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鄂州市区2022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x3+x3=2x6 B.x6÷x2=x3 C.(﹣3x3)2=2x6 D.x2•x﹣3=x﹣1
2.的整数部分是( )
A.3 B.5 C.9 D.6
3.若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示,则( )
A.a+b>0 B.ab>0 C.a﹣b>0 D.﹣a﹣b>0
4.如图,有一矩形纸片ABCD,AB=6,AD=8,将纸片折叠使AB落在AD边上,折痕为AE,再将△ABE以BE为折痕向右折叠,AE与CD交于点F,则的值是( )
A.1 B. C. D.
5.估计5﹣的值应在( )
A.5和6之间 B.6和7之间 C.7和8之间 D.8和9之间
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 B.k≥ C.k>且k≠1 D.k≥且k≠1
7.以坐标原点为圆心,以2个单位为半径画⊙O,下面的点中,在⊙O上的是( )
A.(1,1) B.(,) C.(1,3) D.(1,)
8.如图,I是∆ABC的内心,AI向延长线和△ABC的外接圆相交于点D,连接BI,BD,DC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线段DB绕点D顺时针旋转一定能与线段DC重合
B.线段DB绕点D顺时针旋转一定能与线段DI熏合
C.∠CAD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定能与∠DAB重合
D.线段ID绕点I顺时针旋转一定能与线段IB重合
9.有一组数据:3,4,5,6,6,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4.8,6,6 B.5,5,5 C.4.8,6,5 D.5,6,6
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3,点E是BC边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路径A→D→C→E运动,则△APE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径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5,点E在DC上,将矩形ABCD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那么cos∠EFC的值是 .
12.在一次摸球实验中,摸球箱内放有白色、黄色乒乓球共50个,这两种乒乓球的大小、材质都相同.小明发现,摸到白色乒乓球的频率稳定在60%左右,则箱内黄色乒乓球的个数很可能是________.
13.被历代数学家尊为“算经之首”的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算法的扛鼎之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雀俱重,燕俱轻一雀一燕交而处,衡适平并燕、雀重一斤问燕、雀一枚各重几何?”
译文:“今有5只雀、6只燕,分别聚集而且用衡器称之,聚在一起的雀重,燕轻将一只雀、一只燕交换位置而放,重量相等只雀、6只燕重量为1斤问雀、燕毎只各重多少斤?”设每只雀重x斤,每只燕重y斤,可列方程组为______.
14.当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一个根的2倍时,称之为“倍根方程”.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2)x﹣2m=0是“倍根方程”,那么m的值为_____.
15.如图,在△ABC中,AB=AC=15,点D是BC边上的一动点(不与B,C重合),∠ADE=∠B=∠α,DE交AB于点E,且tan∠α=,有以下的结论:①△ADE∽△ACD;②当CD=9时,△ACD与△DBE全等;③△BDE为直角三角形时,BD为12或;④0<BE≤,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________(填入正确结论的序号).
16.= .
17.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4,D是BC的中点,点E在BA的延长线上,连接ED,若AE=2,则DE的长为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某茶叶经销商准备把“茶路”融入“丝路”,经计算,他销售10kgA级别和20kgB级别茶叶的利润为4000元,销售20kgA级别和10kgB级别茶叶的利润为3500元.
(1)求每千克A级别茶叶和B级别茶叶的销售利润;
(2)若该经销商一次购进两种级别的茶叶共200kg用于出口,其中B级别茶叶的进货量不超过A级别茶叶的2倍,请你帮该经销商设计一种进货方案使销售总利润最大,并求出总利润的最大值.
19.(5分)如图,在中,以为直径的⊙交于点,过点作于点,且.
()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若,,求⊙的半径.
20.(8分)我们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那么这个三角形叫做“等高底”三角形,这条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底”.
(1)概念理解:
如图1,在△ABC中,AC=6,BC=3,∠ACB=30°,试判断△ABC是否是”等高底”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1)问题探究:
如图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BC是”等底”,作△ABC关于B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得到△A'BC,连结AA′交直线BC于点D.若点B是△AA′C的重心,求的值.
(3)应用拓展:
如图3,已知l1∥l1,l1与l1之间的距离为1.“等高底”△ABC的“等底”BC在直线l1上,点A在直线l1上,有一边的长是BC的倍.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A′C所在直线交l1于点D.求CD的值.
21.(10分)先化简,再求值:(﹣2)÷,其中x满足x2﹣x﹣4=0
22.(10分)如图,在 Rt△ABC 中,∠C=90°,AC=3,BC=4,∠ABC 的平分线交边 AC于点 D,延长 BD 至点 E,且BD=2DE,连接 AE.
(1)求线段 CD 的长;(2)求△ADE 的面积.
23.(12分)如图1,已知直线y=kx与抛物线y=交于点A(3,6).
(1)求直线y=kx的解析式和线段OA的长度;
(2)点P为抛物线第一象限内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PM,交x轴于点M(点M、O不重合),交直线OA于点Q,再过点Q作直线PM的垂线,交y轴于点N.试探究:线段QM与线段QN的长度之比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3)如图2,若点B为抛物线上对称轴右侧的点,点E在线段OA上(与点O、A不重合),点D(m,0)是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且满足∠BAE=∠BED=∠AOD.继续探究:m在什么范围时,符合条件的E点的个数分别是1个、2个?
24.(14分)在中,,是边的中线,于,连结,点在射线上(与,不重合)
(1)如果
①如图1,
②如图2,点在线段上,连结,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结,补全图2猜想、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3,若点在线段 的延长线上,且,连结,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结,请直接写出、、三者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D
【解析】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相除,积的乘方的性质,同底数幂相乘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可知x3+x3=2x3,故不正确;
根据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知a6÷a2=a4,故不正确;
根据积的乘方,等于各个因式分别乘方,可知(-3a3)2=9a6,故不正确;
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得x2•x﹣3=x﹣1,故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相关运算,是一道综合性题目,熟练应用整式的相关性质和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C
【解析】
解:∵=﹣1,=﹣…=﹣+,∴原式=﹣1+﹣+…﹣+=﹣1+10=1.故选C.
3、D
【解析】
首先根据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a、b两数的符号,从而确定答案.
【详解】
由数轴可知:a<0<b,a<-1,0 所以,A.a+b<0,故原选项错误;
B. ab<0,故原选项错误;
C.a-b<0,故原选项错误;
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有理数的乘法,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从而确定a,b的大小关系.
4、C
【解析】
由题意知:AB=BE=6,BD=AD﹣AB=2(图2中),AD=AB﹣BD=4(图3中);
∵CE∥AB,
∴△ECF∽△ADF,
得,
即DF=2CF,所以CF:CD=1: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5、C
【解析】
先化简二次根式,合并后,再根据无理数的估计解答即可.
【详解】
5﹣=,
∵49<54<64,
∴7<<8,
∴5﹣的值应在7和8之间,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估算出无理数的大小.
6、C
【解析】
根据题意得k-1≠0且△=2²-4(k-1)×(-2)>0,解得:k>且k≠1.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²-4ac,关键是熟练掌握: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7、B
【解析】
根据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半径的数量关系即可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详解】
A选项,(1,1)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因此点在圆内,
B选项(,)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因此点在圆上,
C选项 (1,3)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因此点在圆外
D选项(1,)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因此点在圆内,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8、D
【解析】
解:∵I是△ABC的内心,∴AI平分∠BAC,BI平分∠ABC,∴∠BAD=∠CAD,∠ABI=∠CBI,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BD=CD,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DAC=∠DBC,∴∠BAD=∠DBC.∵∠IBD=∠IBC+∠DBC,∠BID=∠ABI+∠BAD,∴∠DBI=∠DIB,∴BD=DI,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内心的,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9、C
【解析】
解:在这一组数据中6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6;
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4,5,6,6,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5,
平均数是:(3+4+5+6+6)÷5=4.8,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众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
10、B
【解析】
由题意可知,
当时,;
当时,
;
当时,.∵时,;时,.∴结合函数解析式,
可知选项B正确.
【点睛】
考点: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2.三角形的面积.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翻转变换的性质得到∠AFE=∠D=90°,AF=AD=5,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EFC=∠BAF,根据余弦的概念计算即可.
由翻转变换的性质可知,∠AFE=∠D=90°,AF=AD=5,
∴∠EFC+∠AFB=90°,∵∠B=90°,
∴∠BAF+∠AFB=90°,∴∠EFC=∠BAF,cos∠BAF==,
∴cos∠EFC=,故答案为:.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余弦的概念.
12、20
【解析】
先设出白球的个数,根据白球的频率求出白球的个数,再用总的个数减去白球的个数即可.
【详解】
设黄球的个数为x个,
∵共有黄色、白色的乒乓球50个,黄球的频率稳定在60%,
∴=60%,
解得x=30,
∴布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很可能是50-30=20(个).
故答案为: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13、
【解析】
设雀、燕每1只各重x斤、y斤,根据等量关系:今有5只雀、6只燕,分别聚集而且用衡器称之,聚在一起的雀重,燕轻.将一只雀、一只燕交换位置而放,重量相等.5只雀、6只燕重量为1斤,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
设雀、燕每1只各重x斤、y斤,根据题意,得
整理,得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14、-1或-4
【解析】
分析:
设“倍根方程”的一个根为,则另一根为,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由此可列出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m的值.
详解:
由题意设“倍根方程”的一个根为,另一根为,则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
∴,
∴,
化简整理得:,解得 .
故答案为:-1或-4.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为,则.
15、②③.
【解析】
试题解析:①∵∠ADE=∠B,∠DAE=∠BAD,
∴△ADE∽△ABD;
故①错误;
②作AG⊥BC于G,
∵∠ADE=∠B=α,tan∠α=,
∴,
∴,
∴cosα=,
∵AB=AC=15,
∴BG=1,
∴BC=24,
∵CD=9,
∴BD=15,
∴AC=BD.
∵∠ADE+∠BDE=∠C+∠DAC,∠ADE=∠C=α,
∴∠EDB=∠DAC,
在△ACD与△DBE中,
,
∴△ACD≌△BDE(ASA).
故②正确;
③当∠BED=90°时,由①可知:△ADE∽△ABD,
∴∠ADB=∠AED,
∵∠BED=90°,
∴∠ADB=90°,
即AD⊥BC,
∵AB=AC,
∴BD=CD,
∴∠ADE=∠B=α且tan∠α=,AB=15,
∴
∴BD=1.
当∠BDE=90°时,易证△BDE∽△CAD,
∵∠BDE=90°,
∴∠CAD=90°,
∵∠C=α且cosα=,AC=15,
∴cosC=,
∴CD=.
∵BC=24,
∴BD=24-=
即当△DCE为直角三角形时,BD=1或.
故③正确;
④易证得△BDE∽△CAD,由②可知BC=24,
设CD=y,BE=x,
∴,
∴,
整理得:y2-24y+144=144-15x,
即(y-1)2=144-15x,
∴0<x≤,
∴0<BE≤.
故④错误.
故正确的结论为:②③.
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6、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算术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正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算术平方根, 特别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22=4,∴=2.
考点:算术平方根.
17、2
【解析】
过点E作EF⊥BC于F,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BE=AB+AE=6,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F=EF=3,求得DF=BF−BD=,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过点E作EF⊥BC于F,
∴∠BFE=90°,
∵∠BAC=90°,AB=AC=4,
∴∠B=∠C=45°,BC=4,
∴△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E=AB+AE=6,
∴BF=EF=3,
∵D是BC的中点,
∴BD=2,
∴DF=BF−BD,
∴DE===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100元和150元;(2)购进A种级别的茶叶67kg,购进B种级别的茶叶133kg.销售总利润最大为26650元.
【解析】
试题分析:(1)设每千克A级别茶叶和B级别茶叶的销售利润分别为x元和y元;
(2)设购进A种级别的茶叶akg,购进B种级别的茶叶(200-a)kg.销售总利润为w元.构建一次函数,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解:(1)设每千克A级别茶叶和B级别茶叶的销售利润分别为x元和y元.
由题意,
解得,
答:每千克A级别茶叶和B级别茶叶的销售利润分别为100元和150元.
(2)设购进A种级别的茶叶akg,购进B种级别的茶叶(200﹣a)kg.销售总利润为w元.
由题意w=100a+150(200﹣a)=﹣50a+30000,
∵﹣50<0,
∴w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a取最小值,w有最大值,
∵200﹣a≤2a,
∴a≥,
∴当a=67时,w最小=﹣50×67+30000=26650(元),
此时200﹣67=133kg,
答:购进A种级别的茶叶67kg,购进B种级别的茶叶133kg.销售总利润最大为26650元.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参数构建一次函数或方程解决问题.
19、(1)DE与⊙O相切,详见解析;(2)5
【解析】
(1) 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心角是直角,再结合所给条件∠BDE=∠A,可以推导出∠ODE = 90°,说明相切的位置关系。
(2)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心角是直角,并且在△BDE中,由DE⊥BC,有∠BDE+∠DBE = 90°可以推导出∠DAB=∠C, 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再根据BD⊥AC可知D是AC的中点,从而得出AD的长度,再在Rt△ADB中计算出直径AB的长,从而算出半径。
【详解】
(1)连接OD,在⊙O中,因为AB是直径,所以∠ADB=90°,即∠ODA+∠ODB=90°,由OA=OD,故∠A=∠ODA,又因为∠BDE=∠A,所以∠ODA=∠BDE,故∠ODA+∠ODB=∠BDE+∠ODB=∠ODE=90°,即OD⊥DE,OD过圆心,D是圆上一点,故DE是⊙O切线上的一段,因此位置关系是直线DE与⊙O相切;
(2)由(1)可知,∠ADB=90°,故∠A+∠ABD=90°,故BD⊥AC,由∠BDE=∠A,则∠BDE+∠ABD=90°,因为DE⊥BC,所以∠DEB=90°,故在△BDE中,有∠BDE+∠DBE=90°,则∠ABD=∠DBE,又因为BD⊥AC,即∠ADB=∠CDB=90°,所以∠DAB=∠C,故△ABC是等腰三角形,B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高,则D是AC的中点,故AD=AC=×16=8,在Rt△ABD中,tanA===,可解得BD=6,由勾股定理可得AB===10,AB为直径,所以⊙O的半径是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中的计算问题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解本题的要点在于求出AD的长,从而求出AB的长.
20、(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1);(3)CD的值为,1,1.
【解析】
(1)过A作AD⊥BC于D,则△ADC是直角三角形,∠ADC=90°,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根据“等高底”三角形的概念即可判断.
(1)点B是的重心,得到设 则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即可求出它们的比值.
(3)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时和②当时.
【详解】
(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
理由:如图1,过A作AD⊥BC于D,则△ADC是直角三角形,∠ADC=90°,
∵∠ACB=30°,AC=6,
∴
∴AD=BC=3,
即△ABC是“等高底”三角形;
(1)如图1,∵△ABC是“等高底”三角形,BC是“等底”,
∴
∵△ABC关于B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是 ,
∴∠ADC=90°,
∵点B是的重心,
∴
设 则
由勾股定理得
∴
(3)①当时,
Ⅰ.如图3,作AE⊥BC于E,DF⊥AC于F,
∵“等高底”△ABC的“等底”为BC,l1∥l1,l1与l1之间的距离为1,.
∴
∴BE=1,即EC=4,
∴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
∴∠DCF=45°,
设
∵l1∥l1,
∴
∴ 即
∴
∴
Ⅱ.如图4,此时△ABC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②当时,
Ⅰ.如图5,此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
∴
∴
Ⅱ.如图6,作于E,则
∴
∴
∴△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时,点A'在直线l1上,
∴∥l1,即直线与l1无交点,
综上所述,CD的值为
【点睛】
属于新定义问题,考查对与等底高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掌握等底高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1
【解析】
首先运用乘法分配律将所求的代数式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化简,最后整体代入求解.
【详解】
解:(﹣2)÷
=
=x2﹣3﹣2x+2
=x2﹣2x﹣1,
∵x2﹣x﹣4=0,
∴x2﹣2x=8,
∴原式=8﹣1=1.
【点睛】
分式混合运算要注意先去括号;分子、 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因式分解;除法要统一为乘法运算.注意整体代入思想在代数求值计算中的应用.
22、(1);(2).
【解析】
分析:(1)过点D作DH⊥AB,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H=DC根据正弦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详解:(1)过点D作DH⊥AB,垂足为点H.∵BD平分∠ABC,∠C=90°,∴DH=DC=x,则AD=3﹣x.∵∠C=90°,AC=3,BC=4,∴AB=1.
∵,即CD=;
(2).
∵BD=2D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23、(1)y=2x,OA=,
(2)是一个定值,,
(3)当时,E点只有1个,当时,E点有2个。
【解析】(1)把点A(3,6)代入y=kx 得;
∵6=3k,
∴k=2,
∴y=2x.
OA=.
(2)是一个定值,理由如下:
如答图1,过点Q作QG⊥y轴于点G,QH⊥x轴于点H.
①当QH与QM重合时,显然QG与QN重合,
此时;
②当QH与QM不重合时,
∵QN⊥QM,QG⊥QH
不妨设点H,G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
∴∠MQH=∠GQN,
又∵∠QHM=∠QGN=90°
∴△QHM∽△QGN…(5分),
∴,
当点P、Q在抛物线和直线上不同位置时,同理可得.①①
如答图2,延长AB交x轴于点F,过点F作FC⊥OA于点C,过点A作AR⊥x轴于点R
∵∠AOD=∠BAE,
∴AF=OF,
∴OC=AC=OA=
∵∠ARO=∠FCO=90°,∠AOR=∠FOC,
∴△AOR∽△FOC,
∴,
∴OF=,
∴点F(,0),
设点B(x,),
过点B作BK⊥AR于点K,则△AKB∽△ARF,
∴,
即,
解得x1=6,x2=3(舍去),
∴点B(6,2),
∴BK=6﹣3=3,AK=6﹣2=4,
∴AB=5
(求AB也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设直线AF为y=kx+b(k≠0)把点A(3,6),点F(,0)代入得
k=,b=10,
∴,
∴,
∴(舍去),,
∴B(6,2),
∴AB=5
在△ABE与△OED中
∵∠BAE=∠BED,
∴∠ABE+∠AEB=∠DEO+∠AEB,
∴∠ABE=∠DEO,
∵∠BAE=∠EOD,
∴△ABE∽△OED.
设OE=x,则AE=﹣x (),
由△ABE∽△OED得,
∴
∴()
∴顶点为(,)
如答图3,
当时,OE=x=,此时E点有1个;
当时,任取一个m的值都对应着两个x值,此时E点有2个.
∴当时,E点只有1个
当时,E点有2个
24、(1)①60;②.理由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
【解析】
(1)①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结合,只要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即可;
②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推出,根据全等的性质得出,
(2)如图2,求出,,求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求出,推出,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
【详解】
解:(1)①∵,,
∴,
∵,
∴,
∴是等边三角形,
∴.
故答案为60.
②如图1,结论:.理由如下:
∵,是的中点,,,
∴,,
∴,,,
∴,
∵,
∴,
∵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
∴,
在和中
,
∴,
∴.
(2)结论:.
理由:∵,是的中点,,,
∴,,
∴,,,
∴,
∵,
∴,
∵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
∴,
在和中
,
∴,
∴,
而,
∴,
在中,,
∴,
∴,
∴,
即.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的应用,能推出是解此题的关键,综合性比较强,证明过程类似.
2022年湖北省鄂州地区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鄂州地区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北省鄂州市区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鄂州市区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A样本的数据如下,一、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区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区中考数学模拟预测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方程的解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