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的人口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6中国的人口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的人口一、单选题 2021年5月11日,公布出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我国人口10年来仍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全国总人口为14.1178亿人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720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总数在减少 B.老年人口比重有所下降C.劳动力人口大幅增加 D.人口增长速度减慢2.2021年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三孩”政策)有利于( )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解决就业困难问题C.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D.缓解交通拥挤问题3.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14118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7178万人。我国人口总量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就业压力减小 B.市场消费增加C.环境压力减小 D.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 读图我国人口资料数据,完成下面小题。4. 从4次到第6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增幅是( )A.逐渐下降 B.逐渐上升 C.快速升上 D.基本持平5. 根据2010年第6次全国普査可知,我国总人口总数( )A.6.02亿 B.10.32亿 C.12亿 D.13.7亿6. 我国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针对的主要国情是 (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老龄化加剧C.人口增长快 D.人口素质低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o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新的人口计生法中提道:“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读我国不同年龄人口变化曲线图(含预测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可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儿童人口比重上升 B.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C.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D.人口数量开始减少8.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多次调整,这表明我国的人口政策( ) A.始终坚持鼓励生育B.无法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C.与居民生育观念的变化相适应D.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9.图一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预测图。图二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一预测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下列社会背景发展,哪一项是促使国家调整二孩政策的原因( )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众多B.义务教育普及化,国民文化素质提高C.我国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D.近几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 国际上将年龄在15~59岁的人口划定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2016年1月起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将影响未来劳动人口数量,下图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预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政策实施后的1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A.持续增加 B.保持不变 C.先降后增 D.持续下降12. 政策实施后将使我国( )A.人口总数保持不变B.老年人口数量减少C.劳动年龄人口降到8亿的时间延迟D.人口分布不均的格局发生明显改变13. 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需( )①宣传“全面二孩”政策 ②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③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④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理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稀疏B.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C.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D.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均匀15.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的模式,很快过渡到目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主要原因是:( )A.实行计划生育 B.经济迅速发展C.自然条件好 D.人口基数大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读图13,我国在 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门,将在 年成为老龄社会,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 左右。 (2)结合图14, 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其预测总数为 亿人。(3)简述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4)为了缓解老龄化的压力,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7.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如图1)和“人口密度图”(如图2),回答问题。(1)在A,B,C,D四个省区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面积最大的是 。(填字母和省区简称) (2)山脉①西侧的地形区是 ,山脉②北侧的地形区是 。山脉③是 山。 (3)图2中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一线。据此,反映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答案解析部分【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1.根据材料“我国人口10年来仍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可知,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减慢,A错误、D正确;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上升,B错误;从图中看,劳动人口增长率从2010年后小于0,说明劳动人口在减少,C错。故答案为:D。2.三孩政策可提高我国人口出生率,增加青少年比重,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A正确;三孩政策对解决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问题影响不大,BCD错误。故答案为:A。【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我国人口总量增大,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必然使得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增加就业压力,增加环境压力,故ACD表述错误;人口总量增加会促进消费,使市场消费增加,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粮食短缺,居住条件差,饥饿贫困,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资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要解决人口问题,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解析】【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4.读近三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可知,从第4次到第6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量是逐渐上升的的,但增幅是下降的。故答案为:A。5.读图可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可知,我国总人口总数13.7亿。故答案为:D。6.读我国6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重可知,我国老年人比重增加较快,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我国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针对的主要国情是人口老龄化加剧。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和人口素质低关系不大,故答案为:B。【解析】【点评】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粮食短缺,居住条件差,饥饿贫困,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资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要解决人口问题,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7.读图可知,当前(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下降,儿童人口的比重在下降,老年人口的比重在上升,但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所以C正确,AB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8.读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2021年8月20日,“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我国人口政策经历多次调整,这表明我国的人口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既可以解决我国人口过多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人口过少的问题。与居民生育观念无关。故ABC不正确,D正确。根据题意选D。【解析】【分析】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2010年香港65岁以上老人约为100万人,占香港总人口约15%,所以2010年香港总人口约为600多万;2030年香港65岁以上老人约为200万人,占香港总人口近25%,所以2030年香港总人口约为800万;2050年香港65岁以上老人约为240万人,占香港总人口近30%,所以2050年香港总人口约为800多万。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图中①曲线较为符合。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解析】【分析】我国已经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2025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11.读图可知,我国劳动人口增加是在2030年以后,所以在2016年到2026年的1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在持续下降。故答案为:D。12.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我国的人口总量会增加,老年人数量不会减少,劳动年龄人口降到8亿的时间延迟,口分布不均的格局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故正确的是C。13.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需要的是科技、是人才,所以需要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故答案为:D。【解析】【分析】我国的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人口主要分布在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以东,呈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的特点,山区人口密度小,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大;
故答案为:B
【点评】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占94.4%,西北半壁人口仅占5.6%。线东南部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因此人口分布较多,西北部相对比较落后,人口较少。【解析】【分析】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的模式,过渡到目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解析】【分析】(1)读图13分析可知, 我国在201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门,将在2026年成为老龄社会,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结合图14分析可知,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其预测总数为14.5亿。
(3) 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有: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负担加重等。
(4)为了缓解老龄化的压力,我国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开发和利用老龄人才资源;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等。
故答案为:(1)2010;2026;30%;(2)2030;14.5;(3)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负担加重;(4)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开发和利用老龄人才资源;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等。【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的时间及预测人口总数,根据材料信息解答即可。
(3)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本题考查我国为了缓解老龄化的压力采取的主要措施,理解解答即可。【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图中A为黑龙江省,B为西藏自治区,C为广东省,D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个省区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黑龙江省,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是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山脉①为太行山,西侧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山脉②为昆仑山,北侧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山脉③是巫山。(3)图2中的人口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点评】(1)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地势的骨架,各个地形区镶嵌在骨架当中,山脉和地形往往相间分布在我国大地上。如大兴安岭东部是东北平原,西部是内蒙古高原;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秦岭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昆仑山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天山北侧是准格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等。
(2)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占94.4%,西北半壁人口仅占5.6%。线东南部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因此人口分布较多,西北部相对比较落后,人口较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卷——13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卷13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学生版docx、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卷13中国的人口与民族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0 中国的人口-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0中国的人口-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专题20中国的人口-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6 中国的地理差异—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文件包含26中国的地理差异-含答案解析docx、26中国的地理差异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