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面对校园欺凌,下列做法错误的是,下面的表格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是第一部专门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法律公约。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反家庭暴力法》
C.《儿童权利公约》
D.《义务教育法》
2.面对校园欺凌,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忍一时风平浪静
B.大胆说不,告诉老师和父母
C.直接报警,运用法律手段使自己不受侵犯
3.下面的表格说明( )。
A.生活完全依赖与法律
B.法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它伴随人生的整个过程
C.没有法律的生活不是生活
D.法律比生活更重要
4.关于校园欺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校园欺凌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
B.校园欺凌只是同学之间玩闹
C.国家出台了制度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
5.王小聪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王小聪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高叔叔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高叔叔的观点( )。
A.正确。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B.错误。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不能滥用权利。
C.正确。因为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具有广泛性。
6.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
1.依法维权要靠( ),例如( )、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2.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2016年11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 ),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
3.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 )或( ),寻求( )专业人员的帮助,向( )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
4.( )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于( )年通过,2012年修正。该法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防范和矫治等职责。
5.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 )。
6.在我国,未满( )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想办法尽快离开并告知父母和老师。( )
2.2008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
3.违反法律和违反道德的后果是一样的。( )
4.小明买的食品过期了,他可以去找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去解决。( )
5.我国已经普及了十二年年义务教育,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程度明显提高。( )
6.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牵线搭桥。
结伙打架 寻衅滋事罪
敲诈钱财 抢劫罪
随意殴打、恐吓、威胁 聚众斗殴罪
殴打要钱 敲诈勒索罪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下列情境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境3:吴丽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情境4: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
1.说一说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我国专门制定了哪些法律?
2.“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请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为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4.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来自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怀?(至少说出三点)
5.什么是法律?
七.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说出理由。
某电视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公之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八.材料题(共2题,共20分)
1.阅读下面“六年级学生小海暑假生活的一天”回答问题。
(1)在这一天里,小海得到了哪些方面的保护?
(2)你怎样看待网吧老板的行为?如果你是小海,当时你会怎么做?
(3)“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否矛盾?为什么?
2.一名小学生家长称,孩子长期遭到同班两名同学的欺凌,有一天更是被两人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初中学生沈某(男,14岁)与同校学生赵某(男,15岁)在校内因同学间纠纷发生争执。争执中,沈某持刀刺中赵某胸部,赵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针对校园中可能存在的欺凌行为,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九.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下面这些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哪项公民基本权利呢?请选择。
A.文化权利;
B.人身自由权;
C.劳动权
D.女性的权利;
E.财产权;
F.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B
5.B
6.B
二.填空题
1.证据;合同
2.《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3.家长;老师;法律;有关部门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
5.触碰
6.1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填表题
1.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建议监督权;全体公民;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权;符合条件的公民;国家和社会;休息权;劳动者;国家和劳动保障部门
六.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2.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只能运用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的方式来维权。如果我们维权超越了法律范围滥用权利,就得不到法律支持。不仅不能维护我们的权益,反而违法了,这样就不好了。
3.(1)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2)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3)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4)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4.(1)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2)学校组织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
(3)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
(4)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
(答案可以多种,能体现是来自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的特别关怀即可。)
5.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七.辨析题
1.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的隐私信息公开,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八.材料题
1.(1)社会保护、家庭保护。
(2)①老板的做法是违法的,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社会保护的要求,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应受法律制裁。
②坚决拒绝网吧老板的邀请,并劝阻同学也不要进去。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依法举报网吧老板的违法行为。
(3)不矛盾。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体现了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给予他们特殊保护,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
2.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学校、老师或家人报告,寻求帮助,也可寻求法律帮助,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九.综合题
1.E;C;B;F;A;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每年的5月15日是,下列说法中你不赞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同步练习题,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法律的作用有,下列单位中不属于国家机构的是,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应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