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训练,共8页。
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 )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
B.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2.( )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A.1998年
B.1899年
C.1989年
D.1987年
3.小学生贾涛的爸爸经常酗酒后打他,这种情形会运用到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六年级小可同学放学回家路上,同年级的几个男生拦住他索要钱财,并殴打他,还恐吓他不许告诉家长和老师,小可应该:( )。
A.找其他同学来打他们
B.告诉父母或老师
C.保持沉默,对谁也不说
D.满足他们的要求
5.六年级学生张鑫由于心烦,拨打火警电话“119”谎报林区失火。消防队员开着消防车到林区后发现是骗局,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张鑫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 )。
A.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B.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
C.人们应该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6.下面情形会运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是( )。
A.罗某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B.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C.15周岁的蒋某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调教育( )、教育( )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
2.(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作为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 )和( )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3.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 )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4.为了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专门( )未成年人的法律,并在其他一些法律中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 )条款。同时,作为公民,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也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 )法律,( )法律,( )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5.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 ),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应要学会( )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 )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 )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所以没有必要帮助妈妈做家务。( )
2.对社会而言,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
3.法律只是针对大人,我们年龄小不必遵守。( )
4.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的最低年龄是14岁。( )
5.未成年人受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即使犯罪也没有关系。( )
6.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要以暴制暴,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
1.享受权力和年龄
关爱留守儿童 年满18周岁
参加公务员考试 年满6-7周岁
接受义务教育 未满16周岁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下列情境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境3:吴丽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情境4: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
1.当我们遇到暴徒侵害时,应该如何应对?
2.在校园生活中,你如果遇到孤立同学、持强凌弱、向同学索要财物等欺凌现象时,你会如何做?
3.想一想自己在家里有没有帮父母做过家务。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
4.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5.什么是校园欺凌行为?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办?请举例说明。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八.材料题(共2题,共23分)
1.材料探究题。
17岁的赵佳在假期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并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参与赌博,欠下500多元赌债。为了偿还赌债,赵佳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行劫取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余元。人民法院认定赵佳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赵佳触犯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怎样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2. 小林参加某机构主办的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获一等奖。后来小林发现征文大赛主办方不经他同意,便把他的获奖征文卖给某少儿杂志出版社。为此小林很生气,在网上诋毁该主办方和出版社。小林的妈妈劝阻他说:“未成年人受法律特别保护,咱们最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在父母的帮助下小林如愿依法讨回了公道。
1.小林妈妈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3.你知道我国专门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吗?请写下来。
九.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2020年1月17日,西宁李家山镇村民苟某乘坐火车从武汉返回家乡,1月30日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期间,苟某违反相关法律要求隐瞒行踪,不配合村、镇工作人员的排查,为了自由不主动隔离,随意走亲访友,其行为造成900余人整体隔离,3人确诊。3月17日,青海省湟中县人民法院认为苟某的行为已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当庭判处苟某有期徒刑一年。
(1)苟某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请结合材料分析,苟某为什么受到法律的制裁?
(2)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作为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应该怎么做?(至少写出三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B
5.C
6.A
二.填空题
1.公平;均衡
2.家庭;父母;管教;保护
3.法治建设
4.保护;特别;知晓;学好;用好
5.知法;守法
6.保护;冷静;报警
三.判断题
1.×
2.√
3.×
4.
×
5.×
6.×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填表题
1.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建议监督权;全体公民;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权;符合条件的公民;国家和社会;休息权;劳动者;国家和劳动保障部门
六.简答题
1.要学会保护自己,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2.我会立即上前阻止这些欺凌行为,并及时报告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
3.有,帮父母做家力是我们的一项责任,我们要尽我们所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实际行动关心体贴父母。
4.(1)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2)我们也应当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5.校园欺凌: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损坏受害者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利用网络进行人身攻击等等。
怎么办:尽量保持镇定;不要硬碰硬;想办法逃离;告知教师或家长;报警等。
七.辨析题
1.这种说法不正确。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八.材料题
1.C;①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②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2.1.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九.综合题
1.(1)错误行为:疫情期间苟某隐瞒行踪,不配合工作人员排查;不主动隔离,随意走亲访友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原因:①苟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法律具有强制性,苟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②苟某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苟某随意走亲访友等行为造成多人隔离和感染,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③苟某没有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权利是有界限的,疫情期间苟某滥用权利,为了自由不主动隔离,造成极大的危害,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④苟某没有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苟某未履行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工作等义务,肯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①少出门,不乱窜。②勤洗手。③多通风。④出门戴口罩。⑤信科学,不传谣。⑥不聚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选项中属于从重处罚情形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随意殴打、恐吓同学对应的罪名是,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目的在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