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卷(培优B卷)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卷(培优B卷)第1页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卷(培优B卷)第2页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卷(培优B卷)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成年人维护自己权利的途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未成年人维护自己权利的途径有:( )。
    A.可以向家人、老师、学校等报告情况
    B.可以寻求相关法律部门帮助
    C.可以向法律援助、妇女儿童保护组织等部门咨询寻求帮助
    D.以上三个都对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的最低年龄是( )。
    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3.吕慧娴上初中时因母亲中风卧病在床,父亲让她退学打工,她可以依据哪部法律维权?( )
    A.《中华人民共合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合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合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副班长小赐借检查背诵之利,向6个同学要钱。给钱,就都算会背,没给钱或给得不够,就算不会背。如果你是被检查的其中一位同学,你该怎么做?( )
    A.偷偷把零用钱带来给小赐,省得背诵
    B.讨好小赐,帮他背书包、做卫生等
    C.找几个会打架的同学,教训小赐
    D.及时向老师报告情况,并告诉爸妈
    5.小贾的爸爸经常在酒后打他,触犯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6.关于身体接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
    B.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忍气吞声算了
    C.要区分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
    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
    1.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 )和适当的( )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2.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 )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 )和( )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4.邻居张叔叔出售6万元衣服给丁某,按照合同,丁某先付货款4万元,剩下的2万元半年以后付清。但半年后,丁某以各种理由拒不付款。
    我帮张叔叔出的主意是: ( )。
    5.家庭是构成( )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 )的主要场所。
    6.法律( )着我们的行为,( )着我们的权利,( )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 ( )
    2.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候都要遵守国家法律。( )
    3.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2016年11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 )
    4.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
    6.合法的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
    1.连线题。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下列情境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境3:吴丽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情境4: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
    六.简答题(共5题,共28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一部怎样的法律?
    2.列举:你听说或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并写出相应的应对办法。
    3.义务教育基本内涵是什么?
    4.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几条建议。
    5.《儿童和平条约》(任意4则)。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写出14周岁和16周岁在法律上的意义有哪些?
    八.材料题(共2题,共18分)
    1.赵南今年上六年级,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他的爸爸是一名县人大代表,工作十分忙碌,很少回家。妈妈为了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好,在县里一家工厂工作。为了减轻妈妈负担,赵南经常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活。赵南的同学刘晓,家境贫困,父母都外出打工,刘晓常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有同学认为:赵南是未成年人,不用在家里做家务。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
    (2)请你试想一下,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缺乏父母陪伴,可能面临很多问题,如:生活缺乏照料,学习缺乏帮助,心事无人诉说……如果你是赵南,你会怎样去关心、帮助刘晓?
    2.杜某某本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因为父母娇惯,上小学时,喜欢打架、骂人,欺负同学。老师多次批评,并让父母管教他;他父母却认为儿子是独苗,“小孩子多一点虎气才好”。15周岁那年,杜某因为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派出所进行了治安处罚;后来又因为盗窃被公安局收容教养一年。在被送进少管所的那一刻,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1)请同学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找出杜某的三种不良行为,并说明分别受到了哪些处理?
    (2)请你分析杜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他由可爱的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你有什么启示?
    九.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小明说,我今年才16岁,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不怕。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是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
    (1)小明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D
    5.D
    6.B
    二.填空题
    1.思想;方法
    2.遵纪守法
    3.管教;保护
    4.可以到法院起诉丁某,因为法院有权裁决公民之间的民事争议。
    5.社会;成长
    6.规范;保护;协调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建议监督权;全体公民;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权;符合条件的公民;国家和社会;休息权;劳动者;国家和劳动保障部门
    六.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
    2.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1)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指责同学无用。(2)打骂同学。(3)向同学索要财物。(4)传播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5)恐吓、威迫同学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威胁同学跟随命令。(6)孤立、排挤同学等。
    应对方法有:(1)勇敢地向这些校园欺凌说“不”。(2)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3)将受欺凌的事实告诉家长或老师。(4)向有关国家机关寻求帮助。
    3.第一,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
    第二,义务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第三,义务教育是由国家统一实施并且予以保障的教育形式。
    4.建议社会各界开展与留守儿童有关的活动;建议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
    5.我们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
    我们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我们要消灭破坏和疾病。
    我们再也不要仇恨和饥饿,我们再也不要无家可归的事情发生。
    我们将共享大地给予我们的足够食品,我们将保卫天空中美丽的彩虹。
    我们将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将让河水永远洁净。
    我们要共同游戏,共同欢笑,互相学习,一起探索,努力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
    我们为了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
    让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一起。
    丢掉恐惧和悲伤,抓住欢笑和幻想,世界就一定和平。
    七.辨析题
    1.14周岁: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法处的最低年龄。
    16周岁: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八.材料题
    1.(1)不同意,做家务虽然不是未成年人的义务,但是却是未成人的一种家庭责任。未成年人能够通过做家务,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动手能力。
    (2)多和刘晓沟通,给予刘晓关心和鼓励;多在学习上帮助刘晓。
    2.(1)①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受到老师多次批评,父母管教。
    ②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治安处罚。
    ③盗窃:收容教养。
    (2)原因:父母的溺爱,疏于管教;自己不严格要求。
    启示:①自觉接受老师的批评。
    ②自己要遵纪守法,不做违法的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九.综合题
    1.(1)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的法律,并不是保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具;
    (2)未成年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们对于法律的认知性比较浅薄,应该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培养未成年人的知法守法的习惯。

    相关试卷

    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果面临图中情景,我们可以,下列选项中属于从重处罚情形的是,未成年人不应该去的场所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殴打要钱行为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我国,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以下关于家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