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殴打要钱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捏造贬损他人的名的事实,在网上传播,情节严重的罪名是( )。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诽谤罪
2.某小学为了“方便管理”,规定成绩好的学生戴红领巾,成绩较差的学生戴绿领巾。这种做法( )。
A.体现了分层教育的原则
B.属于合理的学校管理方法
C.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3.殴打要钱属于( )。
A.诽谤罪
B.侮辱罪
C.抢劫罪
D.敲诈勒索罪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中请,由当地( )批准。
A.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县级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5.(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6.年仅11岁的张莉,父亲因车祸致残,母亲在县城开了一家服装店,对其父女生活不闻不问,张莉多次去找母亲讨要生活费均被拒绝。其母亲的做法违反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填空题(共6题,共42分)
1.全社会应当树立( )、( )、( )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 )、( )未成年人。
2.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 ),促进未成年人( )。
3.从世界范围观察,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 )、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 )犯罪增多的特点。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 )的好习惯,知法、( ),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 )、( )状况和( ),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 )的活动。
5.( )、( )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 ),提供了( ),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6.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 )和( )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利的手段。( )
2.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
3.16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
4.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国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5.当我们遭遇绑架时,可以假装胆小、害怕、恐惧,以麻痹绑匪。( )
6.当我们遭遇侵害时,应该奋不顾身地与歹徒进行斗争。( )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
1.快乐连连看。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写出校园欺凌类型对应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
1.你知道哪些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
2.我们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该怎么做?
3.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途径有哪些?
4.列举生活中,你听说或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再列举几条应对方法。(至少四项)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说出理由。
学生违反校纪班规,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 )
八.材料题(共2题,共10分)
1.材料①:同学小刚和小明在放学后堵住我,向我要钱。
材料②:同学小林把我的书包扔在地上,还推我。有时,校园里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读了以上材料,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2.镜头一:教学楼过道里,小明不小心踩了小锋的脚,小锋张口就骂,小明也不示弱,于是两人大打出手,最后双双受伤住院。
镜头二:课间,操场边上,小军等三人对他们平时“看不惯”的小聪围殴、踢打……
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2016年5月10日国家教育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负、侮辱等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共同呵护生命,护佑青春!
假如身处被欺凌的境地,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九.综合题(共1题,共5分)
1.读一读,想一想。
从1998年起,我国各地的人民法院相继成立了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庭。该法庭由少年预审组、少年起诉组、少年法庭组组成,专门负责少年犯罪的预审、起诉和审判,并采取了区别于成年人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的方式,做到寓教于审,审教结合。对于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三十八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法,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想一想,国家为什么历来都很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5.B
6.C
二.填空题
1.尊重;保护;教育;关心;爱护
2.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3.低龄化;暴力性;遵纪守法;守法
4.生理;心理;行为习惯;身心健康
5.纪律;道德;行为准则;外部保障
6.管教;保护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
五.填表题
1.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六.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3.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途径有:(1)向家长、老师、学校报告情况。(2)向律师、居委会、法律援助部门咨询寻求帮助。(3)向政府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寻求法律帮助。
4.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
(1)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指责同学无用。
(2)打骂同学。
(3)向同学索要财物。
(4)传播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5)恐吓、威迫同学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威胁同学跟随命令。
(6)孤立、排挤同学等。
5.该法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问题:示例:家庭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家庭冷暴力的存在深刻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案不唯一。
七.辨析题
1.否。符合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班主任履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保护其健康成长的职责。
八.材料题
1.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寻求老师、父母等的帮助。情节严重的可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2.如果不敌,我们应该先虚与委蛇,然后寻找机会逃跑,向老师和家长反应,也可以运用法律进行维权。
九.综合题
1.①未成年人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的未来;
②社会上有一部分违法犯罪分子把侵害对象直接指向未成年人;
③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张兰大学毕业,取得和教师资格证,被聘为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李磊就职的公司拖欠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随堂练习题,共8页。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家庭暴力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堂检测,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