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此教育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有重要意义。
A.大学教育
B.高中教育
C.义务教育
D.成人教育
2.在我国,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条件是( )周岁。
A.18
B.20
C.22
3.《儿童权利条约》阐述了应赋予所有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 )。
A.选举权
B.受教育权
C.参与权
4.下列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5.《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国家制定这部法律的目的是( )。
A.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B.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C.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6.小辉在放学的路上遇到有人勒索零花钱,他应该( )。
A.拿出零花钱,然后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
B.不拿钱,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
C.拿出零花钱,然后找人把这几个人揍一顿
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
1.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父母的义务。
2.依法维权要靠( ),例如合同、指纹、录音、电子邮件等。
3.在我们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 )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做( )公民,不违反法律。
4.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 )。
5.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 )。当遇到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 ),以保证自身安全。
6.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的一部重要法律是(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现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法律没有关系。( )
2.捏造贬损他人名誉的事实,在网上传播,情节严重的行为,对应罪名是诽谤罪。( )
3.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4.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不是校园欺凌。( )
5.小李家附近的广场每晚从七点到十点都跳广场舞,吵得张彤都不能写作业,她晚上在广场丢了很多垃圾。( )
6.小强在影剧院看电影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周围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请将下列四种情形与相违背的法律连线。
A.小学生杨某星期天去网吧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B.李某初中没有毕业,父母让他外出打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王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赵某15岁,参与贩买毒品被抓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写出校园欺凌类型对应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六.简答题(共5题,共38分)
1.依法维权靠证据,那么什么是证据?证据包括哪些?
2.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刑法的作用是什么?
4.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有哪些?
5.同学们准备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请围绕以下问题分组讨论。
1.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2.就如何更好地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提出你的建议。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说说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哪些方面不一样吗?
八.材料题(共2题,共20分)
1. 小林参加某机构主办的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获一等奖。后来小林发现征文大赛主办方不经他同意,便把他的获奖征文卖给某少儿杂志出版社。为此小林很生气,在网上诋毁该主办方和出版社。小林的妈妈劝阻他说:“未成年人受法律特别保护,咱们最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在父母的帮助下小林如愿依法讨回了公道。
1.小林妈妈的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3.你知道我国专门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吗?请写下来。
2.镜头一:教学楼过道里,小明不小心踩了小锋的脚,小锋张口就骂,小明也不示弱,于是两人大打出手,最后双双受伤住院。
镜头二:课间,操场边上,小军等三人对他们平时“看不惯”的小聪围殴、踢打……
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2016年5月10日国家教育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负、侮辱等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共同呵护生命,护佑青春!
假如身处被欺凌的境地,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九.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小王在某商场买了--双名牌运动鞋。两天后,发现这双鞋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是小王找到该商场负责人进行协商,要求退货并给予一定的赔偿。由于协商不成,小王一气之下将该商场的几个柜台砸烂。
(1)请对小王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2)小王在与商场协商不成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B
5.A
6.A
二.填空题
1.赡养扶助
2.证据
3.法律;守法
4.维权
5.保护自己;报警求助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
五.填表题
1.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六.简答题
1.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2.联系: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缺一不可。区别: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3.刑法具有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等意义重大。
4.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有:
(1)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指责同学无用。(2)打骂同学。(3)向同学索要财物。(4)传播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5)恐吓、威迫同学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威胁同学跟随命令。(6)孤立、排挤同学等。
5.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与父母和他人的沟通问题;成长问题等;建议:多与留守儿童多沟通;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等等。
七.辨析题
1.不一样。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违反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学校纪律是由学校、班级制定的,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权威性,违反学校纪律只是受到批评教育,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八.材料题
1.1.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如果不敌,我们应该先虚与委蛇,然后寻找机会逃跑,向老师和家长反应,也可以运用法律进行维权。
九.综合题
1.(1) 小王一气之下将该商场的几个柜台砸烂是错误的行为。他应该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小王在与商场协商不成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②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消费者在商场购物买到假货,有权要求商场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正常的身体接触的是,下列说法中你不赞同的是,殴打要钱行为属于,如果面临图中情景,我们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校园欺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关于留守儿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