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目的在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不包括( )。
A.《儿童权利公约》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开学以来,县教育局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对所辖学校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这属于对未成年人的( )。
A.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
C.学校保护
3.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目的在于( )。
A.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
B.国家权力的行使可以任性,法无授权可以为
C.限制权力,提高行政水平,增强政府威信
4.以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正确的是( )。
A.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B.有人摘我家葡萄,我就摘他家的
C.被狗咬伤,找狗主人赔偿
5.下面情形会运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是( )。
A.罗某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B.贾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C.15周岁的蒋某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6.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1条的是( )。
A.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B.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C.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
1.过马路时要遵守( )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调教育( )、教育( )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
3.关爱和保护农村( )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 )的环境,( )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 )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4.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 )。
5.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5月15日为( )日,以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 )、( )与( )。
6.( )法律,学好法律,( )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合法的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
2.父母把孩子的吃管好了就是称职的家长。( )
3.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 )
4.行政机关是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机构,所以可以不受监督。( )
5.16周岁以下完全无刑事责任。( )
6.未满16周岁时的未成年人不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将情景描述与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唱《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下列情境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境3:吴丽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情境4: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
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
1.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关爱留守儿童的意义有哪些?
2.在校园生活中,你如果遇到孤立同学、持强凌弱、向同学索要财物等欺凌现象时,你会如何做?
3.学完六上法律专册,你的收获有哪些?
4.说一说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我国专门制定了哪些法律?
5.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 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 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辨析回答: 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 违反了什么法律?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八.材料题(共2题,共16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赵敏机智自救
长松小学女生赵敏放学后,一个人走小路回家。刚到转弯处,突然闪出一个自称是赵敏爸爸同事的中年男子,说是专门来接她的。赵敏觉得他好面生,认错人啦?她灵机一动问道:“我爸爸今天开车出去了?”“对!对!你爸爸开车出去了,所以叫我来接你。”我爸爸根本不是开车的,遇坏人了!“我这有几粒好吃的糖给你。”说完中年男子剥了一粒,想往赵敏嘴里塞。这糖肯定有问题,绝不能吃!“我是不吃糖的,难道我爸爸没和你说过吗?”赵敏急中生智地说。“噢,我忘了。”陌生人无奈地把糖放进袋里。赵敏一边慢吞吞地跟他走着,一边在想着自救的方法。
“叔叔,我每次去爸爸那里,都会帮爸爸买包烟的,我们去小店买包烟就去爸爸那儿吧!”赵敏笑嘻嘻地对中年男子说。“那好吧,要快点,你爸爸在等你呢!”中年男子拉着赵敏的手来到村东头的小店,这时,远处来了一男子,赵敏迎上去大声说道:“爸爸,你怎么回来了?”男子紧紧拉着赵敏的手突然松开了,惊慌失措地说道:“我有事先走了。”便往后面跑去,一眨眼就不见了踪影。
(1)赵敏用了哪些方法来“机智”自救?
(2)她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与坏人勇敢搏斗?
2.赵南今年上六年级,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他的爸爸是一名县人大代表,工作十分忙碌,很少回家。妈妈为了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好,在县里一家工厂工作。为了减轻妈妈负担,赵南经常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活。赵南的同学刘晓,家境贫困,父母都外出打工,刘晓常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有同学认为:赵南是未成年人,不用在家里做家务。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
(2)请你试想一下,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缺乏父母陪伴,可能面临很多问题,如:生活缺乏照料,学习缺乏帮助,心事无人诉说……如果你是赵南,你会怎样去关心、帮助刘晓?
九.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你的身边有留守儿童吗,他们有哪些问题或困难?请将你关心留守儿童的好建议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C
5.A
6.C
二.填空题
1.交通
2.公平;均衡
3.留守;家庭幸福;良好;维护;家庭
4.五分之一
5.国际;和睦;幸福;进步
6.知晓;用好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建议监督权;全体公民;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权;符合条件的公民;国家和社会;休息权;劳动者;国家和劳动保障部门
六.简答题
1.问题:生活缺少照料、学习缺乏引导,心事无人诉说。
意义: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我会立即上前阻止这些欺凌行为,并及时报告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
3.收获有:了解了宪法和一些普通法律,领会了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增强了法律意识,学会了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了解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明白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等。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5.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
七.辨析题
1.这种说法不正确。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八.材料题
1.(1)冷静;印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面对违法犯罪行为,采取机智的方式对待处理。
(2)我们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与成年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非法侵害要以智斗为主,不能与其硬拼,故一开始不能与坏人勇敢搏斗。
2.(1)不同意,做家务虽然不是未成年人的义务,但是却是未成人的一种家庭责任。未成年人能够通过做家务,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动手能力。
(2)多和刘晓沟通,给予刘晓关心和鼓励;多在学习上帮助刘晓。
九.综合题
1.示例:我身边有留守儿童。他们的问题或困难:①生活问题:缺少父母照顾,生活负担过重,身体健康方面受到影响;②心理问题: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心理发展异常如:性格孤僻、放任自流,学业成绩不佳;③道德问题:缺乏监管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导致产生不良的习惯和道德品行。
关心留守儿童建议:①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坚决打击侵害或威胁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违法犯罪行为。②社会: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发现威胁或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要及时救助或举报。③学校:严格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④家庭:应对未成年人加强教育和监管。使未成年人远离侵害,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⑤未成年人:认真对待家庭和学校教育;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发生侵害时,积极寻求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保护;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应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校园欺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随意殴打、恐吓同学对应的罪名是,下列法律中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