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谁的观点是错误的?,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下列行为是正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
B.对积极维护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或表扬
C.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
D.要形成破坏公共秩序光荣,尊重公共秩序可耻的社会风尚
2.下面哪个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公共权益?( )
①高速路上随意从车内抛物
②在医院注意不大声喧哗
③在人行横道上摆摊卖菜
④不在盲道上停放电动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3.谁的观点是错误的?( )
A.小华认为看看好朋友手机的微信内容很正常
B.小雯认为在公共场合接打电话要注意声音不能过大
C.晓晓认为,任何情况下,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都是违法的。
4.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
A.看电影时不大声喧哗
B.见到地上有纸随手捡起
C.有随地吐痰的习惯
5.下列( )行为是正确的?
A.高速路上从车内抛物
B.在消防通道上停车
C.在人行道上摆摊儿
D.在公园儿里吃完瓜果皮核扔到垃圾桶里
6.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征收不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 )。
A.补偿
B.赔偿
C.罚款
D.表扬
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
1.良好的(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 )的基础。
2.为保障公共生活的( ),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公共( )或设备。
3.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 )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触犯( )。
4.做实做好( )可以传递社会正能量。
5.平等友善可以传递( ),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 )。
6.公共生活需要( ),公共利益需要( )。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公益事业是成年人的责任,与我们无关。( )
2.在公园里,为了有最佳拍照位置,我站在老虎雕像上。( )
3.家里是我的私人空间,我看电视声音调多大都没有关系。( )
4.所有的公共生活都是人们自发组织的。( )
5.爸爸说临时把车停在消防通道上,一旦有事马上开走就行了,不会给大家带来麻烦。( )
6.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给了人们很多关爱。( )
四.简答题(共5题,共26分)
1.当我们步行过马路时需要遵守哪些秩序?至少写出三个。
2.请举例说出公共生活有哪些?
3.近年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道德风气在社会上不断弘扬。简要说说身边的好人好事。他们向社会传播了哪些“微文明”?
4.有几个同学在公共汽车上大声嬉闹,你站在旁边,会做些什么呢?
5.我们是小学生,也可以参加公益活动。说说我们参加公益能做些什么呢?
五.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图中的做法正确吗?谈谈你的认识。
六.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90后东北小伙零下19度“逆行”:无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2月18日,清晨六点,室外温度零下19度。下了一夜的雪仍未停,刘旸用铲子把车身的雪清理干净,又花了半小时把车道清出来。7点,他的车子总算顺利开了出来。“好在没耽误医护人员的上班时间”。
因为疫情防控,从1月28日开始,通化市全部道路客运班车暂停营运;全部公交车(城际、城乡、市区)暂停营运;各公路客运站暂停运营;出租汽车禁止出城营运。部分家住东昌区、工作在二道江区的医护人员的出行则成为难题。
得知消息后,刘旸琢磨着,“能否用自己的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没想到,父母和女朋友都没有阻止他,只是叮嘱他,“做好防护措施!”
“疫情面前,出不了多少钱,但我可以出力!”1月29日,刘旸便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这样的信息:“因全市公交,出租停运,如果有医护工作者,上下班不便可以联系我免费接送。”
对于90后小伙刘旸的做法,你有什么感想?你身边有这样类似事例吗?说说你身边无私奉献的事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5.D
6.A
二.填空题
1.公共秩序;进步
2.正常秩序;物品
3.损坏;法律
4.公益事业
5.正能量;更加美好
6.共建;共享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1)红灯停,绿灯行。(2)要走斑马线。(3)环顾左右车辆,确保安全再通过。
2.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集市购物,去医院就诊,电影院、博物馆、集市、医院等场都是公共空间,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3.全国助人为乐模范:马旭、王红心、王振美等;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王书茂、王爱东、吕保民、李道洲等。他们向社会传播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
4.告诉同学在公共生活中要小点声,不要影响他人。
5.我们既可以节省零花钱为灾区捐款,资助困难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敬老院替五保老人打扫卫生等志愿活动。
五.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报假警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六.综合题
1.刘旸的行为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奉献社会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示例,比如:高考免费送考;环卫工人免费午餐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遇到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下列不属于共享生活方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行为中不正确的是,下列不属于文明有礼的行为的是,下面有公共意识的行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行为是正确的?,当我们过马路时,需要做到,参与公益活动,我们不可以,如图所示公共标志的意思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