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关于法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如果面临图中情景,我们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小亮妈妈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这侵犯了小亮妈妈的( )。
A.平等权
B.休息权
C.物质帮助权
2.以下关于法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
B.民法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
C.我国没有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
3.面对失学儿童,他们可以用( )保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①只有违法的人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②任何人都要与法律打交道
③守法的人在生活中不会与法律打道
④未成年人年龄尚小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哪一个属于未成年人享有的特别权利( )。
A.健康权
B.人身权
C.受教育权
6.如果面临图中情景,我们可以( )。
A.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B.有人没人,大声呼救
C.冷静机智,免受伤害
D.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
1.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 )。
2.我国未满( )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
3.法律( )着我们的行为,( )着我们的权利,( )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 )为老年节。”
5.陆某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陆某某的家人违反了( )。
6.法律既( )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 )。一方面,在我们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 )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 )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
2.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
3.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美国未满16周岁的公民就属于未成年人。( )
4.王华的父母总是殴打王华,他的父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
5.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 ( )
6.保护未成年人,是司法机关的事。(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连线题。
6—7周岁 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的最低年龄
8周岁 义务教育小学人学年龄
12周岁 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
14周岁 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16周岁 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下列情境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境3:吴丽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情境4: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
六.简答题(共5题,共31分)
1.王阿姨给女儿买了一款智能学习机,发现学习机有质量问题。王阿姨应该怎样维权呢?
2.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说出理由。
学生小王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3.请谈谈你对《论语》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的理解。
4.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请你列举三项。
5.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在以下环境里会涉及到哪些法律?
工厂里:
道路上:
超市内:
学校中:
公园里: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下面同学的说法对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李刚说:“我平时很调皮,父母经常打我,他们打我也是关心我。”
八.材料题(共2题,共13分)
1.某日,六年级学生马丽在公交车上发现一名男子正在对乘客行窃。
(1)如果你是机智的马丽,此时会怎么做?(至少答出三点)
(2)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未成年人的依法维权途径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
2.王阿姨的儿子今年12周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王阿姨一点家务活也不让他做。一天,和邻居刘律师聊天,王阿姨说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做家务也不迟。对于12周岁的小学生是否有责任做家务的问题,请你替刘律师劝说王阿姨。
九.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关于欺凌他人的原因,某机构曾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你认为这些说法合理吗?
欺凌他人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D
5.C
6.C
二.填空题
1.保护自己
2.18;家庭;父母
3.规范;保护;协调
4.九月初九
5.《义务教育法》
6.维护;惩处;法律;遵守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6-7周岁---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8周岁----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12周岁----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的最低年龄;14周岁---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16周岁---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五.填表题
1.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建议监督权;全体公民;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权;符合条件的公民;国家和社会;休息权;劳动者;国家和劳动保障部门
六.简答题
1.根据发票(书证)去商家退还,如果商家不退的话,可以到消费者协会投诉。
2.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不能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小王的父亲应该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
3.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正好相反。
4.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5.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公园里:《中华人民共
七.辨析题
1.他的说法不对。因为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的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八.材料题
1.(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悄悄寻求周围乘客的帮助;给被偷的乘客一些眼神或者肢体暗示;如果有手机可以偷偷拍下犯罪过程;悄悄给110发送报警短信等。)
(2)及时告诉家人或者向老师、学校报告;咨询寻求帮助;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等。
2.虽然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但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
九.综合题
1.这些说法并不合理。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当堂检测题,共7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超市购物,买到了过期食品,在学校,我们是,每年的5月15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留守儿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