符前一个音要拖长一点。
生跟老师把歌曲再模唱一遍。(高声部分感觉声音唱到眉心上,头顶上。)
3、有节奏的朗诵第一段歌词
师带学生利用歌曲节奏来念第一段歌词。(为什么歌曲中出现了“白云、白色、雪堆、冬天、丝绵”?)生讨论。
4、演唱第一段歌词。
5、带问题学第二段歌词。(剪羊毛的小朋友为什么要剪羊毛?)生讨论。
小朋友,绵羊也是有生命,所以我们在剪羊毛的时候要动作轻点不要用太大的力气,就像我们要轻轻的演唱一样。
6、全班同学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休止符部分老师来唱“喀嚓”
7、歌曲情感处理:
你在剪羊毛的活动中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你的心情怎样呢?(生答)
师:用饱满、热情的情绪,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8、分男女生演唱歌曲,进行剪羊毛比赛。
1、2句男生唱,3、4句女生唱,第二部分齐唱。
三、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学唱歌曲《剪羊毛》,我们知道了澳大利亚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国家,他们劳动时那种喜悦地心情真值得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学习!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再次随着《剪羊毛》的音乐边唱边走出教室。下课!
板 书
《剪羊毛》
八分附点节奏
教学反思:
《孤独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1、学唱《孤独的牧羊人》2、准确、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3、了解“约德尔调”和中国民歌中的衬词、衬腔。
教学重点:
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愉快地唱歌。
教学难点:
体会歌曲中的情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欣赏《哆来咪》。
2、介绍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
3、欣赏《雪绒花》。
师:这些歌曲组成了影片的精彩部分,其中还有一首歌曲也非常好听,它是上校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家庭教师玛丽亚带领着孩子们表演的一段木偶剧,非常的诙谐、动听,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二、歌曲教学
1、听赏《孤独的牧羊人》。
2、介绍歌曲。
师:刚才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很多人物,你们能告诉老师吗?
生:有牧羊人,有王子,有挑担的农夫等等。
师:如果你是作曲家,你会给这首歌曲取个什么名字?
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
师:为什么这首歌曲会叫做《孤独的牧羊人》?(生答……)
师:高高的山顶上牧羊人一个人在山顶放养,没有人陪伴他,他只有用自己的歌声来驱散他的孤独和寂寞,但他的内心并不孤独。他用自己嘹亮、明快而动听的歌声表达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由此而感染了一大群人,有王子、农夫、喝啤酒的人,最后还有个小姑娘和他唱起了二重唱。
3、自主学唱歌曲。
师:听老师弹一遍这首歌的旋律,用“来”轻轻地跟唱一遍。
4、听曲范唱,轻声跟唱。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曲,并试着唱出来。(播放课件)
5、表现歌曲。
师:接下来,我们分成三组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所有的“来咿噢嘟”齐唱,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唱得好。你们讨论一下,你们这一组用什么样的感情来唱这一段歌曲。
(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6、介绍“约德尔调”。
师:歌曲创作者采用了“约德尔调”写成了这首曲子,使歌曲欢快、诙谐,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叫“约德尔调”。
师:在我们中国的一些民族中,除了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也常常穿插了一些语气词、象声词,甚至很多还是无意可解的语句,但一经和正词配曲歌唱,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时,它们就能表现出鲜明的情感,成为整个歌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区别正词,我们称之为“衬词”,写谱时常用括号括起来,衬词的曲调,称为“衬腔”。同学们,你们想想你们身边有哪些带衬词、衬腔的歌曲。
师生共同讨论演唱:《康定情歌》、《青春舞曲》、《太阳出来喜洋洋》、《赶圩归来呵哩哩》、《脚夫调》、《众人划浆开大船》、《采磨菇的小姑娘》等。
三、课堂小结。
其实我们了解的国外“约德尔调”和在民歌中出现的“衬词、衬腔”都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一种歌曲表现手法,它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多留心,注意一下这些表现手法,多收集一些,我们可以开展一次演唱会。
板 书
《孤独的牧羊人》
羊群,放牧人的图片
教学反思:
《小小羊儿要回家》
教学内容:
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
教学目标:
1、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能用流畅,优美的声音表现放牧晚归的情景。
2、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的作用。
教学用具:
琴、打击乐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听《剪羊毛》师生一起做动作。
师:小小音乐家们,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好吗?
二、导课。
1、复习《剪羊毛》引导孩子说出歌曲的情绪。
师:孩子们,老师从你们精彩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你们非常喜欢这首澳大利亚的《剪羊毛》,这首歌的情绪怎么样?
生:欢快、活泼。
2、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对两首歌的情绪速度作对比。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聆听吧!听完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和《剪羊毛》比较,它的速度,情绪怎么样?
生:稍慢、抒情。
师:同学们听的可真认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小小羊儿要回家》。
板书《小小羊儿要回家》
(设计意图:既复习了已学歌曲,又为新课教学设下了伏笔。)
三、新授。
(一)认识全音符、休止符。
师: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音乐知识。
1、×---全音符,唱四拍
2、四分休止符“0”休止一拍
(二)复听歌曲谈感受。
师:同学们,这么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划着拍子再次来聆听,听完后告诉老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生:黄昏牧童赶羊群回家。
(三)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的全音符。
师:这么优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拍手听,一边听一边找出歌里面的全音符。
(四)学生齐读歌词。
师:同学们!请齐读歌词!
(五)师范唱歌曲。
师:同学们!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情不自禁的也想表演了,你们欢迎吗?
生:欢迎!
(六)生跟老师用La哼唱。
师:让我们赶快学会歌曲送小羊回家吧!请跟老师用La哼唱歌曲的旋律。
(七)生跟琴轻唱歌曲
师:让我们跟着琴声轻唱歌曲。
(八)生跟琴有感情的唱歌曲。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感情完整的唱完歌曲!
(九)认识“延长记号”,延长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师:表示适当延长。在这里表现“羊儿”已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了,夜已深了,四周静下来了。
(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
师:同学们,小羊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找到了家,让我们拿起手中的乐器一边唱一边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角色是服务者、观众,而不是导演。)
四、小结。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小羊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回到自己温馨家了,草原也恢复了平静。下课!
板 书
《剪羊毛》
×---全音符
教学反思:
第7课 老师您好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教案目的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唱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每当走过老师窗前》,感受歌曲中蕴涵的爱师情怀。
2、在唱歌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避免喊唱。
3、选择学生喜爱且合适的表现形式,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1、播放幻灯片.
师:看了这组照片,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思考一下,你想到了什么?从照片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从入学开始,哪位老师为你做了件什么事,让你感动呢?你想在今天的课上对这位老师说点什么呢?(师放伴奏音乐两段,轻轻的)
2、师生交流。
3、有一群学生,在教师节的时候用歌声送了他们的老师一份特别的礼物,让我们来听听他们都唱了些什么?看书本。
4、完整初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二、学唱歌曲,层层深入。
1、导语。
老师的爱是深情的爱,是无私的爱,老师为了同学们,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用辛勤的汗水,培育着新的一代,那么,在今天的音乐课上你们想不想用歌声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呢?(看歌词,学生听《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2、教师范唱(合着伴奏)。
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老师是怎么样表达这首歌曲的?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速度?什么样的情感?
3、朗诵歌词。
师:这首歌曲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那么你们能用这种感情朗诵一下歌词吗?(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三段,副歌部分全班齐读)
4、从小朋友的声音中,老师都能感受到大家对老师的爱!怀着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我们把歌曲再来完整的听一遍。
5、现在可以把声音放出来一点,小朋友可以跟着伴奏轻轻的用la哼唱歌曲旋律。
A听了这首歌曲,你最喜欢哪一段?哪段让你最感动?
B师范唱生觉得感动的那段。
6、师:你觉得第一段要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呢?(稍弱、稍慢的情绪)
7、请学生跟琴学唱第二段,引导学生用感激的心情演唱
8、第三段下节课教唱。
注意:唱“轻轻”时音量要弱些;唱“呕心”时音量要强些。
师:同学们,听到你们对老师的赞美,老师很感动,这是你们对老师工作鼓励!现在就让我们将这份对这些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通过你们最感人的歌声把它表达出来,好吗?(播放《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
三、编创活动,深入体验。
1、师: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接下来我们决定举行一个小小音乐会来歌颂我们的老师,分小组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
2、教师讲解具体要求。
3、学生分小组创编,教师参与其中。
4、请学生上台表演(可分为演唱组、舞蹈组、朗诵组、画画组等),同时给予评价。
四、总结归纳,师生再见。
师: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尊敬的好老师。刚才我们已经回忆过了,老师做了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事!那么你准备这样报答老师对你们的关心呢?我们可以为老师做些什么事?师:同学们,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寄上一张贺卡,悄悄放上几只橘子,这都是爱的表达方式。其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给予老师最好的回报。将来有出息了,别忘了老师们曾经给予你的精心培育,就是给老师最好好的安慰。9月10日教师节,把这首歌,送给你的老师,相信他一定会非常激动,非常高兴的。最后,让我们再次演唱歌曲《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结束今天这堂课。
板 书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稍弱、稍慢的表情术语
教学反思:
《我爱米兰》
教学目标:
学习深情、富有表情的歌唱,二部合唱和谐,把对教师的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分析:
《我爱米兰》原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通俗歌曲,后来改编成童声合唱的。它用借喻的手法赞颂了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精神,曲调流畅感人、情真意切。歌曲用主副歌形式写成,主歌是旋律相似的两个乐句,以较平稳的音调赞颂了老师窗前的米兰花默默向人间播洒花香,用青春装点祖国的高尚品质。副歌部分从“啊,米兰”处开始,逐渐推向高潮。曲调逐渐上行,层层推进,又逐渐回落,歌词的写作笔锋一转,使人恍然大悟,原来是借米兰来赞颂老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敬爱和衷心的感激之情,听来感人肺腑。加上合唱的低声部,使歌曲更加丰满动听。
教学重点:
二部合唱。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
师:9月10日是什么节?
答:教师节。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一首尊师重教的歌曲《我爱米兰》。
三、新授:
1、复习C大调音符,告诉学生“do”是可以流动的,“do”的位置改变了,其他音的位置也会相应改变。
2、老师和学生一起给小音符“搬家”,并结合歌曲的旋律,练唱几句G调记谱的旋律。
3、学习歌谱:(第一声部)
采用视唱与听唱、老师唱谱,学生找旋律的方法学习歌谱。(注意: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有附点,第二乐句没有附点)
学习歌谱:(第二声部)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老师要帮助学生多听、多唱。注意两声部的和谐。
4、学习歌词:
跟琴哼唱。
听录音范唱。
有感情地演唱。
后半段如“啊,米兰”、“我爱,老师”等处要唱得较连贯、激动,充满感情,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变化。
两声部演唱和谐。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爱米兰》这首歌,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热爱,请大家课后练好歌曲,在9月10日这天全体起立,向你们的任课老师深情地唱起《我爱米兰》,观察你们的老师收到这份新颖而有意义的礼物时,脸上会出现何种表情。
板 书
《我爱米兰》
C大调音阶:1 2 3 4 5 6 7 1
教学反思:
《飞来的花瓣》
教学内容:
歌曲《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与含蓄而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飞来的花瓣》。
2、感受弱起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的强弱起伏。
3、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及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中步入教室)
师:这首歌都会唱吗?一起唱一唱。在这首歌曲中你回忆起了曾经教过你的哪一位老师?以及这位老师感人的真实故事?并请你说一说。今天就让我们满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来学唱另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2、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整体感受作品的意境。
思考: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讨论并回答。
3、再次听录音,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4、学唱歌曲:
(1)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生分角色朗读。
(2)听录音轻声跟唱歌词,注意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去演唱。
(3)视唱歌谱,提醒学生边唱边打拍子,注意强调弱起节奏。
(4)请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5)渐强渐弱的处理并体会对作品情感的作用。
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注意引导学生用歌唱的情绪、感觉去演唱。
6、学生小组合作,对歌曲进一步艺术处理。
7、小组进行展示演唱,师生评价。
8、课堂拓展:
用自己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知心的话想要对老师说吗?当教师节来临的时刻,除了这首歌曲,你还会演唱其他歌颂老师的歌曲吗?或者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吗?
(1)学生讨论准备。
(2)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上台展示。
(3)生生互价,教师评价。
9、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感受或收获。
板 书
《飞来的花瓣》
教学反思:
《甜甜的秘密》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和爱戴之情。
2、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A乐段悄悄的心情,唱出B乐段急切的心情。
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
掌握附点节奏和八分休止符。
轮唱教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秘密藏节奏。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心中有小秘密吗?
生:有。
2、师:老师我也有小秘密想告诉你们。可是,让老师直接讲出来,我可有点儿不好意思,所以老师就把秘密包装起来,让它自己告诉你们。你听,它的脚步声……
教师示范两次节奏
3、师:来,让我们也赶紧跟上它的脚步,万一它跑了就不好了。
学生来学习节奏
三、秘密藏在橘子里。
(一)学唱歌曲前8小节
1、导入:老师已经把秘密送出去了,当然,我也收到了一些同学给我的秘密。你们听,他们把秘密藏装在什么东西里?又把它藏在什么地方了?
听《甜甜的秘密》完整版。(播放多媒体完整版)
学生A:他们把秘密装在橘子里。
学生B:把橘子藏在抽屉里。
2、猜猜他们的秘密,说说他们的心情。
师:刚才你听懂他们的秘密了吗?
师:老师听懂了,我觉得特别感动,也想来唱一唱。听的时候,你们来思考一下,你们听听这首歌的情绪怎么样?你能体会到他们什么样的心情?”(教师范唱完整版)
生:……
3、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前8小节。――出示前8小节歌曲内容。
师:原来他们的秘密是甜甜的,相信我们小朋友们也一定有许多“甜甜的秘密”想告诉老师!让我们也来学习学习如何把秘密藏在“橘子”里?
师:刚才,我已经偷偷地学习了把秘密藏在橘子里的方法,也给你们展示一下。(教师示范)师:你们学会了吗?那跟我一起也来藏藏这个秘密。
学生随琴跟唱。
师:藏秘密也讲究技术,我们来比一比,到底男生是藏秘密的高手还是女生?
男女生分组唱。
(二)学唱歌曲后8小节
1、师:如果是你们把藏秘密的橘子里放在老师的抽屉里后,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们希望老知道你们的秘密吗?
师:我们来听听他们藏秘密后的心情,看看是不是和我们有同样的心情呢?
――听《甜甜的秘密》后8小节。
2、师:我们也在音乐中把心情唱出来吧!――出示前8小节歌曲内容。
①合着音乐学唱后8小节。
②难点乐句的模唱学习。
③用急切的心情唱唱歌曲。
四、秘密的升华。
最后,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收到同学们的秘密是什么吗?那就是我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成绩哦!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把秘密送给自己最尊敬的老师吧!在《甜甜的秘密》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板 书
《甜甜的秘密》
八分音符
教学反思:
第8课 家乡赞歌
《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教学内容:
《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学习。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习演唱《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熟悉掌握着歌曲的风格特点。
2、知识目标: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音乐视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音乐艺术修养及理解、处理和演唱各种声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熟悉歌曲的旋律,把练声时掌握的技术技巧运用到演唱作品中。
2、注意歌唱的状态、气息﹑共鸣和正确的原文演唱。
3、歌曲风格及人物特征的正确把握。
教学难点:
1、学会调控音色来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
2、准确的演唱出临时变音记号及三连音的时值。
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启发、示范的教学法。
教具:
钢琴、教材。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1、哼鸣练习:3 2 | 1 - |
m m
2、半开口练习: 1 3 2 4 | 3 5 4 2 | 1 - |
ü ü
5 4 3 2 1 2 3 4 | 5 4 3 2 1 |
3、开口练习: 5 4 3 2 | 1 - |
0 O
5 3 4 2 | 3 1 2 7 | 1 - |
u o u o u
练习要领:
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二、歌曲演唱
1、作品简析:
这首《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选自声乐套曲《祖国四季》。这是第三首“秋”。全曲由引子和多乐段的主体构成。引子节奏自由舒展,旋律优美,音调高亢明亮,犹如美丽灵巧的云雀在云间自由飞翔,纵情高歌。主体部分的多句体乐段,其音调流畅热情,节奏独特,三加四的复合拍子突出了新疆塔吉克等少数民族音乐节奏的独特魅力,旋律中运用和声小调的音阶极富韵味,加之稍快的速度等因素,贴切地展现了人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对边防战士的热情讴歌。
2、艺术处理及演唱要求:
帕米尔高原位于中亚东南部、中国的西端,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目前除东部倾斜坡仍为中国所管辖外,大部分属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尔属于阿富汗。“帕米尔”塔吉克语是“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
在演唱《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时,首先要牢牢把握住歌曲7/8拍子贯穿全曲的塔吉克民族风格特点,严格按照拍子准确地演唱。常常很多学生把7/8拍子唱成6/8拍子,浓烈的民族风格变成轻飘飘的圆舞曲,歌曲的风格特点荡然无存。歌曲中出现的增二度变化音程,要注意导音倾向于主音的特点,把它唱好。
三、小结评价
本节课的重点是发声训练,首先采用“叹气”、“打哈欠”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正确的气息支持点,找到横隔肌下放时对抗的力量,达到歌唱呼吸时的平衡统一。然后通过“哼鸣”练习,使她获得理想的面罩共鸣。这一练习目前是她的一个弱项,喉部的位置和声音位置不稳定,发出来的声音较弱、散。在开口音的练习中基本能达到要求,声音较连贯圆润、平稳流畅。在训练中声区过渡到高声区的过渡音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发声位置过宽,真假声混合较难。经过教师的启发及反复训练后有了一定的改善。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对其加强发声训练,使其尽快掌握发声技巧,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
板 书
《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1、哼鸣练习:3 2 | 1 - |
m m
2、半开口练习: 1 3 2 4 | 3 5 4 2 | 1 - |
ü ü
5 4 3 2 1 2 3 4 | 5 4 3 2 1 |
3、开口练习: 5 4 3 2 | 1 - |
0 O
5 3 4 2 | 3 1 2 7 | 1 - |
u o u o u
教学反思: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桃花。
能力目标: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情感目标:感受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教学难点
感受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唤起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板 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桃花的图片
教学反思:
《梭罗河》
教学目标: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了解印尼文化
教学重点:
印尼歌曲风格特点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磁带
教学时长: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聆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聆听
2、 讲述印尼
讲述印尼文化,了解印尼,感受印尼风情
3、 自由讨论
围绕歌曲特点,印尼音乐展开讨论
4、总结
板 书
《梭罗河》
教学反思: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曲调欢快流畅、歌词质朴、具有浓郁的民歌风、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真切运用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唱好《山里的孩子心爱山》,以火热的激情、甜美的歌声,自豪地唱出对家乡的热爱、歌颂家乡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课时教学使学生能与他人一起,随着音乐伴奏演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通过细致深入的学唱歌曲和运用不同形式(齐唱、领唱等)的演唱,进一步体验并表现山里孩子对家乡日新月异的景象所表达的喜悦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注意一字多音与切分音的唱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电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引导了解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播放)
设问:她的家乡在哪里?歌中唱了哪些内容?生:……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的家乡有什么让你留恋的、难忘的?
生:……师:介绍我的家乡在临沭县青云镇是一个柳编之乡……
二、寓教于乐:(学唱词曲﹑在旋律中感知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演唱歌曲,在聆听与演唱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本课的知识点、难点:一字多音)、解决问题,并感受音乐的美。
1、听范唱: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生:……
师:在美丽的山村里也生活着一群幸福的山里娃,他们正在用歌声赞美自己的家乡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具有浓郁民歌风格的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设问:这首歌曲的旋律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听完之后你的心情怎么样?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边听边想?(学生随范唱小声哼鸣,听后回答问题。)
生:我感觉到高兴﹑快乐。我觉得歌曲听起来很欢快……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用欢快﹑流畅这两个词来总结大家的发言。
欢快﹑流畅就是这首歌曲旋律的主要特点。
2、再次聆听范唱: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这首歌曲,想一想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呢?小声随音乐哼唱在歌词里寻找一下答案。(播放歌曲)
师: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呢?生答。
过渡语:漂亮的山村是山里娃的家乡﹑也是养育他们的地方。生活在这么漂亮的地方谁不爱呀!就让我们一起用歌声和山里的孩子一起来歌唱他们的家乡吧!
3、哼唱歌曲旋律:
随琴小声用“啦”模唱歌曲旋律,大家感受到了旋律的欢快﹑流畅了吗?
4、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歌词吧!
师:山村里山上有开不尽的花,有香喷喷的泉水,山下有香甜的果子挂满了枝头。这么美的歌词我们应该怎样去朗读呢?(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歌词)
5、师: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你们想唱唱歌词吗?那就跟着老师的琴试着把歌词填进来吧(学生听琴模唱歌曲)
6、师:刚才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不好唱、自己解决不了?
(正是这些一字多音、装饰音突出了民歌的风格特点)师生共同纠正﹑评价。
7、第三次聆听范唱(播放)有感情演唱。
师:我们感受了旋律的欢快,歌词的优美。大家想一想这首歌曲演唱的时候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最合适呢?生:自豪,赞美家乡的感情。
师:说得真好!下面请大家带着自豪﹑赞美家乡的感情跟着范唱来演唱一次吧!(播放范唱音乐)
师:从大家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自豪的喜悦之情,非常棒,给自己鼓鼓掌吧!
三、完美结课: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这首歌曲,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山里的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其实,大山的景色虽很美,可我国还有好多山里的孩子至今仍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与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要幸福的多。我们都是热爱家乡的好孩子,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用我们自己的双手让家乡变得更美丽吧!
板 书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教学反思: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一首具有新疆维吾尔族的一首民歌风格,并简介维吾尔族的相关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消除学生平时对民族的歧视。
2。正确地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的切分节奏及前八后十六的节奏。
3。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的第一乐段,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自豪的心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正确地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的切分节奏及前八后十六节奏。
2、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第一乐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学生聆听。
问:从刚才聆听的歌曲和伴舞者的动作上看,本首歌曲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2)揭示课题,展示歌曲
二、学习歌曲
1、分析歌曲。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听的时候请注意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是几段体?(播放音乐)
2、朗读歌词。我们来试试根据欢快、活泼、高兴的节奏把歌词完整的读一遍。
3、教学新歌。
(1)老师唱曲学生唱词的方法教学。强调切分节奏及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和唱法。
(2)逐句教唱歌词。
(3)下面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和旋律,请同学们在老师提示的有颜色的部分,注意去感受和唱出切分节奏及前八后十六的节奏。老师指词,学生随着音乐,看词轻声哼唱。
(4)找出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老师逐句教唱。
(5)齐唱。
(6)分男女两组比赛唱。
三、总结
新疆是祖国的一块宝地,各个少数民族的歌舞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新疆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同学们继续关注多了解新疆,关注我们民族的音乐。热爱自己的祖国。
板 书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小巴郎,太阳的图片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歌表演 大鹿 教学设计,共2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新课导入,新歌学习,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童话故事表演,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四上音乐全册教案,共57页。
这是一份全册 教案,共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