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练习
展开1.以下关于家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父母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
B.子女不听话时,父母可以打骂
C.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2.明明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明明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中华人民共国预防成年人犯罪法》
C.《中华人民共相国行政诉讼法》
3.下列哪种了解法律知识的方式是错误的?( )
A.聆听法律知识报告会
B.采访法律专业人士
C.以身试法
4.青少年要远离校园欺凌,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拒绝欺凌弱小的行为
B.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C.打击报复欺凌者
D.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5.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 的公民。
A.16周岁
B.20周岁
C.18周岁
D.22周岁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 )年通过。
A.2006
B.1999
C.1986
D.2015
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
1.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散凌行为说“( )”。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 )。大家共同努力,构建( )的校园生活。
2.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 )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 )未成年人。
3.法律既( )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 )。
4.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 )程度。
5.( )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6.保护未成年人是( )、武装力量、政党、( )、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体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 )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 )、( )、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为了证明我们身份的真实性,任何人需要我们出示身份证,我们都得配合。( )
2.我们是未成年人,受专门法律保护。( )
3.我家邻居遇到交通事故,他可以通过暴力行为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通过。 ( )
5.捏造贬损他人名誉的事实,在网上传播,情节严重的行为,对应罪名是诽谤罪。( )
6.美国的成年年龄是16周岁,我国的成年年龄是18周岁。( )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
1.享受权力和年龄
关爱留守儿童 年满18周岁
参加公务员考试 年满6-7周岁
接受义务教育 未满16周岁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写出校园欺凌类型对应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六.简答题(共5题,共26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一部怎样的法律?
2.王然同学从外地转入了新的学校,被三位同学威胁,强迫他给他们背书包、要零花钱,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如果是你,该怎么做?
3.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公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参与监督?
4.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你知道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还有哪些吗?
5.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订的法律有哪些?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写出14周岁和16周岁在法律上的意义有哪些?
八.材料题(共2题,共18分)
1.李乐的叔叔刚刚开了一家饭馆,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检查时,认为饭馆的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吊销了饭馆的许可证。李乐的叔叔不服,要去告他们,李乐的婶婶却说:“认罚吧!老百姓哪能告政府?就是告也告不赢。”
李乐的叔叔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认定: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予以撤销。
(1)你赞成李乐婶婶的观点吗?
(2)你知道法院是依据哪部法律作出的判决吗?
2.阅读下面“六年级学生小海暑假生活的一天”回答问题。
(1)在这一天里,小海得到了哪些方面的保护?
(2)你怎样看待网吧老板的行为?如果你是小海,当时你会怎么做?
(3)“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否矛盾?为什么?
九.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务教育法》,判断下列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说法不正确的在括号里画“×”。
①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 )
②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 )
③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 )
④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自行根据情况决定。(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4.C
5.C
6.C
二.填空题
1.不;法律责任;和谐美好
2.教育;爱护
3.维护;惩处
4.文明
5.义务教育
6.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监护人;家庭;学校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填表题
1.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六.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
2.校园欺凌;我会告诉父母和老师,请他们帮忙解决。
3.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七.辨析题
1.14周岁: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法处的最低年龄。
16周岁: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八.材料题
1.(1)答:不赞成。因为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为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因此,老百姓也能告政府。
(2)答:法院审理此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作出的判决。
2.(1)社会保护、家庭保护。
(2)①老板的做法是违法的,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社会保护的要求,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应受法律制裁。
②坚决拒绝网吧老板的邀请,并劝阻同学也不要进去。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依法举报网吧老板的违法行为。
(3)不矛盾。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体现了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给予他们特殊保护,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
九.综合题
1.√;√;√;×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题: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校园欺凌的是,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下列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的表格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