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A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161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A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161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培优A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1161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练习题
展开1.小明初中没毕业,爸爸就让他退学进城打工,贴补家用,这侵犯了他的( )。
A.人身权
B.选举权
C.受教育权
D.财产权
2.15岁的初中生杨某学习成绩较差,所以没有毕业爸爸就让他到自己家的饭店工作。这种情况要运用哪部法律来解决杨某辍学的问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辱骂、中伤他人的行为,对应的罪名是( )。
A.寻衅滋事罪
B.敲诈勒索罪
C.侮辱罪
4.当我们的未成年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下列哪个做法不正确?( )
A.及时告知家人或老师
B.以暴制暴
C.寻求法律专业人员帮助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的最低年龄为( )周岁。
A.12
B.16
C.14
6.李某某学习成绩不好他的家人准备让他辍学去打工。他应该用(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
1.( )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 )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 )方式维权。
2.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 )不能被人随意触碰。
3.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 )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 )、( ),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
4.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 ),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5.2006年,修订后的《( )》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6.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只要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就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
2.我国的法定成年年龄是16周岁。( )
3.一位父亲说:“打骂子女是家事,法律管不着。”( )
4.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自行根据情况决定。( )
5.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是6岁。 ( )
6.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如果是小事情可以自己解决。(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对应连线。
《继承法》 劳动权
《刑事诉讼法》 人身权利
《电影产业促进法》 财产权
《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写出校园欺凌类型对应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六.简答题(共5题,共28分)
1.《儿童和平条约》(任意4则)。
2.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3.未成年人维权途径中“咨询寻求帮助”的内容是什么?
4.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途径有哪些?
5.什么是家庭暴力?
七.辨析题(共1题,共14分)
1.下列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请说出理由。
(1)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父母要正在上六年级的女儿进城打工。
(2)国家有关部门查出并销毁淫秽光盘。
(3)学生违反班规校纪班主任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4)一些地方的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公园等场所相继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5)学生小王因为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6)为降低经营成本,一些酒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当服务员。
(7)某电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相貌姓名、年龄公诸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八.材料题(共2题,共18分)
1.赵南今年上六年级,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他的爸爸是一名县人大代表,工作十分忙碌,很少回家。妈妈为了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好,在县里一家工厂工作。为了减轻妈妈负担,赵南经常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活。赵南的同学刘晓,家境贫困,父母都外出打工,刘晓常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有同学认为:赵南是未成年人,不用在家里做家务。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
(2)请你试想一下,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缺乏父母陪伴,可能面临很多问题,如:生活缺乏照料,学习缺乏帮助,心事无人诉说……如果你是赵南,你会怎样去关心、帮助刘晓?
2.机智自救的梁小惠
2014年, 13周岁的梁小惠在上学途中,突然被两个男子捂住嘴拖到路边- -所房子里。还没等梁小惠反应过来,她的手和脚已经被捆住。两人威胁梁小惠,让梁小惠说出父母的电话,向她父母要赎金。如果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收不到赎金,就把她卖掉。
看着两个凶狠的男于,聪明的梁小惠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她假装胆小恐惧,对男子表现出害怕、顺从的样子。梁小患一边说想不起父母的电话号码, -边偷偷松动捆在手腕上的绳子。
三四个小时后,两个男子估计梁小惠不敢逃跑,也没有反抗能力,就放松了警惕。临近中午,-一个男于外出,另-个男子准备做午饭。此时,梁小惠突然站起来,趁其不备迅速跑出屋子,跑回家中。
梁小惠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梁小惠找到班主任,将惊险的一幕告诉他。班主任和学校立即到派出所报案。接到报案后,警察当天就将那两个男于抓获。
你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或者听到、看到过类似情况?是怎么做的?
九.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小明说,我今年才16岁,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不怕。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是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
(1)小明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5.B
6.C
二.填空题
1.法律;法律;违法
2.身体隐私部位
3.预防;教育;矫治
4.强制力;权威性;遵守法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6.强制力;权威性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六.简答题
1.我们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
我们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我们要消灭破坏和疾病。
我们再也不要仇恨和饥饿,我们再也不要无家可归的事情发生。
我们将共享大地给予我们的足够食品,我们将保卫天空中美丽的彩虹。
我们将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将让河水永远洁净。
我们要共同游戏,共同欢笑,互相学习,一起探索,努力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
我们为了和平,为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
让世界上的成年人和我们一起。
丢掉恐惧和悲伤,抓住欢笑和幻想,世界就一定和平。
2.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和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
3.向律师等专业人士请教;向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
4.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途径有:(1)向家长、老师、学校报告情况。(2)向律师、居委会、法律援助部门咨询寻求帮助。(3)向政府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寻求法律帮助。
5.“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七.辨析题
1.(1)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剥夺了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是,淫秽光盘对未成年人危害极大。
(3)否,班主任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职责。
(4)否,这些活动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5)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小王父亲应当以适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小王。
(6)是,违反了社会保护的有关规定,此行为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机会,容易造成思想品德的扭曲。
(7)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的相貌、姓名、年龄公开,违反了司法保护。
八.材料题
1.(1)不同意,做家务虽然不是未成年人的义务,但是却是未成人的一种家庭责任。未成年人能够通过做家务,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动手能力。
(2)多和刘晓沟通,给予刘晓关心和鼓励;多在学习上帮助刘晓。
2.我未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学会冷静应对寻找逃生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就要想办法麻痹敌人,同时尽量留下线索;其次要避免危险,为了保住性命可以假意答应绑匪的要求;在绑匪放松警惕后,寻找恰当的机会逃离现场;逃跑成功后,要及时报警,让这些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九.综合题
1.(1)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的法律,并不是保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具;
(2)未成年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们对于法律的认知性比较浅薄,应该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培养未成年人的知法守法的习惯。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人权事业进步最显著的标志是,有的同学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你不赞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义务教育小学上学年龄是,法律的作用有,随意殴打、恐吓同学对应的罪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